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太阴肺经
手太阴肺经穴 本经一侧11穴(左右两侧共22穴)。其中9穴分布于上肢掌面桡侧,2穴在前胸上部,首穴中府,末穴少商。主治喉、胸、肺病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
(一)中府 ZhōngFǔ
[定位] 在胸外侧部,云门下1寸,平第一肋间隙处,距前正中线6寸。
[解剖] 当胸大肌、胸小肌处,内侧深层为第一 肋间内、外肌;上外侧有腋动、静脉, 胸肩峰动、静脉;布有锁骨上神经中间支,胸前神经分支及第一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主治] 咳嗽 ,气喘,肺胀满,胸痛,肩背痛。
[配伍] 配尺泽治咳嗽;配肩髎治肩痛。
[刺灸法] 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向 内深刺,以免伤及肺脏。
[附注] 肺的募穴,手、足太阴经交会穴。
(二)云门 Yúnmén
[定位]在胸外侧部,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
[解剖] 有胸大肌,皮下有头静脉通过,深部有胸肩峰动脉分支;布有胸前神经的分支臂丛外侧束、锁骨上神经中后支。
[配伍] 云门、中府、隐白、期门、肺俞、魂门、大陵,主胸中痛。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肩背痛,胸中烦痛。
[刺灸法] 向外斜刺0.5-0.8寸,可灸。
(三)天府 Tiānfǔ
[定位] 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3寸处。
[解剖] 肱二头肌外侧沟中;有头静脉及肱动、静脉分支;分布着臂外侧皮神经及肌皮神经。 [主治] 气喘,鼻衄,瘿气,臂痛。
[配伍] 配曲池治疗臂痛。
[刺灸法] 直刺0.5一l寸。
(四) 侠白 Xiábái
[定位] 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4寸,或肘横纹上5寸处。
[解剖] 肱二头肌外侧沟中;当头静脉及桡 动、静脉分支;分布有臂外侧皮神经,当肌皮神经经过处。
[主治] 咳嗽,气喘,干呕,烦满,臑痛。
[配伍] 配曲池, 肩髎 治肩臂痛。
[刺灸法] 直刺0.5一l寸。
(五) 尺泽 Chǐzé
[定位] 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解剖] 在肘关节,当肘二头肌腱之外方,肱桡 肌起始部;有桡侧返动、静脉分支及头静脉;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直下为桡神经。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潮热,胸部胀满, 咽喉肿痛,小儿惊风,吐泻,肘臂挛痛。
[配伍] 配太渊,经渠治咳嗽,气喘;配孔最治咳血,潮热;配曲池治肘臂挛痛。
[刺灸法] 直刺0.8一1.2寸;或点刺出血。
[附注] 手太阴经所入为“合”。
(六) 孔最 Kǒngzuì
[定位] 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 7寸处。
[解剖] 有肱桡肌,在旋前圆肌上端之外缘,桡侧腕长、短伸肌的内缘;有头静脉、桡动、静脉;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浅支。
[主治] 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肘臂挛病,痔疾。 [配伍] 配肺俞尺泽治咳嗽,气喘;配鱼际治咳血。
[刺灸法] 直刺0.5一l寸。
[附注] 手太阴经郄穴。
(七) 列缺 Lìeqūe
[定位] 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简便取穴法] 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解剖] 在肱桡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桡侧腕长伸肌腱内侧;有头静脉,桡动、静脉分支;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的混合支。
[主治] 伤风,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歪斜,齿痛。
[配伍] 配合谷治伤风头痛项强; 配肺俞治咳嗽气喘。
[刺灸法] 向上斜刺0.3—0.5寸。
[附注] 手太阴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
(八) 经渠 Jīngqú
[定位] 在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上 l寸。
[解剖] 桡侧腕屈肌腱的外侧,有旋前方肌当桡动、静脉外侧处;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
[主治] 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手腕痛。
[配伍] 配肺俞,尺泽治咳嗽。
[刺灸法] 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附注:手太阴所行为“经”。
(九) 太渊 Tàiyuān
[定位] 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解剖] 桡侧腕屈肌腱的外侧,拇展长肌腱内测;有桡动、静脉;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
[主治] 咳嗽 ,气喘 ,咳血 ,胸痛 ,咽喉肿痛,腕臂痛,无脉症。
[配伍] 配尺泽,鱼际,肺俞治咳嗽,咳血,胸痛;配人迎治无脉症。
[刺灸法] 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附注] 手太阴经所注为“输”;肺经原穴;脉会太渊
(十) 鱼际 Yújì
[定位] 在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解剖] 有拇短展肌和拇指对掌肌;血管当拇指静脉回流支;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
[主治] 咳嗽 ,咳血 ,咽喉肿痛 ,失音,发热。
[配伍] 配孔最,尺泽治咳嗽,咳血;配少商治咽喉肿痛。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附注] 手太阴经所溜为“荥”。
(十一) 少商 Shàoshāng
[定位] 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解剖] 有指掌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正中神经的掌侧固有神经的末梢神经网。
[主治] 咽喉肿痛 ,咳嗽 ,鼻衄 ,发热 ,昏迷,癫狂。
[配伍] 三棱针点刺出血,配合谷治咽喉肿痛;配中冲治昏迷,发热。
[刺灸法]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附注] 手太阴经所出为“井”。
正文编辑本段
十二经脉之一。首载于长沙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医书。其中《帛书·经脉》甲种本,即《足臂十一脉灸经》称为“臂泰(太)阴癬(脉)”;《帛书·经脉》乙种本,即《阴阳十一脉灸经》称为“臂钜阴脈(脉)”。《灵枢·经脉》称为“肺手太阴之脉”。现通称为手太阴肺经,简称肺经。
循行 《帛书·经脉》两种本所载此经脉皆自臂或手掌中始,上行沿上肢内侧出腋入心中。为向心性循行,且不与肺相关而与心相关。《灵枢·经脉》改向心性走向为离心性走向,改与心相关为与肺、大肠相属络,载述方全,沿用至今。手太阴肺经起始于中焦(即上腹部胃脘所居处),然后向下络于大肠,再返回来沿胃上口,即贲门部,穿过膈膜上至胸中而属于本脏肺。然后从肺系(即气管等),而横行出于腋窝前下侧,即出于体腔外向上肢走行,沿上臂内侧,走在手少阴及手厥阴二经之前面,向下行至肘窝中,再沿着前臂内侧桡侧缘下行,到达腕部桡骨茎突内侧,进入桡动脉搏动处(寸口或气口),然后到达手掌桡侧面肌肉隆起处,状若鱼腹,名曰手鱼,沿着手鱼的边缘与手背移行部(鱼际),出于拇指之桡侧端。它的分支脉是从腕部上侧(桡骨茎突处)分出走向食指桡侧达其末端,接手阳明大肠经(见图)。 病候 《帛书·经脉》甲种本所载此经脉病为“心痛、心烦而噫”;乙种本述有“心滂滂如痛”,又载有“缺盆痛,甚(则)交两手而战,此为臂蹶(厥)”,还载有“是臂钜阴脈(脉)主治其所产病:?(胸)痛,?(脘)痛,心痛,四末痛,?(瘕),为五病”。两本所载尚与肺无关。至《内经》则进行了补充和修订。《灵枢·经脉》载其病候有:肺胀,胸满,咳嗽,气喘,呼吸短促,缺盆(锁骨上窝)痛,肩背和上肢掌面桡侧痛冷,手心热,烦心,小便频数,尿色亦有变化等。
腧穴 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共11穴,左右合计22穴。
配图编辑本段
穴名歌编辑本段
少商鱼际与太渊
经渠列缺肺相连
孔最尺泽侠百上
天府云门中府前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