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
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是国家科技部(原国家科委)1994年正式批准成立的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生物医学分析中心,建有国家层面的现代化大型技术平台,包括新药研发、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生物医学分析、食品和环境卫生分析等体系。中心已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和“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可提供权威的分析数据和检测报告。2004年,国家科技部和北京科委决定在中心共建具有当前国际先进水平的“北京质谱开放技术平台”,为我国在上述领域的科学研究、新药产品开发和社会经济活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和服务。根据国家科技部关于国家分析中心和国家技术平台建设的要求,中心承诺向全社会开放。
研究和发展生物医学分析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可承担生物医学领域中的核酸、蛋白质分析;有机药物、有机毒物分析;基因工程重组药物分析;微生物分析;致癌致畸致突变物分析;免疫分析;生物自由基分析;细胞分析;微区元素分析;放射计量分析等。
生物质谱临床诊断技术
中药血清化学研究
疾病和中药代谢组学研究
肿瘤生长调控
生物大分子的高级结构研究
环境毒理分析
毒物药物分析
化学基因组学
成立于上世纪70年代,第一代质谱主要由 高分辨磁质谱和四极杆GC-MS组成。90年代初建立了第二代有机质谱,包括Micromass公司的TofSpec MALDI-TOF-MS 和 ESI-MS Platform II在国内最早开展质谱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研究,构成中心的第一代生物质谱。
目前有工作人员4人以及研究生数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主要工作人员都具有多年的核磁共振工作经验,在核磁共振方法学,天然及合成小分子结构,毒物分析,活体核磁共振,代谢组学以及生物大分子空间构象等领域开展了研究,并在国内外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该实验室承担并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863”课题的工作,曾获得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多项以及分析测试协会CAIA奖一等奖等奖项,培养博士生、硕士生多名。
中心四大技术平台实验室之一,以透射电子显微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及活体动物体内成像系统为主干,为研究组织学、病理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提供了重要的测试手段和技术方法。该室现有研究及技术人员7人(高级职称3名、博士1名、硕士1名)以及研究生数十人。主要工作人员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曾多次获军队科技进步奖和国家分析测试协会分析测试奖,承担并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课题以及“973”课题的工作,在国内外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主要任务是配合院基础研究及开发应用,提供药物、毒物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主要包括:新药质量研究、生物技术药物的质量控制研究、中药现代化研究、未知化合物的分离鉴定、代谢组学平台建设等。
主要从事环境分析监测,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三方面的工作。目前正在开展“环境污染物特征代谢产物”研究工作。具备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以及环境大气、水体、化学污染等方面的分析监测能力。持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能够开展地表水、地下室、气、声、固体废物、核及放射性、社会经济、人体健康等领域的环境影响评价。
是集科研、测试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开放式公共实验室,可承接协作课题研究。本实验室具有长期从事光谱分析测试的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竭诚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分析测试领域包括:应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蛋白质二级结构及生物大分子与药物相互作用,未知物结构定性、定量分析,制药厂原料药的质量控制;紫外-可见光谱定性、定量分析;旋光度和比旋光度测定;气相色谱对混合物的定量分析、溶剂残留量等检测项目。
1. C、H、N、S元素组成的测定(有机化合物、植物提取纯物质)。
2. 总N及蛋白质测定(食品、饲料)。
3. N/C比值测定(作为一些生物样本分类、鉴定的辅助手段,方法快速、灵敏度高、指标直观)。
精确度: C、H、N、S元素组成的百分含量的平均结果可精确到0.3%。
2.蛋白质组技术平台
3.中药现代化技术平台
4.细胞生物学技术平台
5.结构生物学技术平台
6.环境和食品安全技术平台
7.微量元素分析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