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
研究儿童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特点及其规律的发展心理学分支。在儿童教育、儿童医疗卫生、儿童文艺、儿童广播电视等社会实践领域中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儿童心理学一般以个体从出生到青年初期(14~15岁) 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为研究对象。儿童心理学与“儿童发展”以及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在意义和范围上基本相同。在苏联,又称之为年龄心理学。儿童心理学著作有按年龄阶段如新生儿期、婴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等排列的体系,这是大多数儿童心理学著作采取的体系;有按心理过程排列的体系,如感知觉发展、记忆发展、思维发展、注意发展、语言发展等;也有将上述两种排列混合编制的体系。
在西方,儿童心理学研究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以后的一些人文主义教育家,如J.A.科梅纽斯、J.-J.卢梭、J.H.裴斯泰洛齐、F.福禄贝尔等人的工作。他们提出尊重儿童、了解儿童的新教育思想,为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最初的思想基础。而C.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则直接推动了儿童发展的研究。达尔文根据长期观察自己孩子的心理发展的记录而写的《一个婴儿的传略》(1876)一书是儿童心理学早期专题研究成果之一,它对推动儿童心理的传记法(或日记法)的研究有重要影响。
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W.T.普赖尔是儿童心理学的真正创始人。他对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到 3岁每天进行系统观察,有时也进行一些实验性的观察,最后把这些观察记录整理成一部有名的著作《儿童心理》,于1882年出版,被公认为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在儿童心理学史上,第二个有较大影响的人物是美国的S.霍尔。他主要采用问卷法对儿童心理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出版专门刊物刊登大量儿童心理研究的报告和论文,还发起组织儿童研究机构等等。他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提出的发展理论即复演学说,虽有许多争论,但对推动美国儿童心理学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继霍尔之后,儿童心理学研究有较大进展。主要有德国的W.斯特恩关于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K.比勒夫妇关于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以及儿童发展测验的研究;美国的J.B.华生把实验法引入儿童心理学领域,进行了有名的儿童情绪条件反射实验研究;A.格塞尔对儿童心理发展进行了追踪研究,编制了格塞尔婴幼儿发展量表;法国的A.比奈的测验研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数量化研究起了重要作用,至今还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手段;奥地利医生S.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于西方儿童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特别是对儿童个性及心理治疗有着重大影响。
无论在理论争鸣上或研究成果上,现代儿童心理学都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在西方,法国的H.P.H.瓦隆提出了一些较新的发展理论和观点。瑞士的J.皮亚杰、美国的J.布鲁纳分别提出了独具风格的实验方法和理论概括。一些儿童心理学家还企图把认知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结合起来。与此同时,新行为主义者如B.F.斯金纳、S.W.比乔和D.M.贝尔,新精神分析的代表如E.埃里克森,也各自提出新的儿童心理学观点和研究成果。在苏联,Л.С.维戈茨基、С.Л.鲁宾斯坦、Α.Н.列昂节夫、Л.Β.赞科夫、Д.Β.埃利科宁、A.A.柳布林斯卡娅、B.B.达维多夫等,都对儿童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由于各学派的观点以及对自己研究成果概括态度的不同,仍有不少争论。争论的问题如:遗传、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儿童心理发展上内因和外因的相互关系;教育和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儿童心理发展上年龄阶段特点和个别特点的关系;等等。 现代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除了原有的观察法、实验法等以外,又引入了一些现代化手段,如单向玻璃观察室,显示刺激的录音、录象和电视设备以及电子计算机处理研究资料等。近年来,西方国家在婴儿心理研究方面取得较大进展,这与现代科学技术的采用有一定关系。
中国古代教育家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上虽也涉及很多儿童心理方面的问题,但儿童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中国出现较晚。20世纪初期,开始有人翻译介绍西方儿童心理学著作,如艾华编译的《儿童心理学纲要》(1923)陈大齐译的《儿童心理学》(1925)等。中国最早开创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是陈鹤琴,他于1919年留学回国后,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授儿童心理学课程。他的《儿童心理之研究》(1925)是中国第一部儿童心理学教科书。他还用日记法对其子从出生到3岁进行了长期的观察,这也是较早的有系统的儿童心理研究工作。30年代,黄翼重复过皮亚杰的实验,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著有《儿童心理学》、《神仙故事与儿童心理》、《儿童绘画之心理》等书;还进行了儿童语言发展及儿童性格评定等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儿童心理学取得很大进展。50年代,在苏联儿童心理学的影响下,着重探讨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方向问题。60年代,朱智贤编写的《儿童心理学》一书批判地吸取国内外研究成果,密切联系中国的实际,对中国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和教学起了积极作用。
60年代前后,中国儿童心理学除理论方面的探索以外,实验研究工作也广泛开展起来。实验对象,大多集中在幼儿期和童年期的儿童。研究课题以认知发展的研究较多,如学前儿童方向知觉的特点(1958)、6~7岁儿童的时间知觉(1963)、儿童的色形抽象(1965)、学前儿童因果思维的发展(1962)、儿童左右概念的发展(1964)、4~9岁儿童类概念的发展水平和特点(1963~1964)、儿童掌握因果联系对学习因果连接词和言语结构的影响(1961)、儿童掌握让步连接词的年龄特点(1964)、儿童演绎推理的特点(1964)、4~12岁儿童图画认识能力的发展(1964),等等。还进行了关于6岁儿童入学问题(1959、1960)、儿童道德品质形成问题(1964)以及儿童脑电(1962)等研究。
约从7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儿童心理学有了较大的发展,其特点是:
1、研究的年龄范围逐步扩展。60年代的研究仅局限于幼儿期和童年期,70年代以来则向更低和更高年龄段扩展。如新生儿的心理特点、初生到3岁儿童语言的发展、3岁前智力发展的追踪研究,以及对在校青少年理想、动机、兴趣思维和情感发展的研究等。
2、研究的课题逐步扩大。几乎涉及到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领域。例如:儿童数概念和数学能力发展的研究,儿童语词概念的研究,儿童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研究,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儿童个性和道德品质发展的研究,超常和低常儿童心理的研究,等等。
3、研究类型日趋多样化。60年代的研究通常是横断研究,从70年代后期开始,不仅有横断研究,也有纵向(追踪)研究,还有横断与纵向相结合的“动态”研究。60年代,个案研究与集体研究往往是分离的,从70年代后期起,开始注意将个案研究与集体研究相结合,出现了具有综合性和系统性的个案研究法。60年代,除儿童脑电特点等个别研究应用现代化手段外,其他大都采用常规研究。从70年代开始,尽管仍以常规研究为主,但已大量引进现代化技术和手段,建立起现代化实验室,特别是已在相当普遍的程度上采用了音像设备和电子计算机技术。
4、研究队伍逐步扩大,并成立了许多专题研究协作组。作为国家重点心理学研究项目之一的“中国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从1983年起组织了比较大的研究队伍,已取得了一批成果。
5、开展对儿童心理学的方法学的探讨。60年代,中国儿童心理学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儿童心理发展方面,几乎没有重视方法学研究。约从70年代后期起,一些学者开始重视,对方法学的研究,并在研究的课题、类型、设计、变量、被试、标准化及具体实验研究方法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儿童 | 计算机 |
绘画 | 数学 |
心理学 | 文艺 |
电子 | 朱智贤 |
[2] 教育网 http://www.tjbd.cn/xlgt/ShowArticle.asp?ArticleID=22
[3] 心理研究 http://www.pep.com.cn/xgjy/xlyj/xlshuku/xlsk1/xlsk12/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