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生物学   
[8] 评论[0] 编辑

SD序列

SD序列(Shine-Dalgarnosequence):mRNA中用于结合原核生物核糖体的序列。SD序列在细菌mRNA起始密码子AUG上游10个碱基左右处,有一段富含嘌呤的碱基序列,能与细菌16SrRNA3’端识别,帮助从起始AUG处开始翻译。

简介

SD序列:在细菌mRNA起始密码子AUG上游10个碱基左右处,有一段富含嘌呤的碱基序列,能与细菌16SrRNA3’端识别,帮助从起始AUG处开始翻译。在原核生物中,核糖体中与mRNA结合位点位于16SrRNA的3'端,mRNA中与核糖体16SrRNA结合的序列称为SD序列(SDsequence),它是1974年由J.ShineL.Dalgarno发现的,故此而命名。SD序列是mRNA中5'端富含嘌呤的短核苷酸序列,一般位于mRNA的起始密码AUG的上游5~10个碱基处,并且同16SrRNA3'端的序列互补。

特征

在起始密码子上游约4~7个核苷酸之前还有一段富含嘌吟的5′…AGGAGG…3′短小序列,它可以与16SrRNA3′端的3′…UCCUCC…5′区段完全互补。mRNA上的这段序列称为ShineDalgarno序列(简称SD序列)。

SD序列与16SrRNA序列互补的程度以及从起始密码子AUG到嘌呤片段的距离也都强烈地影响翻译起始的效率。不同基因的mRNA有不同的SD序列,它们与16SrRNA的结合能力也不同,从而控制着单位时间内翻译过程中起始复合物形成的数目,最终控制着翻译的速度。

来源

SD序列(Shine-Dalgarnosequence):mRNA中用于结合原核生物核糖体的序列。储存在DNA分子中的这种遗传信息能在复制中产生更多的拷贝,并翻译成蛋白质。DNA的功能构成了信息的流动,遗传信息如何转变成蛋白质呢?转录就是其中的重要的一环。基因表达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这一过程就是转录(transcription)。催化合成RNA的叫做RNA聚合酶(RNApolymerase)。RNA和DNA结构相似,所不同之处在于:

(1)RNA一般以单链形式存在;(2)RNA中的核糖其C′-2不脱氧的;(3)尿苷(U)取代了DNA中的胸苷。细胞中的RNA分成三种:mRNA(信使RNA),tRNA(转运RNA)和rRNA(核糖体RNA)。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mRNA是合成蛋白质的模板,tRNA是转运特异氨基酸的运载工具,rRNA是合成蛋白质的装置。mRNA的碱基序列,决定着蛋白质装配时氨基酸的序列。
  
1955年Brachet用洋葱根尖和变形虫进行了实验;若加入RNA酶降解细胞中的RNA,则蛋白质合成就停止,若再加入从酵母中提取的RNA,则又可以重新合成一些蛋白质,这就表明,蛋白质的合成是依赖于RNA。
  
同年Goldstein和Plaut用同位素标记变形虫(Amoebaproteus)RNA前体,发现标记的RNA都在核内,表明RNA是在核内合成的。在标记追踪(pulse-chase)实验中,用短脉冲标记RNA前体,然后将细胞核转移到未标记的变形虫中。经过一段时间发现被标记的RNA分子已在细胞质中,这就表明RNA在核中合成,然后转移到细胞质内,而蛋白质就在细胞质中合成,因此RNA就成为在DNA和蛋白质之间传递信息的信使的最佳候选者
  
1956年ElliotVolkin和LawrenceAstrachan作了一项很有意思的观察:当E.coli被T2感染,迅速停止了RNA的合成,但噬菌的RNA却开始迅速合成。用同位素脉冲一追踪标记表明噬菌的RNA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进行合成,但很快又消失了,表明RNA的半衰期是很短的。由于这种新合成的RNA的碱基比和T2的DNA碱基比相似,而和细菌的碱基比不同,所以可以确定新合成的RNA是T2的RNA。由于T2感染细菌时注入的是DNA,而在细胞里合成的是RNA,可见DNA是合成RNA的模板。最令人信服的证据来自DNA-RNA的杂交实验。Hall.B.D和Spiegeman,S,将T2噬菌体感染E.coli后立即产生的RNA分离出来,分别与T2和E.coli的DNA进行分子杂交,结果发现这种RNA只能和T2的DNA杂交形成“杂种”链,而不能和E.coli的DNA进行杂交。表明T2产生的这种RNA(即mRNA)至少和T2的DNA中的一条链是互补的。
  
Brenner,s.Jacob,F.和Meselson(1961)进行了一系列的的实验,他们将E.coli培养在15N/13C的培养基中,因此合成的RNA和蛋白都被“重”同位素所标记。也就是说凡是“重”的核糖体,RNA和蛋白都是细菌的,然后用T2感染E.coli,细菌的RNA停止合成,而开始合成T2的RNA此时用普通的“轻”培养基(14N/12C),但分别以32P来标记新合成的T2RNA,以35S标记新合成的T2蛋白,因此任何重新合成的核糖体,RNA,及蛋白都是“轻”的但带但有放射性同位素。经培养一段时间后破碎细胞,加入过量的轻的核糖体作对照,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结果“轻”的核糖体上不具有放射性,“重”的核糖体上具有32P和35S,表明(1)T2未合成核糖体,“轻”核糖体却是后加放的。(2)T2翻译时是借用了细菌原来合成的核糖体,所以核糖体并无特异性,核糖体上结合的mRNA,其序列的特异性才是指导合成蛋白质的遗传信息,从而提出了mRNA作为“信使”的证据。因此他们将这种能把遗传信息从DNA传递到蛋白质上的物质称为“信使”。他们预言(1)这种“信使”应是一个多核苷酸;(2)②其平均分子量不小于5?105(假定密码比是3),足以携带一个基因的遗传信息;(3)它们至少是暂时连在核糖体上;(4)其碱基组成反映了DNA的序列;(5)它们能高速更新。Volkin和Astrachan发现高速更新的RNA似乎完全符合以上条件。Jacob和Monod将它定名为信使RNA(MessengerRNA)或mRNA。

判断方法

用自洽聚类方法判定大肠杆菌蛋白质编码基因SD序列强弱,给出构成强SD序列的17种碱基关联模式。将全部SD序列按作用强弱不同分为三类:强、中、弱,发现强弱不同时最偏好模式不同,如GGAGG是弱SD序列的最偏好模式,AAGGA是强SD序列的最偏好模式。同一模式距起始密码子的距离不同时,所起的调控作用也不同,如GGAG模式中的A在强SD序列中位于-8位点,在弱SD序列中位于-7和-9位点。平均来说,各SD序列的-9位点上碱基G出现的概率最大。结果还表明SD序列越强,基因的表达水平越高,SD序列越弱,基因表达水平越低。SD序列与anti-SD序列的配对程度和相对位置影响起始密码子的识别和翻译效率。

作用

KOZAK是一个女科学家,她研究过起始密码子ATG周边碱基定点突变后对转录和翻译所造成的影响,并总结出在真核生物中,起始密码子两端序列为:——G/N-C/N-C/N-ANNATGG——,如GCCACCATGG、GCCATGATGG时,转录和翻译效率最高,特别是-3位的A对翻译效率非常重要。关于kozak序列的这篇文章发表在NucleicAcidsRes.1984上,该序列被后人称为Kozak序列,并被应用于表达载体的构建中。

原核基因转录和翻译几乎在胞质中同时发生,在mRNA5’端起始密码子AUG上游-3~-11处,为核蛋白体rRNA的结合位点(3-9bp)因由Shine-Delgarno发现,又称SD序列。此序列富含A-G,恰与16SRNA3’端富含T-C的序列互补,因此mRNA与核蛋白体sRNA容易配对结合。因此SD序列对mRNA的翻译起重要作用。

肽链的形成

启动子下游从转录起始位点开始延伸的一段碱基序列,其中能与rRNA16S亚基3'端互补的SD序列对形成翻译起始复合物是必需的,多数载体启动子下游都有SD序列,也有些载体没有,适合自带SD序列的基因表达。

核糖体不在一个mRNA的末端启动转录过程,相反,它们会结合到一个内部点(Shine-Dalgarno(SD)序列)上,然后单向转位。对断开核糖体的mRNA和30S部分之间的结合所需的力进行的精确测量显示,在第一个肽链形成之前,SD序列稳定核糖体-mRNA的相互作用。一旦该肽链形成,SD序列就不再稳定它。所以,最初肽链的形成是核糖体释放SD的一个触发因素,而且还可能是允许核糖体开始沿mRNA运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RNA的生物合成

反义RNA(antisenseRNA)是指mRNA互补的RNA分子。这种反义RNA能与mRNA分子特异性地互补结合,从而抑制该mRNA的加工与翻译,是原核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调控的一种方式。然而,许多实验证明,在真核细胞中亦存在反义RNA,但其功能尚未全部明了。最近几年来通过人工合成反义RNA的基因,并将之导入细胞内,转录出反义RNA,即能抑制特定基因的表达,阻断该基因的功能,有助于了解该基因对细胞生长和分化的作用。同时也暗示了该方法对肿瘤实施基因治疗的可能性。

Ⅰ类:这类反义RNA直接作用于其靶mRNA的SD序列和/或编码区,引起翻译的直接抑制(ⅠA类)或与靶mRNA结合后引起该双链RNA分子对RNA酶Ⅲ的敏感性增加,使其降解(ⅠB类)。Ⅱ类:这类反义RNA与mRNA的SD序列的上游非编码区结合,从而抑制靶mRNA的翻译功能。其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反义RNA与靶mRNA的上游序列结合后会引起核糖体结合位点区域的二级结构发生改变,因而阻止了核糖体的结合。Ⅲ类:这类反义RNA可直接抑制靶mRNA的转录。

ticRNA(transcriptioninhibitorycomplementaryRNA)是大肠杆菌中CAP蛋白(cAMP结合蛋白)的mRNA的反义RNA。ticRNA的基因的启动子可被cAMP-CAP复合物所激活,从CAPmRNA的转录起始位点上游3个核苷酸处开始,以CAPmRNA的模板DNA链的互补链为模板,合成ticRNA。ticRNA具体长度不清楚,但是它是5'端一段正好和CAPmRNA的5'端有不完全的互补,可以形成双链的RNA杂交体。而在CAPmRNA上紧随杂交区之后的是一段约长11bp的A,U丰富区。这样的结构十分类似于ρ不依赖性的转录终止子的结构,从而CAPmRNA的转录刚刚开始不久后即迅速终止。CAP蛋白合成的自我调节作用。当CAP合成达一定量后,即可与cAMP结合成cAMP-CAP复合物。再激活ticRNA的启动子转录出ticRNA,反过来抑制CAP-mRNA的合成。

设计反义RNA基因是时应注意之点总结如下:

1、长的反义RNA并不一定比短的反义RNA更为有效。

2、在原核生物中针对SD序列及其附近区域的反义RNA可能更有效。

3、在真核生物中,对应于5'端非编码区的反义RNA可能比针对编码区的反义RNA更有效。

4、尽量避免在反义RNA分子中出现自我互补的二级结构。

5、设计的反义RNA分子中不应有AUG或开放读框,否则该反义RNA亦会与核糖体结合而影响其与靶mRNA的配对结合。

6、进一步还可以将带有ribozyme结构的RNA连在反义RNA的3'端尾上,当反义RNA与靶mRNA杂交后,即可利用其酶活性来降解靶mRNA。
  
此外,为了增强反义RNA的作用,还可以采取一些额外措施,例如:

1、由于反义RNA对靶mRNA的抑制作用有剂量依赖性,所以在构建反义RNA基因时,要选择强的、可以诱导的启动子以增强反义RNA本身的表达。

2、构建许多个反义RNA基因串连在一起,以得到线性重复的多拷贝基因,对提高反义RNA的表达也有利。

3、RNA酶Ⅲ可以降解RNA:RNA杂交体,所以在构建反义RNA基因时,可将RNA酶Ⅲ的基因也同时转化到靶细胞中并进行表达。这样,当反义RNA与靶mRNA结合后,RNA酶Ⅲ即可将其降解。这显然有利于反义RNA的抑制作用。
  
有关反义RNA的研究进展迅速,已经应用到抗病毒感染,研究癌基因的作用机制,探索肿瘤治疗的可行途径等方面。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有关反义RNA的研究肯定将会有更加迅速的进展和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关词条

染色体 碱基 DNA 组蛋白 核小体

 

附件列表


8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RNA干扰    下一篇 TI质粒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