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科研机构   
[78] 评论[0] 编辑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10月,以固体物理固体电子学研究为主要学科,由复旦大学物理系谢希德教授亲自创办和主持工作。1961年1月单独建制,隶属中国科学院;1964年1月,研究方向调整为红外物理与光电应用技术研究;1968年3月,划归国防科工委第十五研究所,称1510所;1970年6月,又回归中国科学院,并恢复原称至今。现以红外物理与光电技术应用基础、开发为主要研究方向,重点发展先进的空间遥感、小卫星、红外凝视成像、红外焦平面、光学薄膜、微型致冷、以及光电信息处理与网络等技术,设有相应的研究室及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为国家航天、航空、国防工程等领域,以及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是一所实力雄厚的高技术发展型研究所。
研究所概况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研究所职工总数776人,现有中科院院士5人(汤定元、匡定波、沈学础、薛永祺、陈桂林),工程院院士2人(龚惠兴、方家熊),正副高级研究员199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64人。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博士后站,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四个博士点,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光学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凝聚态物理、光学九个硕士点。目前在站博士后12人,在学博士187人,在学硕士134人。

研究所研制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甚高分辨率扫描辐射计分别于1988年、1990年、1999年、2002年4次发射成功,其摄取的云图照片达到美国第三代业务气象卫星水平。2000年风云一号C星被世界气象组织列入世界业务气象卫星序列;研制的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多通道扫描辐射计分别于1997年、2000年发射成功,其获得的可见、水汽和红外云图照片达到九十年代中期国际水平;拓展了空间科学试验仪器装置的研制,步入新世纪,研制的仪器分别随神舟二号、三号、四号飞船发射成功。尤其是神舟三号主载荷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的圆满成功,得到各方高度称赞;2002年又研制完成中国首颗海洋卫星主载荷水色仪并发射成功;航空遥感研究的开展为中国资源环境遥感建立了先进技术手段,先后研制成功不同型号多种用途的航空多光谱遥感仪器,在水文地质调查、寻找油气田海洋污染监测等方面获得应用。研究所开展红外光电材料和器件的研究,尤其是碲镉汞已由单元、线列器件发展到焦平面器件,其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建所45多年来,研究所秉承“求实、创新、合作、守信”之精神,共获得600多项科研成果,其中重大科技成果近300多项,1985年以来申请国家专利180项,已获专利权120项,(仅实施知识创新以来收录SCI论文近百篇)。

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窄禁带半导体物理、光电子物理等方面共发表科学论文近千余篇,已连续4次被国家评为A级实验室。1995年美国《科学》杂志在首次发表《亚洲科学-中国》特刊中,红外物理实验室被列为中国11个一流实验室之一。

本所重视推进高新科技成果的转化,先后创办上海德福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中日合资上海尼赛拉传感器有限公司等12个高新科技企业,销售总额逐年提高,产业的稳步上升,有力地促进了研究所的发展。其中,上海尼赛拉传感器有限公司已列入中国科技企业百强、中科院科技企业十强之列。

本所是中国光学学会红外、光电器件专业委员会、中国空间学会遥感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宇航学会遥感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受中国光学学会委托,编辑出版国家优秀期刊《红外与毫米波学报》,并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院士风采

汤定元(1920.05.12-)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物理学家。江苏金坛人。1942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物理系。1950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硕士学位。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发现金属Ce的高压相变起源于原子半径的突然收缩(可解释成4f电子被“挤”入5d电子态)。首创金刚石高压容器,成为国际上高压物理研究的重要仪器。在中国开创了窄禁带半导体分支学科,带领科研群体对碲镉汞晶体的材料、器件和物理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开创和参与研制太阳电池、温差电致冷器、半导体高能粒子计数器,以及硫化铅、热敏电阻、锑化铟、锗掺汞和碲镉汞等红外探测器,其中许多器件已成功地用于中国空间遥感和军事探测等先进装备中。

匡定波(1930.09.01—)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红外及遥感专家。江苏无锡人。195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在红外应用及遥感技术领域进行了系统性的开拓,负责研制成航空红外扫描相机、卫星姿态测量红外地平仪、导弹弹道测量红外捕获跟综系统等先进装备。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在国内开创红外和多光谱技术在航空遥感中的应用,并为技物所几十年来发展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航空红外及多光谱遥感仪器系列,成为中国航空遥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奠定了基础。为中国第一代气象卫星风云一号负责设计并研制了甚高分辨率扫描辐射计,其在轨性能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也为中国气象卫星系列发展各类红外观测仪器起了开拓的作用。目前正关注遥感技术对中国环境监测应用上新的需求与发展。

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红外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规律,研究窄禁带半导体红外辐射探测材料的光电性质、半导体超晶格量子阱等低维结构的红外光电子性质、钙钛矿结构铁电薄膜及其异质结等新型红外光电子材料和器件的物理问题、半导体纳米材料及物理研究和凝聚态物质的低能激发过程及红外物理与其它学科的交叉科学问题。

有10个专项实验室,主要实验系统红外光谱系统、红外、远红外激光磁光系统和傅里叶磁光光谱系统、傅里叶荧光光谱、拉曼光谱、调制光谱、电学性质研究系统、分子束外延薄膜生长系统和磁控溅射系统以及测量系统等。拥有0.3K深低温,17T强磁场、100Kbar高压等极端条件。

实验室现有固定职工30名,研究员11名、副研究员7名,其中中科院院士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名、中科院百人计划2名、博士生导师8名,全室具有博士学位有21名。

实验室是“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专业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实验室已先后培养硕士、博士100多名,目前在读博士研究生24名、博士后5名以及硕士生3名。

科研成果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关于所标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形象标识说明

1998年10月,是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建所40周年。筹备所庆时,在研究所范围内开展征集所标和所风用语活动,得到广大职工的积极极响应和参与。活动共收到所标应征作品40余幅,经上海高校美术系工业设计系有关专家的评审,以及广大职工的投票评选,最终上述图案选定为本研究所的形象标识。

构图采用三角形,使整个画面既稳定坚固,又升腾向上。三角形寓意本所是集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重大工程任务、开发研究及高新技术产业于一体的综合性研究单位,三大块结构相互关系,相互支撑,互为促进,共同发展。同时形成了蓝天背景衬托下的银白色航天飞机,寓意本所主要从事的是国家航天高科技领域的研究。

整个画面简捷明快,富有立体视觉效果,识别性强,制作方便。(椭园的长宽之比是1:1.4亮丽的天蓝色背景)
所庆活动后,委托上海东方商标事务所进行该标识的工商注册登记,2000年1月获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的商标注册证,(编号:第1351133号),其核定使用商品属第9类,应用范围:数据处理设备,宇宙学仪器,微弱信号探测仪,光学测试仪器,光电器件,半导体器件,光学观测仪器,光通讯设备,计算器控制设备装置,导航、遥测设备。

相关词条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七二五所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附件列表


78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下一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