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生理学   
[0] 评论[0] 编辑

静脉

静脉是导血回心的血管,起于毛细血管,止于心房。体静脉中的血液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血色暗红。肺静脉中的血液含有较多的氧,血色鲜红。小静脉起于毛细血管,在回心过程中逐渐汇合成中静脉、大静脉,最后注入心房。静脉管壁薄,平滑肌和弹力纤维均较少,缺乏收缩性和弹性,管腔断面较扁。静脉容量血管,平时容纳全身70%的血液,表浅静脉在皮下可以看见,上下肢浅静脉常用来抽血、静脉注射、输血和补液。静脉壁上有静脉瓣,尤其下肢静脉中较多而发达,它能防止血液倒流,使血液向心脏流动。但腹腔内的大静脉,如门静脉,上下腔静脉无静脉瓣,可因腹内压高低影响向静脉血回。

基本分类

静脉也根据管径的大小分为大静脉、中静脉、小静脉和微静脉。但静脉管壁结构的变异比动脉大,甚至一条静脉的各段也常有较大的差别。静脉管大致也可分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但三层膜常无明显的界限。静脉壁的平滑肌和弹性组织不及动脉丰富,结缔组织成分较多。

1、微静脉 微静脉(venule)管腔不规则,管径50~200μm,内皮外的平滑肌或有或无,外膜薄。紧接毛细血管的微静脉称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其管壁结构与毛细血管相似,但管径略粗、内皮细胞间的间隙较大,故通透性较大,也有物质交换功能。淋巴组织和淋巴器官内的后微静脉还具有特殊的结构和功能。

2、小静脉 小静脉(smallvein)管径达200μm以上,内皮外渐有一层较完整的平滑肌。较大的小静脉的中膜有一至数层平滑肌。外膜也渐变厚。

3、中静脉 除大静脉以外,凡有解剖学名称的静脉都属中静脉(medium-sizdevein)。中静脉管径2~9mm,内膜薄,内弹性膜不发达或不明显。中膜比其相伴行的中动脉薄得多,环形平滑肌分布稀疏.外膜一般比中膜厚,没有外弹性膜,由结缔组织组成,有的中静脉外膜可有纵行平滑肌束。

4、大静脉 大静脉(largevein)管径在10mm以上,上腔静脉、下腔静脉、无名静脉和颈静脉等都属于此类。管壁内膜较薄,中膜很不发达,为几层排列疏松的环形平滑肌,有时甚至没有平滑肌。外膜则较厚,结缔组织内常有较多的纵行平滑肌束。

5、静脉瓣管径2mm以上的静脉常有瓣膜。瓣膜为两个半月形薄片,彼此相对,根部与内膜相连,其游离缘朝向血流方向。瓣膜由内膜凸入管腔褶叠而成,中心为含弹性纤维的结缔组织,表面覆以内皮,其作用是防止血液逆流。

结构特点

1、由小支汇合成大支,口径逐渐变粗。

2、静脉壁薄,腔内多有静脉瓣。

3、体循环静脉分深、浅两类,深静脉常与动脉伴行,浅静脉位于浅筋膜内。

4、静脉之间有丰富的吻合支,并形成静脉丛。

5、脑部的静脉较为特殊,多为硬脑膜窦板障静脉

6、全身的静脉可分为肺循环和体循环静脉两部分。

肺部循环

静脉:包括左右肺上、下静脉2对,收集来自肺的动脉血(经气体交换),注入左心房

体内循环

体循环的静脉包括上腔静脉系、下腔静脉系(门静脉系)、心静脉系。

上腔静脉系:收集头、上肢、胸壁及部分胸腔脏器回流膈以上上半身的静脉血,经上腔静脉回流入右心房。

下腔静脉系:收集膈以下下半身躯体及脏器的静脉血,经下腔静脉注入右心房。

心静脉系:收集心脏的静脉血,经冠状窦注入右心房。

(一)上腔静脉系

1、上腔静脉:为一粗大的静脉干,在右侧第一胸肋关节后方由左右头臂静脉汇合而成,注入右心房。

2、头臂静脉:左右各一,在胸锁关节的后方由同侧的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汇合而成,汇合处夹角称静脉角,是淋巴导管注入静脉的部位。

(1)颈内静脉:回流头颈部的静脉血,上端于颈静脉孔处与乙状窦相续,行于颈动脉鞘内,注入头臂静脉,其属支包括颅外支和颅内支(见中枢神经系统)。

颅外支:面静脉、下颌后静脉、咽静脉、舌静脉、甲状腺上中静脉。

面静脉:起于内眦静脉→伴行面动脉→在下颌角处与下颌后静脉汇合→注入颈内静脉。

面静脉的结构特点及其交通:缺少静脉瓣;通过眼上眼下静脉与颅内的海绵窦相通; 通过面深静脉经、眼下静脉、翼静脉丛与海绵窦相通。

下颌后静脉:由颞浅静脉和上颌静脉汇合而成。

(2)锁骨下静脉:主要由腋静脉和颈外静脉汇合而成。

颈外静脉:颈部最大的浅静脉,行于胸锁乳突肌的浅面。

(3)上肢静脉:

深静脉:腋静脉,由肱静脉汇合而成。

浅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

头静脉:手背静脉网的桡侧→前臂桡侧→肱二头肌外侧沟→三角肌胸大肌间沟→注入腋静脉和锁骨下静脉。

贵要静脉:手背静脉网的尺侧-前臂尺侧→肱二头肌内侧沟→于臂中点注入腋静脉。

肘正中静脉:于肘窝处连于头静脉和贵要静脉之间。

3、胸部的静脉:

奇静脉:起于右腰升静脉→穿膈脚入胸腔→于右肺根上方注入上腔静脉,收集胸后壁、食管、支气管等的静脉(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椎静脉丛)。

胸前部及脐以上的静脉:浅静脉→胸腹壁静脉→腋静脉。深静脉→胸廓内静脉→头臂静脉。

(二)下腔静脉系

1、下腔静脉: 第4-5腰椎右侧由左右髂总静脉汇合而成,穿膈肌的腔静脉裂孔入胸腔,注入右心房。

2、髂总静脉:于骶髂关节前方由髂内静脉和髂外静脉汇合而成。

(1)髂内静脉:主要收集盆部的静脉,包括脏支和壁支,与同名的动脉伴行,多起于盆内的静脉丛(直肠静脉丛、膀胱静脉丛、子宫阴道静脉丛)。

脏支:直肠下静脉、阴部内静脉、子宫静脉等。

壁支:臀上静脉、臀下静脉、闭孔静脉、骶外侧静脉等。

(2)髂外静脉:股静脉的直接延续,其属支为腹壁下静脉。

(3)下肢静脉:

深静脉:与下肢的同名动脉伴行,胫前、后静脉→腘静脉→股静脉。

浅静脉: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

大隐静脉:起于足背静脉弓内侧→内踝前方→膝关节内后方→大腿前面→隐静脉裂孔→股静脉。大隐静脉的5大属支:旋髂浅静脉、腹壁浅静脉、阴部外静脉、股内侧浅静脉、股外侧浅静脉。

小隐静脉:起于足背静脉弓外侧→外踝后方→小腿后面→腘窝→穿深筋膜→腘静脉。

3、腹部的静脉:

壁支:1对膈下静脉、4对腰静脉、直接注入下腔静脉。

脏支:成对的脏支:睾丸(卵巢)静脉、肾静脉、肾上腺静脉、左中右肝静脉,除左睾丸(卵巢)静脉、左肾上腺静脉注入左肾静脉外,其余静脉均直接汇入下腔静脉。不成对的脏支:汇合成门静脉,入肝后经肝静脉回流至下腔静脉。

门静脉系

1、门静脉:为门静脉系的静脉主干,共有7条属支,分别是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左静脉、胃右静脉、胆囊静脉、附脐静脉,门静脉主要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

2、门静脉与腔静脉的吻合:

(1)食管静脉丛:门静脉→胃左静脉→食管静脉丛→奇静脉及其属支→上腔静脉。

(2)脐周静脉网:门静脉→附脐静脉→脐周静脉丛→胸腹壁静脉、胸廓内静脉→上腔静脉(→腹壁浅静脉、腹壁下静脉→下腔静脉)。

(3)直肠静脉丛:门静脉→直肠上静脉→直肠静脉丛→直肠下静脉、肛静脉→髂内静脉→髂总静脉→下腔静脉。

(4)腹后壁门静脉和腔静脉的小属支相互吻合,通过脊柱静脉丛沟通上下腔静脉。

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就是静脉的异常扩张变得扭曲及肿大的一种症状,四十岁以上族群约有一半以上的罹病率。尤其女人,约2/3以上都有不同程度的静脉曲张。这种变形且有时还相当疼痛的疾病通常发生在腿部,由于您的直立姿势对腿部静脉构成压力而造成的。静脉曲张通常不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但可能有孔静脉在重力及瓣膜失效的双重影响下,使供应组织的血大量减少,造成营养不良而皮肤溃疡。

静脉曲张是由于大隐静脉机能不全所引起。当大隐静脉瓣功能减退时,使得静脉血液返流或淤积,而发生静脉曲张。这会引起接近皮肤表面的静脉的分支血管变得粗大和象绳索一样扭曲。  

大隐静脉曲张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结扎、摘除,或超声引导下向大隐静脉内注射一种刺激性药物,使其闭塞的硬化疗法。然而,外科手术结扎有10%手术失败,且需要常规麻醉和两周的时间恢复。硬化疗法大约有50%的病人大隐静脉再通,在数年后症状复发。

相关词条
头发 眉毛 眼睛 手腕 脚踝
肝脏 胆囊 小肠 直肠 十二指肠
输尿管 膀胱 子宫 蛋白质 氨基酸
体液 淋巴腺 葡萄糖 糖元 巨噬细胞

 

 

 

参考资料

1、http://zhuanti.qm120.com/waike/guke/gkjmqz/
2、http://zhuanti.qm120.com/waike/guke/gkjmy/
3、http://www.dtlys.com/

4、http://www.jingmaiquzhang.org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阑尾炎    下一篇 顺从型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