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神经科学   
[0] 评论[0] 编辑

突触结

突触结(Synaptic bouton),又称突触末端或突触终端,是指神经元的轴突末端膨大部位,它是突触传递过程中神经递质释放的关键部位。


1. **基本定义**

   突触结是神经元的轴突末端膨大区域,在这里神经元与其他神经元、肌肉细胞或腺体细胞形成突触。突触结含有大量突触小泡,这些小泡内储存着神经递质。


2. **突触结的结构**

   - **突触小泡**:突触结内含有许多突触小泡,这些小泡充满了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谷氨酸、γ-氨基丁酸等。

   - **线粒体**:突触结内的线粒体提供ATP,以满足神经递质合成和释放所需的能量。

   - **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突触结膜上有大量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当动作电位到达突触结时,这些通道开放,钙离子流入突触结,触发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


3. **突触结的功能**

   - **神经递质释放**:突触结的主要功能是释放神经递质。动作电位到达突触结时,钙离子内流促使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神经递质被释放到突触间隙中。

   - **信号传递**:突触结通过释放神经递质将电信号转换为化学信号,再由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接收,实现神经信号的传递。

   - **突触可塑性**:突触结在长时程增强(LTP)和长时程抑制(LTD)等突触可塑性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这些过程是学习和记忆的基础。


4. **突触结的生理过程**

   - **动作电位到达**:当动作电位沿轴突传导到达突触结时,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开放。

   - **钙离子内流**:钙离子通过开放的通道流入突触结,导致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

   - **神经递质释放**: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神经递质扩散到突触后膜并与受体结合。

   - **信号传递和终止**: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被激活,产生突触后电位。神经递质通过酶降解或再摄取机制被清除,终止信号传递。


5. **突触结与疾病**

   - **神经退行性疾病**:突触结功能异常与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这些疾病通常伴随神经递质释放和突触传递的障碍。

   - **精神疾病**:突触结的异常活动也与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相关,研究表明这些疾病可能涉及突触小泡释放和神经递质水平的变化。


6. **相关研究**

   突触结的研究揭示了神经传递和突触可塑性的基本机制。利用电生理记录、荧光成像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科学家们能够深入了解突触结的结构和功能。


参考文献:

1. Kandel, E. R., Schwartz, J. H., & Jessell, T. M. (2000). *Principles of Neural Science*. McGraw-Hill.

2. Purves, D., Augustine, G. J., & Fitzpatrick, D. (2012). *Neuroscience*. Sinauer Associates.

3. Bear, M. F., Connors, B. W., & Paradiso, M. A. (2007). *Neuroscience: Exploring the Brain*.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4. Südhof, T. C. (2013). *Neurotransmitter release: The last millisecond in the life of a synaptic vesicle*. Neuron.

5. Rizzoli, S. O., & Betz, W. J. (2005). *Synaptic vesicle pools*.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电紧张突触    下一篇 棘突触

标签

暂无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