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机械破碎 机械破碎处理量大、破碎效率高、速度快,主要靠均质作用和球磨碾磨作用;操作时,细胞遭受强大的机械剪切力而被破碎。采用机械法,发热是一个主要问题。 细胞的机械破碎主要有高压匀浆、珠磨、撞击破碎和超声波破碎等方法。 (1)高压匀浆 高压匀浆器的破碎原理:细胞悬浮液在高压作用下从阀座与阀之间的环隙高速(可达到450m/s)喷出后撞击到碰撞环上细胞在受到高速撞击作用后,急剧释放到低压环境,从而在撞击力和剪切力等综合作用下破碎。操作压力通常为50~70Mpa。影响因素:压力、循环操作次数和温度。[阅读全文:]
摘要: 概念 生物分离是生物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描述回收生物产品分离过程原理和方法的一个术语,指从发酵液或酶反应液或动植物细胞培养液中分离、纯化生物产品的过程。它是生物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其技术进步程度对于保持和提高各国在生物技术领域内的经济竞争力是至关重要的。一般生物产物的生产过程称为生物加工过程,包括优良生物物种的选育和生物反应(酶反应、微生物发酵、动植物细胞培养等)生产粗原料的过程及其之后的目标产物的分离纯化过程,也称为下游加工过程。生物分离过程包括目标产物的提取、浓缩[阅读全文:]
摘要: 简介 常应用于液-液分离(连续式)、低固体含量(<1%)的固-液分离(间歇式)。 主要技术指标 ①离心管直径40-150mm,长径比4-8; ②离心强度8000—15000g; ③处理能力100-400 L/h; ④适应的颗粒直径0.01-100mm,固液密度差大于0.01g/cm3,固体含量小于1%。 优点:①结构简单,价廉,②分离效果好,分离因子高8000—15000g。 缺点:①处理能力有限,间歇操作;②低固体含量的悬浮液(<1%)[阅读全文:]
摘要: (Systems Biotechnology 或 Biosystems Technology) 系统生物技术,属于系统生物学(systems biology,20世纪贝塔郎菲阐述了生物学的系统论与整合方法,词汇出现于1993年Zieglgansberger W和Tolle TR.的论文)及其系统生物医学(systems biomedicine 或 biosystems medicine)、系统生物工程应用的技术科学,也可称为基于系统生物学的生物技术,20世纪60年代诞生了生物技术学(biotec[阅读全文:]
摘要: BiFC技术原理将荧光蛋白在某些特定的位点切开,形成不发荧光的N和C端2个多肽,称为N片段(N-fragment)和C片段(C-fragment)。这2个片段在细胞内共表达或体外混合时,不能自发地组装成完整的荧光蛋白,在该荧光蛋白的激发光激发时不能产生荧光。但是,当这2个荧光蛋白的片段分别连接到1组有相互作用的目标蛋白上,在细胞内共表达或体外混合这2个融合蛋白时,由于目标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荧光蛋白的2个片段在空间上互相靠近互补,重新构建成完整的具有活性的荧光蛋白分子,并在该荧光蛋白的激发光激发下[阅读全文:]
摘要: 鞣质 鞣质(tannins),又称单宁,是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一类结构比较复杂的多元酚类化合物。鞣质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故可用来鞣皮,即与兽皮中的蛋白质相结合,使皮成为致密、柔韧、难于透水且不易腐败的革,因此称为鞣质。鞣质存在于多种树木(如橡树和漆树)的树皮和果实中,也是这些树木受昆虫侵袭而生成的虫瘿中的主要成分,含量达50%~70%。鞣质为黄色或棕黄色无定形松散粉末;在空气中颜色逐渐变深;有强吸湿性;不溶于乙醚、苯、氯仿,易溶于水、乙醇、丙酮;水溶液味涩;在210~215℃分解。鞣[阅读全文:]
摘要: 靶向制剂与细胞膜受体结合靶向制剂亦称靶向给药系统(Targeting drug delivery system,TDDS),是通过载体使药物选择性的浓集于病变部位的给药系统,病变部位常被形象的称为靶部位,它可以是靶组织、靶器官,也可以是靶细胞或细胞内的某靶点。靶向制剂不仅要求药物到达病变部位,而且要求具有一定浓度的药物在这些靶部位滞留一定的时间,以便发挥药效,成功的靶向制剂应具备定位、浓集、控释及无毒可生物降解等四个要素。由于靶向制剂可以提高药效、降低毒性,可以提高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靠性和[阅读全文:]
摘要: 重组DNA实验recombinantDNAexperlm-ent重组DNA 这是从生物体提取的DNA片断或人工合成的DNA,在试管内通过酶等的作用人工地结合于质体或病毒等的自我增殖性DNA,导入细胞内使之增殖的一种实验,也是用根据这种方法得到的重组DNA分子的实验。是70年代急剧发展起来的技术,为与过去的在活体上利用遗传重组的杂交实验等相区别,所以特称为重组DNA实验。把使与载体结合的DNA称为供体DNA,提取供体DNA的生物称供体生物,而将接受重组DNA的细胞称寄主。由于此技术之发展,使高等[阅读全文:]
摘要: 概念 大网格聚合物吸附剂又称为大孔吸附树脂,是一种有机高聚物,具有与大网格离子交换树脂相同的大网格骨架(由于在聚合时加入了一些不能参加反应的致孔剂,聚合结束后又将其除去,因而留下永久性孔隙,形成大网格结构),一般为白色球形颗粒。与大网格离子交换树脂不同的是,大网格聚合物吸附剂的骨架上没引入可进行离子交换的酸性或碱性功能基团,它借助的是范德华力从溶液中吸附各种有机物质。 大网格聚合物吸附剂按骨架的极性强弱,可以分为非极性、中等极性和极性吸附剂三类。非极性吸附剂系由苯乙烯和二乙烯苯聚合而成,故也[阅读全文:]
摘要: 聚合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样品中的DNA量和富集众多DNA分子中的一个特定的DNA序列的一种技术。在该反应中,使用与目的DNA序列互补的寡核苷酸作为引物,进行多轮的DNA合成。其中包括DNA变性,引物退火和在TapDNA聚合酶催化下的DNA合成。 基本信息 聚合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体外酶促合成、扩增DNA片段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可以使目标DNA在几个小时内扩增千百万倍,由于它的扩增能力强大,并且可与其他分子生物学方法相结合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各个领域,已经成为近十几年来[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