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
流感的流行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只不过冬末春初稍稍增多而已,而且几乎每年都会发生,或者局部爆发,或者大规模流行。 流感征状影响全身,包括发热发冷、出汗、全身酸痛、头痛、骨痛、肌肉痛、疲倦乏力、食欲不振、咳嗽、鼻塞等,严重时会引起肺炎及其它并发症,可以致命。流感病毒的特性是有不种类型,每十年左右便会出现新的病毒品种。每年死于流感的人不胜其数。流感病毒若入侵器官,可引致严重的并发症,例如肺炎、支气管炎、充血性心力衰竭、肠胃炎、晕厥、出现幻觉等,后果十分严重。流感患者一声咳嗽,可散播约有10万个病菌;一个喷嚏约含有100万个病菌。一个喷嚏可使飞沫以167公里的时速,在一秒钟内喷射到6米以外的地方。由此可见,流感病毒散播的迅度惊人。为免受感染,在流感高峰期间,应避免到人多挤迫的地方。
一般的感冒是指鼻感冒,对人体的影响通常只限于呼吸系统。所有症状都与鼻有关,如鼻涕、鼻塞和喉咙痛、咳嗽、甚至发烧等。一般数天后便可痊愈。
1917年-1919年
欧洲爆发西班牙流感(病毒类型 H1N1)疫症,导致2,000万人死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只是850万人),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流感疫症。
1957年-1958年
1957年2月在中国贵州爆发(病毒可能是在1956年从苏联传来),其後散播至世界各地。全球受影响的人数占总人口的10%至30%,但死亡率较1919年的疫症为低,约为总人口的0.25%.
1968年-1969年
流感从香港开始,全球的死亡人数达70万人,其中美国就占3万多人。
1976年 新泽西一名青年染上猪流感,引致恐慌会爆发新疫症,于是大规模推行疫苗注射。
1986年-1993年 世界不同地区发生数宗人类染上猪流感的病案。
1997年
香港发生禽流感,原本只影响鸡只的病毒亦令人类患病。香港政府下令层宰150万只鸡。受影响的人数为18人,其中6人死亡。
在亲缘为基础的的分类(phylogenetic-based taxonomy)中,核糖核酸病毒(RNA viruses)包括反链核糖核酸病毒(negative-sense ssRNA viruses) (包括其他单股反链病毒目(Mononegavirales)及正黏液病毒科等)。正黏液病毒科的种和血清如下表所示。
正黏液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属, 种及血清
属 | 种(表示模式种) | 血清或亚型 | 感染 |
甲型流感病毒属 | 甲型流感病毒 | H1N1, H1N2, H2N2, H3N1, H3N2, H3N8, H5N1, H5N2, H5N3, H5N8, H5N9, H7N1, H7N2, H7N3, H7N4, H7N7, H9N2, H10N7 | 哺乳动物(包括人类)及鸟类 |
乙型流感病毒属 | 乙型流感病毒 | 人类及海豹 | |
丙型流感病毒属 | 丙型流感病毒 | 人类及猪 | |
传染性鲑鱼贫血病毒属(Isavirus) | Infectious salmon anemia | 大西洋鲑鱼(Atlantic salmon) | |
托高土病 | 托高土病毒(Thogoto virus) | ||
毒属(Thogotovirus | Dhori virus | 巴特肯病毒(Batken virus), Dhori virus | 蜱, 蚊及哺乳动物(包括人类) |
1、学龄儿童与青春期儿童:表现出与成人相似的典型感冒,发作甚快。
2、会有发烧(39-40℃)肌肉酸痛、畏寒、头痛、脸部潮红、身体不适、流鼻水、咳嗽、结膜炎。
3、B型感冒:则以眼及鼻部的症状较明显,而全身症状较不明显。
4、无并发症时白血球多为正常值。
5、较小的孩子,临床变化较大。
6、通常有明显的发烧,中度的鼻炎,有水样鼻涕,有时会有发烧性抽搐、腹泻、中耳炎、皮疹等。
7、可以引起喉头、气管、支气管炎,细小支气管炎、肺炎等。
注意事项
1.卧床休息,补充适当水份。
2.须戴口罩、隔离、避免传染。
3.如有续发细菌感染,则适当依医嘱抗生素使用。
病原学
禽流感病毒属甲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RNA。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 Hemagglutinin )和神经氨酸酶(N Neuraminidase)蛋白抗原性的不同,目前可分为15个H亚型(H1~H15)和9个N亚型(N1~N9)。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人外,还可感染猪、马、海洋哺乳动物和禽类。
血凝毒简称H,为棒状突起,具有是病毒黏附于敏感受体,并引起多种动物的红细胞发生凝集;
神经氨酸酶简称N,为哑铃装突起,具有水解细胞表面糖蛋白N-乙酰神经氨酸的作用,从而使复制的病毒可自细胞表面释放。
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主要为H5N1、H9N2、H7N7,其中感染H5N1的患者病情重,病死率高。
甲型病毒最常见也易引起世界大流行(pandemics)及地区流行(epidemics)。
甲型流感病毒在不同物种间的传播以及重组曾见于猪、人、鸭及火鸡,引起1957年及1968年世界大流行的人类流感病毒均含有类似禽类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
流感由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引起,起病突然。 普通感冒的病原体可有多种,如鼻病毒、腺病毒、细菌、支原体及其他病原体等,患者一般有着凉史,起病较缓。
临床症状
流感的临床症状是畏寒、高热,体温可迅速升至39℃-40℃,全身无力,腰背和四肢酸痛,打喷嚏、鼻塞、流鼻涕等呼吸道症状轻微或不明显。流感可引起肺炎、支气管炎、心肌炎、心包炎等并发症。 普通感冒的临床症状是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明显,全身症状较轻,不发热或仅有低热,一般3-5天痊愈。
危害程度
流感可引起暴发流行甚至世界范围大流行。
流行性感冒在冬天及早春到达流感高峰期,并且,因为一年间南北半球的冬天时间都不相同(北半球冬天在12月至2
月,而南半球则在6月-8月),每年实际上北半球和南半球都各有一个时间不相同的流感高峰期。 这就是为什么世界卫生组织每年提出两个下年度应使用什么流感病毒疫苗组合的建议; 一为北半球和一个为南半球。
它不是完全地清楚流感的爆发为什么季节性地发生而不是一整年。 因为在冬天期间,天气寒冷,人们经常在户内工作,人与人之间通常会非常接近,因此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令流感传给大量的人。特别是在气温较冷和较旱的环境下,身体有效排出流感病毒微粒的能力会减弱,加上人与人之间非常接近,结果令流感传播力大增。另一方面病毒在冷的温度较易生存,加上通常会暴露在物件上(如工作台,把手),令流感病毒的存活时间也大大增强。而北半球寒假季节中,很多人都举行的寒假旅行在流感传播也扮演一个重要角色,令病毒更容易透过人们的旅行去散布至全世界,引致季节性流感流行的变化。而流感在寒假突然急速传染的因素很可能是病毒的飞沬会在较冷的环境(少于5里°C)与低的湿度会较易生存。但是,在传染率上的季节性变化在热带地区也发生,按传染图象峰顶来看,主要在雨季达高峰期,显示湿度过高也会令流感容易传播。而实际上无论在热带地区及温带地区,流感的季节性变化会很定期。
另外一个主要因素在其他童年疾病例如痳疹和百日咳,流感也许也扮演一个角色。 这些小季节性作用的互相组合及影响,也会影响流感季节性周期变化。
解释季节性的一个假设在流行性感冒传染是维生素D水平的作用在免疫系统对病毒。1965年这个想法由罗伯特?埃德加首先提议。他解释流行性感冒流行病的起因在冬天期间也许和不常接触太阳因而吸收不到由皮肤受太阳(或人为)和紫外线照射产生的维生素D。这可能可以解释为什么流感爆发常常发生在冬天和热带的雨季期间,人们呆在室内的时间变长,使照射太阳的时间变短并使体内的维生素D的产生减少。此外,有些研究建议服用鱼肝油,里头包含很多维生素D,可能减少呼吸系统传染的发生。
流行性感冒由各种各样的流感病毒的种类造成,在任何一个特定年,一些流感病毒种类可能会灭绝,而一些流感病毒种类则随着时间生成或和其他流感病毒种类混合生成,这些流感病毒可能会导致大流行病。 一般,在一年的南北二个流感季节(北半球和南半球),这些变异了的流行性感冒病毒,会在全世界造成约五十万人死亡,有些新创造出来的病毒是一种较温和的病毒,因而只做成普通流行病。但有些新创造出来的病毒会是较严重的病毒,可能会引致流感大流行。 虽然流行性感冒的流行会持续数年,但这些普通的流行病也会在美国做成36,000人死亡和超过200,000人需要住院治疗。每当十到二十年,大流行病便会很大机会发生,并且可能杀害上百万人民。
新的流感病毒生产的经常变化的是外围的蛋白质。通常在血凝素和神经氨酸苷酶出现变化,导致病毒的表面出现变异。 这称抗原性转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创造出前所未见的品种,由于此抗原性转变一般变异所需的时间均较长,所以人类的免疫系统容易更新自身的数据库,避免此类病毒入侵人体。但是,有时有部份人的免疫系统却误以为变异了的流感病毒是全新病毒,认不出它们是过去曾侵略我们身体的流感病毒种类,因此容易被这变异了的流感病毒乘机入侵,引致身体生病。
另外,还有一种流感病毒变异的方式,就是两种不同的病毒类型(如H1N1和H2N2)混合,两种病毒便会互相交换自身的基因,因此创造出全新病毒,所以称作抗原转移,此过程只能在感染了的细胞中进行。由于此类变异一般时间急速,一旦发生变异,大多数人的免疫系统均没有此病毒的资料,因此令变异了的流感病毒能在人群中大量传染,引发流感大流行。
流感病毒的抗原性转变(antigenic shift)大约两三年来一次,造成一些地区小规模流行或大地区、甚至全国大流行。每次的流行,会使一些人产生抗体,有抗体的人如越来越多,慢慢就不流行了。
病毒就会再变,而在十到三十年病毒会出现一个“大变貌”(抗原更换),变的地方是在H或N,比方说H3N2变成H2Nl,由于所有的人都几乎没有抗体,所以就会形成全世界的超级大流行。
二十世纪已有四次,1918-19年的西班牙流感造成全球5千万人死亡(也有说1亿),1957-58年的亚洲流感造成美国七万人死亡,1968-69年香港流感造成美国三万四千人死亡和1977年俄罗斯流感。
新亚型病毒肆虐几年后,有抗体的人也多了,此时又开始小变貌,使人再得病。不过B型病毒只有小变貌,不会大变貌,而造成的症状及流行也似乎较轻。
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组液病毒科,球型,直径80-120nm,基因组为RNA病毒。其特点是容易发生变异。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最容易发生变异、,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为人类流感的主要病原,常引起大流行和中小流行。乙型流感病毒变异较少,可感染人类,引起爆发或小流行。丙型较稳定,可感染人类,多为散发病例,目前发现猪也可被感染。 流感病毒不耐热,100℃1分钟或56℃30分钟灭活,对常用消毒剂敏感(1%甲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 对紫外线敏感,耐低温和干燥,真空干燥或-20℃以下仍可存活。
传染源
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后1~7天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猪、牛、马等动物可能传播流感。
传播途径
空气飞沫传播为主,流感病毒在空气中大约存活半小时污染的日用品
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三型流感之间、甲型流感不同亚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可反复发病
流行特征
流行特点:突然发生,迅速蔓延,2~3周达高峰,发病率高,流行期短,大约6~8周,常沿交通线传播。
一般规律;先城市后农村,先集体单位,后分散居民。
甲型流感
常引起爆发流行,甚至是世界大流行,约2~3年发生小流行1次,根据世界上已发生的4次大流行情况分析,一般10~15年发生一次大流行。
乙型流感 呈爆发或小流行,丙型已散发为主。
流行季节;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为主。南方在夏秋季也可见到流感流行。
因此首当其冲的是鼻子。病毒首先感染鼻黏膜,然後不断繁殖,引致鼻黏膜发炎,出现打喷嚏、流鼻水、鼻塞等病徵。
带有流感病毒颗粒的飞沫(直径一般小于10μm)吸入呼吸道后,病毒的神经氨基酸酶破坏神经氨酸,使粘蛋白水解糖蛋、白受体暴露糖蛋、白受体乃与血凝素(含糖蛋白成分)结合。这是一种专一性吸附,具特异性。它能被血凝素抗体所抵制在人的呼吸道分泌物中,有一种可溶性粘液蛋白也具有流感病毒,受体也能结合血凝素,从而抵制病毒侵入细胞,但只有在流感症状出现后,呼吸道粘液分泌增多时,才有一定的防护作用。病毒穿入细胞时,其包膜丢失在细胞外。在感染早期,流感病毒RNA被转运到细胞核内,在病毒转录酶和细胞RNA多聚酶Ⅱ的参与下,病毒RNA被转录完成后形成互补RNA及病毒RNA,合成的换板互补RNA迅速与核蛋白体结合构成信息RNA,在复制酶的参与下复制出病毒RNA,再移行到细胞质中参加装配核蛋白。在细胞襞内合成后很快转移到细胞核与病毒RNA结合成核。成熟前各种病毒成份已结合在细胞表面,最后的装配称为芽生,局部的细胞膜向外隆起包围住结合在细胞膜上的核衣壳成为新合成的有感染性的病毒体。此时神经氨酸酶可水解细胞表面的糖蛋白,释放N-乙酰神经氨酸,促使复制病毒由细胞释放散感染到附近细胞,并使大量呼吸道貌岸然纤毛上皮细胞受染变性、坏死和脱落,产生炎症反应。临床上可出现发热肌肉痛和白细胞减低等全身毒血症样反应,但不发生病毒血症。
单纯碱型流感的病理变化主要是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膜变性坏死和脱落起。病4~5天后基底细胞层开始增生,形成未分化的上皮细胞,2周后纤毛上皮细胞重新出现和修复。流感病毒肺炎型则有肺脏充血和水肿。切面呈暗红色气管和支气管内有血性分泌物,粘膜下层有灶性出血水肿和细胞浸润肺泡腔内含有纤维蛋白和渗出液呈现浆液性、出血性支气管肺炎。应用荧光抗体技术可检出流感病毒,若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则肺炎呈片状实变或有脓肿,形成易发生脓胸气胸,如并发肺炎球菌感染可呈大叶或小叶实变继发,链球菌肺炎杆菌感染时则多表现为间质性肺炎。
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该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直径-nm球形或丝状流感
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甲型病毒敬业经常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大传播迅速易发生大范围流行。
A型:最常见,可广泛流行及人畜共患,例如1997年在香港肆虐的禽流感,以致政府须屠宰150万只鸡。A型病毒可再分为A1、A2型,并按结构再划分,例如A型H5N1毒株(香港禽流感病毒)、A型H3N2(1995年在武汉发生)、A型H1N1(1995年在德国发生)等。病毒因不定时的基因突变而衍生新品种。
B型:也会流行,症状较A型轻,无再分亚型。
C型:主要以散发病例出现;无再分亚型。
H、N
流感病毒有一层脂质囊膜,膜上有蛋白质,是由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组成,均具有抗原性。A型流感病毒变异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主要是H和N的变异。
一般感染人类的流感病毒的血凝素有H1、H2和H3三种。H4至H14则只会感染人类以外的其他动物,如鸡、猪及鸟类。N只有N1及N2两种。
流感ABC
流感病毒分为A、B、C三种:
A型
最常见,可广泛流行及人畜共患,例如1997年在香港肆虐的禽流感,以致政府须屠宰150万只鸡。A型病毒可再分为A1、A2型,并按结构再划分,例如A型H5N1毒株(香港禽流感病毒)、A型H3N2(1995年在武汉发生)、A型H1N1(1995年在德国发生)等。病毒因不定时的基因突变而衍生新品种。
B型
也会流行,症状较A型轻,无再分亚型。
C型
主要以散发病例出现;无再分亚型。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切断传播途径
1. 流行期间,避免集会或集体娱乐活动,老幼病残易感者少去公共场所,注意通风,必要时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
2. 医护人员戴口罩、洗手、防交叉感染
3. 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彻底消毒
灭活疫苗:效果较好,接种对象为老人、儿童、严重慢性病患者、免疫力低下及可能密切接触患者的人员;接种时间为每年10-11月中旬,每年接种1次,2周可产生有效抗体。下列情况禁用:对鸡蛋过敏者;急性传染病患者,精神病患者,妊娠早期,6个月以下婴儿。
减毒活疫苗: 采用喷鼻法接种
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流感疫苗含有三种毒株,根据今年WHO推荐的流感疫苗生产毒株,其中的两种与去年不同,这说明流感病毒流行株已经发生了变异。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
流感疫苗分为三种,分别为全病毒疫苗、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全病毒疫苗的免疫原性高,但副反应发生率也较高,因此在国外不推荐用于13岁以下的儿童。而裂解疫苗免疫原性高、安全性好,被推荐用于6个月以上的所有人群。接种流感疫苗还可以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劳动力保护效果。美国的研究结果显示,每接种一人可节省医疗花费46.85美元;每接种100人可以减少12.3个工时损失和2.5次到医院看病次数。另外,预防措施还包括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老年人、儿童尽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
2、流感为乙类法定报告的传染病。隔离病人是减少传播的有效途径,隔离期为1周。流行期间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室内注意通风。公共场所可用1%漂白粉澄清液或3%过氧乙酸喷洒,也可用食醋熏蒸。病人的用物可曝晒2小时或煮沸消毒。流感可通过注射疫苗预防,尤其适用于老年、婴幼儿和体弱多病者及医务人员等职业人群。
用于易感人群可能感染而未发病者,金刚烷胺100mg/口服,2次/日,10-14天;对甲型流感有一定预防作用,对乙型流感无效。
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 1~3 日,最短数小时,最长 4 日。各型流感病毒所致症状,
感冒与过敏
1、起病急,高热乏力,全身酸痛和疼痛,头痛突出,全身中毒症状重。
2、根据感染病毒的不同类型,呼吸道症状轻重不同,大多有喷嚏,鼻塞,流涕,咽痛,轻咳,少量白色的黏痰。
3、根据其临床表现不同,病情轻重也不同,又分为单纯型、肺炎型、中毒型、胃肠型四种。病轻者可2~3日恢复,重者1~2周,或一个多月。
4、血液常规检查:无并发症的流感,白细胞计数正常;血沉可增快,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增多,有继发性感染时,血中白细胞增高。
单纯型流感
急起高热,全身症状较重,呼吸道症状较轻。显著头痛、身痛、乏力、咽干及食欲减退等。部分病人有鼻阻、流涕、干咳等。 发热多于 1~2 日内达高峰, 3~4 日内退热,其他症状随之缓解,但上呼吸道症状常持续 1~2 周后才逐渐消失,体力恢复亦较慢。部分轻症者,类似其他病毒性上感, 1~2 日即愈,易被忽视。
流感病毒性肺炎(肺炎型流感)
起病时与单纯流感相似,但于发病 1~2 日内病情迅速加重。高热、衰竭、烦躁、剧咳、血性痰、气急、紫绀并有心衰。病人高热待续,病情日益加重,多于 5~10 日内死于呼吸与循环衰竭,临床称此为原发性流感病毒肺炎,亦称重型流感肺炎。另有部分病例症状较轻,剧咳不伴血性痰,呼吸困难不明显,体征很少,仅在 X 线照片检查时发现。 病程 1~2 周后进入恢复期。临床称为轻型流感病毒肺炎,或轻型节段性流感病毒肺炎。
1、起病急,高热乏力,全身酸痛和疼痛,头痛突出,全身中毒症状重。
2、根据感染病毒的不同类型,呼吸道症状轻重不同,大多有喷嚏,鼻塞,流涕,咽痛,轻咳,少量白色的黏痰。
3、根据其临床表现不同,病情轻重也不同,又分为单纯型、肺炎型、中毒型、胃肠型四种。病轻者可2~3日恢复,重者1~2周,或一个多月。
4、血液常规检查:无并发症的流感,白细胞计数正常;血沉可增快,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增多,有继发性感染时,血中白细胞增高。
西医的看法
按西医理解,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西医按病毒的类型区分,分流感A型和B型(见流感ABC)。
中医的看法
中医学上并没有病毒这个概念,对於流感或感冒,一律统称为“外邪入侵”,因为病毒发源地不论是鼻黏膜或呼吸道,都属脏腑以外,因此称为“外邪”。
中医按病症的表徵和身体反应分类,大致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症状:喉痛、发烧、没胃口、流鼻涕(浓稠、黄绿色)、有浓痰。
风寒感冒症状:畏寒怕风、疲倦、流清鼻水、没有食欲。
1、血象: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增高,若合并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上升。
2、病毒分离:急性期病人口咽含漱液接种于鸡胚可分离出病毒。
3、血清抗体检测:患者早期(发病头三天内)和恢复期(2~4周后)2份血清,抗体效价四倍以上为阳性。
4、快速诊断:取患者鼻黏膜压片染色找包涵体,免疫荧光检测抗原为( )。
1)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增高
2)从病人鼻咽分泌物中分离到流感病毒
3)恢复期血清抗体效价4倍以上增高
4)呼吸道上皮细胞病毒抗原检查阳性
5)鼻咽分泌物经敏感细胞增殖1代后呈抗原阳性
6)可用RT-PCR检测病毒核酸
综合诊断
1、流行病学史:流行期间一个单位或地区出现大量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或医院门诊上感病人明显上升。
2、临床表现为较轻微。
3、实验室检查
诊断类别
1)疑似病例: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
2)确诊病例: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 实验室病原学检查2、3、4、5中一条。
鉴别诊断
普通感冒
多种病毒引起,多为散发,起病较慢,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全身症状较轻。感冒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是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成人多为鼻病毒引起,次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咽痛,有时由于耳咽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检查可见鼻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如无并发症,一般5~7天痊愈。
流感伤寒型钩体病
夏秋季多发,有疫水接触史,临床除发热外,腓肠肌压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压痛,实验室检查可通过显凝实验检测抗体,若抗体效价为1:400以上增高,考虑该病,通过血培养可诊断。
3、链球菌性咽炎 该病咽部红肿,扁桃体肿大,有脓性分泌物,颌下淋巴结肿大,WBC 中性粒细胞增高,血培养。
4、其它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如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感染 要通过病原学检查来区别。
5、支原体肺炎 也要通过病原学检查来区别
清洁 。
2.对症治疗指导:高热烦躁者可给予解热镇痛屏蔽药物
3.抗病毒(利巴韦啉)救命治疗
4.抗菌(青霉素先锋IVVI)业务治疗
流感患者应及早卧床休息,多饮水、防止继发感染。高热与身痛较重者可用镇痛退热药,但应防止出汗较多所致的虚脱,在儿童中禁用阿司匹林,防止Reye's综合征的发生。干咳者可用咳必清,棕色合剂或可待因。高热、中毒症状较重者,应于以输液与物理降温,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处理并发症,如有继发细菌感染时,针对病原菌及早使用适宜的抗菌药物。中药如感冒冲剂、板蓝根冲剂在发病最初1~2天使用,可减轻症状,但无抗病毒作用。
老年流感患者或养老院人员应在发病的最初1~2天内给于金刚烷胺盐或金刚乙胺,能减轻症状,缩短病程,起治疗作用。金刚烷胺成人剂量为每日100~200mg,分2次服用,儿童为每日4.4~8.8mg/kg,分2次服用,疗程为5~7天,一般无副作用,但须注意胃肠道和神经系统反应,如过度兴奋、言语含糊、震颤、失眠、头昏、乏力、情绪障碍、共济失调等,金刚乙胺的副反应比金刚烷胺要少。肾功能衰退或/与阴离子药物(如Triameterins)的相互作用会抵制肾小管分泌金刚烷胺,故65岁以上,肾功能衰退的老年患者应减少剂量,注意副反应。在经金刚烷胺或金刚乙胺治疗病人中约30%可分离到耐药毒株,而在接受预防的密切接触者中则较少分离到。这些耐药株最早可在治疗期的2~3天内出现,经实验室多次传代后这些耐药株仍能保留其耐药性,有遗传上的稳定性。在家庭和养老院的流行过程时可见到这些耐药株能在病人中传播,经药物预防的接触者仍能产生典型流感症状,值得注意。
1、可减少病毒的排毒量,抑制病毒复制,减轻临床症状,并防止病毒向下呼吸道蔓延导致肺炎等并发症。
2、药物
1)金刚烷胺为M2离子阻断剂,可阻断病毒吸附于敏感细胞,抑制病毒复制,对甲型流感有效。发病48h内用药效果好。用量:成人200mg/天,老人100mg/天,小孩4-5mg/kg/天;用法:分2次口服,疗程3-4天;副作用:口干、头晕、嗜睡、共济失调等神经系统症状。
2)甲基金刚烷胺用量: 100-200mg/天,用法:分2次口服,其抗病毒活性比金刚烷胺高2-4倍,且神经系统副作用少。
3、注意事项: 孕妇、神经、精神异常、肝肾功能严重受损者禁用,且此两种药物易发生耐药。
感冒有一个过程,一般需要一周左右才能痊愈,至今尚无特效疗法,只能对症处理。因此,感冒用药主要是针对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咳嗽流泪、鼻塞流涕、咽喉充血、全身酸痛、乏力等症状。
感冒药多为几种对症缓解剂的复方制剂,主要有抗病毒药物、解热镇痛药物、抗组胺药物、减少充血药物、镇咳祛痰药物、抗病毒药物以覆盖所有症状,故也称为感冒多症状缓解剂,又称感冒咳嗽联合复方。有些还含有清热解表、清热解毒等中药。不同组方的抗感冒药在治疗上也各有侧重。
常见的组方中由于含有抗组胺药,常常伴有嗜睡的副作用。而值得注意的是,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不会引起嗜睡,进入感冒药组方既能消除或减轻鼻子发痒、流涕、打喷嚏,咽喉和眼睛发痒及流泪等症状,又不会有嗜睡的副作用。而且,氯雷他定的抗组胺作用相比其他抗组胺药起效更快、效力更强、更持久。
鉴于感冒有不同类型,而且症状非常相似的过敏性鼻炎也会影响医生和病人对疾病的判断。因而,在没有确诊的情况下,患者自行使用感冒药无疑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轻则耽误治疗,重则并发症出现并危及性命。
流感一症,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种。
外感
是感受外来邪气,客于肺经,闭其清道,肺气不得下降,其人必定流清涕、发热、恶风、恶寒、头疼身痛等情形。法宜宣散,如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之类。
内伤
由于肾阳衰而阴寒内生,肾络通于肺,心肺之阳不足,不能统摄津液,而流清鼻涕,患者必定没有外感的足征,多困倦无神,或喷嚏不休,或两脚冰冷,法宜扶阳,如四逆汤、白通汤、封髓丹、麻黄附子细辛汤、姜桂汤之类。
外感患者的元气尚且充足,内伤患者的元气极为虚弱,从患者的眼神中就可以分别出两者的不同。流感就属于内伤感冒。
诀窍
凡见打喷嚏、流清涕、鼻塞,而无其它症状,就属于内寒感冒,不论轻重,服四逆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必效,病去药止,不留后遗症。
中医医治流感的方法
中医学上有句话:“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是说,若身体强健,便不受外邪(病毒)干扰。因此中医着重治本,一方面会用草本消炎解毒,另一方面会提升身体机能,增强免疫力。若只是消除感冒的不适而不提高体质,很容易又会再度受病毒入侵。因此经常感冒的人须加注意,表示他们身体虚弱,抵抗力低下,必须适当作出调理。
用药方面
消炎杀菌、提升免疫力:可用板蓝根、连翘、银花
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可用白芷、荆芥、菊花
清热退烧:可用桑叶
纾筋活络、解热:可用葛根、桑枝、丝瓜络
风寒感冒食疗方?
症状为发热恶寒,头痛身寒,流涕等。?
生姜红糖茶:生姜1片,红糖适量,开水冲泡,代茶饮之。?
葱白粥:糯米30克,生姜2片,捣烂,入连须葱1节,加米醋1毫升,趁热饮。
紫苏粥:白米25克,常法煮粥,粥熟放苏叶5克。
风热感冒食疗方
症状为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咳嗽、咽痛、目赤。?
菊花茶:菊花5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桑菊豆豉饮:菊花5克,桑叶5克,豆豉3克,煎水饮。?
薄荷芦根饮:芦根30厘米、薄荷25克,煎水饮用。
白菜绿豆饮:白菜头1个,洗净切片,绿豆芽15克,煎水饮用。?
风湿感冒食疗方
症状为发热、头痛、头晕、鼻塞、声重、困倦乏力,纳减欲吐。?
藿香饮:鲜藿香叶5克,砂糖适量,煎水饮。
世卫组织的流感警告级别:
一级:流感病毒在动物间传播,但未出现人感染的病例。
二级:流感病毒在动物间传播,这类病毒曾造成人类感染,因此被视为流感流行的潜在威胁。
三级:流感病毒在动物间或人与动物间传播,这类病毒已造成零星或者局部范围的人感染病例,但未出现人际间传播的情况。
四级:流感病毒在人际间传播并引发持续性疫情。在这一级别下,流感蔓延风险较上一级别“显著增加”。
五级:同一类型流感病毒在同一地区(比如北美洲)至少两个国家人际间传播,并造成持续性疫情。尽管大多数国家在这一级别下仍不会受显著影响,但五级警告意味着大规模流感疫情正在逼近,应对疫情采取措施的时间已经不多。
六级:同一类型流感病毒的人际间传播发生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地区。这一级别意味着全球性疫情正在蔓延。
1、勤开窗户,保持生活、工作环境的空气流通。每天通风至少3次,每次不少于10分钟。
2、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到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
3、注意手的清洁和消毒,因为有些病原体可通过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经手传播。
4、若有发烧或出现上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有利于早期诊治呼吸道传染病。
5、对呼吸道传染病缺乏抵抗力者应避免接触呼吸道传染病病人,难以避免时,戴棉纱口罩有一定预防效果。
6、预防接种,儿童应按时进行计划免疫接种;对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可根据疫情及个人的不同情况进行疫苗接种。
7、注意防寒保暖,衣着适量,随气候增减。
8、饮食合理,多吃蔬菜水果,保证足够的营养,多喝白开水。
9、注意体育锻炼,提高耐寒能力,增强体质。
10、睡眠充足,不要熬夜。
流行性感冒是由于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力强,发病快。虽然容易治愈,但由于婴幼儿体质较弱,加之饮食不合理,所以极容易引起感冒的反复发作。所以,感冒除药物治疗外,饮食调理也不可缺少。
1、禁吃咸食食用咸食后易使致病部位黏膜收缩,加重鼻塞.咽喉不适等症状。而且过咸的食物容易生痰,刺激局部引起咳嗽加剧。
2、禁食甜、腻食物:甜味能助湿,而油腻食物不易消化,故感冒患者应忌食各类糖果、饮料、肥肉等。
3、禁食辛热食物:辛热食物易伤气灼津,助火生痰,使痰不易咳出,故感冒患者不宜食用,尤其葱一定要少吃。
4、不宜吃烧烤煎炸的食物:此类食物气味刺激呼吸道及消化道,易导致黏膜收缩,使病情加重,而且也不易消化。
5、经常吃煎炸食物:会令喉头充血,增加黏膜表面伤口及感染机会。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