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微生物学   
[0] 评论[0] 编辑

白蛋白

白蛋白是肝脏合成的,因此血清白蛋白浓度可以反映肝脏的功能,同时血清白蛋白水平的改变能导致一系列的病理性继发症,因此,测定血清白蛋白常用于病人状态的非特异监视。病理性降低:(1)蛋白质丢失,常见于大量出血或严重烧伤和肾脏疾病。(2)合成障碍,肝脏功能异常。(3)营养不良或吸收不良。空腹12小时取静脉血。

性质

白蛋白的分子结构已于1975年阐明,为含585个氨基酸残基的单链多肽,分子量为66458,分子中含17个二硫键,不含有糖的组分。在体液pH7.4的环境中,白蛋白为负离子,每分子可以带有200个以上负电荷。它是血浆中很主要的载体,许多水溶性差的物质可以通过与白蛋白的结合而被运输。这些物质包括胆红素长链脂肪酸(每分子可以结合4-6个分子)、胆汁酸盐、前列腺素、类固醇激素、金属离子(如Cu2+、Ni2+、Ca2+)药物(如阿司匹林青霉素等)。

生理作用

1、维持血液渗透压

白蛋白占全部血浆蛋白的50%以上。保持血液系统内的血浆胶体渗透压,调节组织与血管之间水的动力平衡,是维持渗透压的主要因素。正常人每100ml血液中白蛋白的含量为3.8~4.8克,但胶体渗透压中却有70~80%由白蛋白完成的,这是因为它分子小,分子量约6.9万,(多数血浆蛋分子量在16~18万之间),有效渗透颗粒较多。1克白蛋白产生的渗透压相当于20毫升液体血浆或40毫升全血所得到的血液动力学效应是相等的。

2、运输和解毒作用

白蛋白能与许多物质结合产生广泛可逆构形的改变。白蛋白能结合阳离子,也能结合阴离子,所以白蛋白能输送许多性能不同的物质,如脂肪酸、激素微量金属离子维生素和药物等。许多在水中微溶的物质,在血浆中或白蛋白溶液中则为易溶,事实上溶解物是与白蛋白结合而成的复合物。白蛋白这种结合功能有助于微溶的代谢物运输。除此之外,白蛋白并能结合有毒物质,运送至解毒器官,然后排出体外。

3、抗休克作用

白蛋白能增加血液的有效循环量,对于失血、创伤、手术或烧伤所致的各种休克,均有明显疗效。

4、营养作用

组织蛋白质和血浆蛋白质存在着动力平衡,可以互相转化,在氮代谢发生障碍时,白蛋白可作为机体内的氮源,为各种组织提供蛋白营养。白蛋白还能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5、20~25%白蛋白液体是高渗液体,能调节由于胶体渗透压紊乱而引起的机能障碍,如浮肿、腹水。输入白蛋白液后能使浮肿消退和腹水减轻、利尿。对防止和减轻脑组织的水肿亦有显著的疗效。

缺乏症状

1、胶体渗透压紊乱出现水肿

2、运输能力不足,例氨基酸、激素、维生素等器官供应减少;分解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泄出去。

3、循环血量与重要器官患白蛋白缺乏症出现休克;有时甚至引起器官慢性退行性性变。

减少原因

1、饮食不足,或消化道疾患,不能很好地吸收消化,缺乏制造蛋白的原料。

2、肝脏是合成蛋白的主要场所,而白蛋白的合成几乎全由肝脏合成,各种肝脏、蛋白补偿机能受损,则造成制造的不足。

3、消耗过多:急、慢性感染、肿瘤发热、甲亢;生理性的妊娠、哺乳期。

4、大量丧失:流血、外伤、肾病。

优点

1、白蛋白注射液浓度高,所需用量相对的少,不会使血液循环系统负担过重,可减少输血的不良反应。

2、粘度低,易输注,20%白蛋白液的粘度和正常血浆相等。

3、血浆中胶体渗透压的80%由白蛋白提供的。20%白蛋白液具有的渗透压较等量血浆大4~5倍。

4、白蛋白在有稳定剂时经60°C10小时加温灭活病毒。没有传播HBV、HCV、HIV的危险性。

5、无抗原性,可反复输注。

6、比血浆含钠盐少,治疗水肿更有意义。

7、可利用不适合临床输用的血浆来制备。适合血浆的综合利用。

贮存要求

白蛋白注射液切冰冻保存,应保存于2~8°C条件下。经一定时期的存放后,底部可出现微量云雾状的沉淀,它对人体无害。但若出现明显或振摇不散的沉淀时,不得使用。

人血白蛋白

人血白蛋白是从人血浆中提取的非变性、纯净的白蛋白制剂,主要用于如下常见的危重急症:

一、内科各种低白蛋白血症性水肿,如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等。

二、外科各种血容量不足引起的休克,如出血性创作性休克,颅脑外伤引起的脑水肿。

三、妇产科的失血性休克、子痫、小儿早产等。对于心功能不全、高血压、食道静脉曲张、无尿症、烧伤性休克早期均不宜使用。

人血白蛋白制剂不含任何抗体,不会增加机体免疫力。人体补充营养,应该用水解蛋白、复方氨基酸、葡萄糖等,这些药进入机体后会立即分解利用。另外,对进口的白蛋白制剂更应慎重使用。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白化病    下一篇 竞争剂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