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心理学家   
[60] 评论[0] 编辑

赫博·克拉格曼

三打理论
··

三打理论是赫伯特·克鲁门(Herbert E. Krugman)博士在1972年提出的。他在《为何刊播三次就够》一文中曾提出以下主张:

第一次看到广告的反应是“这是什么?”

第二次产生好奇,并对广告消息产生熟悉感;

第三次产生确认感,并起到强化与提醒作用。甚至会促使其采取行动。

三次以上可能产生浪费,低于三次,则难以跨越门槛效应。三次必须是有效接触。

他认为,人们普遍相信的“广告需要不断强化才能防止受众忘却”的观点是片面的,广告不断暴露,还不如广告发布的最初的二至三次有效。对于产品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三次广告接触就可以明确了解,以后看多少次,其效果都是一样的。 [1]

目录

低参与学习理论编辑本段

低卷入学习模式最早是由赫伯特·克鲁门(Herbert E. Krugman)于1965年提出来的。克鲁格曼在观察中发现,大多数电视广告的产品都是低卷入类型的。电视本身也是一种低卷入的媒体,与高卷入的印刷媒体广告相比较,受众对电视广告的认知反应比较少,他们较少把广告与人的生活联系起来。在极端低卷入的情况下,人的知觉防御很低,甚至不存在,观众能再认已看过的广告,但不能回忆其内容。

克鲁格曼认为,低卷入广告的呈现会引起观众知觉结构的改变,即商标名称的优势增加或产品特征愈加显著。这种知觉结构的微妙变化,增加了观众另眼看待广告品牌的可能性,并能触发诸如品牌购买的行为事件。然而知觉结构的变化不能直接导致态度的变化。换句话说,知觉结构的变化与态度改变没有稳定的关系,态度是否发生变化只有根据事件的发生才能确定。购买行为的发生是引起与知觉结构变化相一致的态度变化的前提。斯蒂芬·罗斯Stephen A. Ross)1982的研究结果为低卷入学习模式提供了支持。该研究利用2241被试完成了共142条广告的测验,为了比较购买水平,两周后又对他们进行电话访问。结果表明品牌偏好的改变与购买一个品牌的增加水平有关,而购买水平又是广告暴露导致的。回忆作为一种测量指标,未能显著地区别购买与否。 [1]

附件列表


6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威廉·麦奎尔    下一篇 法兰西斯·高尔顿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