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生理学   
[0] 评论[0] 编辑

阑尾炎

阑尾炎阑尾炎
阑尾的炎症是最常见的腹部外科疾病。据估计,每15人中即有1人在其一生中患急性阑尾炎。过去误称为盲肠炎,1886年美国人菲茨始正确命名为阑尾炎。但盲肠炎并非不存在,是盲肠非特异性炎症,属于另一种少见的肠道炎性疾患。急性阑尾炎的典型临床表现是逐渐发生的上腹部或脐周围隐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至右下腹部。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发病初期除低热、乏力外,多无明显的全身症状。急性阑尾炎若不早期治疗,可以发展为阑尾坏疽及穿孔,并发限局或弥漫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有1%以下的死亡率,发生弥漫性腹膜炎后的死亡率为5~10%急性阑尾炎经非手术治疗或自愈后,可以遗留阑尾壁纤维组织增生和增厚,管腔狭窄及周围粘连,这称为慢性阑尾炎,易导致再次急性发作。发作次数越多,慢性炎症的损害也越严重,可以反复急性发作,在未发作时没有症状或偶有轻度右下腹疼痛,所以也称为慢性复发性阑尾炎。若病人从无急性阑尾炎病史,而主诉慢性右下腹痛,不宜轻易诊断为慢性阑尾炎而切除阑尾,应注意排除其他回盲部疾病,如肿瘤结核、非特异性盲肠炎、克罗恩氏病及移动性盲肠症等,也应排除精神神经因素,否则切除阑尾会遇到困难,即或无其他病变也不一定能消除症状。

疾病概述

阑尾炎阑尾炎
阑尾炎(appendicitis)是一种常见病。临床上常有右下腹部疼痛、体温升高、呕吐和中性粒细胞增多等表现。

阑尾(英文名:vermiform appendix)又称蚓突,是细长弯曲的盲管,在腹部的右下方,位于盲肠与回肠之间,它的根部连于盲肠的后内侧壁,远端游离并闭锁,活动范围位置因人而异,变化很大,受系膜等的影响,阑尾可伸向腹腔的任何方位。阑尾尖端可指向各个方向,一般以盲肠后位最多,其次为盆位。阑尾的长度平均7~9厘米,也可变动于2~20厘米之间,上端开口于盲肠,开口处也有不太明显的半月形粘膜皱襞。阑尾外径介于0.5~1.0厘米,管腔的内径狭小,静止时仅有0.2厘米。

阑尾的根部,其位置较恒定,三条结肠带向下,都延伸到阑尾根部,作为寻找阑尾的标志。在阑尾的系膜内有阑尾动、静脉,其根部处于三条结肠带集中的部位。阑尾根部在体表的投影,一般在右髂前上棘到脐连线的外1/3处,此处称阑尾点,又叫麦氏点,阑尾炎时,此处常有明显压痛。

一般情况下,儿童的阑尾与其身高相比,相对较成人为长;成年女性之阑尾大于男性,而小儿则男性大于女性;中年以后逐渐萎缩变小。

以前人们认为,阑尾是人类进化过程中退化的器官,无重要生理功能,对人体的作用不大,切除阑尾对机体无不良影响。故患阑尾炎后,可以将它切除,但这些观念正在改变!

现代医学研究对阑尾功能有许多新的认识,特别是免疫学和移植外科的发展,给临床外科医生提示:应严格掌握阑尾切除术的适应症,对附带的阑尾切除更要持慎重态度。阑尾具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参于机体的免疫功能。据研究人类阑尾具有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相当于鸟类的腔上囊的结构,应归于中枢免疫器官,担负着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大特异功能。据最新研究成果证实,阑尾还具有分泌细胞,能分泌多种物质和各处消化酶,促使肠管蠕动亢进的激素和与生长有关的激素等。另外,阑尾具有完整的内环肌及外纵肌,有一定的长度和管径,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利用自体阑尾移植替代某些管道如输尿管尿道的缺损和狭窄的手术日益广泛。

病因

阑尾炎从人体上切割下来的阑尾
阑尾一端与盲肠相通,长约6~8cm,管腔狭小,仅0.5cm左右。阑尾壁有丰富的淋巴组织,这就构成阑尾极易发炎的解剖基础。这种解剖特点,也容易使阑尾发生梗阻,约70%的病人可发现阑尾腔有不同原因的梗阻,诸如粪块、粪石(即长时间停留的粪块与阑尾分泌物混合凝聚,并可有钙质等矿物质沉积而成)、食物残块、阑尾本身扭曲及寄生虫(如蛔虫和蛲虫)等都可造成阑尾梗阻。急性阑尾炎的炎症消退后,可以在阑尾形成瘢痕性狭窄,容易导致炎症反复发作。由于阑尾壁存在丰富的淋巴组织,炎性反应严重,更促使梗阻的发生。阑尾腔内平时有大量肠道细菌存在,当有梗阻时,梗阻远端的腔内压力升高,阑尾壁的血循环受到影响,粘膜的损害为细菌侵入造成条件,有时阑尾腔内的粪块、食物残块、寄生虫、异物等虽然并未造成梗阻,但能使阑尾粘膜受到机械性损伤,也便于细菌侵入。此外胃肠道功能紊乱也可使阑尾壁内的肌肉发生痉挛,影响阑尾的排空甚至影响阑尾壁的血循环,也是发炎的原因。细菌可经血循环侵入阑尾引起发炎,属于血源性感染

病变类型

阑尾炎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有3种主要类型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acute simple appendicitis):为早期的阑尾炎,病变多只限于阑尾粘膜或粘膜下层。肉眼观,阑尾轻度肿胀、浆膜面充血、失去正常光泽。镜下,粘膜上皮可见一个或多个缺损,并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纤维素渗出。粘膜下各层则有炎性水肿。

(2)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acute phlegmonous appendicitis):或称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常由单纯性阑尾炎发展而来。肉眼观,阑尾显著肿胀,浆膜高度充血,表面覆以纤维素性渗出物。镜下,可见炎性病变呈扇面形由表浅层向深层扩延,直达肌层及浆膜层。阑尾壁各层皆为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浸润,并有炎性水肿及纤维素渗出。阑尾浆膜面为渗出的纤维素和中性粒细胞组成的薄膜所覆盖,即有阑尾周围炎及局限性腹膜炎表现。

(3)急性坏疽性阑尾炎(acute gangrenous appendicitis):是一种重型的阑尾炎。阑尾因内腔阻塞、积脓、腔内压力增高及阑尾系膜静脉受炎症波及而发生血栓性静脉炎等,均可引起阑尾壁血液循环障碍,以至阑尾壁发生坏死。此时,阑尾呈暗红色或黑色,常导致穿孔,引起弥漫性腹膜炎或阑尾周围脓肿

结局及合并症

急性阑尾炎经过外科治疗,预后良好。只有少数病例因治疗不及时或机体抵抗力过低,出现合并症或转变为慢性阑尾炎。

合并症中主要有因阑尾穿孔引起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和阑尾周围脓肿。有时因并发阑尾系膜静脉的血栓静脉炎,细菌或脱落的含菌血栓可循门静脉血流入肝而形成转移性肝脓肿。如果阑尾近端发生阻塞,远端常高度膨胀,形成囊肿。其内容物可为脓汁(阑尾积脓)或为粘液(阑尾粘液囊肿,mucocele)。粘液囊肿破裂,粘液进入腹腔,可在腹膜上形成假粘液瘤(pseudomyxoma)。

慢性阑尾炎多为急性阑尾炎转变而来,也可开始即呈慢性经过。主要病变为阑尾壁的不同程度纤维化及慢性炎细胞浸润等。临床上时有右下腹疼痛。

临床表现

阑尾炎阑尾炎
急性炎症开始时,阑尾表现充血和肿胀,壁内有水肿及中性多形核白细胞浸润,粘膜出现小的溃疡和出血点,浆膜有少量渗出。腔内积存混浊渗出液,称为单纯性阑尾炎,因内脏疼痛定位不明,病人感到上腹部或脐周围隐痛,常伴有恶心及呕吐、全身不适,腹痛逐渐转移至右下腹部。局部并有明显触痛,临床常用麦克伯尼氏点表示触痛部位。在右下腹部,脐与右骼前上棘联线中外侧1/3处有限局性压痛点,这个痛点是美国人C.麦克伯尼于1889年首先发现和描述的,故称为麦克伯尼氏点麦氏点)。若病情继续发展,数小时后阑尾肿胀和充血更为明显,阑尾壁内常有小脓肿形成,粘膜有溃疡及坏死,浆膜面多量纤维性渗出,腔内充满脓性液体,称为化脓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此时全身症状较重,右下腹疼痛明显。最后可发展为阑尾壁的组织坏死,若有梗阻,则阑尾远端坏死更严重,呈紫黑色,常在此处发生穿孔,称为坏疽性阑尾炎,一般均合并限局性腹膜炎,此时除压痛外,还伴有明显的肌紧张和反跳痛。体温多超过38.5℃以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也增多。因阑尾腔的近端均有肿胀而闭琐,经穿孔的溢出物只是腔内积存的脓液,无肠内容物,加之有大网膜包裹,很少继发弥漫性腹膜炎,而形成阑尾周围脓肿。

诊断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上腹部和脐部周围疼痛,数小时后疼痛转移到右下腹,并在右下腹有显著的触痛,一般诊断不

(图)阑尾炎阑尾炎
难,但仍存在20%左右的误诊率。误诊的原因除了医生的经验和技术上的问题外,还有两个主要原因:①一些急性阑尾炎的表现不典型。由于阑尾位置不正常,如高位阑尾炎易与急性胆囊炎相混淆,后位阑尾炎腹部体征较轻,盆腔位阑尾炎可出现腹泻症状;或者由于阑尾炎的发病较特殊,若阑尾突被异物堵塞或发生扭转,腹痛一开始就位于右下腹,无明显转移过程,且为阵发性,腹部体征不明显,很像是泌尿系结石或肠痉挛。此外,也存在病人的个体因素:病人的神经类型和疼痛阈以及胃肠道反应各有不同,老年人反应差,症状和体征常不能反映急性阑尾炎的实际严重程度;小儿阑尾相对体积大,就诊较晚,病史也难以询问清楚;孕妇的阑尾向上、向外或向后移位,又有子宫增大,腹部体检也与一般人不同。②一些其他急腹症表现类似急性阑尾炎,如回肠末端憩室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以及某些妇科疾患如急性附件炎、卵巢滤泡破裂、卵巢囊肿扭转等。较小的溃疡病穿孔,穿孔很快封闭,少量十二指肠内容物流至右下腹部,也可以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而上腹部压痛不明显。有些内科疾患如急性胃肠炎、肠蛔虫症,腹型紫瘢等也有类似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
治疗

阑尾炎阑尾炎
阑尾炎的治疗分为手术和非手术两种方法,不一定都要手术治疗。但是,患者发生急性阑尾炎后,如有条件应及时手术治疗。在阑尾未坏死和穿孔前进行手术治疗,操作简单,术后合并症很少见,是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需要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是:

(1)化脓和坏疽性阑尾炎。

(2)阑尾炎穿孔伴弥漫性腹膜炎。

(3)复发性阑尾炎。

(4)多数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5)阑尾脓肿。

如果病人就诊晚,已形成右下腹局限性肿块并无扩散趋势,或诊断不能确定及少数急性单纯阑尾炎,可在严密观察下行内科保守治疗。治疗包括根据病情控制饮食,酌情输液,并配合足量的抗生素。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是灭滴灵和庆大霉京,后者对老人及小儿应慎用。一般观察24—48小时,有的病例炎症即逐渐消退,但如果效果不明显或炎症加重,则应及时手术治疗。对于脓肿形成的病人,可在超声波引导下,穿刺抽脓,但这种方法临床上不常采用。

单纯性急性阑尾炎采用非手术疗法,多数病人可治愈,但遗有慢性炎症或管腔狭小者易于复发,所以急性阑尾炎一旦诊断明确,仍应急诊手术将病变的阑尾切除。妊娠期因盆腔充血,阑尾炎症发展更快,所以也应及时手术。诊断不明者,若病人有局部腹膜炎表现或全身感染证明显,也应开腹检查,以免延误治疗。术中若发现阑尾无急性炎症表现,则应探查有无其他急性病变。病人就诊时若阑尾炎已形成周围脓肿,应先行非手术治疗,脓肿吸收后,过3个月或半年再切除阑尾。

家庭养护

阑尾炎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是可以消退的,但消退后约有四分之一的病人会复发。目前手术方法比较安全,绝大多数手术效果是良好的。非手术疗法主要是抗感染(即消炎)。但应当做好随时住院治疗的准备工作,以免延误治疗使病情发展到严重程度造成治疗困难。

1.家庭用药:用药要早,最好在炎症未发展成腹膜炎时能控制住。可选用以下药物: (1)青霉素,每次80万单位,6小时1次肌肉注射。用前必须先做过敏试验。 (2)链霉素,每次0.5克,12小时1次肌肉注射。应与青霉素同时应用。 (3)庆大霉素,每次8万单位,8小时1次肌肉注射。 (4)先锋四号,每次0.5克,每日4次口服。 (5)螺旋霉素,每次0.2克,每日4~6次口服。

2。中药及偏方 (1)银花、公英各50克,丹皮25克,大黄15克,赤芍12克,川楝子、桃仁、甘草各9克,每天l~2剂,水煎后分2、4次服。 (2)鸡血藤100克,地丁50克,川楝子25克,每日1剂,水煎两次混合后分2次服。 (3)针刺足三里、阑尾穴、阿是穴。呕吐者加内关穴。 (4)薏米50克,冬瓜籽25克,丹皮、桃仁、紫花地丁各15克加水300毫升(6两),煎到100毫升。煎2次混合后分两次服,每日1剂。 (5)红藤、忍冬藤各100克,生大黄15克,水煎后加黄酒1小杯分两次服,每日 l剂。

3.营养和饮食 应给予流质饮食,如牛奶豆浆、米汤、肉汤等。或半流质饮食,如粥、稀软面条等。如果准备住院手术治疗则应禁食禁水。

4.家庭护理 (1)手术前:应密切观察病人的腹痛情况,大便,体温和脉搏。应让病人休息好。有腹膜炎者应取半坐位(即病人坐在床上,背后靠在被子上)。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腹痛部位,可促进炎症吸收。 (2)手术后:因为肠道手术后胃肠活动暂时停止。进入胃肠内的食水不能下行,积于胃内引起腹胀。所以手术后不能吃喝。要等到胃肠活动恢复后才能进食。胃肠活动恢复的标志是能听到腹内肠鸣声(即咕噜、咕噜的叫声)或肛门排气(放屁)。术后肠管不活动,手术创伤处容易粘连。所以要鼓励病人多活动。一方面预防肠粘连,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胃肠活动的恢复。腹部手术后病人咳嗽是一件痛苦的事。可以用些止咳、祛痰药物,如复方甘草片3片,每日3次口服。或用咳必清50毫克,每日3次口服。病人有痰是必须要咳出来的。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护理人员可以协助病人。即在咳嗽时用双手放在切口两侧向中间用力,可以减轻病人咳嗽时的疼痛。阑尾手术后有可能发生一些并发症。所以陪护人员如果发观病人有不正常的变化,如满腹疼痛;手术后3天体温反而升高;腹胀、肛门不排气;切口出血、流脓水等应及时和医生联系,以取得及时处理。如果医生嘱咐病人半坐位,陪护人应配合医生做工作,使病人坚持半坐位。出院后半月内不宜做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如挑水、打篮球等。

预防常识

注意事项

1。腹痛在没有明确诊断之前不可随便用止痛药。因为止痛后掩盖了病情,容易延误诊断而造成严重后果。

2。患急性阑尾炎后,如果家庭治疗无效应及时送医院

3。根据目前的医疗水平及技术条件,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效果较好,既使保守治疗痊愈后也容易再次发作,所以急性阑尾炎在有条件的清况下,还是以手术治疗为主。

4。非手术治疗者,在用药时应彻底。在症状、体征消失后仍应用药一周,以巩固疗效,减少复发。

5。住院治疗应听从医生安排。陪护人员应配合医护人员做好病人的工作。

6。阑尾炎病情及体征变化较大,有很多病人表现不典型。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最好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诊断、治疗。

预防常识

1.增强体质,讲究卫生。
2.注意不要受凉和饮食不节。
3.及时治疗便秘肠道寄生虫

参考资料
1、http://www.cnkang.com/jbdq/wk/pwk/lwy/
2、http://zhuanti.qm120.com/waike/puwaike/pwklwy/
3、http://disease.39.net/lwy/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重大创伤后遗症    下一篇 静脉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