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心理学   
[0] 评论[0] 编辑

客体关系

客体关系理论(object-relationstheory)

客体(object)一词为Freud所使用,对婴儿而言,客体指满足需求的事物,对儿童而言,客体一词可与『他人』互换,客体关系即指人际关系。而此等人际关系乃塑造了个体目前与人们之间的互动情形,不论是真实的或幻想的。

客体关系理论的重要假定是,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型态一旦建立,就会影响其日後的人际关系。进而言之,人们会去寻找符合过去已建立过关系型态的关系。例如:过于依赖与过于孤僻的人,有可能是在重复著刚学走路时与母亲所建立起来的关系型态。

Mahler与Clair等人研究三岁前与母亲、或主要照顾者之间的互动,认为对日後所建立的关系有深远的影响。往後生活中的客体关系,均源於儿童想寻求跟母亲再度联结。至於心理发展,可以想成是个体在区隔自己与别人时的演进方式。分为四个阶段:

---------------------------------------------------------------------------------
|阶段|年龄|特徵|
---------------------------------------------------------------------------------
|正常性婴儿自闭|出生後的前三、四个星期|婴儿反应的对象是生理紧张,|
|normal||无法区隔自己与母亲。只知觉|
|infantile||到部份(胸、脸、嘴、手)而|
|autism||非完整的自我。在此状态下,|
|||没有完整的自我,也没有完整|
|||的客体。|
---------------------------------------------------------------------------------
|共生(symbiosis)|出生後第三个月至第八个月|婴儿非常依赖母亲,似乎期望|
|||著在情绪上和母亲维持高度同|
|||步的状态。|
---------------------------------------------------------------------------------
|分离/个体化历程|始於出生後第四或第五个月|幼儿於此阶段体验到与重要亲|
|||人的分离,但仍会投向他们以|
|||确认此种经验,并寻回舒适的|
|||感觉,在依赖与独立之间感到|
|||矛盾。|
---------------------------------------------------------------------------------
|对自我与别人的|通常要等到幼儿满三岁才会|此阶段幼儿能更完全的了解自|
|认知逐渐稳定|开始|己与别人是分开的。会开始与|
|||外界建立关系,而不会恐惧失|
|||去自己的个体感。|
---------------------------------------------------------------------------------

Kohut认为,人们最健康的最佳状态是,能同时有独立与依附感,一方面以自己为荣,另方面又能把别人理想化。成熟的成人有一种基本的安全感,此安全感植基於自由、自足、与自尊的身份感,他们不必完全依赖别人,也不必害怕被封闭或遗弃。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审美心理学    下一篇 宣传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