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传染病   
[0] 评论[0] 编辑

结核病

简介
结核病结核病

自有人类以来就有结核病了,在历史上,它曾在全世界广泛流行,夺去了数亿人的生命,人们称之为白色瘟疫。我国结核病疫情呈蔓延趋势,每年至少有150万例新病人发生,其中传染性病人超过65万例。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结核病又称为痨病和''白色瘟疫'',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自有人类以来就有结核病。在历史上,它曾在全世界广泛流行,曾经是危害人类的主要杀手,夺去了数亿人的生命。1882年科霍发现了结核病的病原菌为结核杆菌,但由于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仍然在全球广泛流行。

自五十年代以来,不断发现有效的抗结核药物,使流行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近年来,由于不少国家对结核病的忽视,减少了财政投入、再加上人口的增长、流动人口的增加、艾滋病毒感染的传播。使结核病流行下降缓慢,有的国家和地区还有所回升。

所以,世界卫生组织于1993年宣布"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确定每年3月24日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结核病还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疾病。结核病还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结核病不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控制工作任重道远。只要政府重视,加大投入、实施现代、科学的控制策略、长期、不间断地与之斗争,结核病是可以治愈和控制的疾病。结核病俗称“痨病”,是结核杆菌侵入体内引起的感染,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15岁到35岁的青少年是结核病的高发峰年龄。潜伏期4~8周。其中80%发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颈淋巴、脑膜、腹膜、肠、皮肤、骨骼)也可继发感染。人与人之间呼吸道传播是本病传染的主要方式。传染源是接触排菌的肺结核患者。解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结核已基本控制,但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艾滋病的传播,结核病又卷土重来,发病率愈演愈烈。

结核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但以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最为常见。排菌病人是社会传染源。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不一定发病,仅于抵抗力低下时方始发病。本病病理特点是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易形成空洞。除少数可急起发病外,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1]

分类

结核病分为五类:

原发性肺结核(代号--Ⅰ),包括原发综合症及胸内淋巴结核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代号--Ⅱ),包括急性粟粒性、亚急性及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继发型肺结核(代号--Ⅲ),是肺结核病中的一个主要类型,病变可以含有增殖、浸润、干酪以及空洞等不同的病理改变;
结核性胸膜炎(代号--Ⅳ),包括结核性干性胸膜炎渗出性胸膜炎结核性脓胸
其他肺外结核(代号--Ⅴ),按部位及脏器命名,如骨结核结核性脑膜炎肾结核等。

病变
结核菌侵入人体所引起的组织反应,基本上与一般细菌化学物理性刺激引起的炎性反应一样,主要有渗出性和增生性病变;如机体抵抗力弱或感染大量毒性强的细菌时,病灶边缘肉芽组织很少,以至产生原发性坏死(变质变化)。

渗出性病变:肺组织最初有充血、水肿,接着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继而出现大量单核细胞,其中常有结核菌。渗出性病变如发生在浆膜腔,则渗出物以浆液为主,纤维蛋白质和细胞成分较少。如病程经过良好,渗出物在早期可被吸收,组织可恢复原状。如抵抗力差,则克引起凝固性坏死,形成干酪样变。

增生性病变:其特点是结核结节的形成。结核结节是具有特征行的肉芽组织以多层放射形排列的类上皮细胞为主要成分,其间有多核的结核巨细胞,其外围是淋巴细胞浸润。结核结节中结核菌极少。这种单个结核结节的直径约1/10毫米。有时单个结节的主要细胞成分是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而类上皮细胞反而减少,细胞排列稀疏,是人体抵抗力削弱的表现。

以上病理变化出现是,并没有一定次序,也不一定全部出现。决定的因素在于人体的过敏性与免疫力、侵入细菌的数量和毒力,以及累及器官的结构。

治疗原则
结核病临床上有初、复治之分,病人有排菌和不排菌之别,结核菌有处于繁殖生长期和休眠静止期之别。抗痨药物有作用于酸性环境和细胞内酸性环境的药物,还有作用细菌外得碱性或中性环境的药物,一个合理正规的化疗方案必然有二种或二种以上的杀菌药,合理的剂量、科学的用药方法,足够的疗程,还要规律、早期用药,才能治愈结核病。缺少哪一个环节都能导致治疗失败。

一、早期:对任何疾病都强调早诊断、早治疗,特别对结核病一定要早诊断、早治疗、早期治疗以免组织破坏,造成修复困难,肺结核早期、肺泡内有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素渗出,肺泡结构尚保持完整、可逆性大。同时细菌繁殖旺盛,体内吞噬细胞活跃,抗痨药物对代谢活跃生长繁殖,旺盛的细菌最能发挥抑制和杀灭作用。早期治疗可利于病变吸收消散不留痕迹。如不及时治疗小病拖成大病,大病导致不治愈,一害自己,二害周围人。

二、联合:无论初治还是复治患者均要联合用药、临床上治疗失败的原因往往是单一用药造成难治病人。联合用药必须要联合二种或二种以上得药物治疗,这样可避免或延缓耐药性的产生,又能提高杀菌效果。既有细胞内杀菌药物又有细胞外杀菌药物,又有适合酸性环境内的杀菌药,从而使化疗方案取得最佳疗效。并能缩短疗程,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浪费。

三、适量:药物对任何疾病治疗都必须有一个适当的剂量。这样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又不给人体带来毒付作用,几乎所有的抗结核药物都有毒付作用,如剂量过大,血液的药物浓度过高,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特别对肝肺可产生毒付反应,剂量不足,血液浓度过低,达不到折菌、杀菌的目的、易产生耐药性。所以一定药采用适当的剂量,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四、规律:一定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规律用药,因为结核菌是一种分裂周期长,生长繁殖缓慢杀灭困难大的顽固细菌。在治疗上必须规律用药,如果用药不当,症状缓解就停停用,必然导致耐药的发生,造成治疗失败。日后治疗更加困难,对规律用药必须做到一丝不苟,一顿不漏,决不可自以为是。

五、全程:所谓全程用药就是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判定化疗方案,完成化疗方案所需要的时间,一个疗程三个月。全疗程一年或一年半。短化不少于6个月或10个月。

要想彻底治疗肺结核必须遵循以上五个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才能确保查出必治、治必彻底。

传染性

结核病的传染性:不是所有类型的结核病都具有传染性。也不是任何一个结核病人在其患病期间的住何时候都具有传染性。
相对来看,肺结核病中的一些类型常常具有传染性,而肺外结核病(如骨结核病、脑膜结核等)则不具有传染性。由于肺脏与外界相通,在肺结核病发展、恶化或形成空洞时,病变中的结核菌大量繁殖,通过支气管排出体外,造成结核菌传播。这样的肺结核病人才具有传染性。但当病人治愈了,就不再成为传染源。衡量和判断病人是否具有传染性最简便和可靠的方法就是对病人的痰液作涂片染色,进行显微镜检查。如涂片检查发现抗酸杆菌阳性,则认为具有传染性,或称为'传染源'。传染性肺结核传染性最强的时间是在发现及治疗之前。所以应当重视早期发现和正确、及时治疗传染源。

病理变化

1、以渗出为主病变 出现于结核性炎症的早期或机体抵抗力低下,菌量多,毒力强或变态反应强时,主要表现为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炎。病变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侵润,后被巨噬细胞取代。
2、以增生为主病变 菌少,毒低或免疫反应强,以增生为主,形成结核结节。结核结节是由上皮样细胞、朗格汉斯巨细胞加上外周局部集聚的淋巴细胞和少量反应性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典型者结节中央有干酪样坏死。
3、以坏死为主的病变 菌多,毒强,以渗出或增生为主的病变柯继发干酪样坏死(结核坏死灶由于含脂质多呈黄色、均匀细腻、质地较实、状如奶酪)。

检查现状
结核病人的细菌学检查,是发现传染源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是确定结核病诊断和化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也是考核疗效,评价治疗效果的可靠标准,是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划(NTP)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起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但由于结核菌的遗传特性决定的生长周期长,致使常规细菌学检查方法存在着灵敏度低、操作复杂,需时间较长和影响因素较多,不易标准化等原因,使细菌学诊断发展缓慢,无法充分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因此,发燕尾服特异、敏感、早期、快速、简便和预测预后的结核病细菌学检查方法是大家共同期盼的。

常用的细菌学检查方法:
(1) 痰涂片镜检法是全世界的结核病实验室外都在使用的最基本的细菌学检查方法,其特点是简单、快速和价廉,当天出结果,但无法辨别死菌活菌;敏感性低,通常需5000-10000条菌/ml才能够得到阳性结果;特异性差,各种抗酸杆菌均可着色,需要通过进一步试验才可确定是否为结核菌,有关这一方法的改进研究和评价很多,但由于检测原理的限制,不可能出现突破性的进展。

(2) 痰结核菌常规培养法:是鉴定死菌活菌的可靠方法,被誉为“黄金标准”。缺点是时间长,需求周才能报出结果,且敏感性低,涂片阳性标本只有约80%培养阳性;特异性差,各种分枝杆菌均可生长,需结合药物敏感性试验和分枝杆菌菌种鉴定,才可确定是否为结核菌。

(3) 药物敏感性试验:用于鉴定结核菌对抗菌素结核药物的敏感性水平。这项试验通常是在痰结核菌培养的基础上进行的,故需时更长。

(4) 分枝杆菌菌种鉴定:是根据不同分枝杆菌的理化特性,以生物化学的方法为主。可以精确地鉴定分枝杆菌的不同菌种,但操作复杂,且个别试验使用的药品,有一定的危险性。

(5) 痰结核菌快速培养系统:20世纪70年代发展的一种新的结核病细菌学检查方法——痰结核菌快速培养、药敏系统。该方法将阳性检出时间较L-J法明显缩短,从常规培养的8周缩短到3-14d,且具有操作简便、自动化强、灵敏度高等优点,在结核病的细菌学诊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促进了结核病细菌学诊断的发展。主要问题是仪器与试剂的价格昂贵,难以广泛应用。

疾病症状

(一)全身症状

较局部症状出现的早,早期很轻微,不引起注意。严重的渗出性病灶,如干酪样肺炎或急性粟粒性结核,因其炎症反应较强、范围较广,中毒症状就非常显著。全身症状有:

1、全身不适、倦怠、乏力、不能坚持日常工作,容易烦躁,心悸、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妇女月经不正常等轻度毒性和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

2、发热常是肺结核的早期症状之一,体温的变化可以有以下几种:

(1)体温不稳定,轻微的体力劳动即引起发热,经过30分钟休息,也往往不能恢复正常。

(2)长期微热,多见于下午和傍晚,次晨降到正常,伴随倦怠不适感。

(3)病灶急剧进展和扩散时,发热更显著,可出现恶寒,发热达到39-40摄氏度。

(4)女性病人在月经前体温升高,延长至月经后体温亦不恢复正常。

3、盗汗。多发生在重症患者,在入睡或睡醒时全身出汗,严重者衣服尽湿,伴随衰竭感。

4、有时婴幼儿肺结核以吼喘为首发症状。

(二)局部症状
局部症状主要由于肺部病灶损害所引起。

1、咳嗽、咳痰。早期咳嗽轻微,无痰或有少量黏液痰。病变扩大,有空洞形成时,则痰液呈脓性,量较多。若并发支气管结核则咳嗽加剧;如有支气管狭窄,则有局限性哮鸣。支气管淋巴结核压迫支气管时,可引起呛咳或喘鸣音。

2、咯血。约1/3-1/2的病人有咯血。咯血量不等,病灶炎症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可引起痰中代血或夹血。小血管损伤时可有中等量咯血,空洞壁上较大动脉瘤破裂,可以引起大量咯血。大量喀血后常伴发热,几天的低热是小支气管内血液的吸收所引起的;高热则是病灶播散的表现。

3、胸痛。部位不定的隐痛常是神经发射作用引起的,不受呼吸影响。固定部位针刺样疼痛、随呼吸和咳嗽加重等,是因为炎症波及壁层胸膜所引起的。如果膈胸膜受到刺激,疼痛可放射到肩部和上腹部。

(三)呼吸功能障碍引起的症状
由于肺脏功能储备能力大、代偿性高,轻度的组织损害不会引起气急。当肺组织破坏严重,范围广泛,或并发肺萎缩,肺气肿、广泛胸膜增厚时,代偿功能已经不能满足生理需要,患者首先在体力活动后感到气急。

就诊程序
一般结核病防治机构有严格的就诊程序。主要程序有:
第一步,患者到结核病防治所就诊后,医生首先会详细问诊,确定是否是可疑结核病症状者。对可疑结核病症状者将开具痰检申请单和胸片申请单,请病人进行痰菌检查和X线检查。

第二步,到检验室检查三个痰标本(夜间痰、清晨痰和即时痰),若病人一次未带三个痰标本,先查即时痰,然后医生会发给病人两个痰盒,嘱病人次日带“夜间痰和清晨痰”进行检查。到放射科拍摄胸片(成人胸部正位片一张,儿童加拍一张侧位片)。

第三步,痰检查结果、X线结果出来后,如果被诊断为结核病,医生将对病人进行第二次问诊。重点询问病人的详细地址、有无结核病史、是否服用过抗结核药物,确定新发、复发和初治、复治。对复治病人还要询问服药时间、种类、原治疗单位等,并做好结核病人的登记。然后开出处方,(实施项目的地区还要签订服药协议书),嘱病人将药品带回督导医生。根据不同病人可能还要做其它的检查项目(如肝功检查等)。

第四步,病人凭处方到药房取药。
第五步,病人按照医生嘱咐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直至治愈。

预防措施
结核菌感染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因此,控制空气的污染是防止结核病的关键。主要采取下列措施预防:

一、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结核病患者咳嗽时应该以手帕掩口,最好将痰液吐在纸上然后烧掉,痰杯应浸入2%煤酚皂或1%甲醛溶液中,约两小时即可灭菌。结核菌对湿热的抵抗力最差,煮沸15分钟即可杀灭。患者的衣服,手帕、被单等经煮沸后在洗涤。主要应该防止痰液污染,日常消毒采用70%的酒精最为有效,结核菌接触15-30秒后即被杀死。牛奶必须经过低温灭菌才可引用。

1、做一次彻底的消毒。根据结核杆菌耐寒冷、耐干热、但不耐湿热的特点,将患者使用过的餐具、毛巾、衣物、手帕、口罩等物品煮沸10~15分钟;对书籍、棉被、化纤衣物等不能用水煮的物品,可在阳光下曝晒4~6小时,或用紫外线灯消毒两小时。此外,也可用来苏水等消毒液消毒。对患者居住的房间,可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
2、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据统计,每十分钟通风换气一次,4~5次后可以吹掉空气中99%的结核杆菌、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实行分食制、洗漱用具专人专用、勤洗手、勤换衣、定期消毒等。

二、定期的肺部健康检查。
定期的肺部健康检查可以发现早期病例,以便及时治疗,防止播散。健康检查应结合当地的结核病疫情1-2年进行一次。在农村还应根据个人病史、痰液检查情况及自觉体征等配合肺部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尽早治疗。

三、卡介苗接种。
卡介苗是牛型结核菌在特种(含牛胆汁)培养基中多代移种后,成对人体无害而能产生免疫力的活菌苗。为正确查明是否需要接种,一般均在接种前做结素试验,阴性反应者才接种。但过敏反应对身体并无多大影响,在结核病感染率很低的地区,可以免做结核菌素试验而直接接种卡介苗。接种6-8周后结素试验抗体转阳性,则表示人体已经产生免疫力;如试验仍为阴性,则表示接种没有成功,需要再次接种。

自我保健
活动性肺结核在家庭中要做好消毒隔离,切断传染途径。如病人的碗筷要分开,每日必须煮沸消毒;经常擦拭桌椅及地面;经常晒被褥,更换清洁的床单;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保持正常的睡眠。急性期要绝对卧床休息,病情稳定后可进行轻度的活动。咯血病人要消除紧张情绪,卧床休息并及时去专科医院就诊。

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如有痰液要及时排出,可用变换体位、拍背等方法,使痰液顺利排出;如痰液咳不出,可遵医嘱用药物雾化吸入法有助于痰液的咳出。

加强营养。结核是消耗性的疾病,因此平时要多吃有营养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

患病后不要悲观失望。要保持乐观的情绪,并做好长期服药治疗的思想准备,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自觉养成不随地吐痰的坏习惯。做到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帕捂口的卫生习惯,病人应当把痰液和鼻咽分泌物放进痰缸里,经消毒液浸泡后再倒掉。要多饮水,常洗澡,保持身体的清洁。饭后多散步,做些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防止继发感染。

结核病人的家属要做好健康检查。如X线拍片、痰液化验、卡介苗接种等。卡介苗可以降低重型肺结核的发病率,因此,外地来沪人员的孩子不要忽视接种卡介苗。

病人在用药期间要注意观察药物的副反应。定期对症检查,如发现副反应要告诉医生,以便及时给予处理。

门诊治疗,及时随访。患者应有规则的、按时间按剂量的服药,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按自己的想法中断服药,否则就可能延误治愈的时间。要定期去医院检查血肝功能及痰液,拍X片,以使医生及时掌握病情的发展。

开放性肺结核正规治疗2-3周后就可控制病情,待病情稳定后在家中继续治疗对于家属亦是安全的。只要按医生给予的服药规则治疗,并加强自身的保健,肺结核病是一定会治愈的。

现状

全球结核病现状:近年来结核病在全球范围内又死灰复燃,成为传染病的首位杀手。全世界已有1/3人口约20亿人感染了结核菌,现有结核病人2000万,每年新发病人约900万,每年死亡人数高达300万。且多种耐药病例日益增高,若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将造成结核病更为严重的流行和威协。我国的结核病疫情:当前,我国的结核病疫情仍然十分严重,其流行趋势及特点存在五多一高:结核菌感染人数多。全国已有4亿人感染了结核菌,其中10%的人将发生结核病。

现患肺结核病人多。中国有500万肺结核病人,占全球病人总数的1/4,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200万。结核病死亡人数多。因结核病每年死亡人数约有15万,结核病已成为青年人死亡的头号杀手。耐药结核病人多。中国的结核病耐药情况十分突出,耐药率高达46%,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特别引起警示的国家和地区之一。农村结核病人多。结核病是一个贫困病,越贫困病人越多,结核病人80%在农村。传染性肺结核病疫情居高不下。10年来,传染性肺结核患病率无明显改变。因此,卫生部将结核病列为中国重点控制的重大疾病之一。结核病成为传染病中第一大杀手:近20年来被人类忽视的结核病如今已成为所有传染病中的第一大杀手。今天,卫生部殷大奎副部长对首都新闻界说,全球每天有8000人,每年有300万人死于结核病。而中国尽管结核病引起的死亡率从1990年的第七位下降到今年的第十一位,但是,在一些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尤其是西部12个省区,结核病的疫情还十分严重,发病率高达197/10万。

殷大奎的这个结论是根据今年全国第四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的数据作出的。这次调查显示:我国三分之一左右的人口已感染了结核杆菌,受感染人数超过4亿。据研究,受结核菌感染的人群中,10%的人会发展为结核病。如果我们不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在未来的10年,我国可能有近5000万的感染者发生结核病。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传染性疾病。它的致病元凶——结核杆菌是通过肺结核病人打喷嚏或咳嗽等呼吸道途径散布于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含有结核菌的空气微末,便可能感染结核菌。结核病可发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如脑结核、肺结核、肠结核、肾结核、骨结核、子宫内膜结核等等。进入90年代,由于耐药菌株的产生和社会流动人口增大等生物学和社会学因素,古老的结核病重新加剧流行。本次调查显示,作为结核病的传染源,我国目前有传染性肺结核病人200万,患病率为157.8/10万。70%的结核病人处于14~50岁人群。而我国对于结核病防治的宣传力度还远远不够,占病人总数60%左右的人从未接受过有关结核病的卫生宣传。面对这种情况,中国政府提出了以下主要技术政策:要以控制传染源为主要工作,把广大农村地区作为防治的重点,对结核病人进行直接监视下的短程督导化疗管理———送药到手、看服到口、不服不走,要把防治结核病与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的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并将从2001年起拨专款4000万元,用于结核病防治人员的培训等各项综合性工作。 

全球每10秒钟就有一个人死于结核病

世界上,每年死于结核病的人多达13万,全球每10秒钟就有一个人死于结核病,每4秒钟有一个人患上结核病,一个未经治愈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一年能传染10~15人。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中国结核病患者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 [1]

我们国家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结核病防治工作。特别是国务院制定了《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
在指导原则中指出:对西部地区和贫困人群给予重点帮助;落实肺结核病患者的归口管理和督导治疗;实行肺结核病人治疗费用“收、减、免”政策。
对没有支付能力的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实行免费治疗。这充分地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怀。
目前,中国绝大部分省份实行了不同经费来源的结核病控制项目。在实施项目的省份都实行了对传染性肺结核病人进行免费检查和免费抗结核药物治疗。免费检查的范围包括:胸部透视、摄X光胸片和痰涂片检查。免费治疗仅限于提供统一方案的抗结核药物,其他费用自理。这样就解决了病人就诊和治疗的主要不住院问题。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细菌性痢疾    下一篇 结核菌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