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生命科学   
[0] 评论[0] 编辑

双相情感障碍

概述: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又称躁郁症,是一种严重的心境障碍,其特征为情绪波动的剧烈变化,包括躁狂发作(Manic Episode)、抑郁发作(Depressive Episode)和间歇期(Interepisode Interval)。这种疾病影响着患者的情绪、认知能力和行为,对其社交功能和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

结构: 双相情感障碍的结构包括不同类型的情绪发作和间歇期。其中,躁狂发作表现为情绪高涨、多动、冲动和过度活跃,而抑郁发作则呈现出沮丧、自责、失眠等症状。间歇期则是指两次发作之间的相对稳定期,但有时也可能出现轻微的情绪波动。

功能: 该疾病影响患者的情绪调节和认知功能,导致他们在不同的发作期表现出截然相反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波动可能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和人际关系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机制(具体信号传导通路): 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机制涉及多种神经递质、神经环路和基因因素。其中,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丙酮胺等神经递质的异常水平与躁狂和抑郁发作密切相关。具体信号传导通路包括:

  1. 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通路:多巴胺D2受体和5-羟色胺1A受体的异常激活与躁狂发作相关。
  2. 第三信号传导途径:包括蛋白激酶C信号通路和丝氨酸/苏氨酸激酶信号通路,这些途径的异常活化与情绪调节失常有关。
  3. 炎症途径:研究发现,炎症因子的异常激活可能与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机制有关。

研究进展: 近年来,针对双相情感障碍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例如,神经成像技术的发展使得研究者能够更直观地观察脑区功能异常与该疾病的关系。此外,基因组学和表观遗传学研究也揭示了许多与双相情感障碍发病相关的基因和表观遗传修饰。

举例说明: 例如,一项神经影像学研究发现,在躁狂发作期,患者的前额叶皮层活动增加,而在抑郁发作期,活动水平降低。这表明双相情感障碍与前额叶皮层功能异常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 Grande, I., Berk, M., Birmaher, B., & Vieta, E. (2016). Bipolar disorder. The Lancet, 387(10027), 1561-1572.
  2. Kapczinski, F., Vieta, E., Andreazza, A. C., Frey, B. N., Gomes, F. A., Tramontina, J., ... & Kauer-Sant’Anna, M. (2008). Allostatic load in bipolar disorder: implications for pathophysiology and treatment. 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 32(4), 675-692.
  3. Phillips, M. L., Kupfer, D. J., Scott, J., & Yatham, L. N. (2018). Bipolar disorder: new perspectives in health care and prevention. JAMA, 319(15), 1567-1568.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灵芝酸    下一篇 ALDH7A1基因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