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百科分类 >> 微生物学

该分类下有309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微生物学" 分类下的词条

肝炎病毒
编辑:0次 | 浏览:1791次 词条创建者:thinker     创建时间:12-28 02:29
标签: 肝炎病毒

摘要: 肝炎病毒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 详解   人类肝炎病毒有甲型、乙型、非甲非乙型和丁型病毒之分。甲型肝炎病毒呈球形,无包膜,核酸为单链RNA。乙型肝炎病毒呈球形,具有双层外壳结构,外层相当一般病毒的包膜,核酸为双链DNA。对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目前正在研究之中。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甲型肝炎,这种肝炎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其病毒通常由病人粪便排出体外,通过被污染的手、水、食物、食具等传染,严重时会引起甲型肝炎流行。如1988年1月,上海市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流行性甲型肝炎,主要原因是人[阅读全文:]

胞浆素
编辑:0次 | 浏览:2163次 词条创建者:thinker     创建时间:12-28 02:29
标签: 胞浆素

摘要: 简介 德国医学家在一次生物试验中意外地发现,男性的精液里含有一种重要的抗菌物质——精液胞浆素,它是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蛋白质,一旦进入菌体细胞内,就能阻止细菌核糖核酸的合成,核糖核酸是构成蛋白质必不可少的生化物质,它的合成受阻便使细菌无法生长.实验室培养发现,精液胞浆素能像青霉素、链霉素和四环素那样杀灭葡萄球菌、链球菌及其他致病菌。经对100位结婚30年以上,每周有1―2次和谐性生活的妇女作妇科检查,结果发现,患阴道炎、子宫颈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等妇科病的仅占10%,大大低于较少有正常性生活的[阅读全文:]

正粘病毒
编辑:0次 | 浏览:2250次 词条创建者:thinker     创建时间:12-28 02:29
标签: 正粘病毒

摘要: 正粘病毒科正粘病毒是指对人或某些动物红细胞表面的粘蛋白有亲和性的病毒,正、副粘病毒的分别以其核酸是否分节段为标准,分节段者为正粘病毒,不分节段者为副粘病毒;其实正粘病毒只有流行性感冒病毒一个种。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是引起流感的病原体,流感是一种上呼吸道急性传染病,它传染性强、传播快、潜伏期短、发病率高。已引起数次世界性大流行,仅1918-1919年的世界大流行,死亡人数就达2000万,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危害极大。   简介正粘病毒与粘液蛋白有特殊亲和性病毒中的1科(见副[阅读全文:]

两性霉素B
编辑:0次 | 浏览:3464次 词条创建者:thinker     创建时间:12-28 02:29
标签: 两性霉素B

摘要: 两性霉素注射液两性霉素B(二性霉素B),中文别名:二性霉素B、节丝霉素B、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乙、芦山霉素、庐山霉素、异性霉素,英文别名:Amfostat、Ampho-Moronal、Amphotericin、AnfotericinaB、Fongizone、Fungilin、Fungizone、Lushanmycin、Wypicil,来源本品是从链霉菌(Streptomycesnodosus)的培养液中分离而得的一类多烯类抗真菌药。国产庐山霉素与本药是同一物质。黄色或橙黄色粉末;无臭或几乎无臭[阅读全文:]

半数致死量
编辑:0次 | 浏览:2451次 词条创建者:thinker     创建时间:12-28 02:29
标签: 半数致死量

摘要: 在毒理学中,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简称LD50(即Lethal Dose, 50'),是描述有毒物质或辐射的毒性的常用指标。按照医学主题词表(MeSH)的定义,LD50是指能杀死一半试验总体之有害物质、有毒物质或游离辐射的剂量。这测试最先由J.W. Trevan於1927年发明。  应用惯例LD50的表达方式通常为有毒物质的质量和试验生物体重之比,例如"毫克/千克体重"。虽然毒性不一定和体重成正比,但这种表达方式仍有助比较不同物质的相对毒性,以及估计同一物[阅读全文:]

狂犬病病毒
编辑:0次 | 浏览:2968次 词条创建者:thinker     创建时间:12-28 02:29
标签: 狂犬病病毒

摘要:       简介 狂犬病病毒 狂犬病病毒(Rabi es virus)为弹状病毒科 (Rhabdoviridae)狂犬病毒属 (Lyssavirus) 中血清/基因1型病毒,而2~6型称“狂犬病相关病毒”,目前仅在非洲和欧洲发现。狂犬病病毒在野生动物(狼、狐狸、鼬鼠、蝙蝠等)及家养动物(狗、猫、牛等)与人之间构成狂犬病的传播环节。人主要被病兽或带毒动物咬伤后感染。一旦受染,如不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可导致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病死率高,在亚[阅读全文:]

核衣壳
编辑:0次 | 浏览:2549次 词条创建者:thinker     创建时间:12-28 02:28
标签: 核衣壳

摘要:     简介 核衣壳(nucleocapsid) 又称核壳体。病毒蛋白质衣壳和衣壳中心包含的病毒核酸的合称 。   相关条目   核壳体   [阅读全文:]

自动免疫
编辑:0次 | 浏览:1761次 词条创建者:thinker     创建时间:12-28 02:28
标签: 自动免疫

摘要: 自动免疫active immunity   机体接受抗原刺激后,因两者相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它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潜伏期,一旦建立,则维持的时间比较长,可以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按照获得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天然自动免疫和人工自动免疫。前者是人或动物在天然情况下接受抗原刺激所产生的免疫力,一般是在患各种传染病或隐性感染之后获得,例如,患伤寒病后,患者即获得对伤寒杆菌的免疫力。后者是用人工方法给动物和人接种疫苗、类毒素等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力。它为消灭[阅读全文:]

菌毛
编辑:0次 | 浏览:7718次 词条创建者:thinker     创建时间:12-28 02:27
标签: 菌毛

摘要: 简介 菌毛:在某些细菌表面存在着一种比鞭毛更细、更短而直硬的丝状物,称为菌毛,主要见于革兰阴性菌。菌毛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菌毛(Pilus)菌毛是许多革兰氏阴性菌菌体表面遍布的比鞭毛更为细、短、直、硬、多的丝状蛋白附属器,也叫做纤毛(Fimbriae)。其化学组成是菌毛蛋白(Pilin),菌毛与运动无关。菌毛可分为普通菌毛(Commonpilus)和性菌毛(Sexpilus)两种。 分类1.普通菌毛 长0.3~1.0um,直径7nm。具有粘着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阅读全文:]

炭疽杆菌
编辑:0次 | 浏览:8985次 词条创建者:thinker     创建时间:12-28 02:27
标签: 炭疽杆菌

摘要: 显微镜下的炭疽杆菌炭疽杆菌属于需氧芽胞杆菌属,能引起羊、牛、马等动物及人类的炭疽病。炭疽杆菌曾被帝国主义作为致死战剂之一。平时,牧民、农民、皮毛和屠宰工作者易受感染。皮肤炭疽在中国各地还有散在发生,不就放松警惕。炭疽是由炭疽杆菌所致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原系食草动物(羊、牛、马等)的传染病,人因接触这些病畜及其产品或食用病畜的肉类而被感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坏死及特异的黑痂,或表现为肺部、肠道及脑膜的急性感染,有时伴有炭疽杆菌性败血症。 性状炭疽杆菌菌体粗大,两端平截或凹陷。排列似竹节状[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