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生物学    生物化学    生理学    动物学   

肠抑胃激素

​肠抑胃激素(Enterogastrone)词条解释​

目录

​​1. 定义​​编辑本段

​肠抑胃激素​​(Enterogastrone)是一类由小肠上部黏膜分泌的激素或激素样物质,主要功能是​​抑制胃酸分泌和胃运动​​,从而调节消化过程。该概念最早由生理学家​​林可胜​​于1930年提出,他发现脂肪进入十二指肠后可刺激小肠释放抑制胃酸分泌的体液因子,并将其命名为“肠抑胃素”。

现代研究表明,肠抑胃素并非单一激素,而是包括​​抑胃肽(GIP)、促胰液素(Secretin)、胆囊收缩素(CCK)​​等多种激素的统称。

​​2. 分类​​编辑本段

目前认为,肠抑胃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激素:

  1. ​抑胃肽(GIP, Gastric Inhibitory Peptide)​
    • 由十二指肠和空肠的​​K细胞​​分泌,可抑制胃酸分泌并促进胰岛素释放。
  2. ​促胰液素(Secretin)​
    • 由​​S细胞​​分泌,抑制胃酸分泌并促进胰液(含碳酸氢盐)释放。
  3. ​胆囊收缩素(CCK, Cholecystokinin)​
    • 由​​I细胞​​分泌,抑制胃排空并促进胆囊收缩。
  4. ​其他潜在成分​
    • 如​​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等也可能参与其生理作用。

​​3. 作用机制​​编辑本段

肠抑胃素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抑制胃酸分泌和胃运动:

  • ​抑制胃酸分泌​​:
    • 激素(如GIP、CCK)作用于胃窦​​G细胞​​,减少胃泌素(Gastrin)释放,从而降低壁细胞的胃酸分泌。
    • 部分激素(如促胰液素)可直接抑制​​壁细胞​​的质子泵(H⁺/K⁺-ATP酶)活性。
  • ​抑制胃运动​​:
    • 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或直接作用于平滑肌,减缓胃排空。
  • ​促进胰岛素分泌​​(如GIP):
    • 在餐后血糖升高时,GIP可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参与糖代谢调节。

​​4. 生理与临床意义​​编辑本段

  1. ​消化调节​​:
    • 防止胃酸过度分泌,保护胃黏膜。
    • 协调胃、肠、胰、胆的协同消化功能。
  2. ​疾病关联​​:
    • ​胃溃疡​​:肠抑胃素分泌不足可能导致胃酸过多,诱发消化性溃疡。
    • ​肥胖与糖尿病​​:GIP和GLP-1的异常分泌与胰岛素抵抗相关。
  3. ​药物靶点​​:
    • GLP-1类似物(如利拉鲁肽)已用于糖尿病治疗,未来可能开发针对GIP的疗法。

​​5. 研究热点与未来方向​​编辑本段

  1. ​分子机制​​:
    • 明确肠抑胃素的具体成分及其受体信号通路。
  2. ​疾病治疗​​:
    • 探索GIP/GLP-1双激动剂在代谢性疾病中的应用。
  3. ​肠道-脑轴调控​​:
    • 研究肠抑胃素对食欲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下一篇 版纳鱼螈

参考文献

[1].   医史钩沉|国际肠抑胃素研究的先驱: 林可胜教授, 协和医学杂志, 2017.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