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效应
南风效应同属于“人际效应”的范畴,效应的核心在于注意到人际关系因素产生的影响,指导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平台。南风效应来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说的是北风和南风比赛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来了一个呼啸凛冽、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接着南风徐徐吹动,行人顿觉风和日丽,春暖上身,于是始而解开钮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在人们的观念中,北风似乎威力更大,为什么却输了?原因在于南风采用了“软”的手段,而北风则采取了“硬”的手段,使人们产生抵触心理。
北风遇事焦躁,不加三思,即用粗暴行为横加干涉,其法不可取。往往激怒别人,结果自然是一事无成。而南风却遇事镇定,充分地分析事情的利弊,充分地考虑人家的感情。顺其意而后行之,采取和风细雨的方式,把工作做细做好,自然就能马到成功了。从寓言本身带来的指导思想,对于人力资源的工作者们,在于在具体的工作活动中,一定要特别注意讲究工作方法和沟通手段。实践证明,南风徐徐吹动的“柔”比北风凛冽刺骨的“刚”效果更佳,是优化工作活动、提高沟通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
“南风效应”启示思想政治工作也要注重方式方法,以情感人,像和煦的南风一样温暖工作对象,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情感是人在活动中对客观事物所持有的态度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映形式。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感--这是道德信念、原则和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在现实思想政治工作中,“北风效应”却大有市场,即缺乏积极情感,方式简单粗暴,往往挫伤受教育者的自尊心。在家庭教育中也要讲究方法:如果你对孩子采取高压政策,动辄怒骂,甚至体罚这些简单强制的教育方法,只会使你的孩子将“大衣裹得更紧”;采用和风细雨“南风”式的教育方法,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循循善诱,积极引导,你会轻而易举地让学生“脱掉大衣”,达到你的教育目的,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南风效应”缺失原因
第一,传统教育观念和方式的影响。1.重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主体地位,轻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思想政治工作者高高在上,以盛气凌人的说教姿态,使受教育者只是机械地顺从。在教育方法上,采用单一的灌输模式。2.重智商,轻情商。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往往只注重受教育者的智育发展,忽视他们的情感世界,而没有情商的发展不是全面的发展。3.重标准化教育,轻个体化教育。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培养统一的标准化的人,而忽视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不能很好地把握各个受教育者的特点,使受教育者感受不到“南风”的吹动,从而影响了两者的互动和教育效果。
第二,低认同感和成就感。虽然社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期望很高,但现实中也有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偏见,“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这样,社会的高期望和现实低认同发生了矛盾,思想政治工作者感到困惑和无奈。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劳动也属难以计算的精神生产劳动,劳动与价值体现不甚相符,心理失衡。
第三,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参差不齐。就心理素质而言,许多思想政治工作者由于工作压力大,任务重,生活条件不如意,又要维护自己的正面形象,对己要求严格,使许多不良情绪积压在心底,长期得不到排泄,导致情绪低沉、忧郁、烦躁、焦虑,对人对己苛刻。据调查,有半数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有的还有轻度焦虑,甚至构成心理疾病,影响了工作和生活,严重地引发了职业倦怠。
“南风效应”的增强
第一,要有满腔的热情。首先,要热爱受教育者。“知之深,爱之切”。热爱受教育者,就要深入到他们的内心深处,关心、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化解不良情绪,以无私的关怀,激发受教育者积极向上的情感,从而战胜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其次要热爱思想政治工作事业。只有带着饱满高昂的工作热情,才能以情激情。
第二,主客体要建立尊重平等和谐的关系。平等和谐的关系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要尊重受教育者。爱默生认为,“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受教育者”。要尊重他们的人格,不无端地指责,更不能讽刺挖苦,挫伤他们的自尊心。
第三,要有殷切的期望,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要有“皮格马利翁”的精神,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发展成才。要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打击;多一些赞扬,少一些责备,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和主体地位,培养有创新能力和独立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第四,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人格魅力。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具备“南风”的素质和技巧,就要有高尚的情操、健康的情感、自身良好的人格魅力和亲和能力。要善于营造融洽的气氛,使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善于表达自己的关爱情感。“亲其师,信其道”,个体对他人的情感会迁移到与他有关的事物上去。思想政治工作者具备较高的人格魅力会打动受教育者,使人产生“向师心理”,收到良效。
实施“南风效应”应纠正三个问题
一是不能“无风”。指的是不要吝啬你的热情和爱心,要慷慨地献出你的温柔。罗曼·罗兰说:“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将变成黑暗。”教育是互相感化的,像北风似的冷漠会造成双方情感交流不畅,达不到思想共鸣,因而造成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是不能“滥风”。指的是要处理好严管和爱护的关系,既不能采用北风式的简单粗暴,也不能温柔过度,无原则的爱,迁就受教育者。要严中有爱,爱而不溺。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是善良的人,但不应该是无原则的'老好人'。”高尔基认为:“爱护孩子,那是母鸡也会做的事情;而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受教育者的爱在于教育,这才是理智的爱。”
三是不能“偏风”。指的是要公正平等、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受教育者,不能带着有色眼镜看人用人。要让和煦的南风吹到所有人身上,温暖所有人的心。
一个在山中茅屋修行的老法师月夜里散步归来,碰上一个小偷正从他的茅屋里出来。他知道小偷在茅屋里找不到什么值钱的东西,便脱下身上的大衣披在惊魂未定的小偷身上,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望着消失在夜色中的小偷的身影,老法师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能送一轮明月给你!”第二天早上,老法师睁开眼睛,便看见那件披在小偷身上的大衣叠得整整齐齐地放在门口。老法师高兴极了:“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名学生在学校花园里摘了一朵玫瑰花,被老师发现了,他眼泪汪汪的对老师说,他的外祖母病得很重,他想把这朵玫瑰花献给外祖母。这位老师把他引进办公室,十分动情地对他说:“你这样小小的年纪就懂得孝敬老人,你的心灵真是太美好了,你这种美德使我很感动,因此老师也献给你一朵玫瑰花。”接着这位老师又说:“至于你摘花园里的玫瑰花这件事,千万不要告诉你的外祖母,因为她老人家听了要生气的,老师代你赔偿好了。”
陶行知先生在担任一所小学的校长时,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班上的学生,当即制止了他,并要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放学后王友已经等在校长室准备挨训了,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异地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在他手上,说:“这块糖果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王友更惊异了,眼睛睁得大大的,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泪后悔的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的笑了,说:“你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果了,我的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吧。”怀揣着糖果离开校长室的王友,此刻的心情不难想象。
南风真是神奇。她让小偷有了“明月”,她把“美德”铭刻在了学生的心里。试想,假如刮起吼吼北风:对小偷拳脚相加,对摘花的学生一顿训斥,给砸泥块的学生一个处分,后果将是小偷和摘花的学生吸取了一次教训,将来变得更狡猾;王友会自暴自弃,成了一个不敢有所作为的平庸者。大师们将“南风”的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
忙碌的教师为了“脱掉”学生身上那无知无识的土气、道德缺失的流气、独生子女的霸气,认真地工作着,然而,不同的人们在工作成果上却大相径庭。有的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改造”,终成社会栋梁;有的则阳奉阴违,伺机待发,令人恐惧;还有的顽固不化,甚而变本加厉,其害无穷。
1.教师在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时,要让学生感到温暖。教师关心爱护学生,会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建立起师生关系的肯定感情。学生把教师当作朋友,就会自觉遵守班级纪律。教师对学生冷漠甚至冷酷必然会造成师生间的情感对立,而这种对立的情绪是班级管理最严重的障碍。
2.付出爱心与严格要求的统一,实行感恩教育。严格要求之中,一定要包括爱的感情。作为班主任,要注意教育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用宽容和感谢的目光看待周围的一切,引导他们用心感受世界的美好和自己的幸福。
3.树立允许学生犯错误的教育观念。宽容并不是纵容放任的自流,并不是缺乏必要的批评和指导。北风和南风都想使行人把大衣脱掉,但由于方法不一样,结果大相径庭。处理问题时,应尽量采取柔和的、暗示的方法,简单粗暴的训斥和当众讽刺、挖苦不但不会起到效果,相反会引起怨恨和对立。当学生犯了错误时,要冷静处理;现在的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独立意识非常强。处于青春期的他们,躁动不安,情绪不稳,容易陷入迷茫,对外界事物很敏感,很容易走向极端。这时候的他们犹如风雨中的一棵小树,迫切需要外界的关注和安慰。如果老师过分苛求,孩子也许就被不经意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给毁了。
[2] 山东省某中学 http://www.yzbz.net/ReadNews.asp?NewsID=400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