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毒理学   
[0] 评论[0] 编辑

有机氟聚合物单体中毒

定义

职业性急性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和热裂解物中毒是指工业生产中吸入二氟一氯甲烷和四氟乙烯的裂解气及聚四氟乙烯和聚全氟乙丙烯的单体或热分解产物等有机氟气体所致的急性中毒性疾病。这些化合物主要引起呼吸系统损害,轻者为急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较重者出现支气管肺炎或间质型肺水仲;严重者出现支气管肺炎或肺泡型肺水肿、呼吸衰竭或肺纤维化,有时可并发中毒性心肌病变及肾脏病变。 [1]

病因

有机氟种类很多,以氟代烃类、氟烷烃类和氟烯类的毒性较大,其中尤以八氟异丁烯为剧毒。氟聚合物的本身较为稳定,如加热至300—400℃时所产生的裂解气可引起聚合物烟尘热。有机氟广泛用于制造塑料、橡胶、医药、制冷、高能燃料、杀虫剂和杀菌剂等。在制造、热加工、残液和残气处理过程中以及氟聚合物燃烧时产生的裂解气中的有毒有机氟单体可以引起中毒。当聚四氟乙烯加热至400℃时产生水解性氟化物,如氟化氢和氟光气,对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导致肺水肿。加热至450℃以上可产生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八氟环丁烷和八氟异丁烯等,温度越高,八氟异丁烷的成分越多,毒性亦就越大。[2]

病理

 有机氟主要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甚至引起肺水肿,其他尚有抑制中枢神经和损害心、肾、肝等毒作用,引起心肌变性,心内、外膜有出血斑点。胃肠黏膜出血,胃黏膜脱落。肝、肾充血,血液凝固不全。

临床症状

有机氟聚合物的制造过程中,管道溢流,残液处理不当,加工时自控失灵,电焊、高温切割、管道检修或更换阀门、垫圈等时均 可接触其热裂解物而引起中毒。主要经呼吸道吸入,潜伏期0.5--24小时不等,发热、头痛、咽痛,全身关节痛,胸闷等为早期临床表现,继而可出现支气管周围炎及化学性肺炎。中毒后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不留后遗症;少数重症病例可发生肺功能障碍,超声心动图和心阻抗图轻度异常。

诊断原则
根据有短期高浓度有机氟聚合物单体或热裂解物吸入的职业史及相应的症状、体征、结合X线胸片、心电图肾功能等检查所见,排除其它疾病,综合分析后方可诊断。 
诊断及分级标准
聚合物烟热
短期吸入高浓度有机氟聚合物热裂解产物后,,出现畏寒、发热、寒战、肌肉酸痛、咳嗽、胸部紧束感,并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症状一般可在24小时内消退。
急性中毒
.1 轻度中毒
吸入毒物后短期内一般在72小时内出现头晕、乏力、咽痛、胸闷及咳嗽等症状;有咽部充血、体温升高、呼吸音粗糙或散在性干罗音等体征;X线胸片示两肺纹理增多、增深、增粗或紊乱,边缘模糊。
2 中度中毒
轻度中毒的临床表现加重,出现胸部紧束感、胸痛、心悸及活动后轻度发绀,两肺有较多的干罗音或少量湿罗音,呼吸音降低;X线胸片除有上述肺纹理改变外,局部尚可见点片状阴影,境界不清,密度较低。有时肺纹理呈网状,部分肺野背景不清晰,,呈毛玻璃状。
3 重度中毒
中度中毒的临床表现加重,出现发绀、呼吸急促,咯粉红色泡沫样痰;两肺呼吸音明显降低、消失 ,或有广泛的湿罗音,X线胸片示两肺野透明度降低或两肺广泛散布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团、片状阴影,密度较高,境界不清,肺门可增宽。有些病例可合并明显的心肌或肾脏病变。
治疗原则
1 迅速将患者脱离现场,临床观察24小时至72小时。除聚合物烟热外,均需绝对卧床休息。早期给氧、镇静、保暖、退热等对症处理及支持疗法。
2 为防治肺水肿,早期、足量、短程(3~5天)应用糖皮质激素;并继续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1 ~2周,以防肺纤维化的发生。其他急救和治疗措施与内科相同。
3 出现中毒性心肌病变、肾病变时治疗与内科相同。
劳动能力鉴定
1 轻度中毒
病情恢复后:可回原工作岗位。
2 中度中毒
病情恢复后,经短期休养,可回原工作岗位。
3 重度中毒
如遗留有肺、心、肾等功能损害者,应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定期复查。
伤残等级评定
肺功能损害
参见汞中毒有关内容评残。
中毒性心脏病变导致的心功能不全
1.心功能不全一级,能胜任一般日常劳动,但稍重体力劳动即有心悸、气急等症状,评伤残八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2.二级心功能不全,普通日常生活即有心悸,气急等症状,休息时消失,评伤残四级,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3.心功能不全三级,任何活动均可引起明显心悸,气急等症状,甚至卧床休息仍有症状,评伤残二级,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中毒性肾脏损害或肾功能不全
参见汞中毒有关内容。

健康检查的要求

1.有机氟聚合物作业工人,均需进行就业前体检 ,并根据接触程度、工种、工龄等不同情况,每2~3 年进行定期体检。

2 体检应包括内科、五官科、口腔科、胸部X摄片、心电图、尿常规等有关检查项目。

职业禁忌证

a. 明显的慢性呼吸系统疾患;
b. 明显的慢性心血管系统疾患;
c. 明显的肝、肾疾患;
d. 地方性氟病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苯的氨基化合物中毒硝基化合物中毒    下一篇 氰化腈类化合物中毒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