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遗传学家   
[59] 评论[0] 编辑

叶文虎

人物介绍
叶文虎叶文虎

叶虎,致公党中央常委、北京市委主委,北京市政协副主席
叶文虎 男,汉族,1939年2月生,江苏淮阴人,1987年6月加入致公,1962年9月参加工作,大学毕业(北京大学流体力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1956.09-1962.09 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流体力学专业学生;1962.09-1969.09 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助教;1969.09-1971.10 在江西“五七”干校劳动;1971.10-1985.07 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助教、讲师、室主任;1985.07-1993.12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副主任、副教授、教授;1993.12-1996.06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1996.06-1997.11 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1997.11-2001.03 致公党中央常委、北京市委副主委,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2001.03致公党中央常委、北京市委主委,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任北京市第十届政协副主席。
十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

工作职务
叶文虎叶文虎

1956.09—1962.09 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流体力学专业学生 

1962.09—1969.09 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助教 

1969.09—1971.10 在江西“五七”干校劳动 

1971.10—1985.07 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助教、讲师、室主任 

1985.07—1993.12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副主任、副教授、教授 

1993.12—1996.06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1996.06—1997.11 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1997.11—2001.03 致公党中央常委、北京市委副主委,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2001.03以后 致公党中央常委、北京市委主委,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第十届政协副主席。 [1]

人物经历

叶文虎1939年2月出生在江苏苏北。在镇江一中上学时,他不但学习成绩十分优秀,其他兴 趣也很广泛,就是体育运动,他也有强项,铅球手榴弹都是全市中学生运动会第一名。但 是 高中毕业前夕,有些同学被选作留苏预备生,却没有他;空军来招喷气机驾驶员,他虽然体 检合格,也没被录取;后来他要报考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又不批准他报名。少年气盛的叶 文虎以为这是别人瞧不起他,于是就下定决心报考一个最难考的专业“给他们看看”。在这 种思想驱使下,他报考了北京大学数学系,而且是第一志愿。为此,家里人很生气,说他一 定考不上。结果,他考上了北大,不仅在镇江一中独一无二,而且数学还考了个满分。

开学不久,叶文虎发现学习纯数学,与他想从事应用理论研究的兴趣极为不合,于是在“为 祖国航空事业贡献力量”的愿望的推动下,他提出了改学力学专业的申请。系领导根据他的 一再恳求,破例批准他改学力学专业

1960年暑期,已在北大学习4年的叶文虎受领导指定和其他五位同学一起跟随周培源教授学 习湍流理论。这一“指定”令叶文虎获益良多。

济南作学术报告

那大约是叶文虎师从周培源的第一年,作为北大副校长兼数学力学系教授的周培源,要求叶 文虎去查阅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流体力学鼻祖雷诺1883年发表的一篇关于管道流动中从层流 到湍流运动变化的论文,那是世界上第一篇关于湍流运动的经典作品。叶文虎费了很大劲才 在图书馆的一本杂志合订本上找到了那篇文章。但那写于七八十年前的英文文章,他根本看 不懂,就是对照字典把一个一个单词翻出来,也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意思。周先生不管这些, 要求他要弄明白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问题,描述了什么现象,提出了什么理论。叶文虎花了 几个月时间,到处求教,总算弄懂了这篇文章的内容,并能用数学公式一步步推算出来。他 自认为已经很不错了,但周先生又要他从另一个角度,用另外一种方法来论证这个结论,并 在全班同学面前讲出来。他当然说不出来。周先生说,你按雷诺的逻辑推理,当然都是对的 了。你为什么不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他的结论是否也是对的呢?你能不能用别的方法也能得 到这个结论呢?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什么启发?如果让你在这篇文章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研究 ,你准备做些什么?这一连串的问题,叶文虎一个也答不出来。周先生又说,你这样看论文 怎么能算是“看论文”呢?顶多只能算是认字、念文章,因为你没有去思考问题。当时,叶 文虎感到面子上非常过不去,但过了很久以后却惊奇地感到,周先生指导的这种思考方法, 使自己茅塞顿开。以后,他不论读什么文章,都自然而然地注意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用 不同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当时他想的倒也很简单:就怕周老师再给他提出那么多问题, 答不出来怪难为情的!古人说:“行成于思,而毁于随。”从那以后,他便慢慢养成了一种 多思与反思的习惯。所以他非常自信地说:“现在,任何一种思想、理论或社会风气都不大 可能束缚住我的思考。这都是周老教育熏陶的结果。看上去他好像并没怎么作具体指导,而 实际上他是在引导学生去建立科学的思维和作风。周老不愧为科学教育的巨匠。”

叶文虎1962年的大学毕业论文也是在周培源先生亲自指导下做的。周先生打开一本1934年出 版的流体力学权威哥尔德斯坦汀写的书,对他说:“你看,这个公式是错的,你去研究研究 ,把它改过来。”这就是一个毕业论文的题目。叶文虎看了半天,也没看出错在什么地方。 周先生说:“你是搞科学的,不要怕权威嘛。你瞧,他的方程是二阶的,解是三阶的,这不 是错误吗?”叶文虎回去沿着书上公式的来龙去脉一步步推导,还是没有发现怎么出的错, 可结果确实又是错的。他弄不明白,又去找周先生。周先生还是那句话:“你怎么老是迷信 权威啊?再去研究研究。”别人的毕业论文大都写出来了,叶文虎虽也写了不少,但最终也 没能解决周先生提出的问题。然而,他的毕业论文却被周先生通过了。 [2]

理论内容

人类文明,如何认知。以往的研究同样是对人类文明这个词有各种各样的理解,我这儿只举出一种来,比如史学界的专家普遍认为:文字青铜器和城市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起源,也就是在这之前无所谓人类文明。这只是一种看法,实际上把文明和野蛮作为两个认识的判决。我个人认为,人类文明是人类生存方式抽象表述,这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和组织方式,就构成了这样的文明,换一种生存方式,就构成了另外一种文明,所以从人类生存方式的变化里边可以察知人类文明的演变。由于人类的社会生存方世玉社会的价值观体系存在着互动关系,因此社会中的主流价值观在人类文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不同的时期就会形成不同的主流的价值观。 

由于自然环境同时支撑着人类社会中人口生产活动和物质生产活动,因此我们需要从连接人口生产、物质生产和环境生产的物质流动状况的变化中去考察人类生存方式的变化和人类文明的演变。 

人类文明的演替 

过去经常把经济和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习惯地说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实际上经济基础还有基础,上层建筑除了经济以外同样还有基础,所以这些基础的基础就是自然环境,所以这三者环境、经济、社会构成了一个整体,而不能够把环境割裂于社会与经济之外,所以环境社会系统如果用最简单的画法就是这样一个圆,自然环境是分母,人类社会是分子,经济是人类社会里边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个图向大家展现的是人类文明在不同时期物质流动的状况,如最里面称之为原始文明时代,人类从自然界索取,索取完了就消费,消费完了就弃置。到了农业文明时代,就多了一个链条“加工”这个环节,由于发明了火,由于冶炼金属,所以人类向自然界索取以后就开始进行加工活动,然后才提供给消费,再弃置到环境中。到了工业文明时代,应该说又多了一个链条,除了"加工"以外,多了"流通"环节。工业文明时代,流通、交易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着极大的作用、巨大的影响,简单看起来可以这么说,迄今为止人类文明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如果从物质流的链条上来看,实际上每前进或者演变到另外一个新文明的时候,多了一个环节。下边的问题是,现在处在最外层的流动体系里边,这种流动体系又给我们带来很多的问题。 

附件列表


59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卢浩然    下一篇 吴旻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