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科研机构   
[98] 评论[0] 编辑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成立于1951年,前身是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现有职工总数143人。它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心理学研究机构,是中国心理学会的挂靠单位,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并设有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

研究所概况

心理研究所是一个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并重、具有较强科研实力、以承担国家重大项目为主的科研机构。五十多年来,它一直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开展多方面的心理学研究和工作,在心理健康与发展、组织行为、认知、脑与行为(或生理心理)等学科领域取得了一批国家级重大科研成果,为我国心理学的发展和国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心理所现设有心理健康重点研究室认知与实验心理学研究室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室社会与经济行为研究中心行为遗传学研究中心。2002年以来,研究所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的科研工作,取得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全所发表科技论文约1100篇,其中包括重要SCI/SSCI/EI论文约380篇(其中近230篇为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论文集文章,该论文集被SSCI收录),申请专利19件,专利授权10件(发明专利4件,实用新型6件)。另外,心理所还与许多国家建立了广泛的科技合作和交流关系,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科技成果,提升了研究所的国际竞争力。

心理研究所历史中曾出现了一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心理学者潘菽曹日昌丁瓒等。研究所科研队伍实力雄厚,现有职工121人,从事科研活动的人员98人。其中,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人,百人计划入选者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人,研究员21人,副研究员17人,进入创新试点73人。心理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0年批准为心理学(涵盖心理学各分支)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并设有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目前博士生104人,硕士生85人,在站博士后21人。

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基地,心理所还具有优良的科学传统和学术氛围,拥有良好的实验设备和强大的信息技术平台。心理所的图书馆是全国心理学文献中心,资料齐全,藏书约10万余册。研究所还是中国心理学会的挂靠单位,与中国心理学会合办《心理学报》并主办《心理科学进展》发行国内外。

发展历程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前身是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1928年,在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先生的倡导下,由我国老一辈心理学家唐钺(1891-1987)先生负责筹备,1929年在北平正式成立了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唐钺为首任所长,所址先在东城新开路35号,后迁东诚芳嘉园1号。建所初期,主要研究动物学习和神经解剖。1933年心理研究所南迁上海,由汪敬熙(1893-1968)先生任所长。1934年又迁至南京。1935年心理研究所与清华大学心理系合作,增设了工业心理学研究。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心理研究所一直在迁徙途中,先经湖南南岳至广西阳朔桂林,再到贵州贵阳,1940年至桂林南雁山村才稍为安定,并恢复研究工作,主要研究胚胎行为发展问题。1944年再迁至重庆北碚。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次年9月迁回上海(岳阳路320号)。1948年后,继续抗战期间所作的胚胎行为发展两栖类蝌蚪脊髓机制的研究,并恢复战前所做的哺乳类动物行为与神经系统的研究。1949年上海解放,心理所停办,研究所人员并入中央研究院医学研究所 (岳阳路320号)。心理所曾先后出版心理学专刊十期;丛刊第一卷4期(1932-1934年)和第二卷(1936年)。此外,心理所的论文多在中国生理学杂志或在美国生理学及神经学杂志上刊载。心理所的研究工作20多年来虽然遭到战火的影响,却奠定了中国生理心理学和工业心理学的基础,并对解放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建立产生了影响。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组建了中国科学院。1950年,在郭沫若院长和丁瓒先生的支持下筹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成立了心理研究所筹备处。筹备处主任:陆志韦;副主任:丁瓒曹日昌陈立;委员:潘菽、唐钺、孙国华周先庚臧玉洤卢于道沈乃璋林传鼎。8月,成立了中国心理学会筹备委员会,挂靠在心理所筹备处。

1951年3月2日,政务院批准成立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任命曹日昌为所长,12月7日心理研究所正式成立,所址设在北京西城东观音寺10号。建所前后,开展了中小学奖励与惩罚的研究,搜集了国内儿童身心发展的常模资料,进行了托儿所调查、儿童身心发展因素的研究以及心理学名词编译工作等。1953年心理所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室”,曹日昌为室主任、丁瓒为副主任。1955年心理所设动物、感知、思维、个性四个研究组,进行知觉心理研究;根据巴甫洛夫学说进行动物行为(条件反射)研究,两种信号系统和神经类型研究。1956年中科院心理研究室扩大,将南京大学心理系并入心理研究室,恢复所名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潘菽任所长,曹日昌、丁瓒任副所长,同时成立了所学术委员会。所址迁至西城端王府夹道7号。1957年心理所开展劳动心理学研究。同年,潘菽所长率团赴民主德国访问柏林洪堡大学心理研究所,并顺访苏联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1958年心理研究所调整了研究方向,将原有的四个研究组改成联系教育、劳动和医疗实际的三个研究组,进行教育心理劳动心理航空心理医学心理方面的应用研究,同时也开展了生理机制的研究和动物心理的研究,从而推动了应用心理学的发展。1961年心理研究所将原有的三个研究组扩大成四个研究室:教育心理研究室、劳动心理和航空心理研究室、医学心理研究室、脑电和脑模拟研究室。1963年心理研究所进行“三定”(定方向、定任务、定人员),加强了基础理论研究,并增加心理过程记忆、思维方面的研究。

1966年后心理研究所经历10年文革动乱的浩劫。1968年科研工作完全停顿,全所人员下放湖北干校。1970年心理研究所被撤销。直到1972年,心理所科研人员从干校回京,西城端王府夹道所址已被其它单位占用,在临时实验室条件下逐步开展了儿童心理发展、视觉、听觉、记忆、人工智能航空工程心理病理心理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研究,还增加了对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1977年6月国务院做出“恢复心理研究所是很必要”的批示。从此,心理研究所正式恢复,潘菽任所长、徐联仓任副所长,科研工作回到正轨。这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是全国唯一的心理学研究机构,起着团结全国心理学界的作用,它担负恢复组建中国心理学会的工作。1976年8月由心理所主持,在北京平谷召开了全国心理学学科规划座谈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在会上拟定了规划草案。《规划》草案除前言外,共分四部分:1.外国心理学概况;2.奋斗目标;3.研究项目;4.实现规划的措施。在研究项目中又分为心理学基本理论、感觉与知觉、思维与记忆、心理发展、生理心理、教育心理、工程心理医学心理研究等八个方面。在每个方面均按国内外概况、三年计划、八年规划和23年设想安排。这是一个比较详细和全面的心理学学科发展规划。它促进了我国心理科学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各心理学单位争取已转业的同行归队,恢复已停办的教研室,重新开展实验研究。

1976年11月中国心理学会恢复活动。中国心理学会经国务院批准于1979年7月申请加入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1980年5月心理所组团去德国参加第22届国际心理学大会(纪念冯特创建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100周年大会)。大会期间,陈立和荆其诚代表中国心理学会出席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代表大会,会上一致通过接纳中国心理学会加入国际心联,成为其第44个国家会员。这标志着中国心理学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1980年7月,心理研究所由文革前的四个研究室扩建为六个研究室,包括发展心理研究室感知觉研究室生理心理和病理心理研究室心理学基本理论研究室工程心理研究室、情报研究室。1983年心理所领导班子换届,徐联仓任所长、荆其诚任副所长。潘菽为名誉所长。1986年研究所确定了六个研究室和十四个研究方向。1987年心理所领导班子换届,匡培梓任所长、刘善循任副所长。同年,心理所在朝阳区北沙滩的新建大楼竣工,建筑面积7330平方米,包括办公室、会议室、实验室、研究生楼。1988年心理所正式迁往新所址。1992年匡培梓任所长,凌文辁任副所长,1993年张侃任副所长。1995年张侃任所长;1997年杨玉芳任所长,隋南赵国胜任副所长。

2002年心理研究所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这给研究所的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在二、三期创新工程中,研究所不断调整自身的科技布局,凝练学科目标,明确主攻方向,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取得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并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2004年8月,中国心理学会受国际心联的委托在北京主办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这是100余年来首次在发展中国家召开的国际心理学大会。荆其诚先生任大会主席,张侃任大会秘书长。心理所的众多人员参加了大会的筹备及会务工作。大会有78个国家的6000余名代表出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006年心理所领导换届,张侃任所长,傅小兰张建新李安林任副所长。心理研究所现设有心理健康重点研究室、认知与实验心理学研究室、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室、社会与经济行为研究中心、行为遗传学研究中心。心理研究所是中国心理学会的挂靠单位,主持学会的日常事务,并与学会合办《心理学报》 ,主办《心理科学进展》 ,发行至国内外。

发展战略

总目标

到2010年,把心理所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基地和知识创新中心,在重要的心理科学前沿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人口与健康”和“社会稳定与发展”国家战略目标服务。

三大定位

心理科学和行为科学规律的探索者

党和政府构建和谐社会重大决策的支持者

国民心理健康素质的增强者

四大作用

心理科学、行为科学理论的探索和应用技术的研发

传播心理科学知识,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社会稳定预警,促进安全生产

国民心理健康及心理和谐指标体系的制定与评估

发展的总体策略

面向社会需求

面向市场需求

注重中国特色

注重知识产权和成果的转化

全面部署,各有重点

注意中期与长期的关系

核心是人与资源

学科布局

现任所领导

现任研究所领导,左起:李安林、傅小兰、张侃、张建新

所长 张侃 

Ph.D. in Psychology (University of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USA,1990),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IUPsyS)副主席、国际人因学会(IEA)执委、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科学自由与责任委员会委员、亚太地区委员会委员、中国委员会副主席。

 

副所长 傅小兰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3年生于湖南省长沙市理学博士。目前担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国际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人类工效学会理事、认知工效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美国心理学会外籍会员等。曾到美国Michigan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进行合作研究。承担和参与科技部973项目子课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知识创新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研究领域为认知心理学,研究方向为人的认知过程以及人机交互中的心理与行为问题,主要关注人的基本认知加工操作、信息加工的动态机制、知识表征、认知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50余篇。
    
 
副所长 张建新   

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系,获科学学士学位。1990年获香港中文大学(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哲学硕士学位。1997年,获香港中文大学(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哲学博士学位。

1998年至今,心理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培训与考核全国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任国内心理学杂志《心理学报》编审委员,《心理科学进展》副主编;同时任国际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以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STING》特聘评审委员。 
     
 党委副书记、副所长 李安林 

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毕业。历任中国科学院京区党委办公室主任、综合调研室主任、组织与统战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组织人事处处长。现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

历任所领导

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张 侃

心理所前辈

潘菽(1897-1988) 院士、所领导、国家部委奖获得者

江苏宜兴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次年留学美国,主修心理学。1927年回国,任中央大学理学院心理系教授。建国后,任南京大学教务长、校务委员会主席、校长兼心理系主任。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院士)。1955年至1984年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1956年至1983年一直担任中国科学心理学研究所所长。1984为中国心理学会名誉理事长。他是九三学社的主要发起人和领导者之一,曾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

潘菽长期从事心理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早年较注重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后致力于心理学基本理论的研究,是我国理论心理学的主要倡导者和学术带头人。他提出我国心理学必须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密切结合实际,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心理学理论体系,以使心理学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发表论文百余篇。著有《心理学概论》、《心理学简化》、《论所谓身心问题》、《略论心理学的科学体系》等。

曹日昌 (1911-1969年)

河北束鹿人。早年就学清华大学心理系。1948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曾在西南联大香港大学任教。50年代中期起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心理学报》主编、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等职,直至逝世。

曹日昌主要实验研究工作有知觉、学习、识记,以及有关劳动心理和工程心理等问题。在基本理论方面,是中国辩证唯物论心理学的倡导者之一。他关于组织与指导心理学研究工作的进行,并对有关的学术争论作出适时的概括;主张心理学应当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为指导,研究依赖于社会实践的心理现象(反映过程)的普遍规律。主要论著有《新心理学方法的建立》(1939)、《Studies in spaced and massed learning, 1948, 1950 》(《学习与集中学习的研究I、II、III》)、《心理学研究什么?》(1959)、《关于心理学的基本观点》(1965)、《对弱电集中控制电站信号显示的工程心理学的意见》(合作,1966),以及《普通心理学》教科书(主编,1964)。

丁瓒 (1910年-1968年)

 江苏南通人。1932 年就学于南京中央大学心理学系。1936年以后在北京协和医院脑系科研究和讲授医学心理学,在北平市立第一卫生事务所、育英中学和仁立地毯工厂创办心理卫生咨询门诊。抗日战争期间,任重庆社会教育学院教授,在重庆中央卫生实验院创建心理卫生室。1947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系进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办公厅主任、心理研究所副所长、世界科协中国理事、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副秘书长、中国心理学会秘书长、《心理科学通讯》主编等职。

 丁瓒主张人的心理活动是发展到人的心理水平的、具有特殊新质的高级神经活动。这也就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科学性质问题的正确解决决定于对心理学对象问题的正确认识。作为研究人的具有新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心理学既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也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

丁瓒是中国现代医学心理学的倡导者。他认为心理学是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一门科学,并强调以辩证唯物论作为心理学的指导思想。他认为人有自然实质,也有社会实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他重视医学心理学人才的培养,主张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全面基础训练提高青年科技人员的专业水平。他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心理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著有《心理卫生论丛》(1945)、《青年心理修养》(1946)等书,并发表医学心理学论文多篇。

组织机构

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

中国科学院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

科学及以其为基础的技术,在不断揭示客观世界和人类自身规律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发掘了人类的理性力量,带来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变革,形成了科学世界观,创造了科学精神、科学道德与科学伦理等丰富的先进文化,不断升华人类的精神境界。

关于科学的讨论一向是科技界乃至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自20世纪以来,更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展开并持续升温。它源于对科学自身及科学与自然和社会系统相互关系的进一步思考,也是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与人类的生存发展和多元文化相互作用的反映。科学技术在为人类创造巨大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同时,也可能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并挑战人类社会长期形成的社会伦理。人们往往从科学的物质成就上去理解科学,而忽视了科学的文化内涵及社会价值。在科技界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科学精神淡漠、行为失范和社会责任感缺失等令人遗憾的现象。

营造和谐的学术生态,需要制度规范,更需要端正科学理念。为引导广大科技人员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恪守科学伦理和道德准则,履行社会责任,作为我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国家科学技术方面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和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我院特向全社会宣示关于科学的理念。

一、科学的价值

科学是人类的共同财富,科学服务于人类福祉。科学共同体把追求真理、造福人类作为共同的价值追求,致力于促进人的自由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科学的人文关怀和社会关怀。这不仅为科学赢得了社会声誉,而且也促进了科学自身的进步。在科学研究职业化、社会化的今天,更应该严格恪守与忠实奉行这种科学的价值观。

20世纪以来,科学研究与国家目标紧密联系,已经成为保证国家根本利益,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要求。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知识基础,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主导力量。从科学救国到科教兴国,依靠科学和民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百余年来中国志士仁人的不懈追求。在我们这个正在和平发展中的国家,以创新为民为宗旨,以科教兴国为己任,是中国科技界共同的责任和使命,也是我院全体同仁科技价值观的重要核心与共识。

二、科学的精神

科学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科学因其精神而更加强大。科学精神是人类文明中最宝贵的部分之一,源于人类的求知、求真精神和理性、实证的传统,并随着科学实践不断发展,内涵也更加丰富。历史上,科学精神曾经引导人类摆脱愚昧、迷信和教条。在科学的物质成就充分彰显的今天,科学精神更具有广泛的社会文化价值,并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精神财富,照耀着人类前行的道路,因此,倡导和弘扬科学精神更显重要。

科学精神是对真理的追求。不懈追求真理和捍卫真理是科学的本质。科学精神体现为继承与怀疑批判的态度,科学尊重已有认识,同时崇尚理性质疑,要求随时准备否定那些看似天经地义实则囿于认识局限的断言,接受那些看似离经叛道实则蕴含科学内涵的观点,不承认有任何亘古不变的教条,认为科学有永无止境的前沿。

科学精神是对创新的尊重。创新是科学的灵魂。科学尊重首创和优先权,鼓励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鼓励知识的创造性应用。创新需要学术自由,需要宽容失败,需要坚持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需要有创新的勇气和自信心。

科学精神体现为严谨缜密的方法。每一个论断都必须经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和客观验证才能被科学共同体最终承认。任何人的研究工作都应无一例外地接受严密的审查,直至对它所有的异议和抗辩得以澄清,并继续经受检验。

科学精神体现为一种普遍性原则。科学作为一个知识体系具有普遍性。科学的大门应对任何人开放,而不分种族、性别、国籍和信仰。科学研究遵循普遍适用的检验标准,要求对任何人所做出的研究、陈述、见解进行实证和逻辑的衡量。

三、科学的道德准则

科学研究是创造性的人类活动,只有建立在严格道德标准之上,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才能健康发展。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科学所拥有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和制度传统,形成了科学的自我净化机制和道德准则。当前,通过科学不端行为获取声望、职位和资源等方面的问题日趋严重,加强科学道德规范建设,保证科学的学术信誉,维护科学的社会声誉,已成为当前我国科技界的重要任务。

科学道德准则包括:

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保障知识可靠性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从事科学职业的人不能容忍任何不诚实的行为。科技工作者在项目设计、数据资料采集分析、科研成果公布以及在求职、评审等方面,必须实事求是;对研究成果中的错误和失误,应及时以适当的方式予以公开和承认;在评议评价他人贡献时,必须坚持客观标准,避免主观随意。

信任与质疑。信任与质疑源于科学的积累性和进步性。信任原则以他人用恰当手段谋求真实知识为假定,把科学研究中的错误归之于寻找真理过程的困难和曲折。质疑原则要求科学家始终保持对科研中可能出现错误的警惕,不排除科学不端行为的可能性。

相互尊重。相互尊重是科学共同体和谐发展的基础。相互尊重强调尊重他人的著作权,通过引证承认和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和优先权;尊重他人对自己科研假说的证实和辩驳,对他人的质疑采取开诚布公和不偏不倚的态度;要求合作者之间承担彼此尊重的义务,尊重合作者的能力、贡献和价值取向。

公开性。公开性一直为科学共同体所强调与践行。传统上公开性强调只有公开了的发现在科学上才被承认和具有效力。在强调知识产权保护的今天,科学界强调维护公开性,旨在推动和促进全人类共享公共知识产品。

四、科学的社会责任

当代科学技术渗透并影响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人们对科学寄予更大期望时,也就意味着科学家承担着更大的社会责任。

鉴于当代科学技术的试验场所和应用对象牵涉到整个自然与社会系统,新发现和新技术的社会化结果又往往存在着不确定性,而且可能正在把人类和自然带入一个不可逆的发展过程,直接影响人类自身以及社会和生态伦理,要求科学工作者必须更加自觉地遵守人类社会和生态的基本伦理,珍惜与尊重自然和生命,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同时为构建和发展适应时代特征的科学伦理做出贡献。

鉴于现代科学技术存在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并且具有高度专业化和职业化的特点,要求科学工作者更加自觉地规避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承担起对科学技术后果评估的责任,包括:对自己工作的一切可能后果进行检验和评估;一旦发现弊端或危险,应改变甚至中断自己的工作;如果不能独自做出抉择,应暂缓或中止相关研究,及时向社会报警。

鉴于现代科学的发展引领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要求科学工作者必须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珍惜自己的职业荣誉,避免把科学知识凌驾其他知识之上,避免科学知识的不恰当运用,避免科技资源的浪费和滥用。要求科学工作者应当从社会、伦理和法律的层面规范科学行为,并努力为公众全面、正确地理解科学做出贡献。

在变革、创新与发展的时代,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充分发挥科学的力量。这种力量,既来自科学和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物质力量,也来自科学理念作为先进文化的精神力量。我院全体员工,愿意并倡议科技界广大同仁共同践行正确的科学理念,承担起科学的社会责任,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无愧于历史的贡献。

科研行为的基本准则

科研行为的基本准则

----摘自中国科学院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

 (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道德准则,坚持以科教兴国为己任、以创新为民为宗旨的科技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恪守科技伦理,拒绝参加不道德的科研活动。

(二)遵守诚实原则。在项目设计、数据资料采集分析、公布科研成果,以及确认同事、合作者和其他人员对科研工作的直接或间接贡献等方面,必须实事求是。研究人员有责任保证所搜集和发表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三)遵守公开原则。在保守国家秘密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公开科研过程和结果相关信息,追求科研活动社会效益最大化。在合作研究和讨论科研问题中要共享信息,提供相关数据与资料。在向公众介绍科研成果时,要实事求是。

(四)遵守公正原则。对竞争者和合作者做出的贡献,应给予恰当认同和评价。进行讨论和学术争论时,应坦诚直率,科学公正。对研究成果中的错误和失误,应以适当的方式予以承认。不得以各种不道德和非法手段阻碍竞争对手的科研工作,包括毁坏竞争对手的研究设备或实验结果,故意延误考察和评审时间,利用职权将未公开的科研成果和信息转告他人等。

(五)尊重知识产权。研究成果发表时,做出创造性贡献且能对有关部分负责的人员享有署名权,未经上述人员书面同意,不得将其排除在作者名单之外。对参与一般数据搜集的研究助手、对研究团组进行过支持与帮助的人员和提供设施的单位,可在出版物中表示感谢。

(六)遵守声明与回避原则。在研究、调查、出版、向媒体发布、提供材料与设施、资助申请、聘用和提职等活动中可能发生利益冲突时,所有有关人员有义务声明与其有直接、间接和潜在利益关系的组织和个人,包括在这些利益冲突中可能对其他人利益造成的影响,必要时应当回避。

科研机构及学科领域

根据心理学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要,心理所的科研机构现调整为3个实验室和2个研究中心: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室、认知与实验心理学实验室、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社会与经济行为研究中心和行为遗传学研究中心。

主要研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规律及其神经和遗传基础,集中力量开展跨领域、跨学科的基础、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从生物、个体、社会三个层次和个体毕生发展过程,对人类心理和行为进行综合、系统研究,为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目标服务。力争在领域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1)心理健康院重点实验室

围绕心理神经免疫、药物成瘾、情绪与疼痛的中枢编码、神经心理学、应激与精神疾病、共生微生物与行为、身心健康与脑功能保护、人格与心理测量、健康老龄化等问题,综合运用各种心理与行为科学、认知与神经科学以及遗传学、免疫学方法,研究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变化的规律,阐明其内在作用机制,寻找相应的干预调节技术及其作用要点,为保障国民心理健康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实验室现有创新岗位聘任的研究员8人、副研究员8人;5年后调整到创新岗位聘任的研究员16人、副研究员15人。

(2)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室

研究室的宗旨是:坚持本所既定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方向,系统研究中国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机制、探察我国历史文化条件下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在研究中将基础理论的探讨与中国人口素质的提高与教育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在发展心理学基础研究中跟进国际前沿,在教育心理学应用研究中提出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创新理论和可行方法。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室作为中科院心理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一块阵地,代表本所广泛开展与国际和国内同行的交流,促进实质性合作研究伙伴关系的建立。预设认知发展与创造力,情绪与社会性发展,儿童的行为问题与心理健康,大脑发育与行为遗传学和应用儿童心理学五个领域。

实验室现有创新岗位聘任的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2人;5年后调整到创新岗位聘任的研究员4人、副研究员7人。

(3)认知与实验心理学研究室

该室主要研究人的认知心理活动,包括知觉、注意、学习、记忆、言语、思维、决策等过程,以及情绪对认知过程的影响,研究方法包括虚拟现实、眼动追踪、脑功能成像、行为观察等,目的是探讨认知活动的心理机制和神经基础,揭示人类心智的奥秘。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计算机视觉、语音工程、情感的识别等人工智能领域,为国家战略工程提供科学依据。长远目标包括探讨开发电子巡航、无人驾驶飞行器等国防创新技术的途径。本研究室的工作既可以服务于大众,如提高司机驾驶的安全性、鉴别与恢复认知障碍,还可以为航天员等特殊人群的选拔培训,飞机座舱、核电站控制室的人-机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实验室现有创新岗位聘任的研究员5人、副研究员2人;5年后调整到创新岗位聘任的研究员10人、副研究员7人。


(4)行为遗传学研究中心

行为遗传中心的长期研究目标是从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角度出发,在行为表现、系统、分子、基因多个层面上,深入系统地探索人类复杂行为的遗传基础及环境因素通过表观遗传修饰对人类复杂行为的调控。从而揭示行为产生、发展的生物学基础。本中心还将对疾病相关的行为学早期诊断与遗传学分析指标体系以及相应的临床预防与干预措施进行系统地研究与开发,以期达到控制不良行为、预防和治疗心理和精神疾病的目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系统分析人类心理行为进化发展的疾病遗传链,探索人格特征、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及相关行为发展的遗传基础;探索复杂行为与表观遗传修饰的关系;利用转基因动物阐明基本生命行为产生的分子及神经机制。

中心将有固定人员40名,其中研究员10人,副研究员10人,技术支撑及管理人员20人。

(5)社会与经济行为研究中心

社会与经济行为研究中心拥有三大研究方向: (1)经济行为与决策,包括风险决策、社会互动决策、经济行为决策、消费者行为等; (2)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品牌管理、领导与团队、组织中的安全文化等;(3)社会心理与复杂系统安全,如社会预警,心理和谐与社会诚信等。本中心的宗旨是:围绕和谐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系统探索基于我国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变革时期人们的社会心理与经济行为的解释和预测模型,发展适合于我国国情的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和经济心理学的创新理论、方法、技术和工具,为国家公共政策制定、组织变革与发展以及中国名牌战略的实施,提供理论、技术支持和对策建议,为促进国家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中心现有创新岗位聘任的研究员3人、副研究员3人;5年后调整到创新岗位聘任的研究员6人、副研究员7人。

在研课题

科研成果

 自改革开放以来,心理所全体人员抓住机遇,奋力拼搏,先后成功地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他国家部委的研究项目和横向课题。从90年以来,心理所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文章 900多篇,出版著作100多本。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两项、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其他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和实用新型专利二项,在SCI和 SSCI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和引用次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争取项目和科研经费的能力不断提高。

科研人员

孙中生

中科院心理所行为遗传中心主任

1982年北京大学学士

1992年美国德克萨斯州A&M大学博士

1993-1994年德克萨斯州大学安德生癌症研究中心博士后

1994-1998年贝勒医学院分子人类遗传学系博士后

1998-1999年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神经学中心助理教授、主任助理生物化学和遗传系助理教授

1999-2005年美国康奈尔大学助理教授、威尔医学院特护医学实验室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

外周组织振荡器的生物钟基因在生理节律不同阶段的特定表达人体各个器官的分子生物钟机制并不一致,并且细胞内生理节律反馈机制也不是通用的。通过研究在光照环境和食物诱导因素影响下外周组织振荡器中特定基因在不同时段的表达,以便了解每个生理学反应是如何发生在恰当的生物节律阶段的。其研究结果将会给了解失眠和情绪紊乱引起的精神分裂、时差综合症、轮班工作和衰老提供新科学理论。

免疫生理节奏的分子机制

-研究Per2在NK细胞中调节IFN-?的分子机制

-检验在LPS刺激下正常小鼠和Per2-/-小鼠体内IFN-?mRNA的表达差异,包括在转录和后转录水平

-研究Per2-/-巨噬细胞中CD14表达增强的机制

了解免疫系统的生物钟特性以及生物钟在免疫调控中的作用对提高免疫功能至关重要,而且还可以提高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例如,随着给药时间段的不同,用于抗癌治疗的许多传统药物的毒性和抗癌效应变化非常明显。分析生理免疫功能的生物节律不仅能对正常的免疫系统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同时也能降低药物对骨髓的毒性,增加药物疗效和提高癌症治疗效率。

研究生物钟基因mPer2如何调节学习和记忆行为

学习和记忆能力是呈节律变化的。我们通过各种转基因动物模型,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研究生物节律紊乱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其结果将给相关记忆衰退,记忆缺陷性大脑疾病提供分子、基因水平的科学依据和方法。

博士后

魏高峡

博士后

2002~2005 北京体育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运动心理学方向)

1998~2001 西安体育学院,获教育学硕士学位(运动心理学方向)

1993~1997中国地质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

研究领域

优秀运动员的高级脑功能活动

动觉表象的大脑机制

元记忆(metamemory)过程中运动认知的原理与大脑机制获奖情况
 
现从事专业及专长和学术团体

现从事专业:认知神经心理学

专长:脑成像技术;心理状态调控

学术团体:国际神经调控学会会员;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会员
 
在研课题

1. 主持“运动专家的长时练习模式对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运动功能可塑性的脑机制研究”,第39批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2006;

2. 主持“追踪数据分析方法在评价运动员比赛心理状态中的应用”,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2006;

3. 主持“浙江省城市居民心理亚健康现状调查及运动调适方法研究”,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课题,2005;

4. 主持“重大比赛事件中浙江省运动员的主场心理状态特征及调控”,浙江省教育厅资助,2005

 近期代表性成果

[1] 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脑功能研究.体育科学, 2005, 25卷: 41-46.

[2] 概化理论在运动成绩主观评定中的应用前景.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 1期.

[3] 表象训练效果及应用研究述评.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年 (in press).

[4] 传统高原训练、HiLo训练及间歇性低氧训练之理论比较刍议.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4, 4期: 469-470.

[5] 21世纪初国际运动心理学四大期刊研究状况透视,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6.

[6] 优秀武术运动员意志品质的现象学分析.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英文版),2005 , 1期: 119-120.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培养概况

心理所是全国心理学界第一个被批准为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的科研教学单位。心理所于1981年11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成为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2000年9月22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再次认定心理所为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授予单位。心理所博士后流动站于1995年2月14日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审批通过。

心理所现有博士点6个,硕士点6个,博士生导师20余人,硕士生导师20余人。自1956年开始招收研究生至今,已有30余届毕业生。从1995年开始,为了适应研究生队伍不断壮大的需要,成立了研究生部,专门负责研究生事务。自此以后,研究生队伍不断壮大,在读研究生从1994年初的20人左右发展到现在的180多人。

心理所研究生从1995年到2006年获院长奖学金、刘永龄奖学金、彭荫刚奖学金、伟华科技奖学金、宝洁优秀博士奖学金和地奥奖学金等各种奖项共100余人次。自评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以来,心理学科的唯一名额曾连续三年被心理所博士生获得。

心理所录取的硕士研究生第一年在中科院研究生院进行专业学习,第二年回到所里进入课题开始论文工作。在第一年的学习中,导师会要求研究生经常回所,参与课题工作,以便完成从本科注重学习到研究生以研究为主的观念转变,尽早适应课题研究工作。博士生三年都在所里,第一学期是课程学习时间,要完成公共课博士英语和政治的学习,以及学位课“博导论坛”的学习。“博导论坛”是由全所的博士生导师给博士生开的一门课,每位导师作一个专题讲座,每次大约开20个专题。

心理所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工作须有导师同意,在研究生部备案。心理所对研究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非常重视。心理所每年都要举行“庆祝教师节和迎接新生座谈会”,请全所的教师和学生参加。在会上,请所领导介绍目前的形式和当前的工作任务,老教授介绍我所的发展史,毕业后留所工作的博士和硕士,以及研究生会干部以亲身经历向新同学传授学习经验,告诫他们要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多出成果,如期毕业,导师则教诲学生怎样做学问、怎样做人,鼓励学生勇于开拓、敢于创新,为心理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这样的会议,使新生了解现在的条件来之不易,应虚心求教、刻苦钻研,不断充实自己,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同时也拉近了导师、学生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了解,也鼓舞了同学们的士气。每学年开学时还会给新入学的学生和刚从研究生院学习回来的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座谈会,学习研究生培养相关文件。

心理所设有心理咨询中心,为心理所研究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实践机会。心理咨询社成立于一九九九年五月四日,现有成员20多人,全是心理学各个专业的博士和硕士生,并有心理所资深心理健康辅导专家指导。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心理所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对研究生的培养、论文工作都有严格的程序规定,使得培养工作有章可循。心理所鼓励导师与国外相关科研单位或高等学校进行博士生联合培养。到目前为止,心理所已与美国明尼苏达Honeywell实验室和德国马普研究院联合培养研究生。心理所鼓励学生创新,鼓励他们在高水平的杂志上发表文章。按照心理所学位授予细则规定,博士和硕士生必须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文章才能授予相应的学位。研究所为鼓励研究生发表论文还设立了所长奖、研究助理、研究生奖、优秀学生奖等奖项,研究生发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论文后并申请相应的奖项。

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心理所每年都要进行一次导师遴选。心理所有研究生导师自审权,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心理所制定了严格的导师遴选制度,从申请者的思想道德和治学态度、科研业务能力、科研产出、培养研究生的经验、申请到的科研经费情况和身体状况等各方面进行严格的考察,以确定是否符合导师条件。

由于良好的声誉和本学科的特殊性质,心理所毕业研究生的分配形势非常好,一般分到各大高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还有就是到各大公司做人力资源方面的工作,出国的也不少。

目前,硕士助学金每月550元左右,博士助学金每月650元左右。

学术期刊

 《心理学报》

《心理学报》(Acta Psychologica Sinica),月刊,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主要发表我国心理学家最新、最高水平的心理学科技论文。

《心理学报》现任主编为杨玉芳研究员,著名心理学家曹日昌、潘菽、徐联仓、匡培梓、林仲贤、陈永明曾任该刊主编。

《心理学报》1956年创刊,1966年因“文革”而停刊,1979年复刊,至2007年底共出版39卷164期。从2001年起由季刊改为双月刊。2008年起改为月刊。1989年以前,《心理学报》由中国心理学会主办;1989年以后由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共同主办;1995年以后,香港中文大学心理系成为《心理学报》的协办单位。

《心理学报》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STPCD);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南京大学社会科学数据库研究开发中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源期刊;被北京地区高校期刊工作研究会和北京大学图书馆选录为心理学类核心期刊,编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纵览》(2004年版)。

作为反映我国心理学研究水平的主要窗口,《心理学报》不仅在中国心理学界享有较高的声誉,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该刊的文章摘要被美国出版的、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Psychological Abstract》和心理科学光盘(PsychINFO)所收录。《心理学报》的读者对象为从事心理学、工程、生物学、医学、教育学及哲学的科技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及其他有关人员。

《心理学报》刊号:ISSN 0439-755X,CN 11-1911/B。

《心理科学进展》

《心理科学进展》(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双月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办刊宗旨是反映心理学各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刊登能够反映国内外心理学各领域研究的新进展、新动向、新成果的文献综述、评论和理论性论文。

《心理科学进展》1983年创刊,原名《心理学动态》,2002年改为现名。至2007年,共出版15卷100期。

现任主编是张侃研究员,著名心理学家徐联仓、匡培梓、杨玉芳曾任该刊主编。

《心理科学进展》被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北京大学图书馆)认定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选录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被南京大学社会科学数据库研究开发中心选录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统计源期刊;被北京地区高校期刊工作研究会和北京大学图书馆选录为心理学类核心期刊,并被编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纵览》(2004年版)。

《心理科学进展》刊号:ISSN 1671-3710,CN 11-4766/R。

相关词条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天则经济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郑州机械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参考资料
http://www.psych.ac.cn/CN/index.html

附件列表


98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下一篇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