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神经疾病   
[0] 评论[0] 编辑

缢死

缢死缢死
缢死(hanging):俗称吊死。利用自身全部或部分的体重,使环绕颈项部绳索或其他类似物压迫颈项部而引起的死亡称为缢死。

机理

颈部是连头部和躯干的狭窄通道。这里有呼吸道、血管、神经以及食道等经过。绳索以及其他物件压

缢死杨贵妃之死
杨贵妃之死
迫该部位,使其失去功能或者发生突变,就可能引起死亡。

首先,绳索等物压迫颈部能够使呼吸道闭塞而引起窒息死亡。上吊的人一旦悬空后,由于体位的关系,绳索多压迫在舌骨和甲状软骨之间,又由于体重的关系,舌根被压向后上方,与咽后壁和软腭后端接触,从而使呼吸道部分或全部闭塞,空气不能畅通,肺呼吸不能正常进行而发生窒息。有人研究表明,颈部受到15公斤的压力,就足以压闭呼吸道。

其次,绳索等物压迫颈部血管,会发生血液循环障碍。脑部的血液主要由颈总动脉及椎动脉供应,而头部及脑的静脉血则经颈静脉回流到心脏。当颈部受到压迫时,颈静脉、颈动脉甚至椎动脉均易闭塞,发生脑血液循环障碍、脑贫血,使大脑皮层因缺氧而发生抑制,并且很快即可丧失意识,甚至死亡。这种情况多见于正位缢死和全缢死者。如果颈部静脉受压闭锁,血液回流受阻,而颈动脉压闭不全,血液尚能在一段时间内继续流向脑及头面时,可以引起脑及头面郁血,进而循环终止,因脑缺氧而死亡。这种情况多见于侧位、前位和不全缢死者;

血液循环障碍,是缢死、勒死、扼死等机械性窒息死亡的主要死因。国外法医学者的研究表明:大约2公斤的压力,就能使颈动脉血液回流受阻;3.5公斤压力,便足以闭锁颈总动脉;16.6公斤压力,即可以压闭椎动脉。因此,当颈部受到16.6公斤以上的压力时,就足以闭塞颈部所有的血管,使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所以,不仅悬位正吊者可以致死,就是采取站、坐、跪、卧以及侧吊、反吊的姿势,只要有人体部分重量,甚至仅仅是头部的重量,也能引起脑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脑缺氧而死亡。

最后,绳索等物压迫颈部还能够刺激迷走神经而引起反射性心跳停止。

迷走神经是人体的第10对脑神经,起始于延髓,出颅后经颈部、胸部而至腹部,有多个分支分布于外耳道、耳廓,呼吸道粘膜、心脏、肺脏、肝脏、肾脏、小肠、大肠左曲(脾曲)内上2/3段等部位;跟球、颈动脉窦等部位的副交感神经纤维也与迷走神中枢有间接关系。现已明确,迷走神经的中央核及其发出的纤维组成了心脏抑制系统,它与心交感中枢起共同调节心脏活动的作用。正常情况下,二者处于动态的平衡。当体内因素刺激迷走神经感觉末梢,神经冲动传入迷走中枢使兴奋性相对增强时,就由传出迷走神经纤维将冲动传到心脏,通过心迷走神经的节后纤维释放乙酰胆碱而使心跳变慢。当兴奋过度时,心迷走神经通过节后纤维释放大量乙酰胆碱,可致心跳聚停。曾有一个案例:一对新婚夫妇,新娘很要强,叫新郎起床为她点蚊香,男方不愿,女方便动手打闹。继而男方出门朝一田埂跑去,女方则紧追不舍。附近群众还听到了这对新人在田坝里的笑闹声。后来男方顺手捡了一团软泥向女方抛去,击中女方右侧耳廓,女方当即倒地死亡。法医检验时,除在右耳廓发现有泥痕外,未见其他任何创伤,最后作出了迷走神经受刺激引起反射性心跳骤停的鉴定。

如果绳缢等物刺激了如此敏感的迷走神经,以及与之有间接联系的喉上神经、颈动脉窦等器官,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迷走神经受刺激引起的反射性心脏抑制死亡,非常迅速,有人称之为闪电式的窒息死。

方法和原理

一般而言,把要死的人吊在树上或梁上是最简单的方法。这种方法亦称为上吊。现时执行时通常将犯人站在或坐在活门上,黑布蒙头,然后在颈子系上绞刑绳,双脚扣上重物。当执行者拉开活门,犯人就会颈椎折断致死。

亦有像拔河那样的缢杀方法,即两组人员在两旁拉扯绳索,勒死在中间的人。

缢死的原因相当复杂,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颈部大动脉受压迫以至于血管闭塞,导致脑缺氧死亡(绝大多数)
颈椎折断导致中枢神经破坏(高处下坠,只有在问吊中发生)
气管闭塞导致窒息(虽然大多数人以为这是死亡的主因,但实际上极少发生这种情况)。
因颈部神经受压而引起的心脏骤停

1.病因
自缢(suicidalhanging)多见于心理情绪不良,或有精神疾病,如有抑郁妄想等症状的患者。

2.临床表现

患者自缢时间短者,临床表现为面色发绀、双眼上翻、舌轻度外吐、呼吸停止、心跳微弱且已神志不清;重者不仅呼吸停止、脉搏及心跳消失、四肢变凉、大小便失禁、基本死亡,已难以救治。

治疗与预防

1.一旦发现此类患者,应立即实施院前抢救。立即抱住患者,解脱自缢的绳套。将其平放在地上,松解衣领胸扣实施人工呼吸心跳停止者,应行胸外心脏按压复苏术,并尽早转送入院进行救治。

2.若心跳尚存,即使微弱也应给与氧吸入,复苏成功者,必须尽快给予后期(二期)心肺及脑部复苏治疗包括控制脑水肿给予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药物应用高压氧、纠正体液酸碱及电解质失衡等措施直至患者清醒为止。

3.对自缢行为主要是做好心理疏导,预防精神、心理及行为障碍。

缢死与勒死的区别

缢死的杨贵妃
缢死的杨贵妃
死属于绞刑的一种,人类历史各个时期统治者或权势者都用它来剥夺严重反抗、违法者的生命,显示威权。比起活埋、活剥、火焚、车裂、肢解等残酷折磨犯人身心的行刑方式来说,绞刑能很快致人死命,不会出现呻吟哭叫、皮开肉烂等恐怖、血腥场面,并保留完整尸体。因而,绞刑是绝大多数古代文明民族常用极刑之一。由于绞
刑操作方便,且经济易行,现在世界上仍有80多个国家将其定为合法死刑

缢死的定义,发生体位。
1.绳套和绳结:固定型绳套,滑动型绳套。
2.缢型:典型缢型,非典型缢型(侧位缢型,后位缢型)。
3.缢死的形态学变化:
(1)颈部损伤:缢沟的性状,缢沟的组织学改变,颈深部组织和器官的改变。
(2)缢死的其他改变:颜面部,体表及手足损伤,尸斑和尸僵,内部器官改变。
4.缢死的机理:呼吸道阻闭,颈部血管受压致脑部血供障碍,颈部神经受压引起反射性心跳停止,脊椎和脊髓的损伤。
5.缢绳的物证意义
6.缢死的鉴定:生前缢死或死后悬尸,自缢,他缢,意外性缢死
7.缢颈后非即时性死亡
勒死
勒死的定义。
1.勒索和勒死的方式:勒死的工具,勒颈的匝数,勒索的打结或收紧,勒颈的方式。
2.勒死的形态学改变
(1)颈项部的改变:勒沟的性状,勒沟的位置与方向,勒沟的数目,勒沟的其他特征,颈部勒沟深部组织的改变。
(2)颜面征象
(3)内部脏器的改变
(4)勒死的其他损伤
3.勒死的机理:呼吸道的阻塞,颈部血管受压,颈部神经受压。
4.勒死的法医学鉴定:他勒,自勒,意外勒死,自勒与他勒的鉴别,勒死与缢死的鉴别。

历史人物

1.受缢死亡的历史人物

晋恭太子申生(前656年,骊姬之乱,被赐死)

缢死意大利画家安东尼奥·皮萨内洛(Pisanello)作品,1436年—1438年
意大利画家安东尼奥·皮萨内洛(Pisanello)作品,1436年—1438年

吕布(198年被曹操处刑)
司马颖(306年被缢死)
谯纵(413年自缢死)
孝庄帝元子攸(530年自缢死)
尔朱兆(534年自缢死)
隋炀帝(618年被缢杀)
杨贵妃(756年士兵要求,唐玄宗伤心赐死)
李怀光(784年,朔方节度使)
吴用(水浒英豪,与花荣对吊宋江坟前树)
花荣(水浒英豪,与吴用对吊宋江坟前树)
岳飞(1142年除夕夜于杭州“风波亭”内被双狱卒持白棱巾处刑)
张士诚(1368年于南京被朱元璋迫自缢)
魏忠贤(明末大太监,1627年被贬凤阳途中令自缢)
明思宗(1644年亡国之君,自缢死)
王承恩(太监,效忠明思宗,与明思宗相互对吊殉)
和珅(1799年因巨贪,被清仁宗赐死)
王有龄(浙江巡抚,1859年太平军攻占杭州城破,自缢于衙门桌梁)
李续宾(湘军名将,太平军攻占三河之役,自缢于战场枯树)
余清芳(1915年西来庵事件抗日失败,1915年处刑)
莫那鲁道(赛德克族头目,1930年雾社事件抗日失败,自吊于树)
山下奉文(二战时日本陆军大将,,1946年受刑)
东条英机(二战时日本首相、大将,1948年受刑)
板垣征四郎(二战时日本陆军大将,1948年受刑)
武藤章(二战时日本陆军中将,1948年受刑)
阿道夫·艾希曼(二战时纳粹德国高官,1962年处刑)
宅间守(因谋杀和侵害他人身体于2004下半年处刑)
萨达姆·侯赛因(伊拉克前总统,2006年处刑)
宫崎勤(因伤害他人身体和谋杀于2008上半年处刑)

相关词条

语言障碍 步态异常 失用症
染色体异常 运动障碍症 手足徐动症

 

 

相关资料

http://tw.netsh.com/olddl/bbsjh/501174/1/255.html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BC%A2%E6%AD%BB&redirect=no

http://www.huoguan.com/disease/d14/41304/

http://fyx.jpkc.gdcc.edu.cn/show.aspx?id=370&cid=79&page=2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维生素E缺乏神经病    下一篇 老年性舞蹈病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