汤钊猷
汤钊猷院士,肿瘤外科专家。1930年12月出生,广东新会人。1954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曾任上海医科大学校长。现任上海医科大学肝瘤研究所所长、教授,兼中华医学会副会长。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60年代末从事肝癌研究,特别是在肝癌临床诊治和基础性研究方面成就显著,曾获得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他的研究成果可望使肝癌从“不治之症”向“可治之症”转化,并使我国肝癌临床诊治水平长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lass=hdwiki_tmml>简历1954年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任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外科医生。
1968年起,领导肝癌研究。
1988年任上海医科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
1988~1994年任上海医科大学校长。
1990年为全国重点学科肿瘤学带头人。
1989年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
1990年任国际抗癌联盟(UICC)理事。
1994年入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贡献为小肝癌的研究,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并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亚临床肝癌”的理论,其英文专著是世界上第一本叙述早期肝癌的作品。国际肝病学奠基人HansPopper为此书所写前言指出,“亚临床肝癌这一新概念是人类对肝癌的认识与治疗的巨大进展”。任1990年和1994年国际癌症大会肝癌会主席,1986年、1990年和1996年上海国际肝癌肝炎会议主席。1979年获美国癌症研究所金牌,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小肝癌的理论还引申到“不能切除肝癌的缩小后切除”,199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996年获中国医学科学奖。主编书4本,发表论文400篇。
汤钊猷1987年曾受到邓小平同志的亲切接见。他领导的肝癌研究所在肝癌早诊早治、复发转移的研究居世界领先。
代表性著作: 现代肿瘤学
代表性论文: 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形成相关的血清蛋白质分子标记物研究
所教课程: 肿瘤学
研究方向: 从事肝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