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常见疾病   
[0] 评论[0] 编辑

肝内胆管结石

1. **定义**


肝内胆管结石(Intrahepatic Bile Duct Stones,IBDS)是指胆结石形成在肝内胆管系统内。这种病变在亚洲尤其常见,常与肝胆管的慢性炎症和胆道感染有关。


2. **病因**


肝内胆管结石的形成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但以下几个因素被认为可能相关:

   - **胆汁淤滞**(Bile Stasis):胆汁在肝内胆管内滞留,容易形成结石。

   - **感染**(Infection):细菌感染可能引起胆汁成分改变,促进结石形成。

   - **胆汁成分改变**(Changes in Bile Composition):胆汁中钙、胆固醇和胆红素含量的变化也会影响结石形成。

   - **遗传因素**(Genetic Factors):某些遗传因素可能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


3. **临床表现**


肝内胆管结石的症状可能因结石的大小、数量及其在胆管系统中的位置而异。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

   - **腹痛**(Abdominal Pain):通常位于右上腹或上腹部。

   - **黄疸**(Jaundice):由于胆道梗阻引起,表现为皮肤和巩膜发黄。

   - **发热**(Fever):伴随感染时出现,可能为间歇性高热。

   - **恶心和呕吐**(Nausea and Vomiting):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这些症状,尤其在胆管急性梗阻时。


4. **诊断**


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 **影像学检查**(Imaging Studies):包括超声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和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

   - **实验室检查**(Laboratory Tests):血液生化检查可能显示肝功能异常,胆红素升高等。


5. **治疗**


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方法因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异。主要的治疗措施包括:

   - **非手术治疗**(Non-Surgical Treatment):包括药物溶石治疗和体外震波碎石术。

   - **手术治疗**(Surgical Treatment):包括胆管切开取石术、肝叶切除术和肝移植术。

   - **内镜治疗**(Endoscopic Treatment):通过ERCP进行结石取出和胆道引流。


6. **预后**


肝内胆管结石的预后取决于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但复发率较高,需要长期随访。


**参考文献**:

1. Chen, M. F., et al. "Intrahepatic stones: an Oriental experience." World Journal of Surgery 15.3 (1991): 391-397.

2. Lee, S. E., et al. "Intrahepatic duct stones: pathogenesis and management." Annals of Surgery 233.5 (2001): 666.

3. Kim, H. J., et al. "Percutaneous treatment of intrahepatic stones." 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 166.1 (1996): 140-141.

4. Yamada, T., et al. "Cholangioscopic findings in hepatolithiasis."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45.5 (1997): 443-448.

5. Han, J. K., et al.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graphy of intrahepatic duct stones." 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 174.6 (2000): 1401-1405.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胆囊结石    下一篇 溃疡性结肠炎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