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生物化学   
[0] 评论[0] 编辑

纤溶酶

1. 概述


纤溶酶(Plasmin)是一种蛋白酶,主要作用是分解纤维蛋白(Fibrin),从而溶解血凝块。纤溶酶在纤溶系统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降解血凝块,维持血液循环的通畅,防止血栓形成引发的阻塞。


2. 合成与激活


纤溶酶的合成和激活过程如下:


- **合成**:纤溶酶的前体是纤溶酶原(Plasminogen),由肝脏合成并以非活性形式存在于血浆中。

- **激活**:纤溶酶原在纤溶酶原激活物(如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的作用下转化为活性纤溶酶。


3. 生理功能


纤溶酶在纤溶系统中具有多种生理功能:


- **纤维蛋白溶解**:纤溶酶降解纤维蛋白网状结构,溶解血凝块,恢复正常血流。

- **基质重塑**:纤溶酶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中的纤维蛋白成分,参与组织重塑和修复过程。

- **细胞迁移**:纤溶酶通过降解基质成分,促进细胞迁移和组织修复。


4. 纤溶系统的调控


纤溶系统的活性受到多种因子的调控,以平衡血栓形成和溶解的动态过程:


- **激活因子**:tPA和uPA是主要的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分泌,uPA主要由肾脏和其他组织分泌。

- **抑制因子**: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和PAI-2)可以抑制tPA和uPA的活性,从而调控纤溶酶的生成。

- **纤溶酶抑制物**:α2-抗纤溶酶(α2-antiplasmin)是主要的纤溶酶抑制物,通过与纤溶酶结合,抑制其活性,防止过度纤溶。


5. 临床应用


纤溶酶及其相关系统在医学中有多种应用:


- **溶栓治疗**:tPA和uPA作为纤溶酶原激活物,广泛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梗塞和肺栓塞等血栓性疾病的溶栓治疗。

- **血栓预防**:研究纤溶系统的调控机制,有助于开发新的抗血栓药物,预防血栓形成相关疾病。

- **纤溶酶测定**:通过测定血浆中纤溶酶的活性,评估纤溶系统的功能状态,帮助诊断和监测纤溶相关疾病。


6. 注意事项


使用纤溶系统相关药物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 **溶栓风险**:溶栓治疗可能导致出血风险,需严格控制药物剂量并监测患者的出血倾向。

- **禁忌症**:某些患者(如近期有严重出血或手术史者)不适合使用溶栓治疗,需在使用前进行全面评估。

- **药物相互作用**:纤溶系统相关药物可能与其他抗凝药物(如肝素和华法林)存在相互作用,需在使用前咨询医生。


参考文献:

1. Cesarman-Maus, G., & Hajjar, K. A. (2005).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fibrinolysis." 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 129.3: 307-321.

2. Collen, D. (1999). "The plasminogen (fibrinolytic) system." 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 82.2: 259-270.

3. Rijken, D. C., & Lijnen, H. R. (2009). "New insights into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the fibrinolytic system." Journal of 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 7.1: 4-13.

4. Schaller, J., & Gerber, S. (2011). "The plasmin–antiplasmin system: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aspects." 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 68.5: 785-801.

5. Bachmann, F. (2001). "Fibrinolysis and fibrinolytic therapy." Advances in Clinical Chemistry 36: 111-141.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凝血酶    下一篇 血栓形成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