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神经科学   
[0] 评论[0] 编辑

动物生理学

动物生理学研究动物体的机能(如消化循环呼吸、排泄、生殖刺激反应性等)、机能的

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
变化发展以及对环境条件所起的反应等。人体及动物体的各种机能是指它们的整体及其各组成系统、器官和细胞所表现的各种生理活动。生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以活体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是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现代生理学研究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规律,大体上是从三个不同水平进行的:1.整体水平的研究;2.器官、系统水平的研究;3.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

学科任务

动物生理学的任务就是研究构成动物各个系统的器官和细胞的正常活动过程,特别

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
是各个器官、细胞功能表现的内部机制,不同细胞器官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并阐明人体作为一个整体,其部分的功能是如何互相协调、互相制约,从而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学科目的

在1901年诺贝尔奖设立之初,生理学或医学奖即作为五大奖项之一,

动物生理学细胞膜系统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生理学是生物学和医学最为重要的支柱性学科之一。动物生理学作为生理学和生物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侧重研究动物尤其是哺乳动物的各种功能活动及调节。通过本课程学习,学者应获得以下知识和能力:

1.掌握哺乳动物各器官、系统的主要生理机能及功能的发生机制;
   
2.熟悉主要生理功能的调节机制及各有关功能间的相互联系及其调节;
   
3.理解有机体(各器官、系统)与内外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4.培养学生运用结构与功能统一、局部与整体统一、运动与静止统一、机体与环境统一的观点,辨证地观察、分析和解决生命现象有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研究方法

动物生理学所用的动物实验方法包括:
1、急性实验法:分为离体组织器官实验法和活体解剖实验法两类。
2、慢性实验法。

研究内容

绪论
 主要内容:生理学定义;生理学研究内容、

方法与意义;
      生理学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第八章呼吸
 8.1人的呼吸器官与通气
 8.2呼吸气体在体内的交换与运输
 8.3呼吸的神经调节与化学调节
  (1)呼吸中枢
  (2)呼吸的调节

第一章细胞膜的结构与转运机能
 1.1 生物膜
 1.2细胞膜的成分与结构
 1.3物质通过膜的转运
 

第九章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9.1能量代谢
  概念:呼吸商(RespiratoryquotientRQ);
     基础代谢率(BasalmetabolicrateBMR)
 9.2体温调节

第二章神经的兴奋与传导
 2.1生物的应激性与可兴奋细胞与组织的兴奋性
    概念:应激性Irritability;兴奋Excitability
 2.2引起兴奋的刺激
 2.3刺激的要素
 2.4兴奋性的指标与兴奋性的变化
 2.5生物电的发现
 2.6神经干的损伤电位与动作电位
 2.7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
 2.8离子学说
 2.9神经冲动在轴突上的传导

第十章渗透调节与排泄
 10.1渗透调节
 10.2肾脏的结构与功能
  (1)肾单位
  (2)肾脏血液循环的特征
  (3)尿形成机制
  (4)尿浓缩的机制
 10.3泌尿机能的调节
 

第三章兴奋在神经肌肉之间的传递
 3.1神经肌肉之间兴奋传递的特点
 3.2兴奋在神经肌肉间的传递过程
 

第十一章内分泌
 11.1概述
 11.2垂体
 11.3甲状旁腺和甲状腺C细胞
 11.4甲状腺
 11.5肾上腺
 11.6胰岛
 11.7性腺

第四章肌肉的兴奋与收缩
 4.1骨骼肌的微细结构
 4.2肌肉收缩的分子基础和肌丝滑行学说
 4.3肌肉的等张收缩与等长收缩
 4.4刺激强度、刺激频率与收缩的关系
 4.5肌肉的杠杆活动
 4.6肌肉的能量代谢
 4.7平滑肌的结构和机能特点
 

第十二章神经元的机能
 12.1神经元学说
 12.2神经突触
  (1)电突触
  (2)化学突触
 12.3突触电位
 12.4突触整合与神经回路
  (1)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2)总和
  (3)中枢抑制

第五章消化与吸收
 5.1消化管的结构
 5.2消化管的运动及调节
 5.3消化液的分泌与调节
  (1)唾液的分泌
  (2)胃液的分泌
  (3)胰液的分泌
 5.4吸收
 5.5肝脏的机能
 

第十三章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与感觉器官
 13.1概述
 13.2感觉过程的一般原理
  (1)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
  (2)感受过程的一般原理
 13.3化学感受性
 13.4机械感受性
 13.5哺乳动物的声音感受器与听觉
 13.6哺乳动物的光感受器与视觉

第六章血液
 6.1血液与体液
 6.2血液的基本组成
 6.3血液的机能
 6.4血量、血型与输血
 6.5生理止血机制

第十四章神经系统的运动机能
 12.1反射
  (1)反射弧
  (2)二元反射和多元反射
 12.2高级中枢脊髓反射的影响
 12.3大脑两半球的躯体运动机能
 12.4神经系统的内脏机能

第七章血液循环
 7.1概述
 7.2心肌的结构与机能特征
 7.3心动周期的力学变化
 7.4心输出量及其调节
  (1)心率的调节
  (2)心搏量的调节:心脏定律;等长调节
 7.5血管生理
  (1)各类血管的机能特点
  (2)血压及其影响因素:收缩压;舒张压
  (3)微循环与淋巴循环
 7.6心血管系统的神经调节与化学调节
  (1)神经调节: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感受器的减压反射;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性反射。
  (2)体液调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

第十五章神经系统的高级机能
 15.1概述
 15.2大脑皮层的电活动
 15.3睡眠与觉醒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有生命的机体都有三个基本生理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和生殖

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

一、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是指新的物质不断替代老的物质的过程。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新陈代谢。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方面。同化作用指机体从外界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后,把它们制造成为机体自身物质的过程。异化作用指机体把自身物质进行分解,同时释放能量以供生命活动和合成物质的需要,并把分解的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一般物质分解时释放能量,物质合成时吸收能量。后者所需要的能量正是由前者提供的,故二者是密切相关的。新陈代谢既包括物质代谢,又包括能量代谢。机体只有在与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的基础上,才能不断地自我更新。如果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也就终止。

二、兴奋性

机体受到周围环境发生改变的刺激时具有发生反应的能力,称为兴奋性。能引起机体或其组织细胞发生反应的环境变化,称为刺激。刺激引起机体或其组织细胞的代谢改变及其活动变化,称为反应。反应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相对静止变为活动状态,或者活动由弱变强,称为兴奋;另一种是由活动变为相对静止状态,或活动由强变弱,称为抑制。刺激引起的反应是兴奋还是抑制,取决于刺激的质和量以及机体当时所处的机能状态。

周围环境经常发生改变,但并不是任何变化都能引起机体或其组织细胞发生反应的。能引起反应的刺激一般要具备三个条件,即一定的强度、一定的持续时间和一定的时间变化率。这三个条件的参数不是固定不变的,三者可以相互影响:即三者中有一个或两个的数值发生改变,其余的数值必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刺激有电刺激、机械刺激、温度刺激、化学刺激等等。其中电刺激的强度、持续时间和时间变化率易于控制

动物生理学泌尿系统
,而且电刺激对组织的损伤比较小,能够重复使用,所以实验中常采用电刺激。当我们使用方波电刺激时,其时间变化率是特定的,这时可以观察到在一定范围内引起组织兴奋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之间呈反变的关系:即刺激强度加大时,所需持续时间就缩短。一般将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具有足够的、恒定的持续时间)称为阈强度或强度阈值。阈值的大小能反映组织兴奋性的高低。组织兴奋性高则阈值低,兴奋性低则阈值高。刺激对一种特定的组织细胞来讲,可分为适宜刺激和非适宜刺激,采用适宜刺激时阈值就低,而用非适宜刺激时阈值就高。

机体对环境变化作出适当的反应,是机体生存的必要条件,所以兴奋性也是基本生理特征。

三、生殖

机体具有产生与自己相似子代的功能,称为生殖。任何机体的寿命都是有限的,都要通过繁殖子代来延续种系,所以生殖也是基本生理特征。高等动物以及人体的生殖过程比较复杂。父系与母系的遗传信息分别由各自的生殖细胞中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带到子代细胞,它控制子代细胞的各种生物分子的合成,使子代细胞与亲代细胞具有同样的结构和功能。

相关词条

生物物理学 生态学 动物学 胚胎学 免疫学 生物声学 物理化学
土壤微生物学 孢粉学 习性学 细胞学 生理学 生物力能学 悉生生物学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汗血宝马    下一篇 十大功劳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