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冠平
冯冠平,教授、博士生导师。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精仪系,历任清华大学精仪系副主任、科技处处长。现任清华大学校长助理兼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深圳市清华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曾获国家教委、科委颁发的“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奖牌和证书、国家人事部、国家教委颁发的“突出贡献的回国留学人员”奖牌和荣誉证书,并先后三次获国家发明奖,1985年获得日内瓦国际发明银奖,拥有二十一项专利,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主要成果包括:非接触式位移-振动电涡流传感器获国家发明三等奖(1982);FL-1柔性转子振动自动控制系统获第十四届日内瓦国际发明银奖(1985);带微机风扇动平衡机获国家发明四等奖、轻工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87);高稳定电涡流传感器获北京市科技成果三等奖(1988);大型旋转机械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0);大型电站故障诊断系统获国家七·五攻关项目优秀成果奖(1991); 20万千瓦电站汽轮发电机组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获机电部科技成果一等奖(1992)。此外作为第一发明人,共获得谐振阻尼式湿度传感器10多项国家专利。1986年以来在国际、国内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
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量传感器(表面声波、石英谐振式等)的应用基础和研究开发;数字量传感器应用中的机、电系统。
冯冠平是一位多重角色的人物——拥有22项专利的传感器专家、至今仍在教书育人的清华大学博导、从事风险投资的“清华南方系”的领军人物、上市公司力合股份(000532)的董事长。
冯冠平认为自己这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清华大学学习、留校从事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第二阶段是来到深圳特区创办了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冯冠平在清华可谓一帆风顺:1970年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毕业后留校,30岁出头就拿了国家发明奖,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他就拿到了三个国家发明奖。1990年以后,用冯冠平自己的话说是“当官去了”:1990年开始,他先是担任了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的副主任,1993年被任命为清华大学科研处处长,1994年成为校长助理,主管科研工作,在清华的事业如日中天。
这时,年过五旬的冯冠平却作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选择——走出清华园,南下创业。
深圳热土上的创业者
2004年2月20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当冯冠平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手中接过获奖证书时,他自豪地告诉李长春:“我来自深圳”。在没来深圳之前,冯冠平可能没有预料到自己会与深圳结下不解之缘,深圳成为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1995年,他向清华大学提出了在深圳成立研究院、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建议。1998年市校合建的“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园区建成后,合作方深圳市政府说:“该准备的条件,我们都准备好了,你们怎么还不动呢?”此时对在外地创办研究院仍有顾虑的清华校方又找到冯冠平:“这是你积极提倡创建的,还是你去经营管理吧”。就这样,冯冠平带着了七、八个清华人到了深圳。深圳市给了他们三年时间和二十个编制,要求他们三年后完全走向市场。这使初来乍到的他们强烈地感到,从此真的要“下海”了!
当时也有不少同来的教授对冯冠平说:“上你的当了!我们在清华呆得好好的,现在却都要‘下海’。”冯冠平却风趣地告诉他们:“不要害怕!第一,我是太湖边上长大的,会游泳,水性好;第二,深圳市不是给了我们一个“游泳圈”、让我们学三年吗?如果三年内都学不会,那我们真是笨蛋,只能在海里淹死了。”
从最初的几个人在一个小楼里租房办公开始,到如今,五年内研究院创建了5个实验室,孵化了100多家高科技企业,资产翻了十几番,总建筑面积将近四十万平方米。
装配车间宽敞明亮,工人正熟练地埋头组装产品,大到人体秤,小到能精确称出一张名片重量的微电子秤等各类产品在这里都能看到。冯冠平从一堆码放整齐的盒子中拿出一台人体电子秤成品,金属支架和透明玻璃台面的设计充满现代感,出口价格为20多美元。冯冠平把电子秤放在地上,脱下鞋双脚踏上去,电子显示屏上马上亮出“78”的字样。冯冠平笑了,但笑容里明显多了几许自豪,因为这就是2004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奖的项目。
早在1996年冯冠平就开始带领一批人从事石英传感器的科研及成果产业化。刚开始非常艰难,主要是产品合格率低,达不到95%,成袋成袋的废品被抬出来,一年下来钱也用光了。1998年研究院成立后投入一定资金和技术力量,挽救了这个项目,产品合格率也慢慢上来了。1999年,德国厂商在网上公开招标:需要开发一个测量人体脂肪的电子秤,要求三个月完成十几万台的订单。传感公司毅然接受了这一挑战,实验室昼夜奋战,如期做出样机,当年就出口了20万台,创汇3000多万元。这个项目救了清华力合传感公司,使之很快走上良性扩张的道路。现在已有上百种产品,去年的销售额超过两亿元,利润两千多万,占领了德国市场的80%,同时还打入了美国和日本的市场。2004年3月初,清华力合与这家长期合作的德国厂商签约:未来五年产品出口合同额在30亿—50亿元。冯冠平认为,力合传感的竞争优势不仅仅是生产成本低,最重要的是采用的技术正是我们自己的专利发明。
冯冠平在深圳的路越走越宽。他觉得这一切应感谢清华和深圳。清华给他提供了一个舞台——让以前纯粹搞研究的他来管全校的科技工作;而深圳给了他另一个舞台——以科技创业的机会,走出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新路。他喜欢深圳这个“移民城市”,氛围好,思想比较解放。他说:“如果在世界上让我选择生活的地方,我会选两个:一是深圳,另一是美国硅谷。因为这是两个移民集中的地方,高科技发展快,也比较自由。”
不走寻常路的投资家
冯冠平说,自己早年在农村时,不管去哪儿,他来回所走的肯定不是同一条路。连吃饭这样的小事也一样,今天吃了这个明天肯定不会再吃同样的,一定要尝尝新的菜肴、新的地方。正是这样的个性,冯冠平在深圳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初到深圳,到底做什么?最现成的做法是以清华的优势,搞培训办班挣钱。冯冠平没有这样做;当时大学办企业的很多,很时髦,冯冠平也没有走这个路子。他们去搞了一个“孵化器”,从事应用技术的研究。冯冠平把研究院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中心、应用技术研究的中心、科技成果的孵化基地。运作的形式是成立风险投资公司,对看好的企业投资、提供技术支持,并创造一个培育、孵化的氛围。运行机制上,冯冠平以“四不像”的理论奠定了研究院的发展基础:研究院是大学,但不完全像大学,文化不同;是事业单位,但不完全像事业单位,机制不一样,按企业化来运行的;是研究单位,但不完全像研究单位,功能不一样,还具有培养人才、孵化企业、研发产品的功能;是企业,但不完全像企业,目标不一样,企业完全强调经济效益,研究院强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
谈到研究院赚到的最初的几桶金,冯冠平回忆说,第一桶金来自培训,第二笔钱来自房租——把盖起来的科技园租出去。最先来科技园的前一两家公司他们没有收房租,因为看好他们的发展前景,而是以房租入股,其中一家现在就要在香港上市了。一家家企业进来后,园区人气渐涨,也带旺了周边的地价。不少在这里办公司的老总都发了财,眼看着他们这几年里车子越换越高档。冯冠平笑言,在深圳,这里被认为是“风水宝地”,进来的企业百分之七、八十都有了良好的发展,孵化的企业有的要在香港上市,有的即将在新加坡上市。刚开始时,进来的企业没有一家年销售额超过一个亿,而去年,超过亿元的达到20家。
在园区孵化的企业成功了,冯冠平也成功了。研究院所属的清华创业投资公司现在注册资本3亿元,净资产已达七、八个亿。问起冯冠平用孵化器挣钱的奥秘在哪里?他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园区就是给鸡提供一个生蛋的窝。能挣到钱是源于“信息不对称”,他说,引来的鸡都在我们的眼皮底下,对它们很了解,哪个能生蛋,哪个不能生蛋,我们都清楚,对那些能生蛋的,就多增加一些营养。他把这一做法归结为:孵化器和风险投资互动。
在风险投资上做得顺风顺水的冯冠平,最终在2000年进入了资本市场。 冯冠平直言不讳地说,培育高科技企业的最终的目的是要卖掉它,而用心搞好它的目的就是想卖更好的价钱,而这个“出口”就是资本市场。
虽然收购上市公司的目的很明确,但收购当时的“粤华电”却是一次机缘巧合——用冯冠平的话说:本来是当红娘牵线的,结果自己被相中,当了新郎。
当年,山东一家公司想收购粤华电,托冯冠平约珠海市的领导一起谈谈。市委领导听明来意却说:“他要,我不给,你要,我可以给你!”同时还开出一个附加条件:希望清华大学在珠海也办个科技园。当时的珠海经济处在一个低谷期,冯冠平觉得无论在珠海是收上市公司,还是建科技园都是一个合适的“买入点”,就请示了学校,上市公司照收,科技园也建起来了。如今力合股份的办公地点就在位于珠海唐家湾的清华科技园。收购力合股份后,冯冠平还做出一项不合“常规”的安排:上市公司原经营管理班子全盘接收过来。冯坦率地说,这样做一方面是由于当时我们没人,更重要的是看到原来的管理人员的素质比较好,当时公司还有很多历史遗留问题需要处理,他们对上市公司的历史情况比较了解。收购完成后的这三年,力合股份每年的业绩都以50%的幅度递增,2003年某金融机构对高校上市公司的业绩排名中,力合股份排名第一。
勇往直前的“挖土机”
冯冠平在研究院有一个外号叫“挖土机”,因为他胆子大,敢想敢干,勇往直前。
说起冯冠平的性格,无论他自己,还是一起共事多年的同事,评价惊人的一致:脾气急!与冯冠平经历相似,早在1994年就作为清华的“先锋”南下深圳为创业打基础、现任珠海清华科技园董事长的马喜腾教授,谈起冯冠平这位老同学、老同事时神采飞扬,在他眼中,冯冠平精力充沛,思维跳跃,总要比别人早想一步,比别人早动半步。马教授直言:“老冯的脾气暴躁!每当新东西出来,他自己感觉得到,但其他人不一定能明白,工作的步伐可能一时没跟上,但他等不及啊,就急了,直嚷嚷:把时间都耽误了!不过,磨合了这么多年,现在好多了。”
冯冠平现在身兼数个领导职务,但他最喜欢“老师”这个亲切的称谓,他觉得自己的本色确实是一位老师,而且现在还带着博士生。正是在“冯老师”的带领下,研究院不仅发展起来了,而且创造了32个百万富翁,冯冠平估计“有几个这两三年内可能会成为千万富翁,要比我的资产多得多”。衣着朴素的冯冠平说,财富当然是好东西,作为一个企业家,就要追求财富的不断增值,对于集体的财富,他希望越多越好,在保证股东得到高额回报的同时,为一起奋斗的管理人员创造财富。冯冠平说,自己除了脾气比较暴躁外,手下人还觉得他比较“粗”。但我们却惊讶地发现冯冠平的手机铃声设置的是一个稚嫩的小女孩声音:“爸爸,来电话啦;爸爸,来电话了!”。 听秘书说,这是因为他心爱的女儿现远在德国留学。问起马教授和冯冠平共同创业十年的感受,他夸张地说:累……!很久以前,马教授曾劝冯冠平:“稳一点吧,我们都快六十岁了,差不多就行了。”但发现冯冠平的脚步收不住。马教授笑呵呵地说:“老冯的脑子里不断地有新东西蹦出来,他兴奋,禁不住要往前走,我们就跟着他不停地往前奔。”
“我现在已经50多岁,还希望实现两个愿望。一个是争取拿到国家科学发明一等奖,把一等奖的空缺填补掉;另一方面希望在5年内再孵化一大批科技企业,使它们的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冯冠平的两个愿望。
“我们现在投资的50多家公司,一半以上是我们自己创办的,也非常需要外面的投资。比如力合数字电视,生下来就是个姚明,需要格外充足的养分才能长大、长好。清华第一次就投资了1个亿,但还不够,单靠自己养不活,就请了其他创投机构一起投。”冯冠平认为现在企业需要更多的合作。
“不要害怕!第一,我是太湖边上长大的,会游泳,水性好;第二,深圳市不是给了我们一个“游泳圈”、让我们学三年吗?如果三年内都学不会,那我们真是笨蛋,只能在海里淹死了。”冯冠平鼓励大家创业需要经得起风险。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