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神经疾病   
[0] 评论[0] 编辑

糖原贮积病Ⅱ型

糖原贮积病Ⅱ型(Pompe病)又称酸性麦芽糖酶缺陷病。本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可散发。临床可分婴儿型儿童型和成人型糖原贮积病Ⅱ型(Pompe病),由酸性麦芽糖酶(acidmaltasedeficiency,AMD)缺乏而引起糖原在溶酶体内沉积、溶酶体增生、破坏,甚至释放不正常的溶酶体酶而致一系列的血细胞结构破坏糖原贮积病Ⅱ型的神经系统表现主要是运动障碍以四肢肌无力、肌萎缩假性肥大等肌病表现多见。

药物名称

中文名:糖原贮积病Ⅱ型
英文名:typeⅡglycogenosis
别 名:Ⅱ型糖原贮积病;第Ⅱ型糖原累积病;Ⅱ型糖原累积病;酸性麦芽糖酶缺陷病;pompe病

概述

糖原贮积病是由于遗传性糖原代谢障碍致使糖原在组织内过多沉积而引起的疾病根据引起糖原代谢障碍的酶缺陷和过量糖原在体内沉积的组织不同,而将糖原贮积病分为11种类型。

糖原贮积病的分类:
1.0型尿二磷葡萄糖-糖原转移酶缺陷。临床表现为肝大、低血糖、先天性肌无力,肌张力减低。

2.Ⅰ型葡萄糖-6-膦酸酯酶缺陷临床表现为肝大低血糖酮中毒酸中毒。

3.Ⅱ型α-1,4-糖苷酶缺陷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巨舌,肌无力。

4.Ⅲ型多糖-1,6-糖苷酶和(或)果糖-14→14-转葡萄糖苷酶缺陷。临床表现为肝大低血糖先天性肌无力肌张力减低。

5.Ⅳ型多糖-14→1,6-转葡萄糖苷酶缺陷。临床表现为肝、脾大肝硬化。

6.Ⅴ型肌肉磷酸化酶缺陷临床表现为运动后肌肉疼痛无力

7.Ⅵ型肝磷酸化酶缺陷临床表现为肝大低血糖。

8.Ⅶ型磷酸果糖激酶缺陷。临床表现为运动后肌肉疼痛,无力。

9.Ⅷ型磷酸己糖异构酶缺陷临床表现为运动后肌肉疼痛无力。

10.Ⅸa型磷酸化酶激酶缺陷。临床表现为肝大、低血糖。

11.Ⅸb型磷酸化酶激酶缺陷

12.Ⅹ型磷酸化酶激酶缺陷。临床表现为运动后肌肉疼痛,无力。

流行病学

Ⅱ型糖原累积病的总发病率约为1/4万,各亚型的发病率可因地域而有很大差异:婴儿型在非裔美国人中国人中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国家;而成人型在荷兰人中的发病率较高。国内自1994~2005年共报道了109例糖原累积病患者,其中Ⅱ型(肌病表现为主)患者26例,I型(肝脏损害为主)患者58例,其余各型25例。

病因

本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可散发。本病编码酸性麦芽糖酶的基因定位于17号染色体长臂23区(17q23)。Ⅱ型糖原贮积症是由于常染色体上的一个隐性基因突变,造成了溶酶体缺乏α�葡萄糖苷酶,缺少了这种酶的溶酶体不能把肝细胞中或肌细胞中过剩的糖原进行水解而大量积累在溶酶体内,造成溶酶体超载。本病是由于α-l,4-葡糖苷酶(酸性麦芽糖酶)缺乏所致,该酶是一溶酶体酶,能使低聚糖和糖原分解出葡萄糖,酶缺乏时,大量糖原累积在溶酶体内,溶酶体膨胀造成细胞受损。体内各种组织均受累,病理检查可见肝、肌肉、心、脑干运动核和脊髓前角细胞中有大量糖原累积。

发病机制

糖原贮积病Ⅱ型(Pompe病),由酸性麦芽糖酶(acidmaltasedeficiency,AMD)缺乏而引起。麦芽糖酶包括酸性和中性麦芽糖酶两种分解α-14糖苷键α-16糖苷键而游离葡萄糖分子,本病为溶酶体缺乏酸性麦芽糖酶,不能分解糖原而使之沉积在溶酶体中引起溶酶体增生,破坏甚至释放不正常的溶酶体酶而致一系列的血细胞结构破坏。溶酶体外的糖原代谢正常。

临床表现

1.婴儿型常在出生1个月或3~4个月后发病。
(1)首发症状为进食后发绀,呼吸困难,呼吸窘迫。
(2)全身肌肉无力,呈弛缓性瘫痪,且病情进展较快,常在1岁之内死亡。
(3)检查可见巨舌,心脏扩大少数病儿肝脏肿大,心律失常

2.儿童型以四肢无力为主要临床表现类似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常有呼吸困难、发绀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及腓肠肌肥大。病情进展较慢,常因肺部感染致呼吸衰竭而死亡。但部分患者可生存20年以上。

3.成人型30~40岁发病,缓慢进展性的四肢肌肉萎缩、无力,近端较远端重。以躯干肌骨盆带肌明显半数以上病人影响呼吸肌。常被误诊为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症。预后较好。

并发症

糖原贮积病Ⅱ型三型均可并发呼吸道感染也是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诊断

本病诊断依赖于典型的临床症状,心脏和肌肉的体征。
1.婴儿型可根据尿内酸性麦芽糖中性麦芽糖缺乏确诊。
2.儿童型可根据肌肉、肝脏、心脏、白细胞内酸性麦芽糖下降确诊。
3.成年型可根据肌肉、肝内酸性麦芽糖下降或消失而中性麦芽糖正常或肌肉活组织检查于切片中见到较多的糖原沉积,周围血白细胞的糖原染色阳性,予以肯定诊断。

GAA活性测定诊断法

GAA活性测定法是一种损伤较小、操作简便的诊断方法,也是一项诊断Ⅱ型糖原累积病的金标准,可以帮助确诊。常用的方法是对取自皮肤活检的成纤维细胞进行培养,当培养到一定数量时对细胞内的GAA活性进行检测。但此过程需要4~6周,因此明显延迟了诊断。

另一种新的简便易行的检测方法为干血斑(DBS)检测法,即检测干血斑提取物中的GAA活性。本方法是用指针法获取标本并置于滤纸上,然后运送到检测分析中心进行检测。然而,此法需用免疫捕获从干血斑提取物中分离GAA并用麦芽糖或阿卡波糖来竞争性抑制麦芽糖酶—葡萄糖淀粉酶(MGA)活性以去除MGA活性的干扰。这种新的干血斑方法不仅适用于新生儿Ⅱ型糖原累积病的筛查,还可作为快速无创的初步诊断性检查来排除Ⅱ型糖原累积病。Kishnani等的研究表明,该方法与尿Glc4水平检测法合用,对婴儿型Ⅱ型糖原累积病的诊断敏感性接近100%。而且,这两种检测方法得到的阴性结果基本可以排除婴儿型Ⅱ型糖原累积病。目前,用干血液过滤样本进行新生儿GAA活性的大批量筛查的方法已得到改进,而且此方法正在大量人口筛查项目中被验证是否有效。如果成功的话,对新生儿Ⅱ型糖原累积病进行筛查将会成为可能。

鉴别诊断

注意与其他类型糖原贮积病、多发性肌炎或肌营养不良症肝脏疾病代谢综合征(X综合征)等鉴别。

检查

实验室检查
1.血生化检查
(1)血清CPK升高肝功在正常范围(成年型)
(2)空腹血糖及糖耐量曲线正常。
(3)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试验正常。

2.血液涂片见到空泡淋巴细胞

其它辅助检查
1.肌电图示强直电位活动,见肌纤颤电位,运动单位电位正常或时限缩短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常。

2.肌活检肌纤维出现大小不等的散在空泡。PAS染色可见阳性颗粒。电子显微镜下:糖原沉积于肌壁上肌原纤维内和吞噬性空泡内肌纤维稀少、肿胀。

治疗

本病尚缺乏特效治疗Hug等用细菌中提取制剂治疗发现肝内糖原下降Rymn等应用含麦芽糖酶的脂质体治疗婴儿型病人取得良好的效果。有人试用纯化α糖苷酶后,肝内糖原有所减少。

本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应用肾上腺注射可使肌糖原减少,但对肌病无效。Kishnani等进行的对婴儿型Ⅱ型糖原累积病采用GAA酶替代治疗的临床试验表明:酶替代疗法可显著延长患者的寿命,并可最大程度地减轻骨骼肌损害。一些婴儿型Ⅱ型糖原累积病患者经酶替代治疗后甚至能够行走。Ⅱ型糖原累积病的转基因疗法还在研究中。Sun等的研究表明:各种基因送递载体系统如逆转录病毒,腺病毒以及新出现的重组体别嘌醇关联病毒(AAV)载体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总之,在GAA酶替代治疗和转基因治疗尚未进入大规模临床应用阶段之前,增加高蛋白饮食对部分患者有一定疗效,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止肌肉溶解的发生,及早发现呼吸功能障碍,积极的辅助呼吸支持,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

预防

预测本病的方法是妊娠14~16周作宫内穿刺羊水细胞培养测定其酸性麦芽糖活性若见降低,则应中止妊娠。
遗传病治疗困难疗效不满意,预防显得更为重要预防措施包括避免近亲结婚推行遗传咨询、携带者基因检测产前诊断和选择性人工流产等防止患儿出生。

问题与展望

Ⅱ型糖原累积病是一种致死性糖原累积病,而且进展速度非常快。GAA酶替代疗法的早期应用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所以对此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变得尤为重要。这首先需要临床医生熟悉本病的特点,以免误诊和漏诊。其次,虽然各种诊断方法不断出现,但还没有一种或几种快速准确便捷的诊断方法。随着对Ⅱ型糖原累积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其进行快速准确的基因诊断将成为可能,这也为各种治疗方法的进一步研究创造了条件。

相关词条
糖贮原积病Ⅴ型 糖原贮积病Ⅵ型 糖原贮积病Ⅶ型
糖原贮积病Ⅰ型 糖原贮积病Ⅸ型 糖原贮积病Ⅲ型
苯丙酮尿症 多系统萎缩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

 

 

相关链接

2.医博园http://www.zhihuiyixue.com/bbs/post/view-93-68391-1-7-0.htm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糖原贮积病Ⅰ型    下一篇 糖原贮积病Ⅴ型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