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坐落于山水怡人、闻名遐迩的安徽省合肥市西郊科学岛上,正式成立于1979年10月,其前身可追溯到1953年建立的安徽省工业试验所,是一所承担国家及地方重大科研任务、从事高新技术开发应用和培养高层次研究人才、应用与基础并重的研究机构。
智能所是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重要成员,一直致力于为国家在仿生感知、信息获取、智能控制、先进制造、微纳米技术等重要科学领域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研究。目前设有仿生感知与智能科学1个重点建设学科、仿生感知与控制和智能信息系统2个创新研究方向,拥有三十余位学科带头研究员、客座研究员和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并设有“控制理论与工程”和“仪器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联合)、“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1个博士学位授予点、“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和“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2个硕士学位授予点,截至2006年7月,累计已培养博士学位毕业生90余人、硕士学位毕业生170余人。
智能所自建所以来(截至2005年12月),已相继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和“973”计划、院省部及地方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近千项,取得各类科技成果400多项,并荣获有数项国际性大奖(联合)和国家级奖项,以及数十项的科学院和省部级等奖项。智能所主办有在相关领域具备国际性影响力的国际信息获取年会(IEEE ICIA)和国际智能计算年会(ICIC),承办有《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中文核心期刊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国际信息获取学报》 )英文期刊。
在“十一五”和“知识创新工程”三期中,智能所正在按照建成“三个基地”、创造“四个一流”的总要求,以实现确立的智能所“使命(Mission)”和“愿景(Vision)”为目标,朝着建设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仿生感知与智能科学技术研究基地和目标清晰、特色鲜明、水平一流、条件优越的现代化研究所方向阔步前进。
1953年,安徽省工业试验所成立,隶属于当时的安徽省工业厅
1956年,调整成立安徽省科学研究所(筹),并于次年正式建立
1958年,调整成立安徽省科学院,后曾用名中国科学院安徽分院
1962年,由聂荣臻元帅建议所名,中国科学院华东自动化元件与仪表研究所在合肥正式成立
1968年5月,合并部分单位组建成国防科委1123研究所
1970年1月,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第3609工厂
1973年8月,重组成立安徽无线电研究所
1979年10月8日,经重新建制,正式成立并定名为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简称智能所,所名由已故院士蒋新松提出
1985年,智能所建成我国第一个计算机农业专家系统
1987年,智能所创办所属第一个高新技术企业
1988年,智能所正式迁入合肥市西郊董铺岛,即“科学岛”
1988年,智能所成立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厚膜专业点
1991年,智能所建立国家863机器人传感技术网点实验室
2001年5月,智能所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试点工程
2004年6月,智能所正式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二期
梅 涛 | 副院长、所长
梅涛,男,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位委员会智能所分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青年联合会常委。主要学术团体任职:中国微纳米技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传感器分会副理事长、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常委等。学术期刊任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cquisition》主编、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编委、 《机器人》编委、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编委。国际学术会议任职:200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Acquisition大会主席、2005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Acquis-
ition大会副主席、2005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 and Systems公共事务副主席。
1962年出生于江西省南城县,1982年获浙江大学精密机械专业学士学位,2001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博士学位。1982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历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常务副所长、所长。1986年至1987年英国Middlesex大学电子工程系机器人与自动化中心访问学者。1996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机器人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1998年至1999年赴香港中文大学机械与自动化系从事微电子机械系统和智能材料系统的合作研究。
研究领域为传感技术、微纳机电系统、空间机器人。负责完成了11项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包括“体内微机器人外场驱动与控制方法研究” 、“多功能类皮肤型传感器”、“新型谐振力敏传感器”、“智能气体传感器”、“主动式触觉信息获取与解释”、“基于微机械加工的微型三维力传感器”等课题。已发表论文90篇,获专利七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
目前承担的研究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仿生微纳米粘附阵列的SOC控制机理与集成方法”,国家863计划课题“无线肠胃检查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智能机器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仿生微纳结构与器件的构筑原理与方法”,等等。
仿生感知与控制是研究所仿生感知与智能学科的两大研究方向之一。本中心面向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以仿生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力学、材料科学、信息论等理论为指导,以微纳米技术、传感技术、人机接触交互与遥操作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网络控制技术为手段,研究和研制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物理量和化学量敏感材料、器件、检测系统以及特种机器人,并开展相关的示范应用。
仿生感知与控制研究中心由9个实验室组成,并设有3个开放的技术支撑实验平台。中心现有固定职工37人(含兼职管理人员7人),其中研究员10人,副高级13人,中级11人,初级3人。其中,14人具有博士学位,9人具有硕士学位。流动人员中,高级访问学者2人,客座研究员1人,名誉研究员3人,在学博士研究生30人,在学硕士研究生82人。历年来由中心各实验室承担并完成的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共计有50项,目前各类在研项目共31项。
智能信息系统是智能所仿生感知与智能学科的创新研究方向之一。智能信息系统中心主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点在现代农业数字化发展和煤炭行业安全方面开展创新性研究。目前中心的研究机构包括智能安全预警实验室、智能决策与知识处理实验室、农业信息系统应用实验室和智能计算实验室。其中研究人员20人,在学博士、硕士研究生60多人。中心近年来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60多项,获国家和省级奖励10多项,取得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登记40多项。
研究方向:
智能系统技术体系
农业决策支持系统
煤矿安全智能预警系统
仿生感知与控制
仿生感知系统属于仿生学与传感技术的交叉学科,它以借鉴生物感知机理为手段,从信息获取的最终目标出发,系统地研究机器感知、传感器和敏感材料的机理、工艺和关键技术。仿生感知研究方向以仿生感知机器人和人机接触交互系统为切入点,集成力觉、触觉、视觉、嗅觉、听觉等感知系统,与光学和微纳米技术交叉、集成,研制出满足先进制造、国家安全领域急需的特种传感器和感知控制系统,在我国相关领域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并成为在国际上有特色的研究方向。
智能信息系统
智能信息系统是智能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交叉学科,是运用仿生智能理论和信息技术方法解决各行业信息化的技术。该研究方向以满足全面信息化这一国家战略需求为目标,以多知识融合的智能决策方法和多系统兼容的知识表达方式为特色,构建数字农业智能系统和反恐与生产安全监控系统,在中国相关研究领域中起到不可替代作用,使中国智能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人才队伍概况:
现有职工140人(截至2006年5月),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人员50人。副研究员以上人员60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30人。中、青年科技人员占80%以上。他们锐意进取、努力拼搏,在科研工作中取得一批重要成果。大部分人员留学回国后,担任课题组长、研究室主任、所领导等职务。
已聘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5人、引进国外杰出人才1人。招聘高级访问学者11人。
已聘请美国著名学者谈自忠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戴如为教授为名誉研究员。聘请香港大学徐扬生博士、教授等为客座研究员。
多年来,有50余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出国访问、合作研究。与美国、加拿大、香港等10余个国家或地区建立友好合作交流关系。接待来访人员100余人次。
在学博士生、硕士生220人。
2004 年研究所所获奖情况:
1 、农业智能系统技术体系研究与平台研发及其应用
863 机器人技术主题 863 - 306 八项、 8632001AA5170 、 5280 ;国家基金 6945001 。
起始年月: 1990 年 1 月至 2003 年 12 月 经费: 1762 万
项目负责人:熊范伦、王儒敬
创新点:本成果创新提出:“面向对象的综合知识体、“知识体 . 对象块 . 构件”、“广义综合知识体”、“多级知识单元”等面向农业领域的知识表示方法体系;提出基于三重蕴涵机制的特征占课模糊推理模型、基于案例的模糊推理,进行农业领域的模糊诊断与预测;实现多知识融合、多库协同、多级主从的知识管理及推理机制,提高专家系统的问题求解能力等。
科学意义、影响或评价及获奖情况:
通过对知识表示、推理机制、体系结构、知识获取、技术集成等方面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构件农业智能系统的技术体系;采用构件技术、网络技术、 Agent 技术、语音技术、可视化技术、通用应用框架二次开发技术等,研发农业智能系统开发平台,集成机器学习、模式识别、智能计算、数据挖掘、地理信息系统等多种智能技术,开发实用傻瓜化的农业智能系统。
该成果已研发系列平台 10 个版本,开发各类专家系统近 500 个。广泛应用于种植业、养殖业等。对于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保护环境,具有重大作业和安全性。 15 年来,该成果在安徽、黑龙江等 28 个省市 400 多个县推广应用,累计推广面积近亿亩,效果显著,产生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产投比显著,显示其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该成果经鉴定会专家、院士鉴定,认为该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成果 2004 年 4 月 26 日 由安徽省科技厅鉴定, 4 月 30 日 申报安徽省科学技术奖。目前已通过评审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2005 年申报国家科学技术奖。
2、合肥市科学技术奖一项
成果名称:智能农业信息网络技术研究与应用 ( H03173434200302 )
合肥市科研计划项目经费: 50 万元
项目参加者:王儒敬、熊范纶、黄义德、刘枫、周可金、王道中、宋良图、胡海瀛、阎晓明、汪宜九、李雁、薛军、方静、许承保、徐启荣
内容简介:
1. 课题来源与背景:合肥市科研计划项目。应用于农业生产管理。
2. 技术创新性: “ 多级综合知识单元 ” 知识表示方法,具有创新性,达到国际水平;网络环境下的农业技术远程咨询、诊断;多 Agent 机制下,基于通用开发框架的拟人化智能引导、智能帮助技术;可视化与语音合成技术结合形成的面向高、中、底不同层次用户的知识获取环境及用户界面自由定制技术具有创新性。
3. 技术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已形成系列,网络型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已在合肥市、安徽省及全国其它有关省市农业领域大规模推广应用。对农业增产增收节约成本,科学种田、防治污染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4. 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开发的16种农业专家系统已在合肥市 3县2区 22个乡镇、村及专业大户推广应用,效果显著,对周边及其它地区产生极大的辐射作用。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下一篇 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