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是高技术基地型研究所,主要从事能源环境、先进材料和绿色化工三大领域的应用基础和高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煤炭研究室,于1954年在大连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即现在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挂牌成立。1961年,煤炭研究室扩建为中国科学院煤炭化学研究所并开始向太原搬迁。1978年9月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并沿用至今。
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于1954年10月在大连创建,命名为中国科学院煤炭研究室。1961年迁至太原并扩建为中国科学院煤炭化学研究所,1966 年至1978年间曾改名为燃料化学研究所,1978年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经过40多年的发展,山西煤化所已成为我国在煤炭能源领域从事战略性高技术研究与发展的重要科研机构之一。重点研究我国煤的高效洁净利用及其相关领域基础性、战略性、综合性、前瞻性的重大科技课 题,同时重视新型炭材料和精细化工技术应用与发展的研究。主要学科为:煤化学化工、催化化学、新型 炭材料和化学工程。拥有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工研究开发部、工程研究中心和炭材料研究室以及气 化室、液化室、设计室和工程咨询中心等设置,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过程开发的较为完备的科 研和开发的结构体系。
五十多年来,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逐渐由一个只有64人的实验室,发展壮大为从基础研究到工艺过程开发直至产业化的体系较为完备的国立研究机构。现有职工45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37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高级科技人员131人。在读研究生近300人。
山西煤化所在各个历史时期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山西煤化所共计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发明奖、自然科学奖、杰出成就奖以及省部级成果奖180余项,获准国家授权专利340多项。山西煤化所在我国的煤炭能源转化、先进材料和绿色化工研发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视察我所时欣然题词: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我国洁净能源与先进材料技术与产业作出战略性贡献。
进入21世纪,山西煤化所顺应时代要求,通过凝练科技目标和实施机制创新,调整确立了发展战略目标,即:围绕以煤炭优化利用为主的能源环境、绿色化工和先进材料的科技创新,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科技创新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提供满足国家对能源的重大战略需求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成果和高层次科技人才,实现基础研究国际化、高技术研究产权化,应用研究产业化。
该所现有职工621人,其中科技人员393人,中科院院士1人,研究员(含正研级高工)40人,副研究员 和高级工程师96人,助研及工程师174人,其余为管理人员和其他辅助人员。该所重视研究生培养,具备 物理化学、化学工艺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物理化学、化学工艺、化学工程、有机化学和材料学科的硕士 学位授予权,拥有物理化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个。目前所内在读研究生120人,其中博士生77人,硕士生 42人,博士后1人。
45年来,该所一直得到国家、中科院及山西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承担了多项国家、中科 院和省部委的重大攻关、重点应用研究及基金项目或课题。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求,建所以来,该 所先后开展了煤的分类、炼焦配煤以及煤炼油为中心的综合利用,以煤和石油出发的基本有机合成、煤的 气化、煤的液化、新型炭材料、气体净化、超临界萃取、煤制活性炭、型煤和腐植酸等方面的研究,为中国国民经济建设、资源开发与合理利用以及发展新兴学科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 300多项,申请和获得专利100余项,发表论文3500余篇。
国际合作日益活跃,与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日本、波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期、广 泛的科技交流和专家学者互访,开展了多方面的项目合作研究。并成功地多次举办了有关煤炭利用、C1化 学、化工流态化等方面的大型国际会议。
文献网络信息中心藏书5万册,各种期刊800多种,藏刊15万册,其中中外现刊470余种。在所内建立的 中国科技网络能够查询世界各地科技信息,为科技人员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服务。该所负责编辑《燃料化学学报》和《新型炭材料》两种学术刊物。专利事务所代理申请专利数量逐年增加,有效地保护了相关知识 产权。
该所遵循“唯实、求真、协力、创新”的精神,在国家知识创新工程中将充分发挥多种学科、精良设 备和高等人才的优势,力争在洁净煤高技术领域的前沿占有一席之地,在洁净煤战略能源高技术和环境友 好技术方面形成强大的科技战略储备,并及时将带有重大变革的创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新型炭材 料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方面提供支撑,并不断促进精细化工技术的产业化,在新的世纪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 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孙予罕博士,1962年10月出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0年11月任所长至今。
1983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化学系。1983至1989年在中科院山西煤化所获博士学位。1992至1995年在英国Brunel大学作访问研究。1994年首批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并于1995年任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研究员。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6-2002年任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煤和天然气间接液化合成油品和化学品、CO2转化利用中催化和工程研究,同时开展相关纳米材料在绿色化学和光学薄膜中的应用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0余项,已授权40余项;获中科院杰出成就奖(主要获得者,2005年),中石油集团公司科技二等奖(2005年),山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005年),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1994年和1998年),以及中科院载人航天突出贡献奖(2004年)、全国先进工作者(2000年)等荣誉奖。
兼任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颗粒学会理事,中国能源研究会会员,山西省政府决策与咨询委员会委员。1998年至今兼任国际学术刊物《FUEL》编委, 《燃料化学学报》主编,《天然气化工》副主任编委,以及《催化学报》、《JournalofNaturalGasChemistry》、《石油化工》、《分子催化》、《Particoulogy》、《中国粉体技术》、《洁净煤技术》、《煤炭转化》等编委。
批量提供超级活性炭和球状活性炭
超级活性炭的比表面积高达2000m2/g以上,远高于常规活性炭(一般在300m2/g~1000m2/g),又称为高比表面积活性炭,是上世纪80年代后研制的新型活性炭材料,属于高科技产品。超级活性炭除在常规活性炭常用的领域应用外,主要用在常规活性炭无法胜任的其他领域,如能源储存(氢气、天然气和电能的储存)、饮用水的净化、毒气的高效吸附、色谱柱中的填料及催化剂的载体等。
本部门提供的超级活性炭,其比表面积高达3000m2/g以上,在298K/3.6MPa条件下对甲烷的有效体积存储量达150v/v以上;在93K/6MPa条件下,其储氢质量分数达到8.0%以上;在水系及有机电解液中的电化学性能如下:
在水系电解液中:
在有机系电解液中:
SXAC-1电容器在不同扫描速率下的性能
在不同电流下SXAC-1电容器性能数据
SXAC-1电容器循环寿命测试
SXAC-1电容器在3mA恒流充放电不间断9000次循环下的容量和充放电效率性能如下图,在9000次循环后电容器比容量从原来的34.2F/g变为23.2F/g,为原来的2/3,充放电效率仍接近于100%,表现出很好的循环性能。
球状活性炭因其制备工艺涉及多种复杂技术,迄今为止,全世界能够商业化生产的企业极少。目前,球状活性炭主要应用于医学领域(如治疗药物中毒、尿毒症、肝昏迷、高血脂、类风湿、红斑狼疮、吸毒者、外伤绷带及洗血等)、军用防化服、香烟过滤嘴、美容以及超级电容器中的电极材料等。
本部门提供球径范围30μm的微球到2.0mm的原料球、炭化球和活化球,球状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在700m2/g~1200m2/g。
超临界条件下的烷基化反应工艺
一、技术概况
超临界流体兼具液体和气体的一些特性,如密度高、溶解与传热能力强(类似于液体),扩散性能好(类似于气体)等。因此,在超临界条件下进行催化反应往往可以强化反应操作,提高反应速度和目标产物选择性,改善传质传热性能,抑制催化剂结焦,延长催化剂寿命。如超临界条件下的烷基化反应,由于超临界流体具有优良的传热、传质及溶解萃取性能,能有效萃取焦前驱体,延缓催化剂结焦失活。
采用先进的相态测定手段,详细研究了苯与丙烯烷基化制异丙苯,反应混合物性质随反应进程相态的变化规律。开发的工艺过程,充分利用了超临界流体的各种优异性能,使单管效能可提高十倍以上。其推广应用可有效地扩能增效,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本工艺方法已申请发明专利。
二、主要原材料及来源
本工艺方法所用原料及催化剂与现有工业生产工艺一致。
三、产品用途和市场
异丙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目前95%以上的异丙苯用于生产苯酚和丙酮,其余用于生产苯乙酮、合成树脂和合成橡胶用单体α—甲基苯乙烯等。自2002年起,随着全球苯酚及其衍生物双酚A和聚碳酸酯树脂的需求量的增加,异丙苯需求量猛增。仅我国预计2007年异丙苯需求量将达到1250kt/a,而现有装置2005年产能仅约500kt/a。
四、主要设备及总投资
现有设备的更新改造。
五、技术合作形式
合作开发工业过程或专利实施许可。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下一篇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