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神经疾病   
[63] 评论[0] 编辑

情感

简介

情感的哲学本质就是人脑对于客观事物的价值的主观反映。

情感强度第一定律:情感的强度与事物的价值率的高差的对数成正比。

情感情感
1.心情感动。

王粲 《柳赋》:“枝扶疏而覃布,茎森梢以奋扬。人情感于旧物,心惆怅以增虑。”

南朝 宋 傅亮《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金兰之分,义深情感,是以献其乃怀,布之朝听。”

2.人受外界刺激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如、悲、恐、爱、憎等。

晋 陆云 《与陆典书书》:“且念亲各尔分析,情感复结,悲叹而已。”

唐 白居易 《庭槐》诗:“人生有情感,遇物牵所思。”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二章:“但是这种情感也以对英雄的景仰居多。”

普通心理学的定义
情感情感
情感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高级社会性情感,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人类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道德风尚的完善、完美的艺术享受都给人以诸如愉快感、满足感、幸福感等肯定的情感,而凶暴行为、侵略战争等则使人产生恐怖、不快的否定情感。

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的情,叫爱情

人海茫茫能相遇的,那叫。两个人能相守到老,那叫

原来缘分说起来简单,实现它.却要看上帝的安排.现在我知道为什么人们绝望的时候,总会想起上帝.因为他们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交给了神!

完美主义者爱情一开始,就是一生一世,除非梦醒了,不然梦一生一世围绕着他(她)

悲观主义者爱情一开始,就是顺其自然,除非有了梦,不然情感信心永不眷念他(她)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之间有了微妙感觉的情感就叫爱情!

不同的人对爱情有着不同的定义,赋予了不同的色彩。

简单说,有些人失恋了,他(她)会说:没事,新恋情会更好!

有些人失恋了,他(她)会说:我错过了我的真爱,我还会有真爱吗?

其实,说穿了只是每个人对自己爱情定义,赋予乐观,悲观,感性,理性的色彩!

你若是问我,我的定义是什么?

会用我招牌的微笑,傻傻地说:我还在探索中!

来源于网上的——“潇洒唯我 ”所写。

情感的作用
概括而言,情感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情感是人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

-能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

-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

-也是人际通信交流的重要手段。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我们可以把人的情绪分为基本情绪 和复杂情绪。

情感在社会交往中的常见作用

人非草本,孰能无情?每个人在交往中都会产生情感,不同的情感会对交往产生不同的影响。了解情感在交往中的作用,有利于交往互动中获取他人的情感信息并把握自己的情感,运用自己的感情,分析他人的感情。

当自己的行为引起对方情绪激动时,总是怀疑是不是自己做得太过分了。此时应注意分辨是自己确实太过分了,还是对方情绪过敏了,或是对方故作激动等,然后调整自己的行为。

愤怒往往能使对方丧胆而让步。在社会交往中,要敢于见义勇为,敢于同恶人做斗争,如小偷在公共汽车上行窃,人们见义勇为,小偷往往被群众震慑而图谋难逞;有人软弱退让,小偷得寸进尺,抢了钱还要金首饰。大到政治交往也是如此,如近几年日本舆论界要求敢于对美国说“不”字,日本也做了一些尝试,证明邪不压正,对不讲理的人,态度强硬一些,对方往往会退让。

流泪能够换得对方的同情。《水浒》中有一则故事,李鬼冒充李逵打家劫舍,遇到真李逵,李鬼垂泪谎称家有老母需供养而换得宽恕。交往中,流泪加忏悔之辞,往往使听者心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应注意分辨是真诚的眼泪还是鳄鱼的眼泪。

恐惧能将人们的心拴在一起。应激环境中尤其如此,如唐山林西商店火灾证实,遇难者是在恐惧中挤成一堆因一氧化碳中毒而窒息身亡。当恐惧事件将人们联系在一起时,需临阵不慌,急中生智,果断地寻找应变措施。

对他人爆发的激烈的情感,能够处变不惊,心平气和,往往令人尊敬。如作为领导和管理者,当下级因故发泄脾气或个别人胡搅蛮缠时,处变不惊,心平气和可防止问题激化,留下回旋余地。

情感冷漠常使交往者打退堂鼓。一般说来,“来而不往非礼也”,但是有些情况下,当不需要这样的交往时,态度冷淡是中止交往的最好办法。

感情相同时往往会得到双方的共鸣。俗话说“同病相怜”便是如此,就狭义讲,患同样疾病的人,在一起时很容易谈病史及用什么药较好等;就广义讲,当人感情相同时,很快便能寻找共同语言,一见倾心。

坦诚和坦白可以获得人的同情。社会交往中,诚实地承认错误,胜于强词夺理,狡辩令人讨厌并使问题更加复杂。毫不掩饰错误,常常得到谅解。如司法实践中,从来都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谈恋爱时,坦诚地告诉对方自己的坎坷经历,或者明言自己曾失身失足,往往引起对方同情、理解而获得爱情。

多轮谈判当中,先由一个唱黑脸再由一个唱白脸,更容易达到预期目的。如唱黑险者先提出一些强硬的条件和要求,经过多个回合,再换唱白脸者做出某些“缓和”与“让步”,对手会认为比黑脸方案要好而最终接受白脸方案。

喜欢原则。当你喜欢某人时,你就会自动撤除障碍,去接近他,爱屋及乌,包括赞扬他的观点和所作所为,或者有求必应;反之,你会隐蔽自己,建立藩篱,远离你不喜欢的人。

嘻笑怒骂往往能达到目的,使对方难以抵抗,不战而降。常见于商业谈判及辩论。如抓住对方的弱点或犹豫不决时,选择对方意想不到的问题,四面出击,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使之屈服。

大智若愚常能得到对方更多的让步。常见于买东西和商业谈判中,装作不懂规则行情,提出傻乎乎的问题来讨价还价,对手觉得笨拙可爱而作出让步。

情感成熟的标志
情感情感
情感成熟指人在个人需要无论是否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能够自觉地调节情感使之适度的一种心理状态。如需要得到满足不狂喜,需要未满足不怒不卑等。情感成熟标志着人的心理是健康的。每个人要社会化就应该使自己“情有节”,陶冶情操,尽快成熟自己的情感。赫洛克(E.Hurlock)认为情感成熟包括四个方面:

能够保持健康。自己可以管理好自身的健康,长期不懈地坚持锻炼身体,有效防止因身体疲劳、睡眠不足、头痛、消化不良等疾病引起的情绪不稳。当有疾病时,具有战胜疾病的乐观心理。

能够控制环境。个人行为要受社会环境约束,克服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我行我素的思维方式;个人利益不违背集体利益,个人行为要符合行为规范,不能出口伤人、脏话连篇、一触即跳、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等。

能够使紧张的情绪化解到无害的方面。人的情感是有两极性的,两极性情感不仅掼害自身健康,而消极性强的情感如愤怒、暴躁等可能伤害他人。要增强情操的调控作用,化解和防止产生过度的情绪,转化被压抑的情绪,使情绪具有社会感、责任感。

能够洞察理解社会。洞察和理解社会,可使人的智力不断增长,社会经验不断积累。社会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是以大家为中心、以集体利益为中心。洞察和理解社会,会使自我更加自律、更加宽容、更加融合,情感更加成熟,与集体同呼吸共命运。

概言之,情感成熟就是要求心理成熟。它要求每位即将或已经成人的年轻人,告别在家靠父母、完全依赖父母的生活方式,逐渐进入社会,依靠自我独立和修养,在社会风风雨雨的大课堂中摔打自己、锻炼自己,要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学会自我管理,同时也要学会管理他人(如让你做部门的领导),组织建立家庭并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从社会的单一消费者成为社会的合格建设者、生产者。

情感的哲学本质

心理学把情感定义为:“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从这个定义可以了解到:情感是一种主观体验、主观态度或主观反映,属于主观意识范畴,而不属于客观存在范畴。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主观意识都是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情感是一种特殊的主观意识,必定对应着某种特殊的客观存在,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找到这种特殊的客观存在。
不难发现,“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实际上是一个典型的价值判断问题,“符合人的需要”就是事物的价值特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态度”和“体验”均是人对事物的价值特性的认识方式或反映方式,这样,心理学的情感定义又可表述为:“情感是人对事物的价值特性所产生的主观反映”。情感所对应的客观存在应该是事物的价值特性。由此可得
情感的哲学本质:情感就是人类主体对于客观事物的价值关系的一种主观反映。

情感的分类
情感情感
人的情感复杂多样,可以从不同的观察角度进行分类。由于情感的核心内容是价值,人的情感主要应该根据它所反映的价值关系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类。

1.根据价值的正负变化方向的不同,情感可分为正向情感负向情感。正向情感是人对正向价值的增加或负向价值的减少所产生的情感,如愉快、信任、感激、庆幸等;负向情感是人对正向价值的减少或负向价值的增加所产生的情感,如痛苦鄙视仇恨嫉妒等。

2.根据价值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情感可分为心境热情激情。心境是指强度较低但持续时间较长的情感,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感,如绵绵柔情、闷闷不乐、耿耿于怀等;热情是指强度较高但持续时间较短的情感,它是一种强有力的、稳定而深厚的情感,如兴高采烈、欢欣鼓舞、孜孜不倦等;激情是指强度很高但持续时间很短的情感,它是一种猛烈的、迅速爆发的、短暂的情感,如狂喜、愤怒、恐惧、绝望等。

3.根据价值的主导变量的不同,情感可分为欲望情绪感情。当主导变量是人的品质特性时,人对事物所产生的情感就是欲望;当主导变量是环境的品质特性时,人对事物所产生的情感就是情绪;当主导变量是事物的品质特性时,人对事物所产生的情感就是感情。例如,脏、乱、差的工作环境使人产生不愉快的情绪;那些清正廉洁、全心全意为人民工作的领导干部会引发人的尊敬与爱戴的感情,那些贪污腐化、以权谋私的领导干部会引发人的仇视与嘲笑的感情;当机体缺乏食物时,人就会产生饥饿的心理体验,并形成对于食物的欲望;当儿童成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就会自发地产生对于“独立”的欲望。

4.根据价值主体的类型的不同,情感可分为个人情感集体情感社会情感。个人情感是指个人对事物所产生的情感;集体情感是指集体成员对事物所产生的合成情感,阶级情感是一种典型的集体情感;社会情感是指社会成员对事物所产生的合成情感,民族情感是一种典型的社会情感。

5.根据事物基本价值类型的不同,情感可分为真感善感美感三种。真感是人对思维性事物(如知识、思维方式等)所产生的情感;善感是人对行为性事物(如行为、行为规范等)所产生的情感;美感是人对生理性事物(如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等)所产生的情感。

6.根据价值的目标指向的不同,情感可分为对物情感、对人情感、对己情感和对特殊事物情感等四大类。对物情感包括喜欢、厌烦等;对人情感包括仇恨、嫉妒、爱戴等;对己情感包括自卑感、自豪感等。

7.根据价值的作用时期的不同,情感可分为追朔情感现实情感期望情感。追朔情感是指人对过去事物的情感,包括遗憾、庆幸、怀念等;现实情感是指人对现实事物的情感;期望情感是指人对未来事物的情感,包括自信、信任、绝望、期待等。

8.根据价值的动态变化的特点,可分为确定性情感概率性情感。确定性情感是指人对价值确定性事物的情感;概率性情感是指人对价值不确定性事物的情感,包括迷茫感、神秘感等。

9.根据价值的层次的不同,情感可分为温饱类、安全与健康类、人尊与自尊类和自我实现类情感四大类。温饱类情感包括酸、甜、苦、辣、热、冷、饿、渴、疼、痒、闷等;安全与健康类情感包括舒适感、安逸感、快活感、恐惧感、担心感、不安感等;人尊与自尊类情感包括自信感、自爱感、自豪感、尊佩感、友善感、思念感、自责感、孤独感、受骗感和受辱感等;自我实现类情感包括抱负感、使命感、成就感、超越感、失落感、受挫感、沉沦感等。

情感与价值的辩证关系

情感与价值的关系是主观与客观、意识与存在的关系,而后者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因此价值与情感的关系问题也是价值理论和情感理论的基本问题。不处理好这个问题,就不能唯物地、辩证地处理好其它相关的理论问题,就不能透过变幻莫测的情感现象发现其内在规律性。

价值与情感的关系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情感以价值为基础

情感是人对价值的主观反映,尽管这种反映总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偏差,甚至还会存在着严重的偏差和完全的颠倒,但从总体上讲,情感的变化总是以价值为基础,并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就像商品的价格以其价值为基础并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一样。

情感以价值为基础,主要表现在:情感的基本状态取决于价值的基本状态,情感的总体规模取决于价值的总体规模,情感的变化范围取决于价值的变化范围,情感的作用方式取决于价值的作用方式,情感的强度与方向取决于价值的大小与正负,价值一旦变化,情感迟早要发生变化。

对于商人来说,互利互惠的经济往来是维持和发展彼此情感的客观基础,如果没有这种互惠性,商人之间的情感是不能持久的;对于政治家而言,政治上的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是维持和发展彼此情感的客观基础,如果没有这种互助性,政治家之间的情感是不能持久的;对于青年男女而言,工作和生活上的相互支持与配合是维持和加深爱情的客观基础,如果没有这种支持与配合,男女之间的爱情是不能持久的;朋友之间的友情主要取决于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只有不断加深彼此的利益联系,其友情才会越来越深厚,如果仅局限于庸俗的礼品交换、空洞的书信来往或虚伪的礼节礼貌,而没有具体的利益联系内容,则友情是不能持久的,迟早要消退的;朋友之间即使原来有着很深的感情,如果彼此产生了根本的利益冲突,则其感情迟早会衰减下来,并最终会转化为仇恨。

二、情感对价值的反作用

情感对于价值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可以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是,情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压抑、诱发、转移、强化或诱导人对某种价值的需要,可以相对自主地选择生存环境和发展方向。人有时可以有意识地压抑自己对于某种价值的情欲,时间一长,这种情欲可能真的基本上消失了,人对这种价值的客观需要也确实发生了改变或转移;人通常愿意主动帮助那些主观感觉良好的人,并主动与之建立互利互惠的利益关系,同时回避那些主观感觉不好的人,甚至有意中断已经存在的互利互惠的利益关系;人有时在某一个地方工作或生活得不开心,就主动辞职或搬家,并能很快地适应新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二是,人在情感的驱动下,可以对事物施加反作用力,并使之发生价值增值。这是人类与其它动物的根本区别。当然,这种反作用不能任意地和无限地施加,只能有条件地和相对有限度地施加,它在整体上受制于或服从于价值对情感的决定作用。人在情感驱动下所进行的价值创造活动必须严格地遵循基本的价值规律,并在其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三、情感的相对独立性

人的情感产生并运行于大脑,这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大脑内部众多因素的制约和干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偏离它所反映的价值,情感的这种偏离现象就是情感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时间上的异步性  如果价值形式发生了变化,与之相对应的新情感需要迟滞一段时间才能形成与发展起来。也就是说,新情感的产生、发展与消失并不能与新价值的产生、发展和消失保持同步,需要迟滞一段时间。例如,当一个陌生人突然成为你的妹夫或连襟时,你对他的亲情通常不会马上建立起来;人通常会留恋或怀念那些已经离别或逝世的老朋友。

2.量度上的差异性  如果价值量发生了变动,情感的强度难以与之保持同步变化。例如,有些女性在遭到自己所钟爱男性的伤害或遗弃后3.方式上的局限性  价值关系的变化方式是无限的,而情感的反映方式却是有限的。人有时对于某些复杂的、隐含的价值关系及其变化产生不了情感,表现出麻木不仁的精神状态。例如,当受到某些有毒物质的伤害时,人往往感觉不到;当受到指桑骂槐的攻击时,人有时还蒙在鼓里;当购买商品受到他人“温柔”地宰一刀时,人或许还感谢他的“优惠”价格;当面临灭顶之灾时,人或许还在寻欢作乐。

4.机制上的异化性  某些特殊情感完全脱离了价值关系的客观基础,甚至与之背道而驰,这是由于人的情感机制产生了某种异化。例如,畸形宗教培养出否定自我、否定社会的宗教情感,精神类毒品产生怪癖、虚幻和不能自控的情感,过度的生理与精神刺激导致变态的情感,过度的肉体痛苦引发病人对于死亡的向往,民族仇视容易引发人对战争狂人的崇拜,极端的阶级斗争引发极端的阶级仇恨,等等。不过,情感的这种异化现象在总体上讲只是局部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情感的相对独立性限制了人对于复杂价值关系的应变能力,限制了人对于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但这将有利于排除各种外部或内部因素对情感运行过程的干扰,有利于保持价值消费活动和价值创造活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情感与价值的复杂对应性

情感与价值存在着复杂的对应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它是一种多元变量的函数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一元变量的函数对应关系  情感的大小不仅与事物的使用价值有关,而且与事物的劳动价值、劳动时间以及主体的中值价值率有关。事实上,情感的强度是以事物的价值率高差为基础而上下波动的,只有当事物投入的劳动价值与劳动时间不变,且主体的中值价值率不变时,情感才完全取决于事物的使用价值。

2.它是一种统计概率的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个体动力学的对应关系  绿色之所以能够使人产生和平与宁静的情感,并不是所有绿色的事物都具有这方面的价值作用,而是在大多数场合,人所接触的绿色事物是草木,而草木在大多数场合下能够给人带来和平与宁静。

3.它是一种时间上的同向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时间上的同步对应关系  价值的变化与情感的变化通常存在一个时间差,情感的建立需要时间,情感的消失同样需要时间,只有具有高度预见性的高级情感才能在价值建立之前主动地建立,才能在价值消失之前主动地消失。

4.它是一种联系的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孤立的对应关系  人一旦与某事物建立了直接价值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直接情感,就必然在一定程度上与该事物相关联的其他事物建立了间接价值关系,并产生相应的关联情感或间接情感。所谓“爱屋及乌”、“恨屋及乌”等情感现象就是这样产生的。

5.它是一种多形式上的价值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单一形式上的价值对应关系  同一事物的价值关系可能是多内容的,人对事物的情感也经常会表现出多样性。例如,同一种食物可能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对身体产生多种治疗作用或营养保健作用,也可能产生多种副作用,人对它的情感可能会喜忧参半。

6.它是一种多层次上的价值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单一层次上的价值对应关系  事物的价值关系可能是多层次的,人对事物的情感也经常会表现出多层次性。例如,衣服除了具有御寒、挡风、避暑等价值外,还具有安全与健康方面的价值,具有艺术审美价值,并能体现个人身份、能力、特征和社会地位,这样,人对于衣服的情感通常具有多层性。

7.它是针对事物的价值特征,而不是针对事物的其它特征  人对于事物的情感完全取决于它的价值特征,而不是取决于它的其它特征,只要该事物的价值特征不变,无论其它特征发生什么变化,人的情感就不会变化。相反,如果事物的价值特征发生了变化,无论其它特征如何稳定,人的情感都会发生变化。例如,一张照片尽管已经变黄变烂,但他的主人仍然百倍珍惜;一件时装尽管没有任何破损,但它的主人可能已经不再感兴趣。

8.它是一种动态的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静态的对应关系  任何事物都是运动与变化的,任何事物的价值也都是运动与变化的,任何事物的情感也必然都是运动与变化的。人不可能以永恒不变的情感对待任何事物,永恒的爱只是人的一种理想与祝愿,事实上是不存在的。

9.它是一种复杂的、对立统一的对应关系  爱中有恨,如父母对于子女经常有“恨铁不成钢”的爱;恨中有爱,如人经常会对自己的竞争对手有一种“钦佩”的恨。

10.它是一种非线性的对应关系  情感的强度通常并不与事物的价值量成正比,通常只与事物价值量的对数成正比,在特殊情况下,价值与情感还存在更为复杂的函数关系。

11.它是一种三因素的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单因素的对应关系  价值的大小不仅取决于事物的品质特性,还取决于主体及周围环境的品质特性,因此主体的情感由主体、客体及环境三个因素来决定,而不由其中一个因素来单独决定。例如,一般情况下的老虎可使人产生恐惧感,但关在动物园笼子里的老虎不会使人产生恐惧感,相反还能产生审美感。

情感模式与价值变化的对应关系


情感与价值的关系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人的情感不管多么飘忽不定,都可以找到它的价值对应物,情感的任何变化都可以从价值关系的变动中找到它的客观动因,情感的不同表达模式都对应着价值的不同变化方式。不过,情感模式与价值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是简单的、机械的、静态的、单形式的、线性的和同步的关系,而是复杂的、辩证的、动态的、多形式的、非线性的和异步的关系。
根据价值目标指向的不同,人的情感表达模式可分为对物情感、对人情感、对己情感以及对特殊事物的情感四大类。
一、对物情感
一般事物对于人的价值(严格地讲应该是价值率)是一个变量,它有两种变化方式:一是价值增加(包括正价值增大或负价值减小);二是价值减少(包括正价值减小或负价值增大)。对应着每个价值变化方式还有四种变化时态:过去、现在、将来和过去完成。根据事物价值的不同变化方式和变化时态,对物情感可分为八种具体形式,如下表所示:

                                      价值增加                  价值减少
         过 去                      留 恋                         厌 倦
         过去完成                 满 意                        失 望 
         现 在                      愉 快                        痛 苦
         将 来                      企 盼                        焦 虑

二、对人情感
对他人的情感不仅与他人价值的变化方式和变化时态有关,而且还与他人的利益相关性有关。根据他人价值的不同变化方式、变化时态和利益相关性,对人情感可分为十六种具体形式,如下表所示:

           利益相关性              利 益 正 相 关                   利 益 反 相 关 
                                      增 加             减 少              增 加               减 少
            过 去                 怀 念             痛 惜              怀 恨               轻 蔑
            过去完成            佩 服             失 望              妒 忌               庆 幸 
            现 在                 称 心             痛 心              嫉 妒              快 慰
            将 来                 信 任             顾 虑              顾 忌              嘲 笑

三、对己情感
人对自己的情感取决于自身价值的变化方式和变化时态。根据自身价值的不同变化方式、变化时态,对己情感可分为八种具体形式,如下表所示:

                                      价值增加                           价值减少 
                     过 去           自 豪                                 惭 愧
                     过去完成      得 意                                 自 责
                     现 在           开 心                                  难 堪
                     将 来           自 信                                  自 卑

四、对特殊事物的情感
有些事物具有某种特殊的价值意义,从而引发人的某种特殊情感。
(一)对他人评价的情感
当他人以某种方式(如语言、文字、表情、行为等)对自己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思想、行为和生理状态等进行评价时,人将产生特定的情感。
1、惭愧与委屈:当利益正向相关的他人对于自己的评价高于实际水平时,人将产生惭愧的情感,反之将产生委屈的情感。
2、别扭与羞辱:当利益负向相关的他人对于自己的评价高于实际水平时,人将产生别扭的情感,反之将产生羞辱的情感。
(二)对交往活动的情感
1、施恩与负疚:当与利益正向相关的人进行交往时,如果自己所付出的价值大于对方所付出的价值,人将产生施恩的情感,否则将产生负疚的情感。
2、屈辱与解恨:当与利益负向相关的人进行交往时,如果自己所付出的价值大于对方所付出的价值,人将产生屈辱的情感,否则将产生解恨的情感。
(三)对不确定事物的情感
1、关注、冷漠与警惕:当事物可能产生正向、零值和负向价值时,人将分别产生关注、冷漠和警惕的情感。
2、崇拜感、神秘感与恐惧感:当事物有着正向不确定、零值不确定和负向不确定的价值(即价值的概率平均值分别为正、零、负)时,人将产生崇拜感、神秘感与恐惧感。
(四)对自身状态的情感
1、安全感、孤独感与危机感:当自身价值处于他人的正向价值作用、无价值作用和负向价值作用时,人将分别产生一种安全感、孤独感和危机感。
2、责任感与依赖感:当他人的价值受制于自己的价值时,人将产生一种责任感;相反,当自己的价值受制于他人的价值时,人将产生一种依赖感。
3、归属感与失落感:当自己的价值依附于他人或社会的价值时,人将产生一种归属感;相反,当自己的价值从他人或社会的价值中分离出来时,人将产生一种失落感。其中,权力失落感是指当自己的价值从社会的政治价值中分离出来时人所产生的情感,失恋感是指当自己的价值从异性的价值中分离出来时人所产生的情感。
4、认同感:当自己的价值与他人的价值同属于一个更大的价值系统时,人对于他人将产生一种认同感。
5、荣誉感:当自己的价值隶属于一个更大的价值系统并得到它的承认和重视时,人将产生一种荣誉感。
6、无奈感和无聊感(或空虚感):当自己的价值处于负值状态、零值状态而又无法改变时,人将分别产生一种无奈感和无聊感(或空虚感)。
7、羞涩感与尴尬感:当利益正相关、利益负相关的他人对于自己进行价值评价、价值选择和价值作用时,人将分别产生羞涩感和尴尬感。

情感的进化


达尔文认为,人类机体状态与生物机体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具体表现为生物种类不断分化而增多,细胞结构不断复杂而有序,组织功能不断深化而加强。人类的情感发展也必然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具体表现为情感的表现形式不断分化而增多,情感的层次结构不断复杂而有序,情感的行为驱动功能不断进化而加强。把辩证唯物主义与进化论的基本思想应用于情感领域就形成了科学的情感进化论。建立科学的情感进化论对于探索情感的逻辑结构及其运作机理,实现科学的情感计算,研制出真正意义的情感机器人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
由于情感是人对于价值关系的主观反映,那么情感的进化在根本上起源于取决于价值关系的进化,即人类价值关系的进化推动着人类情感的进化人类价值关系的发展过程既有缓慢的量变,也有快速的质变,它是一个漫长的、曲折的、自然的、分层次、分阶段的进化过程,那么人类情感的发展过程也必然既有缓慢的量变,也有快速的质变,也是一个漫长的、曲折的、自然的、分层次、分阶段的进化过程。把情感看成是人类的独有物是不科学的、唯心的,把情感简单地分为本能式情感和能动式情感两大类也是机械的、教条的。
统一价值论认为,人的价值关系的进化过程可分为五个基本阶段:单因素价值、多因素价值、可变性价值、多样性价值、多层性价值,因此人的情感也相应地经历五个自然进化阶段。
1、趋性情感。这是一种最简单的价值评价方式,很低等的生物只能对具有单一物理化学特性的价值关系进行评价,并产生一种选择倾向——逃避或趋近,或者以光为标准,或者以热为标准,或者以水为标准,或者以土为标准等。因此,趋性情感已经形成了对于单因素价值的选择倾向,因而也称之为“单因素情感”。如草履虫对于草酸的趋近。
2、刚性情感。这是一种较为简单的评价方式,动物能够通过若干形式的无条件反射来感知具有复合的物理化学特性的价值关系。不过,这种情感需要经过长期进化才能建立起来,而且不容易改变,不存在任何灵活性,不能根据环境的变化来灵活调节。刚性情感已经形成了对于多因素价值的选择倾向,因而也称之为 “多因素情感”。具有这种情感的生物有鱼类、昆虫类、鸟类动物等。
3、弹性情感。这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评价方式,动物能够通过一级或若干级的条件反射来感知和学习多种价值关系的变化,并灵活调节情感反应的强度,使之与价值关系的变化相对应。弹性情感已经形成了对于可变性价值产生可变性的选择倾向,因而也称之为“可变性情感”。具有这种情感的生物有哺乳类动物等。
4、知性情感。这是一种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较高等动物能够区分各种各样的有利事物和各种各样的有害事物,从而形成多种形式的情感。知性情感已经形成了对于多样性价值产生多样性的选择倾向,因而也称之为“多样性情感”。具有这种情感的生物有灵长类动物等。
5、理性情感。这是一种最高级的评价方式,人类借助于语言对各种价值关系进行归纳与抽象,并形成相应的价值形象或价值概念,再对价值形象或价值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全面地、准确地、辩证地认识各种价值关系的内在本质与规律性,探索各种价值之间在多个层次、多个角度、多个方向上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影响,从而形成具有多价值层次的、辩证统一的、高度理性的情感。在理性情感的引导和控制下,人懂得了低层次价值应该服从高层次价值,个人利益应该服从集体利益,长远利益应该服从集体利益;人还懂得了价值关系是个辩证统一的关系,负向价值往往隐含着正向价值,正向价值又往往隐含着负向价值。理性情感已经形成了对于多层性价值产生多层性的选择倾向,因而也称之为“多层性情感”。具有这种情感的生物只有人类。
由此可见,情感的形成与发展同生物的形成与发展一样,是一个逐渐进化的过程,其发展方向表现为情感的形式越来越多,层次越来越高,灵活性越来越强,准确性越来越高,前瞻性越来越好,人可以针对各种复杂的价值关系来及时地、灵活地、准确地调节自己情感反应的方向、大小、形式与层次,从而准确无误地指导自己的行为与思想。
情感进化的发展方向还可表现为情感与认知的不断分化与整合:在趋性情感阶段,认知与情感完全混为一体;在刚性情感阶段,认知与情感仍然混为一体,不过有逐渐分离的趋势;在弹性情感阶段,认知与情感进一步分离;在知性情感阶段,认知与情感各自可以独立发展;在理性情感阶段,认知与情感不仅可以独立发展,而且可以进行新的整合。
不管怎么样,情感是人脑对于价值关系的主观反映,情感进化的发展方向在根本上取决于价值关系的发展方向。

情感强度第一定律


情感是一种特殊的主观反映,其发生过程实际上是人脑对于事物价值特性的刺激与感受的生理过程,它与一般意义的刺激与感受生理过程的不同之处在于:刺激信号不是事物的物理或化学特性,而是事物的价值特性,具体地讲就是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即事物的价值率与主体的平均价值率之差)。这种刺激信号往往是一种抽象化的、复合型的关系信号,它既可以是复合的色彩、形状、体积、重量、声音、图象等物理化学信号,也可以是语言与文字所组成的第二信号系统,这些复合型信号代表着事物的价值特性,而不是代表着事物的某种物理化学特性。当事物的价值特性作用于或即将作用于人时,人脑将以一定的情感强度来感受它。
既然情感的产生过程是一种特殊的刺激与感受的生理过程,那么情感强度与事物的价值率高差的关系同样应该遵循“费希纳定律”,由此可得:
情感强度第一定律(即情感强度对数正比定律):情感强度与事物的价值率高差的对数成正比,即:
μ=Kmlog(1+ΔP)
其中,Km为强度系数,ΔP为价值率高差,μ为情感强度。
不难发现:
1、当情感强度很小时,情感强度与价值率高差近似地成正比。这样,人可以在最重要的情感强度中心区域较为敏感地、准确地感知外界价值率高差的变化情况,以尽可能获取准确而详细的价值率高差的变化信息。
2、当情感强度很大时,情感强度与价值率高差的对数成正比。这样,人可以在不太重要的情感强度区域也能对外界价值率高差的变化有所感受,只是感受的灵敏度较低,从而可以粗略而大范围地获取价值率高差的变化信息。
3、当价值率高差为0时,情感强度亦为0;当价值率高差趋近于-1时,情感强度趋近于负无穷大。

情感的动力特性

情感的动力特性是指情感在其运行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变化特性,主要包括强度性、稳定性、细致性、层次性、效能性、周期性、时序性和差异性等八个方面,其中,情感的强度性和稳定性是情感最重要的两个动力特性,集中体现了人的主要情感个性。
由于情感是人对价值的主观反映,因此情感的动力特性在根本上取决于价值关系的变化特性,通常情况下,有什么样的价值关系的变化特性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情感的动力特性。具有不同职业、年龄、性别、遗传因素、同胞排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经济状态、文化程度、生理特性的人,其价值关系的变化特性往往不同,因此其情感的动力特性往往不同。不过,情感的动力特性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总是或多或少地偏离价值关系的变化特性。情感个性既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有些人的情感个性一旦形成,终身都难以改变。
情感的每个动力特性都无所谓好坏,关键在于如何运用它。同一动力特性在某一场合可能会产生负价值,在另一场合可能会产生正价值。 

情感的数学模型

认知、情感与意志是人类三种基本意识形式,虽然,人们对于人类的认知过程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目前的电脑已经能够很好地代替人脑进行各种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但是对于人类的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研究,却举步维艰。迄今为止,机器人除了能够机械性地模拟和很粗略地识别一些人类的简单表情以外,再也无法前进一步,情感成了人脑与电脑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制造一台拥有人类情感的机器人似乎是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梦想。其实不然,情感只是人类一种特殊的意识形式,只要揭开了情感的哲学本质,了解情感的核心内容,就能够建立情感的数学模型,就能够对情感进行科学分析和精确计算。
一、情感的客观目的
情感的哲学本质就是人对事物的价值关系的一种主观反映,情感与价值的关系在本质上就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也可以说,人的情感活动的逻辑过程与一般认知活动的逻辑过程基本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它们所反映的对象不同,一般认知活动所反映的对象是事物的事实关系,而情感活动所反映的对象是事物的价值关系。
价值观的客观目的在于识别事物的价值率,它是事物价值率的主观反映值。人在价值观的引导下,可以对不同的事物产生不同的选择倾向。然而,仅仅认识事物的价值率是不够的,人仍然无法真正确定对事物的价值资源的投入原则(投入方向和投入规模)。以经济贸易方面为例,如果一个商人的年平均利润率能够达到50%,那么他对于年平均利润率只有20%的经营项目不会感兴趣,甚至会产生反感;如果一个商人的年平均利润率只能达到15%,那么他对于年平均利润率只有20%的经营项目将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事实上,当事物的价值率较小时,人不仅不会对它投入价值资源,而且还会不断把以前投入的价值资源抽调出来,只有当事物的价值率大于某个确定值时,人才会不断追加对它的价值资源的投入规模。这个确定值就是主体的“中值价值率”。
中值价值率:根据主体所有活动的价值率以及相应的作用规模,可以求出一个加权平均价值率,称为主体的中值价值率或平均价值率,用Po来表示。
“中值价值率”是主体一个最重要的价值特性,它反映了主体的价值创造能力或本质力量的最重要方面——价值增长速度,主体的情感将会以它为参考系,确定对于所有事物的基本态度:凡是价值率大于其中值价值率的事物,主体将会对它产生正向的情感;凡是价值率小于其中值价值率的事物,主体将会对它产生负向的情感。即情感的客观目的在于以主体的中值价值率为基准,识别事物的价值率相对于主体的中值价值率的差值,从而为主体的行为和思维活动提供精确、有序和恰当的驱动力。
二、情感的数学定义
不难证明(从略):
中值价值率分界定理:当事物的价值率大于主体的中值价值率时,主体就会不断扩大其作用规模或增加其价值资源投入量;相反,当事物的价值率小于主体的中值价值率时,主体就会不断缩小其作用规模或减少其价值资源投入量。
可以看出,主体的中值价值率是主体对于不同事物确定不同的价值资源投入原则的分界点,主体只要识别出事物的价值率与自己的中值价值率的差值,就可以确定对于不同事物的价值资源投入方向,以实现价值资源的最佳配置。为此做出如下定义:
价值率高差:事物的价值率P与主体的中值价值率Po之差值,称为该事物的价值率高差,用△P来表示,即
△P = P—Po (1-21)
根据这个定义,“中值价值率分界定理”又可理解为:当某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大于零时,主体就会扩大其作用规模或增加其价值资源投入量;相反,当某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小于零时,主体就会缩小其作用规模或增加其价值资源投入量。
由此可见,事物的价值率高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特性参量,它从根本上决定着人对该事物基本的“立场、态度、原则和行为取向”,决定着人对该事物的价值投入方式和投入规模,因而必然会反映了人的头脑中来,形成一种特定的主观意识——情感。为此,对情感做出如下定义:
情感:人对事物的价值率高差△P所产生的主观反映值,定义为人对该事物的情感,用μ来表示。
情感发生的逻辑过程:当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大于零时,人通常会产生正向情感(如满意、愉快、信任等),价值率高差的绝对值越大,正向情感的强度就越大,从而诱导、调节和控制人的各种活动不断趋向于该事物,以不断扩大其作用规模,其结果是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将会随着作用规模的增长而下降,正向情感的强度也随之下降;当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小于零时,人通常会产生负向情感(如失望、痛苦、顾虑等),价值率高差的绝对值越大,负向情感的强度就越大,从而诱导、调节和控制人的各种活动背离该事物,以不断缩小其作用规模,其结果是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将会随着作用规模的缩小而上升,负向情感的强度也随之下降;当事物的价值率高差等于零时,人通常不会产生情感,从而维持了事物原有的作用规模。
三、情感矢量与情感矩阵
人的活动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所涉及的事物也是复杂多样的,人对于所有事物所产生的情感可以组成一个复杂的情感系统,并可采用一定的数学表达式进行描述。
情感矢量:人对于所有事物的情感所组成的数学矢量,称为情感矢量,用M来表示,即
M={μ1,μ2,…,μn} (1-23)
其中,μi是指人对于第i个事物所产生的情感。
有些抽象事物本身是由多个具体事物所组成,则抽象事物的情感可用多个具体事物的情感所组成的情感矢量来描述。如果多个具体事物又是由若干更具体的事物所组成,即它相对于更具体的事物来说属于抽象事物,则多个具体事物的情感可分别用若干更具体事物的情感所组成的情感矢量来描述,这时,抽象事物的情感可用一个二维的情感矩阵来描述。

M={μi×j}m×n (1-24)


同理,可以定义n维情感矩阵。

情感的生理机制

情感是人脑的一种特殊机能,深入探索情感的生理机制,揭开情感的神秘面纱,为实现人工情感奠定基础,是情感理论必须完成的任务。
一、关于情感生理机制的争论
关于情感或情绪的生理机制,主要有五种理论。
“詹姆士、兰格情绪学说”认为:情绪只是机体变化所引起的机体感觉的总和。
“大脑皮层说”认为:大脑皮层在情感的产生中起着主导作用,它可以抑制皮层下中枢的兴奋,直接控制情感。
“丘脑说”认为:丘脑在情绪的发生上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只有当下丘脑被切除后,情绪反应才会完全消失。
“下丘脑说”认为:下丘脑在情绪的形成上起最重要的作用,在下丘脑、边缘系统及其附近部位存在着“奖励”和“惩罚”中枢,当刺激这些部位时就会产生愉快或不愉快的情绪。这种理论首次发现了“奖励”和“惩罚”中枢,从而找到了情绪方向的控制中心。
“情绪激活说”认为:脑干的网状结构在情绪构成中起着激活作用,它可以提高或降低脑的兴奋性,加强或抑制大脑对刺激的反应。这种理论首次发现了网状结构对大脑各中枢的激活作用,从而找到了情绪大小(或强度)的控制中心。
二、情感调控的生理机制
以上理论均是从不同侧面对情感的生理机制进行阐述的,都是片面的和不准确的,没有反映情感生理机制的本质内容。情感的大小和方向是两个最重要的参量,情感控制集中体现在对于情感大小的控制和对情感方向的控制。
结合“下丘脑说”和“情绪激活说”,现提出“两组织情感控制生理机制”理论,即大脑中用以控制情感大小的生理组织是脑干的网状结构,用以控制情感方向的生理组织是大脑半球内侧的边缘系统,网状结构与边缘系统相互配合,相互作用,通过感觉器官的感觉作用,共同完成人脑对于事物价值关系的大小识别(或量度评价)和方向识别(或正负评价)。又通过表达器官(眼神、语音、脸部、姿态等)的表达作用,共同完成人脑对于事物(或自身)价值关系的大小表达和方向表达。
网状结构:在脑干中存在着许多分散的、没有形成明显神经核的短轴突,纵横交错形成网状,这些互相连接成网状的神经元称为网状结构。它的功能有四个:①调节循环、呼吸、消化等功能;②促进和抑制肌肉的紧张度;③控制大脑的觉醒与睡眠,以维持大脑的清醒状态和形成知觉;④对传入进来的神经冲动进行有效的筛选。
边缘系统:大脑半球内侧面的边缘叶与附近的皮层以及有关的皮层下组织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有着特殊的联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功能系统,称为边缘系统。它的功能在于使人产生愉快或痛苦、奖励或惩罚的情绪体验,并使机体做出逃避或趋近的行为、思维和生理反应。边缘系统为大脑皮层相应区域的感觉配上一付“有色眼镜”,使人的感觉带有情绪色彩,控制着大脑的兴奋性质。
三、情感反射的有关概念
心理学指出,人类的一切认识来自于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情感是人对价值关系的主观认识,同样来自于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但是,它区别于一般意义的认识,为此,提出情感反射的有关概念。
1、情感反射:动物和人对于外界刺激产生某种否定或肯定的选择倾向性,称为情感反射。实现情感反射的神经通路叫情感反射弧,它包括六个部分:感受器、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联络神经元(中间神经元)、情感判断与决策器、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效应器。情感反射可分为无条件情感反射和条件情感反射两大类。
2、无条件情感反射:是先天的、不学而能的一种情感反射。这是一种简单的、无须附加任何条件的情感反射。例如,当人看见猛兽时,就会感到恐惧,表现为呼吸短促、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3、条件情感反射:是在生活中形成的、随条件而变化的情感反射。它是在一定条件下,无关刺激成为无条件刺激物的信号所引起的情感反射,是人在无条件情感反射的基础上,由后天的学习而获得的。例如,当人多次被狗咬以后,每听到狗叫或见到类似狗的物体,他就会心惊胆战。
直接在无条件情感反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条件情感反射是最简单的条件情感反射,称为一级条件情感反射。在一级条件情感反射已经巩固以后,再使另一个无关刺激与这个条件刺激相结合,还可以形成第二级、第三级条件情感反射。非条件情感反射是最简单、最直接、最被动、最稳定的,一级条件情感反射较为复杂、间接、主动、多变。随着条件情感反射的级别上升,它所反应的事物越来越在时间、空间及逻辑上远离直接的价值目标,越来越具有更长远、更积极、更灵活、更深刻的价值目标,越来越具有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关系情感反射: 随着条件情感反射的不断发展,人不仅能对多个直接的、具体的价值刺激物所组成的复合刺激物建立条件情感反射,而且还能对各个价值刺激物之间的时间关系、空间关系和逻辑关系产生更复杂、更高级的条件情感反射,从而对各种事物的价值关系系统产生概括性或抽象性反映,这就是关系情感反射。此时,人开始脱离价值刺激物直接的、具体的作用,形成高层次的概括性或抽象性情感。
5、语言情感反射: 随着关系情感反射的不断发展,人不仅能对各个具体的价值刺激物的信号产生情感反射,而且能够对代表这些价值刺激物信号的“信号”——语言(即第二信号系统)产生情感反射,从而对各种复杂事物的价值关系系统产生更加概括性或更加抽象性的反映,这就是语言情感反射,它是一种高级形式的关系情感反射。由于语言所反映的信号具有间接性、灵活性、丰富性、细致性和抽象性,通过语言人们能够极为细致地、丰富地、灵活地、抽象地了解或表达他人的、过去的价值关系及其变化情况,因此语言情感反射完全摆脱了时间上、空间上、形式上的局限性,从而可以准确地、及时地、全面地、深刻地反映各种价值关系及其变化。
四、情感反射的生理机制
1、无条件情感反射的生理机制:无条件刺激物的刺激信号在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产生一个兴奋灶,这个兴奋灶一方面自动接通与中枢边缘系统的“奖励”或“惩罚”区域的固定神经联系,使大脑产生愉快或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另一方面自动接通与网状结构的固定神经联系,使大脑产生不同强度的情绪体验;再方面自动接通与脑神经、脊神经、内脏神经等周围神经系统的固定神经联系,以形成相应的内脏器官、血液循环系统、运动系统、内外分泌腺体、面部肌肉和五官的运动与变化,使人呈现出愉快或不愉快的外部表现,并对无条件刺激物实施一定的选择性(即趋向性或逃避性)反射行为。
2、条件情感反射的生理机制:无关刺激信号在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产生一个兴奋灶,这个兴奋灶的兴奋冲动不断向周围扩散,并被某个或某几个较强的无条件情感反射的兴奋灶所吸引,从而建立了与它们的暂时神经联系,这种暂时神经联系随着条件情感反射活动的不断重复而巩固下来。无关刺激信号的重新出现就会诱发这些无条件情感反射,自动接通相应的神经联系,使大脑产生不同性质、不同强度的情绪体验和外部表现,并对此实施一定的选择性反射行为。
五、情感反射的调节
情感反射活动可以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含激素调节)来共同完成,并以神经调节为主导控制。其中,体液调节适用于长期性、规律性情感,神经调节适用于短期性、随机性情感。
各种体液和内分泌腺素从相应的分泌器官分泌出来后,对特定的植物性神经产生作用,并转化为神经冲动传送到大脑相应区域的兴奋灶,接通与边缘系统及网状结构的固定神经联系,使大脑产生特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反射行为。不同的体液(如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等)和内分泌腺素(如甲状腺素、脑下垂体腺素、肾上腺素、副甲状腺素和性腺素等)具有不同的情感反射功能。例如,当人出现愤怒时,下丘脑垂体就会分泌出一种化学物质,它能够刺激血液循环的加速和肌肉的紧张,但这种物质的长期作用将会损害身体。


 

情感的层次结构

人的情感系统有着十分复杂、严密而有序的层次结构,各层次之间有着严格的逻辑递进关系,且每个层次又分为两类相对独立的情感。情感是人脑对于价值关系的主观反映,情感的客观目的在于满足人的价值需要,因此情感的层次结构在根本上取决于价值的层次结构。
统一价值论认为,一切形式的价值都可换算成生活资料使用价值,因此价值的层次结构完全取决于生活资料使用价值的层次结构,由于生活资料使用价值的客观目的在于维持和发展个人的劳动能力,其层次结构取决于个人劳动能力的层次结构。个人劳动能力可分解为生物化学反应能力、个体劳动能力、社会劳动能力和理想劳动能力等四个基本层次,因此生活资料使用价值也相应地分解为四个基本层次:温饱类价值、安全与健康类价值、人尊与自尊类价值、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类价值。
情感是价值关系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既然价值可分为四个基本层次,那么情感也必然相应地分为以上四个基本层次:温饱类情感、安全与健康类情感、人尊与自尊类情感、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类情感。
各层次情感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根本上取决于各层次价值之间的相互关系。
1、高层次情感必须建立在低层次情感的基础之上。只有当低层次情感得到满足后,高层次情感才会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低层次情感如果长期得不到满足,则高层次情感就不会稳定下来,迟早是要衰退和消失的,这是因为高层次价值最终必须通过低层次价值才能体现出来。
2、高层次情感可以对低层次情感产生反作用。高层次情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诱导、抑制、转移和化解较低层次情感,这是因为高层次价值的产生与发展来自于对低层次价值的合理筛选、有机组合和协调运作。
3、高层次情感比低层次情感具有更大的能动性。低层次情感具有很大的自发性、本能性和稳定性,不容易受意志的控制,只有高层次情感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这是因为价值的层次越高,价值所覆盖的时空范围就越广泛,价值所表现的具体形态就越复杂多变,就需要越高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从而需要越多的理性思维和主观意志进行参与。
4、高层次情感比低层次情感具有更大的差异性、波动性和干扰性。高层次情感的激发条件、运行程序、目标指向和持续时间等较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并且容易产生较大的波动,这是因为价值的层次越高,其变量因素就越多,受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影响的可能性就越大,影响的程度就越高,从而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和干扰性。
5、高层次情感具有较强的容他性和共享性。情感的层次越高,就越是关心他人的疾苦,就越是关心全社会的利益,就越是关心共同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就越是与社会情感融合在一起,就越能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会有越多的关爱,这是因为高层次价值代表着全面的、长远的、全社会的利益,它建立在低层次价值的基础之上,涵盖着众多局部的、眼前的、个人的利益,从而与他人利益及社会利益有较强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6、高层次情感相对于低层次情感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时间上的相对独立性。低层次情感得到满足后,高层次情感还不能马上出现,需要延迟一段时间,个别情况下高层次情感甚至永远不会出现;低层次情感严重受挫时,高层次情感也不能马上随之消失,也需要延迟一段时间,个别情况下高层次情感甚至永远不能消失。例如,长期得不到温饱的人一旦富裕起来,就容易把钱用于物质方面的奢侈与挥霍,而不会把钱用于高层次精神文化的享受,或用于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又例如,长期享受较多社会荣誉的人,在饥饿面前往往不会向他人乞讨。
另一方面是功能目的上的独立性。高层次情感的原始本质虽然是为满足低层次情感服务,是为了更可靠、更充分地满足低层次的情感需要,但是有时候人为了满足高层次情感的需要往往不顾及甚至完全牺牲低层次的情感需要。

情感的培养

如同身体锻炼和智力培养一样,人的情感也需要培养与训练才能不断发展和完善。情感的培养与训练是人的素质培养的重要方面,其意义绝不亚于智力培养,它包括信仰的树立、品德的修善、性格的陶冶、精神的充实等具体内容,实际上就是对情感的品质特性如强度性、稳定性、灵活性、细腻性、偏好性、层次性、效能性等进行塑造、调整和改变。由于情感的本质就是人对价值关系的主观反映,因此情感的培养实际上就是人对于价值关系的认识能力与反映能力的培养。行为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关系,意志是人对行为关系的主观反映,意志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因此情感的培养与训练还包括对意志的自觉性、能动性、自制性、坚韧性、独立性、果断性和倾向性进行培养与训练。
情感的培养与训练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刻苦学习、勤于思考
情感与认知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的,情感必须建立在认知基础上,一个人要想具有较高的情感水平,就必须首先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知识的增长和智力水平的提高将有利于情感水平的提高,而且不同形式的知识和智力将会侧重于从不同的角度影响人的情感水平。
“数学使人精密”。数学手段一旦被人所掌握,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应用于各种情感反应活动中,就会使情感与价值之间建立更加精确的对应关系。
“历史使人深刻”。从价值论的角度来看,历史就是人类社会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的价值关系的发展过程。经常阅读历史和研究历史能够使人习惯于和善长于从时间推演的角度或从逻辑因果关系的角度探索社会事物发展的来龙去脉,从而有利于深刻地认识社会事物及其价值关系变化的必然规律,使自己的情感在其时间推演和因果变化上具有更高的深刻性。
“哲学使人明智”。明智就是指一个人能够从长远的角度、整体的角度和辩证的角度来考察和控制自己的思想、行为和情感,哲学反映了事物最一般的本质特性和规律性,哲学的学习有利于客观地、历史地、辩证地认识各种价值事物最一般的本质特性和规律性,从而有利于培养人的长远观念、整体观念和辩证思维能力。
“逻辑学使人严谨”。学习逻辑学可以使人的认识活动和情感活动自觉不自觉地受到某些逻辑法则的制约和影响,从而提高了思维的逻辑严谨性。
“文学使人丰富”。文学作品是作者通过描述各种具体的生活内容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将社会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社会意志、时代脉搏、大众呼吸等注入其中,从不同角度映射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利益的矛盾与冲突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并向读者敝开自己的心灵,灌入自己的热情,倾诉自己的衷肠,表达自己的观点,刻画自己的性格,描述自己的人生,从而引起读者的好感、关切与共鸣,有利于使读者在其内心逐渐建立一个丰富而深邃的情感世界。
二、投身实践、积极工作
实践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创造活动,人在实践活动中能够真实地感受复杂多样的价值关系的变化,并形成现实的情感体验,成功的实践活动使人产生正向的情感体验,失败的实践活动使人产生负向的情感体验,参加的实践活动越多、越复杂、越激烈,人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就越多、越复杂、越激烈,就越有利于丰富人的情感世界,增强人的承受情感挫折的能力,培养人的情感灵活性,提高人的情感层次性,增进人的情感效能性。
人如果总是逃避或消极地对待实践活动,其情感就难以得到培养和锻炼,就会是脆弱的、不稳定的、低层次的和低效能的,经不起风吹雨打。在温室里长大的孩子,往往经受不起生活的磨难,工作上和生活上一旦遭受巨大的打击,就可能产生生理上的疾病、情感上的缺陷和精神上的障碍。
三、兴趣广泛、业余充实
不同的兴趣与爱好往往从不同角度培养人的情操,广泛的兴趣与爱好可以全方位地培养人的情感。例如,朴克、麻将等可以培养人对于概率性、模糊性事物的正确掌握,提高人的情感灵活性,使人果断、活泼;象棋、围棋等可以培养人对于确定性、逻辑性事物的把握,提高人的情感稳定性,使人严谨、稳重、深邃、细致;钓鱼等可以培养人的情感持久性,使人有耐心、有毅力;球类和田径运动等可以培养人的情感强度性和效能性,增强吃苦耐劳的精神;音乐欣赏、唱歌和跳舞等可以培养人的情感细腻性,使人温和、体贴;观看电视、电影及阅读报刊、小说、杂志等可以培养人的情感丰富性、层次性,使人浪漫、有情调。
丰富的业余生活可以排遣人的精神空虚,发展人的积极进取精神和乐观开朗的性情;可以合理渲泄人的情感积郁,缓解或消除人的心理压力和精神障碍;可以加强人与人的沟通,缓解或消除人际间的冷漠与隔阂;可以训练人对于负向情感的感受性,提高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当然,任何业余活动都必须掌握一个限度,不能痴迷到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四、广交朋友、珍爱友谊
广交朋友、珍爱友谊,一方面可以帮助人建立广泛的社会关系,使其价值关系多样化、复杂化,从而有利于发展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并使其情感在复杂多样的价值关系及其变动中不断得到锻炼;另一方面可以从不同侧面培养和完善人的情感,这是由于不同阶层人的价值关系及其情感反映往往具有不同的特征,如低社会层次的人的价值关系往往比较简单,其情感通常表现为纯朴而粗俗;高社会层次的人的价值关系往往比较复杂,其情感通常表现为高雅而虚伪。与不同阶层的人进行交往,将利于在情感发展中进行取长补短;第三方面,与朋友的交往本身就是一个精神沟通和心理籍慰过程,容易使人形成乐观开朗和自尊自信的性情,有利于缓解和克服压抑、退缩、冷漠、焦虑等负向情感。
独生子女的价值关系通常比较简单,不利于全方位地培养情感,因而应该鼓励他们走出家庭、融入社会,建立和发展广泛的社会关系。
五、乐善好施、善解人意
乐善好施就是指人主动帮助他人,多做好事。善解人意就是指人总是优先从正价值的方向判断他人的行为和思想动机。乐善好施、善解人意者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虽然从表面上来看要比他人多付出一些价值,违背了人际交往的等价规律,但从深层次上来看,同样遵循人际交往的等价规律,因为他将由此得到别人更多的尊敬和爱戴,其利益将会更多地、更好地得到他人和社会的承认和保护。乐善好施、善解人意者一方面可以借助他人积极地扩展自己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可以充分享受人际间的亲情与友情,降低心理压力。
人如果过分提防他人、处处封闭自己、时时自私自利,就会不断缩小自己的社会关系范围,其情感将会变得越来越冷漠、单调和狭隘,虽然减少了吃亏、受骗的机会,却会出现更大的可能使自己在遇到困难时无人同情和帮助,在碰到大好发展机遇时无人支持和合作。
六、勇于探索、大胆创新
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有利于破除陈旧的、衰落的价值关系,发现和建立新生的、有生命力的价值关系。新生的价值关系往往具有很大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人对新生事物所产生的情感也往往具有很大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勇于探索、大胆创新者往往会承受巨大的情感上和意志上的严峻考验,从而有利于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新生事物的价值关系往往具有较高的价值层次,代表着社会的长远利益或整体利益,因此勇于探索、大胆创新者往往不计个人得失,不恋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具有无私无畏的品质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此外,他们往往能够紧紧抓住高速发展的机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出乐观开朗、豁达宽容的性格。
七、善待挫折、百折不挠
挫折是指人的需要受到阻碍或限制而得不到满足时的生活过程。人的需要如果通过正常的努力得不到满足,通常将会采取两种方式加以解决:一是削弱意志,压抑这种需要,使之逐渐淡化;二是加强意志,付出更大的努力来促成需要的满足。挫折既可以使人失望、痛苦,使意志薄弱者失去自信,也可以给人以收益,使意志坚强者更加坚强,经验更加丰富,情感更加成熟,工作更加努力。
人的意志通常需要依靠挫折的磨炼才得以强化。如果人的需要能够得到轻松而充分的满足,很少经历挫折,那么他的情感和意志必然是脆弱的。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从未遭受挫折的人,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往往会手足无措、悲观失望。
挫折对于弱者来说是一种灾难,对于强者来说是一种精神财富。失败作为一种挫折,有利于强化人的意志,失败者可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今后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对于强者来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八、皈依信仰、淡薄名利
信仰的客观目的在于帮助人确立人生的最终价值目标。有些宗教信条虽然其表现形式是荒诞不经的,但其价值内容往往是对某些自然规律、社会规律或社会要求的模糊反映,信仰宗教往往就是对某些自然规律、社会规律或社会要求的认可和遵守。如“因果报应”论就是对人际交往等价规律的模糊反映,“生死轮回”论就是对社会连续性发展的客观要求的模糊反映。正当的宗教信仰通常有利于帮助人建立一个适应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人生价值目标。人如果能皈依某种正当的宗教信仰,就会有明确而稳定的人生目的,就会把追求财富和地位看作是实现人生目的的具体手段,而不会看作是人生目的本身,就会更多地考虑自己的长远利益、他人的利益和集体的利益,就会淡薄名利和地位,就会较全面地、理智地考虑自身行为的社会作用,就会较严格地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并使自己的情感变得高尚起来。如果人没有任何信仰,其行为和思想的价值指向就会游离不定,其情感就容易被本能或低级的情感所控制和驱使。

好情感产生的主要因素
情感情感
社会交往中,情感具有两极性,好的情感使人愉快,不好的情感能够损人。人们都希望表达或感受好的情感,那么使人产生好情感有哪些因素呢?

社会交往中人们通常喜欢就近的人。人受社会活动圈的限制,“物理上的就近性”使人只能在周围寻找朋友,因为活动圈之外的人、遥远的人无缘结识。喜欢就近的人有长处也有不足,长处是人在周围很快能寻找朋友,这也是同学、同乡、同志、同事为什么容易结为朋友的原因;不足是囿于交际空间,择友范围必然有限,影响了人的眼界,会使人觉得只有周围的朋友关系最好,如青年人失恋之后,往往感到十分痛苦,爱得死去活来,觉得天下再没有比她(他)更好的人。其实天涯何处无芳草,人到新的环境,“喜欢就近人”原理,会使人很快寻得新的朋友。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交往空间不断扩大,社会态度和观点的一致性更易使人成为朋友,同行之间语言、文字、思想上的交往,将突破狭小的活动圈,他们可以在国内,甚至也可在国外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好的性格能使人产生好感心理学研究证明,性格是有好坏之分的,有些性格是人所欢迎的,有些性格则是人难以接受的。如女性温柔、体贴的性格,易让人产生好感。有首流行歌曲唱道:“有个姑娘叫小芳……谢谢你给我的温柔,今生今世永不忘。”的确,温柔的性格叫人难忘。严于律己、坦诚待人的性格令人尊敬,如1912年辛亥革命期间,国家政局交替,高校经费困难,许多学校因此而停办,交大校长唐文治带头减薪一半,教工每年减薪二月,他与师生同甘苦,坚持办学,学校免于关门夭折,赢得了师生的爱戴。安德森认为招人喜欢的性格有诚实、通情达理、可信赖等;令人讨厌的性格有不诚实、自私自利、卑鄙等。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认为人好的美德或品格是:节制欲望、自我控制、少说废话、有条不紊、信心坚定、节约开支、勤奋努力、忠诚老实、待人公正、保持清洁、心胸开阔、慎言谨行、谦虚有礼等。

仪表堂堂的人受人喜欢。此种情感的产生来自晕轮效应,仪表堂堂的人讨异性喜欢,也使同性产生嫉妒。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警探片的探长等选用仪表美的男女角色做为搭档,便是为了迎合不同人的胃口,增加节目、影片的吸引力。报载美国总统竞选,候选人要像演员一样设计演说镜头,并进行多次彩排录像,也是为了从仪表、风度上争取观众与选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沃尔斯特研究发现,如果通过看像片进行婚姻介绍,那么女子的魅力是男子决定是否约会的首要因素。喜欢仪表堂堂的人虽然在认识论上有明显的不足,但是审美感常使人不得不就范。爱美之心人恒有之,这就是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演员成为公众欢迎的人,除个人的努力外,都缺不了天生丽质的原因。

相似的情趣使交往双方易产生好感。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猩猩惜猩猩,英雄惜英雄”就是指彼此之间产生好感,来自趣味相投。实际交往中,如对绘画、音乐、电影、体育、旅游、收藏、文物等情趣一致时,或者政治观点、经济观点、学术见解相似时,彼此愉悦,就谈得拢、合得来;反之,对牛弹琴、无共同爱好,交往便无法持续。

对高度评价自己的人带有好感。社会交往中,自我实现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或赞赏,自我一旦受到别人赏识,得到高度评价,就会对评价者产生好感,甚至不惜用生命来回报。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为报知遇之恩,立下誓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燕太子丹尊荆轲为上卿,意在刺秦,荆轲临行时在易水边唱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之歌,明知刺秦始皇会有什么结果,但义无反顾,要报知遇之恩,士为知己者死。

情感故事

   迟到 错过
那年他们相遇,男孩比女孩大五岁,当时女孩刚从学校毕业,还童心未眠,白天黑夜想的都是如何去玩,脑子里没有任何工作和生活的愁苦,而男孩是一家房产公司的经理,相遇两月后,他们相恋了,而男孩却是一个工作狂,恋爱后他更加拼命工作,他一直想给她最好的生活,赚更多的钱,但女孩想要一场真真正正的恋爱,里面充满浪漫,就像韩剧里演的那样,“他们可以去更多的地方旅游,发生更多的故事”,但是一次又一次,因为男孩工作繁忙,每周日都把女孩独自扔在一边,不能陪她逛街,不能陪她参加一起朋友的聚会,甚至有时候两三个星期才能见女孩一面,女孩也就经常关掉手机,自己告诉自己不是他故意不给自己打电话,是自己的电话打不进来,女孩也会调皮撒娇,会生他的气,每当走在大街上看到别人都是一对一对的,她好羡慕.其实男孩又何常不是想她呢,他也好想牵着她的手在大街上边走边听她唠叼,就在这聚聚散散里过了两年。

男孩家里着急了,他的父母不想让他的婚事再托下去了,开始崔他们完婚,当然这也是男孩一直想的,但是女孩觉得自己还那么年轻,还想尽情的展示青春的美好,在这件事上,他们开始不停的吵架,又加上双方父母的关系,在那个晴朗的天气里,男孩向女孩提出了分手,他以为这样吓唬她,她会舍不得自己,肯定会与自己结婚了,而女孩认为男孩所要的是一个妻子,而不是爱情。

男孩没想到女孩真的在那天之后不见了,电话打不通,原来租住的地方也换了,男孩真的害怕了起来,开始满世界的翻找,原来他总是想,北京这么大真好,可是他现在总想如果把北京缩成一个点就好了。

过了一年后,他的家里开始不停的给他介绍女孩子,而他每次约她们的地方都是女孩喜欢的那个披萨店,他总想可能会碰上女孩。

女孩已经去了另外一个地方,其实女孩在他面前说过:“如果你有一天不要我了,我就去海边,守着大海想着咱们的爱情,”这个海边是过第一个情人节的时候男孩带女孩来的,那时男孩说:“以后每一个情人节都会带她来看海”,当然他们所说的是七月初七的那个牛郎与织女的情人节,因为那个季节的海最美,因为他们都喜欢夏季,讨厌冬季,所以二月的情人节他们都不喜欢,但却谁也没想到那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在一起过的情人

第二的七月初七,男孩独自来海边,住的还是那个靠海贵的要死的宾馆,他却想不起来女孩对他说的那句话,想不到女孩就在这里等他,阴差阳错还是没有碰到,男孩回去后就跟另外一个人结婚了。

就在男孩结婚后的两个月,女孩回来了,因为女孩看到男孩留在他们牵手坐过的石头上面的字,“新,我永远是爱你的,相信我”,她在回来的路上想的都是他们重逢的喜悦和未来的美好,她想自己可能真的错了,“婚姻不能完全说是爱情的坟墓,也是爱情的证明书,但是迟到是无法挽回的。

他们再次相约在那家披萨店,但却相对无语,女孩想是自己的错。错过了爱自己的她,而男孩想是自己冲动错过了自己爱的她。

但是他们却不能再伤害另外一个人及家人,女孩想;“80岁后如果我们已单身,我一定要嫁给你”,男孩想:“如果这辈子没有机会,我要死死的记住你的面孔,下辈子我一定要好好的陪你过每一天。”

女孩带着自己过生日时男孩送的戒指走了,去了一个没冬天的海滨。

人生有几种情感如果你体会不到你的人生是不完美的:那就是友情、爱情和亲情。它们似乎不能同等而谈,人们往往有了友情忘亲情,有了爱情忘友情。其实说白了,没有爱情,人类恐怕难以繁衍;没有亲情,人类恐怕难以生存;没有友情,生活将是多么的贫乏与枯燥。

 可以说友情是茶,清香,久喝不厌。爱情是酒,味醇,但是有的浓有的淡,都容易让人喝醉。亲情是白开水,虽然无味,但我们却离不开它。

对于友情:很多人往往不重视,“朋友翻脸是常事,往往在下一次见面时又握手言好,即使从此如陌路人般匆匆擦肩而过也无所谓。”但是我们却忽略了没有友情,生活将是多么的贫乏与枯燥。我们应趁年轻的时候多交朋友,俗话说,出门在外靠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

 对于爱情: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更有人拿爱情玩弄与掌中。我们要懂得,只有爰情,才能让我们成为—个完整的人,只有爱情,才能让我们感悟生命的意义。

 对于亲情:人们总喜欢在受到委屈时说,我要离家出走。俗不知,家永远是我们永远的归宿。当你受挫时,第一个想到的永远是自己的家。当你感到孤独无助时,家里永远有一盏温暖的灯为你开着。亲情是每个人一辈子都割舍不断的。

 亲情是树干,爱情是枝,友情是叶,这三者加起来一定可以使你的生命之树翠绿茂盛。

附件列表


63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急性运动感觉性轴索型神经病    下一篇 感觉异常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