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
哭,是人类生理情绪的一种表达或表露,亦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哭一般定义为由于痛苦或激动而流泪出声。广义上将一切产生泪水的都为哭,人在眨眼时会产生少量泪液滋润眼球,因此眨眼也算是哭的一种。人是便伴随着哭声来到这个世界。
编辑本段
哭除了表达情绪之外也常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信号,例如婴儿或一般的小孩在不舒服或不满意的等的时候,就会哭着向父母传递信息,或是饿了、渴了、热、冷、痛、尿床等。当父母或监护人听到哭声时便对其作出适当的处理。一般在儿时尤其是在婴儿期,哭声也可能是患病的征兆,所以哭常是医生发现婴幼儿患病的信号。
积极意义
当人内心极度痛苦时,哭是一种发泄方式,哭后能使人心情畅快。科学家常建议,当遭遇严重精神创伤,陷入忧虑和绝望,不吃不睡时应设法大哭一场。科学家同时还认为如果在该哭时强忍住不哭可能会憋出病。美国生物化学家费雷认为人在悲伤时不哭相当于“慢性自杀”。他调查发现,长期不流泪的人的患病机率比流泪的人高出一倍。费雷同时指出,男子的胃溃疡病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长期不哭者占了多数。
人的泪水中含有溶菌酶,具有杀灭病菌的功能。因此哭能滋润眼角膜,使眼睛得到清洗,更可起到杀灭病菌的效果。科学家亦发现,人在悲痛时流的眼泪和伤风感冒及风沙入眼时流的眼泪,其化学成分是不同的。
泪水还有重要的防护作用,当眼睛有异物入侵时,便会自然反射分泌泪水,可及时冲走异物。
科学家认为哭闹对新生儿而言,是很好的运动方式,哭闹时,新生儿全身得到了运动,这样对血液循环、消化和排泄都有帮助,因此促进能新生儿成长。
消极意义
哭也存在着一定的消极影响,如抽泣时会使呼吸失去规律,呼吸时粗时浅,也导致心律不规律。
常有人认为过度的哭会使人视力受损,甚至使双眼失明,但这并不准确。大哭后会使视力模糊,这是眼球肌肉十分疲劳,睫状肌收缩导致的结果,此时只要作好休息就不会造成永久性伤害。流泪过多并不会导致瞎眼。
角膜破皮才会导致双眼失明,一般人哭的时候会用手或纸巾去擦或揉眼睛,但这可能损及眼球表面的角膜,倘若用力过度,可能导致角膜破皮、引发感染,不及时处理,可能致使角膜溃疡,此时眼睛可能会剧痛、不停地流泪,这将致使视力严重受损,严重的会双目失明。
哭的分类
哭在心理上常被划分为正常哭和变态哭。这是由于哭是人之常态,但也有些人无缘无故地也会哭。
如:
- 三国时期魏国的思想家、文学家阮籍每每郁闷出游,无路可行便悲伤痛哭,这就是穷途之哭(出处: 《晋书·阮籍传》:“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返。”唐王勃《滕王阁序》:“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
- 唐代有个人叫唐衢,每次读文章都要哭,喝完酒也要哭。这些都称作称变之哭。
哭的故事
- 孟姜女哭长城:孟姜女哭长城是中国的一个民间传说,相传秦始皇为修筑长城,征召数十万民工,与孟姜女结婚才一个多月的范喜良也被征发去修长城。范喜良去了一年,杳无音信。孟姜女担心丈夫受不住北方的严寒,因而做了棉衣,打成包袱,背着它千里迢迢地赶到长城工地。但是她看到的是望不到头的长城,四处打听自己的丈夫却被告知已死去,被埋在长城底下。孟姜女悲痛欲绝,于是在长城脚下痛哭,突然昏天黑地,风云突变,“轰”地一声,长城倒下了八百里……
- 穷途之哭:是说三国时期魏国的大思想家、文学家阮籍每每郁闷出游,无路可行便悲伤痛哭,这就是穷途之哭(出处: 《晋书·阮籍传》:“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返。”唐王勃《滕王阁序》:“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
-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原为绛珠仙草,受过顽石滴水之恩,陪其下人间还他一世的眼泪,因此林黛玉常被作为爱流泪人的代称。
哭的词语
- 抱头大哭
- 抱头痛哭
- 长歌当哭
- 鬼哭狼嚎
- 鬼哭狼嗥
- 鬼哭神愁
- 鬼哭粟飞
- 鬼哭神嚎
- 鬼哭神号
- 鬼哭神惊
- 鬼哭天愁
- 干啼湿哭
- 歌于斯,哭于斯
- 行号巷哭
- 号啕大哭
- 号啕大哭
- 街号巷哭
- 见哭兴悲
- 哭哭啼啼
- 哭丧着脸
- 哭天喊地
- 哭天抹泪
- 哭笑不得
- 狼号鬼哭
- 猫哭老鼠
- 鸟哭猿啼
- 牛衣夜哭
- 秦庭之哭
- 穷途之哭
- 神愁鬼哭
- 神号鬼哭
- 神嚎鬼哭
- 痛哭流涕
- 啼天哭地
- 啼啼哭哭
- 西台痛哭
- 昼吟宵哭
- 泪如雨下
- 声泪俱下
- 涕泪俱下
- 哭哭啼啼
- 泣不成声
- 哭鼻子
- 哭喊
- 哭叫
- 哭灵
- 哭闹
- 哭泣
- 哭腔
- 哭丧
- 哭诉
- 痛哭
- 大哭
- 假哭
- 抽泣
- 哭天抹泪
相关链接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