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霉素
克林霉素为林可霉素的衍生物,自1970年在我国上市以来,已有20多年的历史,在应用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注射局部刺激和肝功能异常,最严重的是伪膜性肠炎(PMC)。最近报道国产磷酸克林霉素不良反应发生率9.4%[2],在恶性肿瘤放疗后继发肺部厌氧菌感染患者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
克林霉素
英文名称:Clindamycin
中文别名:林大霉素、氯洁霉素、氯林可霉素、氯林肯霉素、氯林霉素、盐酸克林霉素、盐酸氯洁霉素
英文别名:ChlorodeoxylincomycinHydrochloride、Cleocin、ClindamycinHydrochloride
为林可霉素7位去羟基并为氯取代的化合物。其制品有盐酸盐、棕榈酸酯盐酸盐(以上两种供口服)和磷酸酯(供注射)等。
其盐酸盐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在水中极易溶解,在甲醇或吡啶中易溶,在乙醇中微溶,在丙酮或氯仿中几乎不溶。其10%水溶液的pH为3.0--5.5。游离碱的pKa=7.7。
抗菌谱与林可霉素相同。口服盐酸盐150mg,45--60分血药浓度达峰,为2-3μg/ml.肌注后血药达峰时间,成人为3小时,儿童为1小时,静注300mg,10分钟血药浓度为7μg/ml。体内分布广泛,但不易进入脑脊液中。在体内代谢,部分代谢物可保留抗菌活性。代谢物由胆汁和尿液排泄。在尿中收集到的原形药物约占体内总药量的1/10,t1/2为3小时,肝、肾功能不良时可略提高。血透和腹腔透析不能有效地使本品清除。主要用于厌氧菌(包括脆弱拟杆菌、产气荚膜杆菌、放线菌等)引起的腹腔和妇科感染(常需与氨基糖甙类联合以消除需氧病原菌)。还用于敏感的革兰阳性菌引起的呼吸道、关节和软组织、骨组织、胆道等感染及败血症、心内膜炎等。本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骨髓炎的首选治疗药物。
本品的抗菌谱与林可霉素同,但抗菌活性较强,克林霉素口服吸收快而完全(约90%),进食对吸收的影响不大。克林霉素在胎血中的浓度比林可霉素大,在乳汁中的浓度可达3.8μg/ml,孕妇及乳母使用本品应注意其利弊。蛋白结合率高(90%)。口服的达峰时间为0.75~l小时,T1/2为2.4~3小时,小儿为2~2.5小时,肾功能减退时稍延长,为3~5小时;24小时内10%由尿排出,3.6%随粪便排出。
参阅盐酸林可霉素。克林霉素适用于厌氧菌、肺炎链球菌、其他链球菌属(肠球菌属除外)及敏感金葡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并常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用于腹腔感染及盆腔感染。
盐酸盐,成人重症感染,一次口服150-300mg,必要时至450mg,每6小时1次.儿童重症一日8-16mg/kg,必要时可至20mg/kg,分3-4次用.棕榈酸脂盐酸盐,供儿童用,重症感染一日8-12mg/kg,极严重可增至一日20-25mg/kg,分3-4次给药;磷酸脂注射剂,静滴或肌注,成人革兰阳性需氧菌感染,一日0.6-1.2mg,厌氧菌感染一日1.2-2.7g,极严重感染可用至一日4.8g,分2-4次用.儿童1月龄以上,重症感染一日15-25mg/kg,极严重感染可按25-40mg/kg,分3-4次用.肌注一次不超过0.6g,超过此量应静脉给药.
盐酸克林霉素胶囊:每胶囊75mg(活性);150mg(活性)。磷酸克林霉素注射液:每支150mg(2ml)。
参阅盐酸林可霉素。 很多给孩子打过克林霉素的家长很着急地问,孩子到底能不能用这个药。作为一种不需要皮试的广谱抗生素,一些医生也确实把克林霉素用在孩子身上。武汉市儿童医院急诊部主任医师孙继民昨天在接听电话时谈到,孩子要慎用克林霉素。具体要求是:4周以下的新生儿禁用;4周到4岁的儿童慎用;16岁以内儿童使用时,须注意重要器官功能监测。使用时一定要看具体病情。此外,还有四类患者要慎用:有胃肠疾病或病史者,特别是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或假膜性肠炎患者;肝功能不全者;严重肾功能障碍者;有哮喘或其它过敏史者。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使用克林霉素后正常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肝脏、肾脏、血液、皮肤、局部反应及其它不良反应。
(1)与林可霉素间有交叉耐药性。
(2)本类药物与红霉素有拮抗作用。不可联合应用。
(3)因不能透过血脑屏障,不能用于脑膜炎。
(4)副作用与用药注意问题参见林可霉素。
(5)不宜加入组成复杂的输液中,以免发生配伍禁忌。
(6)肝功能不全者、孕妇、授乳妇女慎用。
参阅盐酸林可霉素。
1.禁用于对林可霉素或克林霉素过敏的患者。
2.使用本类药物时,应注意假膜性肠炎的发生,如有可疑应及时停药。
3.本类药物有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应避免与其他神经肌肉阻滞剂合用。
4.有前列腺增生的老年男性患者使用剂量较大时,偶可出现尿潴留。
5.本类药物不推荐用于新生儿。
6.妊娠期患者确有指征时方可慎用。哺乳期患者用药期间应暂停哺乳。
7.肝功能损害的患者确有应用指征时宜减量应用。
8.静脉给药应缓慢滴注,不可静脉推注。
参阅盐酸林可霉素。
可引起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皮疹,白细胞减少.转氨酶升高.可引起二重感染,伪膜性结肠炎.也可有呼吸困难,嘴唇肿胀,鼻腔肿胀,流泪和过敏反应.有报告,本品引起伪膜性肠炎的发生率是最高的,可能超过2%。
约10%用克林霉素治疗的人出现皮疹,其它如渗出性多形性红斑、可逆性血清谷草氨基转移酶及血清谷丙氨基转移酶升高、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其它过敏反应等偶可见。
1克林霉素的临床副作用
1.1胃肠道反应胃肠道反应是克林霉素最常见、发生率最高的反应,口服和肌注均可发生。表现为恶心、呕吐、厌食、腹胀、腹泻、腹痛等症状,伪膜性肠炎(PMC)致最严重的并发症。腹泻的发生率因诊断不同差异较大,约2%~20%,常见于用药后的4~9h,可能与药物直接刺激和肠道正常菌群紊乱有关。单纯性腹泻与PMC出现与否并不相关,前者通常短暂,及时停药一般可自愈。现已证实PMC为难辨梭状芽孢杆菌产生的毒素所致,其发生率各地报道不一,为0.01%~10%[4],据流行病学调查,298例患者应用克林霉素后,3.4%的患者发生腹泻,无一例诊断为PMC,而另一报道表明,应用克林霉素的患者10%发生PMC,口服引起PMC的发生率比注射给药高3~4倍,而且老年及危重患者中常见。典型的病理往往在给药后4~6h出现发热、腹痛、腹泻,大便成黏液脓血样。大便涂片可见红细胞和多形核白细胞,直肠镜检可见结肠黏膜有白到黄色浊斑,又是伴有明显的溃疡,与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表现相似,伪膜多由多形核白细胞、纤维素及脱落的上皮细胞组成;而单纯性腹泻其镜检仅见轻度水肿而无感染征象,活检也未见异常。另外,PMC并发症与剂量无关,通常不超过1周,如诊断拖延,往往造成病情严重。
1.2过敏反应口服、肌注或外用克林霉素均可引起皮疹、荨麻疹、瘙痒,高过敏性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见于对青霉素过敏者)[1]。国外有两份早期资料(25年前)表明,应用克林霉素有25%的患者发生皮疹。但最近芝加哥Zazur等[6]在一个三级服务中心用有关医学资料进行克林霉素过敏性调查:从1995年4月~1997年4月由3896例克林霉素注射者只有14例(0.47%)发生不良反应,而后又发现其中7例是由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引起。因此得出结论:克林霉素的过敏反应发生率比25年前报道的数字少得多,发生率<1%。这可能是该药制剂质量改进的原因,也可能是医生对该药熟悉应用的结果。近年来国内关于克林霉素过敏的报道仍有不少。武汉有1例患者静脉注射克林霉素磷酸后,烦躁不安、咽喉部发痒、发紧、憋气、呼吸困难、全身起猩红样红斑[7]。广州儿童发现2例过敏者,一患儿静脉注射克林霉素后出现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四肢冰冷、双上肢微颤动,给予相应措施后,症状缓解。另一患儿因上呼吸道感染静脉滴注5天左右,突然高热寒战、面色苍白、四肢发绀、哭闹不停,停止输液并给予抗过敏治疗后,恢复正常[8]。据有关专家统计,克林霉素治疗痤疮时,3.33%用药后有轻度瘙痒及干燥感,2~3天后即迅速消失,继续用药不再复现[9]。比较国内外的报道,可见其过敏反应发生率的数字差别较大,这可能与给药途径、患者所患疾病及严重程度、调查者的信息来源不同有关。
1.3肝功能异常有些患者在应用克林霉素后会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及黄疸,但无肝病毒指标。多数为一过性,停药后即可消失。早期资料常描述为“可能有肝损害”。近期资料表明:转氨酶升高主要与肌肉注射时损伤局部肌肉,同时与克林霉素磷酸酯及其代谢产物干扰转氨酶测定时的比色结果有关,并非肝细胞损伤所致[4],但克林霉素主要在肝中代谢,因此严重肝功能不全时应慎用。
1.4局部反应见于注射给药。肌肉注射后,在注射部位偶可出现轻微疼痛。长期静脉滴注可能会引起血栓性静脉炎。
1.5皮肤黏膜症状该症状较为少见,患者偶可出现多行性红斑、Stevens—Johnson或Lyell综合征[1]。
1.6其他不良反应
1.6.1血液系统口服或肌注均可引起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减少,血小板缺乏,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般较轻微,停药后即可恢复正常。
1.6.2神经系统具有神经—肌肉阻断作用。
1.6.3心血管系统大剂量静脉滴注可引起血压下降、心电图变化等心血管系统异常,宜稀释后缓滴。1.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防止滥用。该药一般用于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无效的患者。对于普通感染一般不作为首选治疗药物。美国专家把克林霉素列为治疗骨髓灰质炎的药物之一。但只有在菌落成功分离,敏感性确定以后,才可作为首选药物。
1.询问过敏史,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芝加哥专家发现的一例接受克林霉素治疗时出现严重水肿和皮疹的患者,对头孢菌素类呈过敏反应。因此有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过敏史的患者,应慎用克林霉素。两者是否有交叉过敏有待进一步研究。过敏反应的处理:立即停药。而后对症处理。注射激素或抗组胺类抗过敏药,必要时吸氧。
2.联合用药,以提高疗效,注意相互作用。国外实验表明,治疗疟疾时,奎宁、克林霉素联合用药,效果好,耐受性好,30例患者中只有2例引起腹泻。用克林霉素治疗AIDS患者弓形虫脑炎的试验表明,乙胺嘧啶与克林霉素合用效果明显;而单独应用克林霉素时,失败率很高,且耐受性差。克林霉素联合氨曲南、头孢噻肟等可治疗腹腔感染。国外报道以克林霉素与氨曲南合用治疗盆腔感染,治愈率达97.6%,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在联合用药中还要格外重视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的严重后果。传统用法克林霉素与氨基糖苷类联合用药,可引起神经-肌肉阻断作用。因此,克林霉素不要与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也不宜作为麻醉手术后的预防感染用药,以免发生神经-肌肉接头的阻断作用引发严重不良反应。
3.严格剂量、滴速和疗程。防止剂量过大,一次0.3-0.6克为宜,静脉给药药液浓度不能过高,一次剂量稀释液不少于100-200毫升,静滴速度一般一次不少于0.5-1小时为妥,疗程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7-10天。
4.用药过程严密观测。全疗程中应在严密监护观察下用药,并做好不良反应的预防观测,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尤其是危及生命安全的反应,应即刻停用并迅速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
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该局已下发通知对克林霉素注射剂说明书“不良反应”一栏内容进行修订,新修订的内容称使用该品“可能引起肾功能损害和血尿”。 修订后的内容中,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由“偶见”改为“常见”,严重者有腹绞痛、腹部压痛、严重腹泻,伴发热、异常口渴和疲乏。 不良反应一栏中新增:国内克林霉素磷酸酯和盐酸克林霉素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报道有使用本品可能引起肾功能损害和血尿,另有极少数严重病例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过敏性紫癜、抽搐、肝功能异常、胸闷、心悸、寒战、高热、头晕、低血压、耳鸣、听力下降等。
据了解,克林霉素注射剂适用于革兰阳性菌引起的呼吸道、关节与软组织、骨组织、胆道等的感染以及败血症、心内膜炎等;还适用于厌氧菌引起的腹腔和盆腔感染,以及厌氧菌败血症等。
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时通知辖区内药品生产企业尽快修订说明书和标签,并将修订的内容及时通知相关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等单位。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