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院士    药物学家   
[62] 评论[0] 编辑

邹冈

人物简介
邹冈邹冈

邹冈(1932.01—1999.2.24),经药理学家,上海人。1954年于毕业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1961年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生毕业。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对吗啡、内源性阿片肽作用原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张昌绍教授共同发表吗啡镇痛作用部位在第三脑室和大脑导水管周围中央灰质的论文,被国际上誉为吗啡作用研究中的一个“里程碑”。在针麻原理研究中证明针刺释放脑啡肽。1964年首先发现bicuculline的GABA拮抗作用。近年来从事内源性大麻研究,首次用拮抗剂触发大麻耐受动物的戒断症状(1995)和首次证明大多数中枢大麻受体存在于GABA能神经原(1998)。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

个人简历

1932年1月27日 生于江苏省苏州。
1949—1954年 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药理专业学习。
1954—1957年 任上海第二医学院药理教研组助教。
1957—1961年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生。
1961 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生平经历
邹冈上海医科大学
1932年1月27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的一个医生家庭。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全家由上海沿长江逃难到重庆。先后在重庆市立第一女中附设初小、南山小学、广益小学、广益中学求学。1946年夏,邹冈随全家由重庆回到上海。经人介绍在私立美国长老会办的清心中学就读高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邹冈以优良的成绩考取国立上海医学院(后改为上海第一医学院,现上海医科大学)。

大学的5年,通过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他正确树立了青年人应追求的人生观。1952年5月,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3年9月,邹冈被抽调参加在母校药理科举办的高级师资培养班学习,并受训于著名药理学家张昌绍教授,获益匪浅。1954年8月,邹冈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经统一分配到上海第二医学院药理教研组任助教。在两年半的教学及实验工作中,邹冈认真钻研,完成了各项任务。1957年3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探索新药
邹冈中国科学院
1961年,邹冈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工作。他除了继续深入开展对吗啡作用机理的研究外,还开始探索寻找新药的途径,特别是重视在中草药的提取物中寻找镇痛药。他和同事们发现,江苏省北部产的玄胡中有一种生物碱可以引起动物强烈而短暂的惊厥,其表现与士的宁不同,属脊髓上型。若将沾有这一生物碱溶液的滤纸贴在裸露的大脑皮质上,可以引起局部自发性的表面负波。那时埃克尔斯(Ecckes)报道士的宁可以阻断脊髓神经原的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但不阻断脊髓上神经原的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也不对抗GABA的抑制作用。邹冈等发现这一生物碱却能翻转GABA对大脑皮质的作用,并在1964年,全国生理科学会大连会议上宣读了这一偶然发现的论文。这一生物碱最初被命名为苏玄胡碱,后证明是Bicucukkine。但因“文化大革命”开始,研究工作被迫中断。1970年,澳大利亚Curtis实验室在《自然杂志》(Nature)上,发表了Bicucukkine是中枢抑制性递质GABA特异性拮抗剂的首篇报道。该杂志评论这是神经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大突破,并称Bicucukkine将是神经生理学家分析中枢抑制的强有力武器。可惜我国邹冈等比国外早6年的发现被埋没在萌芽时期,GABA药理学的进展因此被推迟了5年以上。邹冈每谈及此事都感到万分惋惜。

1972年,以邹冈为主的神经药理组接受了国家下达的针麻原理的研究任务。在研究针刺镇痛的神经递质过程中,作为组织设计者,邹冈对课题进行了周密的计划,提出了实施方法,并亲自建立了这一研究的动物模型,提出脑内5-羟色胺在针刺镇痛中的重要作用这一新设想。在大量的实验中采用同位素标记5-羟色胺灌流脑室,发现针刺时释放增加。又采用化学损毁5-羟色胺神经原和荧光组化等技术,证明了5-羟色胺确是针刺镇痛所必须的,为澄清当时学术界争论5-羟色胺是否参与针刺镇痛起了重要作用。在这项研究课题开展时,邹冈获悉国外发现了脑啡肽,便立即全力投入了对内源性阿片肽的研究,并与上海高血压研究所合作,用放射免疫法研究了针刺过程中脑区脑啡肽含量的变化,发现针刺使纹状体及下丘脑中脑啡肽释放增加,合成加速,抑制其降解,还能延长针刺镇痛的效应,证明有两种脑啡肽参与了针刺镇痛。这一研究获得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这项研究还与前期进行的针刺镇痛的神经递质研究一并获得1980年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二等奖。邹冈和同事合写的《脑啡肽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放射免疫分析》论文,先后被推荐到1979年全国针麻学术讨论会及其在美国召开的中美双边药理学术讨论会上宣读。在以后出访原联邦德国、瑞士两国期间,他被特邀作了7次报告,受到与会者的赞扬。许多国际著名学者纷纷主动与他交流学术见解,并邀请他到国外实验室工作。他的这篇论文达到了国际较高水平,被《CurrentCon-tent》专文介绍,且为国外不少文献所引用。

人才培养
邹冈神经药理学
邹冈在科研的同时,还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国际学术交流。60年代初,邹冈参加工作不久便承担了培养外单位进修人员,共同开展了对电生理、神经内分泌的研究,完成论文3篇。“文化大革命”后,他除继续培养进修人员外,开始招收研究生。自1978年起,他共培养硕士研究生6名,博士研究生5名,其中,已毕业的研究生大都成了科研骨干,有些还担任课题组长、室主任等职。在对研究生的指导中,邹冈十分重视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从1983年起,他与所内其他神经药理工作者一起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各研究所的神经科学研究生开办一门神经药理学课程,并为此主编了《基础神经药理学》一书,对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起到了十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1985年,邹冈率先发起设立上海药物所优秀研究生奖励基金(已经中国科学院批准),用以奖励该所学习成绩优良、关心政治、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的应届研究生。他并将自己所获的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1000元奖金捐赠作为基金。7年来,已有10名研究生获得了该基金的奖励,起到了鼓舞和激励年轻研究生奋发学习的作用。

邹冈在科研中的成绩,使他在国内外的学术活动和交往日益扩大。1979—1982年,他作为访问学者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校园、密歇根大学耶鲁大学从事研究工作,与国外学者一起共同研究了吗啡成瘾后戒断的机制,β-内啡肽神经原的投射途径(免疫组织化学),磷酸化蛋白的神经功能,研究的论文在国外相应的学报上发表。1979年以来,邹冈还以学者、代表团团员、特邀代表等身份相继赴原联邦德国、瑞士美国加拿大香港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和地区考察、讲学、访问和参加国际学术活动。1986年6月,邹冈受中国科学院委托与美国斯坦福大学A.Gokdstein教授在上海共同主持了中美神经科学讨论会,为增进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广交朋友,提高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水平,起到了积极和有效的推动作用。

主要论著

1 邹冈,双甲苯氧烷季铵盐的肌肉松弛作用,生理学报,1959,23:64—70。
2 邹冈,猫脑室内注射箭毒和毒扁豆碱对条件反射的影响,生理学报,1959,23:211一216。
3 邹冈,惊厥剂和r-氨基丁酸猫脑室内注射的观察,生理学报,1961,24:173—179。
4 邹冈,张昌绍,脑室内或脑组织内微量注射吗啡的镇痛效应,生理学报,1962,25:119—128。
5 邹冈,吗啡对大鼠数种操作式条件反射的影响,生理学报,1963,26:143—150。
6 邹冈,脑组织内微量注射丙烯吗啡对抗吗啡镇痛的研究,生理学报,1963,26,332—338。
7 邹冈,屠曾宏,利血平、α-甲基-Dopa及其交互作用对吗啡镇痛的影响,生理学报,1963,26:360—366。
8 邹冈,张志林,吗啡对脊髓电活动的影响,生理学报,1964,27:369—377。
9 邹冈,张昌绍,吗啡镇痛作用部位的脑内微量注射研究,中国科学,1964,13:1099—1109。

成就荣誉

邹冈在学术上最为突出的成就是第一个提出吗啡镇痛的有效部位。这一成就的取得与他长期生活的环境、所受的教育以及由此产生的志向密切相关。邹冈从小生活在一个医生的家庭,家庭的启蒙教育对他的影响十分深刻。尽管当时战火弥漫,社会动荡,全家曾背井离乡,漂泊在外,而其父开设的诊所却照常营业,这使他感到医生这一职业的光荣。因此,他从小就勤奋学习,对医学萌发了特殊的偏爱。1949年,邹冈考入国立上海医学院时,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这种社会形态发生质变的年代,邹冈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他过去那种单纯学技术的趋向逐渐与改变我国科技的落后状况联系在一起。由于酷爱医学,又对医学课程产生浓厚兴趣,邹冈在大学时便立志一生从事基础医学的研究。他认为:“实验研究要从未知的问题着手。高谈别人的研究结果,而对实际工作没有深入的体会,则中国的科学永远不可能提高。”1954年毕业分配时,他选了药理,因为药理与生理及生化关系更为密切。后来他被分配到上海第二医学院任药理学助教,但他对从事科研工作的志向始终坚定不移。1956年6月,他在一份自传材料上激动地写道:“现在祖国已经号召我们在12年内赶上世界水平,我们每个人肩上的责任非常重大。祖国需要一些不辞辛苦,日夜思索问题,专门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青年。我本人的志愿就是这样。希望组织上考虑和照顾我的志愿。我保证将自己整个生命贡献给赶上世界国际水平的科学事业。”有志者事竟成,任教两年半后,邹冈实现了自己多年梦寐以求的愿望,成为中国科学院著名药理专家张昌绍教授的研究生。

1957年,邹冈开始神经药理研究工作时,外周神经系统的化学递质已基本阐明,中枢递质的研究才刚刚开始。在外周神经药理研究中已经证明,许多药物的高度选择性作用都与干扰化学传递的某个环节有关。因此,他深信对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高度选择性药物进行深入研究,必将导致新的神经递质或新的化学传递规律的发现。他选择了吗啡作为研究对象,因为它对痛觉有高度选择性而不影响其他感觉。当时,吗啡镇痛作用的原理还不清楚。邹冈采用脑室抽管的方法,将微量吗啡注入清醒家兔的脑室系统,得到了全身性的强效镇痛作用,所需药量仅为全身静脉注射的千分之一。这一现象揭示吗啡的镇痛作用部位很可能在脑室系统的周围结构上。于是,他进一步采用定向仪脑内微量注射方法,首次证明吗啡的镇痛作用部位在第三脑室和大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简称中央灰质)。在实验中,他还发现不仅中央灰质内注射微量吗啡可产生强效镇痛作用,而且,在该处微量注射吗啡的特异拮抗剂烯丙吗啡,还可以阻断全身注射吗啡的镇痛效应,从而更证明了吗啡镇痛的主要作用部位在中央灰质。1961 年,邹冈在他的毕业论文中第一次阐明了这一新观点。有关论文先后在1962年和1963年的《生理学报》上发表。经该学报推荐,1964年,又以英文发表在《中国科学》上,很快引起国外学者的注意。70年代初,全世界掀起痛觉研究的高潮,邹冈的发现又被许多国外学者重复证明,并在此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如用受体结合和受体放射自显影方法,证明中央灰质是阿片受体的密集区域,而且直接用电刺激该一区域可以在人及动物身上产生明显镇痛效应,因而证明脑内存在着一个以中央灰质为核心的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邹冈的吗啡镇痛作用部位的研究被称为是开创性的。1981年,《The Pain Book》上曾这样描述:1964年,两位中国科学家一一邹冈与张昌绍报告第三脑室周围灰质及大脑导水管周围灰质是吗啡镇痛的作用部位,从而揭开了现代吗啡镇痛原理的研究。他们的发现已为世界上几个著名实验室从不同角度所证实。1982年,他的这一成果被国家评为自然科学二等奖。

人物评价

 邹冈在30多年的科学研究生涯中,始终未停止对未知的探求。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仍以刻苦的精神,坚持认真阅读专业资料,翻译有关文献,埋头科学实验。就是在患重病卧床休息期间,他也总是手不释卷。在科研工作中,他的信条和自勉是:“不能仅仅把自己作为一个知识的保存者,也要做新知识的创造者。”他的这种对事业坚韧不拔、锐意进取、永不满足的精神,充分表达了他对科学事业的深深热爱和对加快提高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心愿。他总认为“自己的科研成果在世界科学的汪洋大海中仅是渺小的一粟,自己虽曾有过些贡献,但还要学到老做到老,不断进取。”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他不断在神经药理学的研究中,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附件列表


62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嵇汝运    下一篇 高怡生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