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院士    药物学家   
[0] 评论[0] 编辑

谢毓元

概述
谢毓元谢毓元

姓名:谢毓元
性别:男
出生时间:1924年4月
出生地:江苏苏州
194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
1961年获苏联科学院天然有机化学研究所副博士学位。历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在天然有机物合成工作中,测定了莲心碱的绝对构型并全合成成功。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在研究放射性核素促排解毒药物方面,研制成两种促排新药,得到卫生部和国防部门奖励。在研究过程中还创造了从野生植物黧豆中提取治疗震颤麻痹症药物左旋多巴的新方法。 

研究领域
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

个人简介
谢毓元谢毓元
谢毓元先生是中国著名的药物化学家和有机化学家。他在领域辛勤耕耘数十年,硕果累累,为中国药物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受到全中国药学工作者和科学界的衷心爱戴和敬重。

出生
谢毓元先生1924年出生于一个学术文化传统深厚的家庭,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50年代初进入药物所工作,迄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他多次根据工作的需要,变更研究的方向,在每一个研究方向上,他都留下了开拓的足迹和丰硕的成果。为了克服锑剂治疗血吸虫病常导致锑中毒的问题,他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可与锑牢固结合的邻二羟基化合物,试验结果确可降低锑剂的毒性。此项研究中的一个化合物--二巯基丁二酸,经反复试验,终于发展成为对重金属中毒有极好解毒效果的新药,被国家批准投入生产,在后来一系列砷中毒事故的抢救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该药于1992年被美国著名的医药公司仿制,作为小儿铅中毒治疗药物,这是新中国历史上发明的新药首次被国外所仿制。该药于90年代末期又被成功应用于治疗一种遗传性疾病--肝豆状核变性。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二巯基丁二酸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创新药物研究的一项优异成就。

1957年,谢毓元先生由于业务拔尖,成绩卓著,被选拔到前苏联科学院天然有机化合物化学研究所攻读副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的有机化学家施米亚京院士,开展四环素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在三年多时间里,他日以继夜沉浸在实验工作中,发挥了独立思考、大胆创新的探索精神,完成了一篇内容丰富的副博士论文,为四环素类化合物的全合成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途径,显示了他的杰出才华,受到导师的高度赞扬。1961年回中国后,他积极开展天然产物的全合成工作,先后完成了莲芯碱绝对构型的确定和全合成、甘草查尔酮结构的确定和全合成、补骨脂乙素合成以及灰黄霉素的新合成路线研究等一系列高水平的有机化学研究工作。这些研究工作对促进天然产物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研究
20世纪60年代,随着中国国防和民用核科学的发展,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危害健康的机会日益增多。谢先生受命负责研究放射性核素促排药物,开始了他科学工作的又一个新阶段--为开发新一代医用螯合剂进行不懈的探索。他巧妙地提出了新型螯合剂分子结构的设计思路,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两个相邻酚羟基多胺多羧螯合剂。实验结果证实,这类螯合剂果然对目标放射核素都有较好的促排效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双酚胺酸。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研究发明了一种新型鳌合剂--喹胺酸,并研究成功从野生植物中以较高收率提取左旋多巴的工艺,不仅解决了生产喹胺酸所需的原料问题,而且也同时解决了一直依赖进口的震颤麻痹症治疗药物--左旋多巴的国产化问题。此外,他还在放射性锶促排解毒药物口服医用螯合剂骨质疏松新药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其中一些研究工作,现还在继续深入发展。

谢毓元在药物研究中成就卓著,建树良多,许多成果受到中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先后多次荣获国家和科学院的各种奖励。一位科学家能在一个方面取得优异的成绩已属不易,而谢先生却能在多个不同的研究方向上都取得突出的成绩,实在令人赞叹。

事业

谢毓元谢毓元(左)
谢毓元不仅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领导者组织者。他先后担任室主任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许多职务,为研究所的发展殚精竭虑,运筹谋划,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特别是在他担任所长期间,因正值改革开放初期,研究所的发展面临经费不足,竞争加剧等许多困难。他审时度势,领导全所迎难而上,大力推进国际合作、 新药研发和科研基本条件建设。短短几年,成绩斐然,打开了研究所发展的新局面,为药物所以后十多年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药物所国际合作取得重要突破,包括400兆核磁在内的一些重要仪器设备引进,都是那一段时期中取得的成绩。

谢毓元还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几十年来,他培养了一代又一代青年科技人才,至今学生已广布海内外。

个人事迹

老师眼里的好学生
谢毓元有机化学与药物化学家。生于1924年。1949年清华大学化学系毕业。1961年获前苏联科学院天然有机化合物化学研究所副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部)。在许多药物领域进行了长期研究并发现了一些效果优良的新药,均超过国外报道的药物效用。 

谢毓元谢毓元


在苏联老师的眼里,此话是对这位聪明、勤奋的中国学生的褒奖。而谢毓元以此为动力,在中国的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战线上,默默奋斗了40多年,不知亲手做出了多少实验,发现了多少效果优良的新药,给多少患者送去了健康的福音。幸福的感受,在良药济世的一刹涌发。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研制药物,绝大多数的时候,只是一个搞后勤的无名英雄,很少会有直接与病人接触的机会。但有一次,谢毓元被请到了舞台前面,和被他救助的病人棗/FONT>800个学生相见了。

1991年,郑州财会专科学校一女同学因被学校处分,产生报复心理,把砒霜放到学校食堂发好的面粉里,面粉做成馒头后,导致800个学生同时中毒。有关方面紧急向全国求援,谢毓元研制的二巯丁二酸,不仅挽救了所有中毒学生的生命,而且连一点后遗症都没有留下。

谢毓元这辈子不知研制了多少新药:降压药、抗生素……当国防急需他研制放射性同位素和重金属的促排和解毒药物时,他又义无反顾地全身心投入其中。市场经济了,研究这类药物缺乏资金支持。但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生冲突时,他总是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他的手就是一杆衡量幸福的天平,满足他人,胜过满足自己。

日本铀泄露引起人员中毒日本放射医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也慕名而来向谢毓元求援。谢毓元的名声传得更远了。

谢毓元谢毓元(左)
幸福的感觉,是把年轻人推向前面

谢毓元喜欢打桥牌、下象棋,半夜爬起来看足球,手舞足蹈。据师母揭发,他连三流的丙级队比赛都要看,其热情劲真令人感到匪夷所思。他与何祚庥一样爱好打太极拳,不过碍于场地,只能在阳台上比划几下。

对年轻人,他在学术上要求非常严格,在其他方面则很宽容。他对人才流失问题几乎是焦急地关注着,他不仅动员自己的优秀学生学成归国,而且为他们四处奔走改善研究环境。在他的努力下,他的一个学生入选了科学院的“百人计划”,即将回国接替他的课题组组长职务,成为新世纪的学科带头人。

治学秘方,要有平常心
谢毓元非常看重院士的称谓,而且是精神意义上的。他认为,抄袭和假造数据现象,已成为学术界中一股不容忽视的浊流,作为院士,不仅要洁身自好,自己不造假,不帮人家造假,还要旗帜鲜明地反对造假。

谢毓元有着深厚的家传。父亲谢容初是京师大学堂的毕业生。膝下三个儿子,各有所长。谢毓元的大哥谢毓晋,原同济大学医学院院长。二哥谢毓寿,北京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谢氏一门三杰,在家乡苏州被传为佳话。
谢家子弟缘何成才?谢毓元告之,有独门治学秘方:
1.科学不是普升职务、成名的阶石。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追求高尚的科学,最终会被科学唾弃。
2.科学工作需要细心、耐心、恒心,还要一颗平常心。人生总是要一步一个脚印踩着过来的,不可能像股市操盘一样大起大落。
个人成就
谢毓元谢毓元
血吸虫病药物,金属中毒解毒药物,放射性核素促排药物,震颤麻痹症药物等领域进行了长期研究并发现了一些效果优良的新药。

在天然产物领域,全合成了绝对构型与天然产物一致的降压生物碱莲芯碱及抗生素灰黄霉素。研究新螯合剂的合成,在多个系列的新型化合物中找出喹胺酸对钚、钍、锆等放射核素有促排作用,酰膦钙钠对放射性有促排作用,均超过中国国外报导的药物效用。对促排药物的设计、合成、药效筛选、作用机理、配位化学等方面有系统完整的研究。

发表论文100余篇,担任多种期刊编委,培养博士后2名、博士10名、硕士8名。  

荣誉
1. 促排药“喹胺酸”获国防评委二等奖(1981);
2. “中草药活性成分的研究十二种新有效成分的发现”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2);
3. 促排药“酰膦钙钠”获卫生部一等奖(1983);
4. 解毒药“二巯基丁二酸”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990);
5.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
6. “表油菜内酯合成研究”获国家科技成果证书(1998)。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赵承嘏    下一篇 池志强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