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是国家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所。其前身是1957年建立的北京实验生物学研究所。该所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创新队伍。现有科技人员316人,其中进入知识创新工程196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1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5人、研究员68人、副研究员32人。该所是国家首批批准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博士后流动站建站单位和自行增列博士生导师单位。设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两个学科专业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现有在学博士研究生(含硕博连读研究生)406人,在站博士后14人,访问学者110人。
研究所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蛋白质科学和脑与认知科学。其中,蛋白质科学研究领域包括蛋白质三维结构与功能研究、生物膜与膜蛋白功能与结构研究、蛋白质功能与折叠原理研究、感染与免疫的分子基础、分子神经生物学、纳米生物学与微纳仿生、计算生物学与系统生物学和蛋白质药物与多肽药物等八个重点研究方向。研究所以“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基础,正在筹建蛋白质科学国家实验室。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领域包括复杂认知过程及其脑机制、视知觉和注意的基本表达、感知觉信息加工的脑机制和脑与认知功能障碍等四个重点研究方向。经科技部批准,研究所组建了“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所承担了973、科技攻关、863、自然科学基金和院知识创新工程等国家和中国科学院的重大科研任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全合成、蛋白质功能基团的修饰与其生物活性之间的定量关系、胰岛素三维结构与功能研究等生命科学重大前沿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在线粒体膜蛋白复合体II晶体结构、菠菜主要捕光复合物(LHC-II)晶体结构、SARS冠状病毒蛋白酶的晶体结构、果蝇的视觉模式识别具有视网膜位置不变性、果蝇面对竞争的视觉线索的抉择行为、拓扑性质初期知觉理论研究中取得突破。研究所在获奖成果、高水平论文、授权专利以及成果产业化等方面一直位居全国生物学研究机构前列,科研实力和水平已经接近国际本领域的著名研究所。
研究所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了广泛的实质性合作,由诺贝尔奖化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胡伯教授和诺贝尔奖生理与医学奖获得者埃尔文·内尔教授任主席,一批国际著名学者和在国际上取得杰出成就的华裔科学家参加,组成了研究所学术顾问委员会。
研究所是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的挂靠单位,编辑出版的《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 《生物物理学报》已成为我国自然科学的核心期刊,《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是SCI收录的期刊。
贝时璋,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浙江镇海人,1903年10月生,1928年获德国土滨根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历任浙江大学生物系教授、系主任及理学院院长。解放后任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和生物物理所研究员、所长,曾任中国动物学会和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长, 《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副主编,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副主任和生物卷编委会主任;第三、四、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等职。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自20年代起一直从事实验生物学的研究。对动物个体发育,细胞常数、再生、分裂,生殖细胞的重建,染色体构造、昆虫眼柄激素等进行了深入研究。1932年在研究丰年虫中间性的性转变过程中,观察到细胞重建的现象,70年代以来,通过对鸡胚早期发育、小鼠造血系统、根瘤菌和沙眼衣原体进行的研究,证明这一现象存在于广泛的生物物种中,特别是在丰年虫和鸡胚早期发育中的研究,证明以卵黄颗粒为基础或细胞质为基地重建为细胞核和细胞,证实卵黄颗粒中特定DNA和染色质的存在,并从中提取到染色质DNA,此为国内外首次发现。近年来对卵黄DNA的特性和生物学功能正在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已发表一系列论文(见贝时璋文选和细胞重建论文集等)。60多年来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
徐涛,男,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从事神经和内分泌细胞信号转导和膜转运机制的研究,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项目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在Cell,NatureCellBiology,NatureNeuroscience,EMBOJ等杂志上发表多篇有影响的研究论文。
主要学历与工作经历:
2007.4-中国科学院决定徐涛同志任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
2006.6-中国科学院决定徐涛同志任生物物理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2003.6-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2002.7-中德蛋白质与膜转运马普合作小组主任
2000.7-华中科技大学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研究所所长
2000.7-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9-2000美国华盛顿州大学生理与生物物理系,高级研究员
1995-1999德国马克思-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博士、博士后研究
1992-1996华中理工大学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研究所,博士生
1988-1992华中理工大学自动控制工程系,大学本科
获奖情况:
2006年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2002年获美国李氏基金会杰出成就奖
2001年受聘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200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顾问:
梁栋材、杨福愉
主任:
饶子和
副主任:
赫荣乔、徐涛
委员:(姓名以拼音字母为序)
陈霖、范祖森、龚为民、郭爱克、杭海英、赫荣乔、汲娟娟、靳刚、焦仁杰、刘力、秦志海、饶子和、孙命、唐捷、王晋辉、王志新、王志珍、徐涛、阎锡蕴、赵保路、何士刚、高光侠、唐宏、卓彦
秘书:
孙命(兼)
主任:
副主任:
何士刚
委员:(姓名以笔划为序)
王志珍、王晋辉、刘力、杨星科、陈润生、卓彦、杭海英、唐宏、徐涛、秦志海、高光侠、常文瑞、阎锡蕴、龚为民、赫荣乔
秘书:
刘勤瑞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是国家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所。其前身是1957年建立的北京实验生物学研究所。该所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创新队伍。现有科技人员316人,其中进入知识创新工程196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1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5人、研究员68人、副研究员32人。该所是国家首批批准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博士后流动站建站单位和自行增列博士生导师单位。设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两个学科专业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现有在学博士研究生(含硕博连读研究生)406人,在站博士后14人,访问学者110人。
2005年,该所集中优势、超前部署,形成了“两大学科领域、五大战略重点”的学科布局。其中,蛋白质科学研究领域将实施“蛋白质复合体100”计划,部署蛋白质复合体结构、感染与免疫识别和蛋白质网络调控三大战略重点;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领域将实施“感知觉与认知的分子细胞基础”研究计划,部署感知觉与认知的物质基础、蛋白质结构异常与认知功能障碍两大战略重点。国家依托该所设置了“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其历次评估均为优秀、两次评为先进集体并获金牛奖的优异成绩,被科技部批准免于参加2006年评估并视为“优秀”。该所正以该室为基础筹建“蛋白质科学国家实验室”。该所还建立了结构与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计算与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脑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感染与免疫学研究中心和交叉科学研究中心。成立了感染与免疫学、蛋白质与多肽药物两个所级重点实验室。该所牵头申报的蛋白质科学研究设施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十一五”重点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2005年,该所知识创新工程取得了良好进展和成效:
——全面实现了创新二期科技创新和改革目标,制定了目标高远的中长期科技战略规划,提出了切实可行创新三期方案,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中国科学院对该所进入创新三期的考核评估。形成了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领衔,“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优秀中青年人才为基础的高水平创新队伍。该所已引进和自主培养优秀人才49名,其中,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及同等水平的优秀人才24名。王志珍院士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王大成、常文瑞研究员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该所培养的研究生获各类奖学金的人数连年位居中国科学院京区生物口首位。
——主持或承担国家、部委、中国科学院和地方各类科研课题121项。其中“973”、“863”和国家科技攻关计划30项,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7项,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24项,北京市科委重大攻关项目1项。依托我所,由陈霖院士主持的973项目“特征捆绑和不变性知觉的脑认知功能成像”研究获得批准。
——发表SCI收录论文149篇,影响因子总和575,其中国外SCI收录论文131篇,影响因子总和为564,篇平均影响因子为4.3;影响因子大于10的科研论文6篇,包括Cell1篇,Nature1篇,Science1篇,NatureStructureBiology1篇,PLOSBiology1篇,PNAS1篇;影响因子大于5的科研论文37篇。申请专利14项(其中包括11项发明专利),申请软件登记5项,授权专利2项(1项发明专利),授权软件登记2项。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1项(已通过专家评审,目前正在公示中)。该所科技产出在数量和质量上继续位居全国生物学研究机构前列。
——与中国科技大学、解放军302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等多家单位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与四川绵阳市政府合作成立了蛋白质产业中心。与中生北控、百奥药业和中关村科技园联合成立了生物医药孵化器。与江苏省泰州市政府共同创建了生物物理所泰州分所。该所依托自身成果和技术创办的中生北控、百奥药业等高技术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些企业已经发展成为以蛋白质为产品主要原料的包括诊断试剂和治疗药物的生物医药集团公司,拥有国内日产同类产品的最大市场份额。
——与德国马普学会生物化学研究所、日本东京大学医学科学研究所、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等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或合作意向书。联合承办了中德科学中心“中德细胞膜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特性研究双边研讨会”,中国科学院和日本学术振兴会亚洲研讨会,科技部“首届国际生物经济高层论坛”基础生命科学分会。联合主办了“第五届蛋白质科学国际会议”,“中日分子医学北京论坛”。饶子和院士当选国际纯粹与应用生物物理联合会(IUPAB)理事会理事。与美国佐治亚大学建立了结构蛋白质组学联合研究中心,与日本东京大学医学科学研究所联合建立了结构病毒学联合实验室。接待了诺贝尔奖获得者Wüthrich和田中耕一、美国驻华大使ClarkT.Randt、泰国公主诗琳通以及30余批科技代表团。
生物物理研究所是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的挂靠单位。编辑出版的《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生物物理学报》已成为我国自然科学的核心期刊。《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是SCI收录的期刊。
2006年1月
1月11:京区党委常务副书记项国英同志代表院党组宣读了任命龚为民同志为生物物理研究所党委副书记的决定。
1月12日:党委书记杨星科同志带队参观了“科技创新重大成就展”,来自研究所科研、管理、支撑、后勤人员以及研究生等各方面代表52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1月19日:由中科院侨联和生物物理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北郊党建协作片迎春联欢会顺利召开,来自北郊党建协作片十几个研究所的侨联侨眷100多人参加了联欢。
1月20~21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学术年会顺利召开,50余位研究组长和资深科学家,以及科研人员和研究生300余人与会。
1月25日: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国务院副秘书长陈进玉,中国科学院白春礼常务副院长、陈竺副院长、李家洋副院长、李静海副院长、郭传杰党组成员、李志刚秘书长等领导的陪同下视察生物物理研究所。
2006年2月
2月2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以“Article”的形式发表了刘力课题组题为《果蝇脑对两种视觉参数的记忆》的研究论文。
2月14日: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5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研究所大报告厅召开。
2月22日:生物物理研究所在图书馆报告厅组织传达了中纪委六次全会精神会议,所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和各总支、支部委员39人参加了会议。
2月23日:生物物理研究所与泰州市政府签订《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与江苏省泰州市人民政府共建泰州分所协议》,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泰州分所正式成立。
2月26日: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2005学术年会暨学术委员会会议顺利召开,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家洋院士、科技部基础司司长张先恩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三处杨正宗处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局生物医学处韩华处长应邀出席会议。
2月27日:纪念“三八”国际妇女劳动节九十六周年暨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王志珍院士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表彰及亲切接见。
2006年3月
3月2~3日:由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组织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专家小组现场评估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月3日:2006年度生物物理研究所第一次“老干部情报通报会”在离退休办公室召开,党委书记杨星科同志做了题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第三阶段和生物物理研究所三期方案”的报告。
3月10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开发交流中心组织,三明市朱昌贤副市长带队,20多名来自福建省三明市的企业家代表团参观访问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3月16日:中国科学院北郊部分研究所离退休干部工作情况调研会在生物物理研究所第一会议室举行,院离退休干部工作局副局长沈宏根同志主持会议。
3月20日:中国科学院发布《关于2005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励的决定》,常文瑞院士荣获2005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个人奖。
3月20日:参加中央党校厅(局)级领导培训班的部分同志在饶子和所长的陪同下参观生物物理研究所。
3月21日:2006年度中国科学院生物口研究所首次联谊会在生物物理研究所图书馆报告厅举行,陈竺副院长、曹效业副秘书长、人事教育局刘毅局长、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康乐局长、朱祯副局长、国际合作局曹京华副局长以及生物口各研究所参加院工作会议的领导同志等100多人参加会议。
3月22日: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魏传忠局长、李德山副局长一行参观考察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3月27日:美国国务卿科技顾问Dr.GeorageAtkinson率领美国国务院科技代表团一行8人访问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3月30日:生物物理研究所传达学习“院二○○六工作会议”精神及我院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的全所职工大会在大报告厅召开。党委书记杨星科同志传达了白春礼常务副院长题为“总结过去,规划未来,开创我院改革发展新局面”的报告;副所长徐涛同志传达了“中国科学院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
3月31日:院团委副书记欧云与各片区片长、北郊片团委委员一行到生物物理研究所进行基层团工作调研。
3月31日:由所团委、学生会联合举办的2006年第一期人文沙龙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的康世昌研究员成为2006年度“人文沙龙”第一位客人。
2006年4月
4月1日:生物物理研究所团委组织10余名青年职工参加北京分院在怀柔进行的义务植树活动。
4月4日:“医学及生命科学领域英语论文写作培训班”在生物物理研究所小报告厅举行,剑桥大学资深教授JoyFleming和TimHands现场授课。
4月7日:“生物物理研究所ARP系统应用培训”第一期培训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来自各研究中心、机关各部门和系统用户30余人参加了培训。
4月12日:党委书记杨书记同志到中关村医院和西苑医院探望因病住院的冯应征、叶祥琨和高戈伍同志。
4月15日:中国科学院青年文化节2005年度闭幕式暨2006年度开幕式在国图音乐厅举行,生物物理研究所团委荣获2005年度中国科学院“五四红旗团委”。
4月22~23日:首届中生&北方同正杯生命·运动网球邀请赛在生物物理研究所举行,来自生物物理研究所、动物研究所、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10个单位的45名选手参与了比赛。
4月17日:生物物理研究所离退休党总支扩大会在中关村老干部会议室召开。
4月21日:生物物理研究所2006年党政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小报告厅召开。杨星科、饶子和、赫荣乔、龚为民、吴乐斌、仓怀兴、刘力和徐燕南等党委委员,以及徐涛副所长、潘峰纪委副书记等参加了会议。
4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驻美大使柴泽民同志莅临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为广大科研工作者和青年学生做中美关系及爱国主义专题报告。这既是生物物理研究所学习“八荣八耻”,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首场专题报告,也是研究所人文沙龙系列讲座之二。
4月2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北京百奥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饶子和同志应邀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国际医药产业大会,并做“蛋白质科学与药物创新”专题报告
2006年5月
5月8日: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作出决定,授予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作出优异成绩和突出贡献的10名青年第十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徐涛博士获此殊荣。
5月9日:微生物研究所所领导高福、党委副书记王大力、副所长孙玉琴带领机关干部一行16人访问生物物理研究所。
5月9日:2006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市会议中心报告大厅隆重召开,阎锡蕴研究员主持的“新型肿瘤血管靶分子及其抗体药物研究”成果(2005药-2-005)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5月20日:生物物理研究所第三届“公众科学开放日”正式开幕,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装甲兵学院、唐山第一中学以及社会各界200多名人士参加。
5月21日:河北副省长宋恩华率省科技厅、农业厅、水利厅、林业局、旅游局等部门有关负责人在中国科学院陈竺副院长等领导的陪同下参观生物物理研究所。
5月24日,广西省南宁市臧国平副市长一行20余人访问生物物理研究所。
5月26日:中日联合实验室揭牌暨参观活动在生物物理研究所举行。
2006年6月
6月6日:2006年度陈嘉庚科学奖评奖结果揭晓,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饶子和院士荣获年度陈嘉庚生命科学奖。
6月6日:美国国际风险投资集团主席PatrickJ.McGovern先生的夫人、麻省理工大学Whitehead生物医学研究所联合会主席LoreHarpMcGovern女士在中国科学院生物局康乐局长、国际合作局曹京华副局长的陪同下,访问生物物理研究所。
6月8日:美国BD公司全球副总裁JamesA.Down先生一行六人访问生物物理研究所。
6月14日:生物物理研究所ARP项目所级系统(一期)实施工作提前通过验收,院A办ARP项目验收小组和部分研究所的ARP实施团队骨干观摩验收会议。
6月1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兼机关党委书记罗炳文同志在中国科学院京区党委副书记孙建国同志的陪同下,率领农科院机关党委领导和各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一行30多人参观生物物理研究所。
6月16日:生物物理研究所以“我参与,我健身,我为创新做贡献”为主题的全民健身周宣传启动仪式暨环所长跑活动顺利举行。
6月20日:生物物理所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项目“感染与免疫研究团队”顺利通过中国科学院人教局、生物局组织的专家评估、验收。
6月21日:辉瑞(Pfizer)研究技术中心执行总裁SteveFaraci先生一行访问生物物理研究所。
6月23日:作为研究所全民健身周系列活动之一的“生物物理研究所集体跳绳比赛”正式举行,基层工会分会的八个代表队参加比赛。结构与分子生物学一队以2分钟187跳获得第一名。
6月29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党员、群众及民主党派人士在大报告厅隆重集会,共同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85周年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
6月30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通用电气医疗集团生命科学示范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双方代表签署合作协议。
6月30日:纳米生物医学技术与结构生物学研讨会在生物物理研究所大报告厅举行,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法国、俄罗斯的六位国际知名生命科学家应邀进行学术报告。
2006年7月
7月1日:世界著名的分子生物学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AlexanderRich和夫人拜访生物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贝时璋院士。
7月5日:的里雅斯特科学奖在意大利的里雅斯特市揭晓,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与意利(Illycaffè)公司共同表彰了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四位杰出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饶子和获此殊荣。
7月12日:中国科学院院长、TWAS副院长路甬祥致信祝贺饶子和院士获得2006念的里雅斯特科学(医学)奖。
7月16日: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监事会主席(副部长级)、北京大学解思忠教授莅临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为广大科研工作者和青年学生做知识、素质、能力专题报告。这是生物物理研究所学习“八荣八耻”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第二场专题报告,也是研究所人文沙龙系列讲座之三。
7月16~20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第二届“生物希望之星”拉开帷幕,来自全国21所高校的54名大学三年级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7月19日:科技部对生命科学国家和部门重点实验室进行了评估,在61个参与评估的实验室中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被评为优秀类实验室。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由于历次评估中均获优秀,本次免评为优;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首次以国家重点实验室身份参与评估也被评为优秀类实验室。
7月25~28日:中国科学院十四所党务工作研讨会顺利召开。
2006年8月
8月11日:河南省洛阳市市委副书记李兴太一行10余人访问生物物理研究所。
8月11~12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2006年度夏季PI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近60名科研、管理、支撑人员参加了会议。
8月17日:山东省枣庄市副市长王亚一行八人访问生物物理研究所。
8月24日:台湾长庚大学校长包家驹、医学中心主任張玉生教授、教务长陈君侃教授以及研发长赵崇义教授到生物物理研究所进行学术访问。
2006年9月
9月5日: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产业发展处高级工程师张若松同志、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副主任许红英同志等一行四人莅临生物物理研究所考察、调研。
9月6日:由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联合承办的“2006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生命科学圆桌会议”在生物物理研究所举行。诺贝尔奖获得者罗伯特·胡伯尔、哈特穆特·米歇尔、费里德·穆拉德、路易斯J.·伊格纳罗和阿龙·西查诺瓦等五位杰出科学大师与中国科学院12个研究所的青年科学家代表和青年学生代表400余人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
9月7日:生物物理研究所免疫缺陷动物实验室通过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的联合验收。
9月8日:生物物理研究所第二十九届研究生入学典礼在所图书馆举行。
9月18日:北京市工业促进局程连元局长、生物医药处张婕副处长一行访问生物物理研究所。
9月19日:无锡市科技局局长吴建亮、副局长王有根一行到生物物理研究所参观、考察。
9月22日:中纪委驻院纪检组组长、院党组成员王庭大同志,中纪委驻院纪检组副组长、院监审局局长沈颖同志以及院监审局党风建设室主任孙中和同志一行到生物物理研究所进行党风廉政建设专题调研。
9月26日:由感染与免疫中心举办的第二届研究生学术展板评比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9月26日:生物物理研究所近250名离退休职工参观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百奥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9月27日:所党委召开了2006年度第三次中心组学习,专题学习江泽民同志文选。研究所党委委员、常务副所长徐涛同志、纪委副书记潘峰同志参加了学习。
9月28日:院ARP项目验收测试组(调研二组)到生物物理研究所调研、座谈。
9月28日:在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协助下,生物物理研究所组织对100多名职工、研究生进行了免费乳糖耐受能力检测,并对乳糖不耐受者进行现场针对性分析,指导职工、研究生科学饮奶。
2006年10月
10月10日:饶子和所长、杨星科书记、徐涛常务副所长一行以及研究生代表专程恭贺贝时璋院士103岁寿辰。
10月11~14日:北京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科学部专家在研究所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上岗培训,感染与免疫、脑与认知等学科领域的104名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参加了培训。
10月20日:生物物理研究所130多名职工,在党委书记、工会主席杨星科同志的带领下,到平谷石林峡风景区进行秋游、采摘。
10月20日:以实验室实验安全、人身防护和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批生物安全培训工作圆满结束,共为培训听课、考核全勤的培训学员144人发放了“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安全岗位培训证书”。
10月22~26日:由国际结构基因组学联合会主办,生物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和中国晶体学会联合承办的第四届国际结构基因组学大会在北京友谊宾馆顺利召开。
10月26日:生物物理研究所在图书馆二楼报告厅召开全所职工大会,传达贯彻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精神。
10月30日:生物膜研究前沿学术研讨会暨庆贺杨福愉院士八十华诞座谈会在怀柔区宽沟北京市人民政府招待所顺利举行。
2006年11月
11月2日:生物物理研究所动物实验中心动物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顺利通过北京兽医卫生监督检验所专家的检查、验收。
11月3日:由生物物理研究所党委、纪委组织的“防微杜渐,构筑思想防线”课题组长以上干部经费使用培训大会在报告厅举行;研究所课题组长、课题组秘书、中心秘书、中层干部以及经费管理相关人员约100人参加了会议。
11月4日:由生物物理研究所和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主持中国科学院北郊片八个研究所全体财务人员工作经验交流会顺利召开。
11月7~8日:由所党委组织的“送温暖、献爱心”社会捐助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11月9日:生物物理研究所健身活动中心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
11月9日:由所工会和安全保卫办公室联合举办的“2006年生物物理研究所消防运动会”正式拉开了帷幕。脑与认知中心一队以2分04秒的成绩获得消防灭火演练的第一名。
11月14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视察团一行60余人莅临生物物理研究所视察知识创新工程进展情况,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院办公厅主任蒋协助、北京分院党组副书记刘松林、生物局局长助理田彦等领导陪同视察。
11月16日:人事部、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七部委联合公布了2006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名单,我所范祖森、唐世明研究员榜上有名。
11月17日:生物物理研究所机关党支部组织党员20余人参观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展览——《伟大壮举光辉历程——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展览》。
11月17日:由亚洲大洋洲光生物学学会发起,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光生物学专业委员会负责承办的第三届亚洲大洋洲光生物学大会在北京西郊宾馆召开,来自中国、美国、日本、韩国、新西兰、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家的1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11月23日: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九三学社社员、国际著名生物化学家、近代中国生物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原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五、六、七届委员,八届常务委员,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邹承鲁先生在北大医院因病逝世,享年八十三岁。
11月28日:由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神经生物物理与神经信息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脑与认知科学学术研讨会在广西省桂林市顺利召开,来自全国脑与认知科学及相关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余150人参加了会议。
2006年12月
12月5日:科技部关于第二批国家实验室建设启动会顺利召开。会议确定了近期即将启动的10个国家实验室,其中“蛋白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指定由中国科学院牵头,依托生物物理研究所建设。
12月13日:哈尔滨仁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绍铭先生和公司驻京办事处卓雅女士访问生物物理研究所。
12月13日:韩国代表团一行十余人访问生物物理研究所。
12月21~23日:生物物理研究所2006年度党务干部培训班和工会干部培训班在北京圆山酒店顺利举行,包括所党委委员在内的51名党务干部参加了培训与交流。
12月26日:生物物理研究所党委召开第四次中心组学习,学习与讨论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示精神。
12月30日:党委书记杨星科、常务副所长徐涛代表所务会、党委会发布2007年新年贺词,向各级领导、生物物理研究所全体职工、研究生拜年。
结构与分子生物学领域
结构与分子生物学以蛋白质三维结构为基础,结合分子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研究与重要生命活动相关的蛋白质及其复合物、组装体的结构,以及它们与功能的关系,探索蛋白质折叠的规律,发展生物信息学新理论新方法,为解决关系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关键问题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以“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核心,吸纳国内外蛋白质化学、分子遗传学、生物信息学、X射线晶体学、核磁共振波谱学、电子晶体学、生物质谱及其它谱学和分子细胞生物学等多方面优秀科学家,组建了结构与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
重点研究方向:
重要生命活动相关蛋白质的三维结构与功能研究
重要蛋白质三维结构与功能研究;重要膜蛋白功能与结构以及膜脂-膜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活细胞内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
蛋白质折叠规律的研究
蛋白质及新生肽链折叠;蛋白质聚集规律及其结构相关疑难病症发生的分子机理。
计算生物学新理论、新方法研究
蛋白质结构预测新方法研究;比较基因组学的研究;非编码区的信息结构分析。
蛋白质与多肽药物研究
蛋白质与多肽药物的发现;蛋白质与多肽药物的质量控制;蛋白质与多肽药物的给药系统。
纳米生物材料的性质、有序组装技术及表征;纳米生物分子器件。
分子神经生物学
视觉信息处理、学习记忆、神经系统的发育等复杂脑功能的分子机制,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脑与认知科学领域
脑与认知科学以感知觉的神经基础为主要研究方向,在行为、细胞及分子层次上,研究感知觉信息的基本表达、感知觉信息加工的神经基础以及感知觉信息加工的分子基础,为认识脑、保护脑、创造脑奠定科学基础。研究所以“中国科学院视觉信息加工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为基础,吸纳国内外本领域优秀科学家组建了脑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
重点研究方向:
感知觉信息的基本表达
感知觉信息基本表达的认知科学实验研究;智力模块性的脑认知成像研究;高时空分辨率的脑认知成像方法的研究。
感知觉信息加工的神经基础
大脑皮层感觉区的功能组织;视听觉中注意的神经机制;感知觉信息加工的模型和模拟。
感知觉信息加工的分子基础
联想学习中脑对感知觉信息加工的分子机制;感知觉系统发育基因的调控。
学习和记忆的细胞分子机制
系统生物学领域
系统生物学是继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之后生物学的一门新兴学科,代表21世纪生物学的未来。系统生物学是要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将生物过程不是作为孤立的很多部分而是作为整个系统来定量研究。它借助和发展多学科交叉的新技术方法,研究功能生命系统中所有组成成分的系统行为、相互联系以及动力学特性,进而揭示生命系统设计与控制基本规律。为了顺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和发挥生物物理研究所多学科交叉的优势,我们及时确立了发展系统生物学,组建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的战略定位。
重点研究方向:
系统生物学的方法学研究
主要研发适合于系统生物学研究需求的大容量、高通量研究方法和技术,如高通量的细胞和细胞器分选、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和动力学特性研究等。
模式生物系统研究
主要选择合适的模式生物,如果蝇、小鼠等,研究其中诸如内分泌、免疫和神经等模式生物系统的全部系统构成成分和动力学特性,描述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信息流程,揭示其系统的设计和调控规律。
生物信息学研究
发展和完善适合于描述和模拟复杂生物系统的软件系统,研究复杂生物系统的算法和数学模型,收集、整合、维护海量级增长的实验数据,复杂生物系统的动态仿真等。
功能结构基因组学研究
以感染与免疫为切入点,系统地测定一批重要蛋白质、蛋白质复合物、蛋白质复杂体系的三维结构,深入研究其功能。
膜蛋白质组学研究
生物膜动态变化相关膜蛋白质组学研究;疾病相关膜蛋白质组学研究。
感染与免疫科学领域
感染与免疫科学以人类肝炎、艾滋病、SARS等传染性疾病等重大感染性疾病为研究对象,建立感染动物模型体系,在生理生化、组织细胞、遗传基因等不同水平上,对病原微生物的结构特性和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机体免疫细胞和效应分子的活化和表达、免疫应答过程的信号传导、免疫反应的分子调控等方面进行理论和应用方面的研究。研究所吸引多位海外与国内分子免疫学科学家为学术领导力量组建了感染与免疫中心,积极发挥多学科交叉综合的优势,作为研究所新的学术研究方向。
重点研究方向:
与病毒感染相关的T细胞发育、激活和效应的分子和细胞免疫机制研究
感染引起的免疫记忆的细胞和分子免疫机理
病毒感染的天然免疫与宿主限制的分子机制
共刺激分子在T细胞激活和免疫耐受中的调控作用
树突状细胞的发育和功能、Pre-DC2/IPCs在抗感染免疫中的作用
TNF超家族成员淋巴毒素和受体LTβR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病毒和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与病毒感染的治疗与诊断
细胞分化和凋亡的信号转导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下一篇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