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基础医学   
[0] 评论[0] 编辑

获得性免疫

获得性免疫(Acquired Immunity),又称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或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是机体在出生后通过接触病原体或接种疫苗等方式逐步建立的免疫能力。获得性免疫由淋巴细胞介导,具有高度特异性免疫记忆的特点,使机体能够在再次接触相同病原体时产生更迅速和强烈的免疫应答。

1. 获得性免疫的类型

获得性免疫主要分为主动免疫被动免疫两种,根据其产生方式不同可进一步分类:

(1)主动免疫(Active Immunity):机体通过自身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通常可维持较长时间甚至终身。

  • 自然主动免疫:机体在感染病原体后,自行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例如儿童患过水痘后终生免疫。
  • 人工主动免疫:通过接种疫苗(如麻疹疫苗、流感疫苗)来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和免疫记忆。

(2)被动免疫(Passive Immunity):直接接受外源性抗体,无需机体自身产生,但维持时间较短。

  • 自然被动免疫:母体通过胎盘或母乳将抗体传递给胎儿或新生儿,如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A(IgA)
  • 人工被动免疫:通过注射含有特定抗体的血清或免疫球蛋白,如破伤风抗毒素(TAT)、狂犬病免疫球蛋白(RIG)。

2. 获得性免疫的机制

获得性免疫主要由**体液免疫(Humoral Immunity)细胞免疫(Cell-Mediated Immunity)**组成,由B细胞和T细胞共同完成免疫应答。

(1)体液免疫:由B细胞介导,主要依赖**抗体(Immunoglobulin, Ig)**来识别和中和病原体。

  • B细胞识别抗原后,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如IgG、IgA、IgM等。
  • 抗体通过中和毒素、促进吞噬作用和激活补体系统等方式消灭病原体。

(2)细胞免疫:由T细胞介导,主要通过直接杀伤受感染细胞或调节免疫应答来发挥作用。

  • 辅助性T细胞(CD4⁺ T 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激活B细胞、巨噬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
  • 细胞毒性T细胞(CD8⁺ T 细胞):直接杀死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或癌细胞。
  • 调节性T细胞(Treg):抑制过度免疫反应,维持免疫耐受。

3. 获得性免疫的特点

(1)特异性(Specificity):能识别特定病原体,不同抗原诱导不同免疫应答。
(2)免疫记忆(Memory):初次感染后产生记忆B细胞和T细胞,使机体在再次感染时能快速应对,如麻疹感染后可终生免疫。
(3)可诱导性(Inducibility):只有在病原体入侵后才会激活,避免不必要的能量消耗。
(4)耐受性(Tolerance):正常情况下不会攻击自身组织,否则可能导致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4. 获得性免疫的应用

(1)疫苗接种:利用弱化或灭活病原体刺激机体产生免疫记忆,如脊髓灰质炎疫苗(IPV)、乙肝疫苗(HBV)。
(2)抗体治疗:用于紧急感染防治,如狂犬病暴露后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3)免疫抑制与调节:用于防止移植排斥反应(如使用环孢素)或治疗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生物制剂)。

获得性免疫是机体抵御特定病原体的核心机制,依赖于免疫系统的复杂协调,广泛应用于医学预防和治疗中。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药物依赖    下一篇 营养不良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