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科研机构   
[64] 评论[0] 编辑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图)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本部坐落在北京市中关村国家重点科研院所集中区。研究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0年由中国人自己建立的第一个地震台——北京西郊鹫峰地震台。现在,研究所在北京西郊的温泉乡和鹫峰山麓设有开展野外综合地球科学观测的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该观测台现在是科技部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

人员机构

目前研究所已经纳入科技部非营利性公益性科研院所系列,是中国固体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研究所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具有研究员或相当职称的高级专家37人,他们领导的课题组分布在八个研究室和一个国家重点野外实验台站,涵盖了地震学、地球内部物理学、地磁学和工程地震学四个主要学科。

研究所设施
(图)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作为支持四大学科的基础科技平台,研究所拥有完善的观测和实验基地。研究所内设有可以获取首都圈地区全部地震台网数据的北京数字地震台网中心。研究所内的中美合作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为全球地震台网(GSN)重要组成部分,能实时获取全球地震数据。同时,在北京西北还建设有中德合作的延庆密集流动地震台阵。在总投资人民币26亿元的“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支持下,研究所建立了地震信息节点,具有大规模科学计算和大型磁盘阵列数据存储能力。为满足流动地震观测需要,研究所拥有先进的地震深部探测设备系统和一批宽频带流动地震观测设备。在青藏高原等地球科学热点地区开展了多项重大国际合作科学探测项目。

研究所新的地球物理综合实验楼建设在风景优美的北京西郊,实验室拥有国内先进的零磁空间实验室、标准低频震动计量实验室、地震电磁关系模拟和岩石磁学实验室,以及高温高压震源物理实验室。

依托完备的基础科研条件,研究所在地震孕育与发生机制、地震灾害预测与工程应用领域,开展了地球物理学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其中近期完成的全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获得了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地震破裂过程时空成像和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地球内部结构研究也取得了具有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2004年底完成的全国范围地磁测量,为编制新的中国地磁图积累了一批宝贵的综合性地磁测量数据。

IUGG中国委员会、IASPEI中国委员会、亚洲地震委员会和IASPEI强地面运动、地震灾害与地震危险性委员会等国际学术组织的秘书处,以及中国地震学会、全国地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等组织均设在研究所,多位知名专家在国际学术组织担任了重要职位。研究所还聘请了一批国外知名专家担任研究所的名誉研究员。开放式的科研环境形成了良好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氛围并具有优越的国际合作条件。

研究所拥有我国馆藏最丰富、历史最悠久的地球物理图书及资料,藏有自1869年以来的地磁、地球物理资料和专业书刊达20余万册。编辑出版多种学术期刊。

取得成绩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是首批国务院批准的硕士、博士学位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后流动站单位,并有权授理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培养了大批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科研人员以及部分外国留学生,已成为实验观测手段较为齐全、科研力量雄厚、基础扎实的研究生培养基地。

历史沿革
(图)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二〇〇三年

地球所地震现场流动观测组获中国地震局2003年度地震监测预报工作优秀集体

地球所获中国地震局2003年度地震科技外事工作先进单位

苏小兰获中国地震局2003年度地震科技外事工作先进个人

6月25日中国地震局审查通过了地球物理研究所科技体制改革方案。

科研主体:研究所以观测地球物理、实验地球物理、理论地球物理和应用地球物理综合研究为发展基础,重点加强“地震学、地球内部物理学、地磁学和工程地震学”四个优势学科和“观测、实验”两个基地的建设。根据确定的学科领域和方向任务,研究所围绕重点学科发展和防震减灾工作的需要,将原有的14个研究室优化整合为8个研究室:

数字地震学与震源物理研究室

工程地震学与城市减灾研究室

实验地球物理研究室

实时地震学与地震预测研究室

地磁学与震磁电关系研究室

地球物理观测技术研究室

全球地震活动与核查技术研究室

地球内部物理学与深部孕震环境研究室

北京基准地震台更名为国家地球观象台

管理部门:研究所的行政管理机构从原有的10个处(办)精简为3部3 办:

人才资源部

计划财务部

科技发展部

办公室

党群工作办公室

离退休工作办公室

科研辅助部门及学术机构:整合了图书资料馆,科技期刊编辑室和中国地震学会办公室;成立了财务室;全国地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挂靠地球物理研究所,并在工程地震与城市减灾研究室设立相成的研究课题组。

亚洲地震委员会;IASPEI强地面运动、地震灾害与地震危险性委员会;IASPEI中国委员会和IUGG中国委员会等国际学术组织的秘书处在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相关部门设立办事机构。

后勤保障和科技开发部门: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重组了后勤服务中心。负责研究所办公楼和住宅楼的物业管理;承担公务和大震应急用车、复印、职工食堂、医疗等后勤服务工作;负责与社区和街道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

组建了防灾减灾工程技术研究院,依托研究所的科研优势和技术力量,进行地震工程项目的开发和科技成果的转换。重新整合了北京天祥地球物理公司和三里河工厂。

4月4日~14日

地球物理所所长王椿镛等一行三人赴法国参加欧洲地球物理学会、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和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2003年联合大会。

6月29日~7月12日

地球物理所陈运泰院士等四人赴日本参加第23届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大会。

12月7日~14日

地球物理所所长王椿铺赴美国参加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秋季会议。

12月30日~2004年1月12日

地球物理所研究员李小军等一行三人赴巴基斯坦执行中国科技部与巴基斯坦原子能委员会地震科技合作项目。

研究所位置
(图)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院士风采

胡聿贤院士

(图)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胡聿贤

胡聿贤(Hu Yuxian1922.10.14~),地震工程学家。湖北武昌人。1946年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1949年获美国密执安大学土木工程系硕士学位,1952年获博士学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致力于地震学与工程学的结合,在中国开创了工程地震学。自60年代初率先领导研究了场地条件对地震和震害的影响,主要结论已应用于中国抗震规范。80年代提出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综合概率法将国际通用概率法与中国先进的地震预报法相结合,已为中国最新地震区划图所采用。从烈度、距离或震级换算缺少地震记录地区设计地震动的方法已在中国重大工程的抗震设计中广泛采用。在中国首先将随机振动理论应用于地震工程。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曾融生院士

曾融生(Zeng Rongsheng1924.8.16~)地球物理学家。福建平潭人。194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理系。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从1958年开始在青海甘肃首先发现地震记录图中大角度反射地震波并用它研究地壳。在西北地壳中发现在深度约二、三十公里处存在一个高速夹层。在中国首次应用地震面波的相速度来研究地壳构造,提出了地壳的分区。根据面波频散的结果和重力均衡的假设得到华北和华南属于两个不同块体的结论。发现1974年5月云南昭通大震的多重性,从而对大地震的破裂过程有了新的认识。1984年出版《固体地球物理学导论》,系统论述了地球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和合作者根据华北地震测深的资料,发现地幔顶部另有一个界面,它和莫霍界面同为高速薄层。深入研究唐山和华北盆地以及唐山震源区的深部构造,提出张性盆地和盆地中震源的统一动力学模式。承担中美合作的青藏高原深部探测任务,提出印度—欧亚大陆碰撞过程以及青藏高原物质向东流动的新模式。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研究领域与研究方向
(图)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所现设有八个研究室和一个国家重点野外观测实验台站,主要面向中国防震减灾、国防建设和地学科技前沿,开展地球物理学、地震学、地震灾害预测预防与工程应用、地震观测技术研发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重点研究方向有:

地震震源物理与地震预测研究:探索地震孕育发生的物理过程与地震震源特性、地震孕育过程中地球介质性质演化规律,探索地震预测预报新方法,为攻克地震预报这一世界性的科学难题提供科技支撑。

地球内部结构探测研究:利用人工震源与天然地震震源,研究地壳构造与地球深部结构、板块俯冲与碰撞机制,进行大陆动力学及地球演化的动力学过程研究。

地震地面运动与地震灾害防御技术研究:研究地震时空强分布规律、地震震源破裂过程与地震波传播规律、地震地面运动的特性与预测方法;研发地震危险性评估方法和工程结构与城市风险评估方法,研发灾害防御新技术。

地球磁场研究:管理全国地磁台网和流动地磁观测系统,定期编制全国地磁图,开展地球磁场理论与应用研究,研究震磁效应与地震预报方法,同时与航天军事部门合作研发基于地球磁场的高新技术。

地震监测技术与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研发:开展地震与地球物理监测技术研究、研制月震探测地磁观测、深井观测等地球物理尖端观测设备,构建网络科技环境和大型地球物理科学计算平台。

主动探测技术与地球物理实验研究:探索“主动探测新技术”在深部结构探测和地球介质性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开展地球介质物理状态及其演化的实验方法研究和大型计算机模拟研究,探索地震物理预报方法。

研究所科研人员承担着近百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973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公益性研究专项、科技部重点国际合作项目和中国地震局重点科技研发项目等,同时面向国内外广泛领域,开展地球物理与防震减灾技术咨询与服务工作。研究所主持编制的我国第四代地震区划图,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颁布实施,为一般工程抗震设计提供地震动参数,为居民住宅的地震安全提供保障。研究所还为核电站、大坝、高层建筑等重大工程建设提供地震安全咨询与评价服务。研究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取得数十项开拓性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10余项、省部级科技奖150多项,出版多部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学术专著。

教育
(图)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所为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具有博士、硕士授予权以及博士后流动站设站单位,并有权授理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现有固体地球物理学博士点1个,硕士学位点4个:固体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学、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研究所现有博士生导师28人,硕士生导师35人。导师队伍年龄结构合理、学识渊博,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和研究生培养经验。研究生第一年基础课程的学习,全部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集中进行,课程学习结束后回到所内,直接进入导师的科研课题,开展研究工作并撰写学位论文。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与学生基本是“一对一式” 的指导培养,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可直接参与重大科研课题的研究与攻关,直接接触科技前沿。研究生在学期间不仅可以学到高深的数理知识和地球科学知识,还可得到严谨的科研训练。研究所还实施硕博连读制度、提前攻博制度,鼓励部分优秀硕士生通过以上方式直接转为攻读博士学位

研究所为在学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及生活条件。2003年新建成的研究生公寓均按标准间配置,并配备有空调、热水器等,环境舒适,条件优越。招收录取的研究生除在职定向生外,均为国家计划内公费生,在学期间可享受优厚的奖学金和津贴补助,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生还可获取科研津贴补助。

博士后在站期间,可为其提供两居室近九十平方米住房一套,享受与在职职工同等的工资及福利待遇。在站期间可申请科研专项基金资助。

参考资料
[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主页 http://www.cea-igp.ac.cn/

附件列表


64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下一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