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10月,当时属中国科学院;1959年9月,划归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是研究上海历史的重要中心,主要任务是根据上海地区的特点,开展以中国近现代史为主,以上海史为重点的各项研究,总结历史经验,探索发展规律,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现设有古代史室、近代史室、现代史室、上海史室、社会史室、思想文化史室、当代史室七个研究室。经五十年的积累和几代研究者的不懈努力,在这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99年则出版了十五卷本、近六百万字的《上海通史》 。被评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成果一等奖,又获得国家图书奖。历史所还相继编写出版了《近代上海大事记》、《现代上海大事记》、《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上海道契》、《上海近代经济史》、《上海地名小志》、《百年上海滩》、《上海旧影》、《百年上海城》等有关上海研究的成果和资料汇编。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史林》 (双月刊),是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历史学专业期刊,发表各类学术论文,深受国内外学术界同行的好评。
历史研究所的目标,一方面是继续发挥近代史、上海史研究的优势,另一方面则积极扶持江南史、社会史、思想文化史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扩大与国内、国际学术界的联系和交流,为本国和世界的文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熊月之
男,出生年月1949年12月。
1981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
研究专业:近代史、社会史
研究方向:城市史、思想文化史等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历史研究所所长、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市政协委员、历史学会副会长、史志学会副会长。
主要学术成果有:
目前进行课题:(2000-2003)
“异质文化交织下的都市文化-近代上海社会生活研究”国家课题,主持人
“上海社会生活史研究”市中长期课题,主持人
“上海大辞典”市重点课题,主持人
“上海城市精神”市系列课题,(已完成)主持人
“长江边的中国:大上海国际都市圈建设与国家发展战略”上海证大研究所课题(已完成)主持人
《上海历史文脉与城市雕塑》上海市决策咨询课题主持人
获奖情况:
《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社科院科研成果奖,优秀著作奖,1988年
《论上海租界的双重影响》,社联优秀成果奖,1988年度
《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三等奖,第2届,1986-1993年度
张仲礼、熊月之,《城市进步、企业发展和中国现代化》,社科院科研成果奖,优秀著作奖,1993-1995年度
《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社科院科研成果奖,科研成果特别奖,1993-1996年度
张仲礼、熊月之等,《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会》,社科院科研成果奖,优秀著作奖,1995-1996年度
《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二等奖,第3届,1994-1995年度
《略论上海人形成及其论同》,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三等奖,第4届,1996-1997年度
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一等奖,第5届,1998-1999年度
《上海通史》(15卷),国家奖项,第五届国家图书奖,2001年
荣获上海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称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4年
《冯桂芬评传》,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三等奖,第8届,2004-2005年度
历史所五十年的历史,鲜明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56-1966),奠定基础;第二阶段(1966-1978),饱经忧患;第三阶段(1978-2006),持续发展。
五十年前的秋天,中国科学院上海历史研究所筹备处成立,设立机构,调集学者,购置图书,开展研究。其后,与复旦大学历史系合而又分,1959年并入上海社会科学院。1960年代,历史所规模已有八十多人,汇集李亚农、周予同、杨宽等诸多著名学者,涵盖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外关系史、中共党史、中国工人运动史等学科。尽管有“反右”、“大跃进”、“四清”等运动影响,但由于历史学科的自身特点,由于诸多著名学者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所卓有成效地开展学术研究工作,搜集、整理报刊档案材料,翻译、汇编西文资料,实地采访调查工人运动资料,编成或初步编成从鸦片战争到五卅运动的一大批资料集,陆续调集、购置了二十多万册图书资料,为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历史研究工作事实上中断,研究人员被迫投入运动。此后十二年中,运动迭起,折腾再三,元气大伤。众多干部和学者遭受残酷批斗,总支书记吕书云两度自杀,古史专家程天赋被迫害致死。1968年底,上海社会科学院建制被撤消,全部人员编入市直五七干校六兵团,历史所人员先编在三连,后改历史组。他们或赴边疆,或到厂矿,下基层,战高温,先前所从事的历史研究专业,被抛在一边。当然,也有些科研人员割舍不下那份对史学研究的独钟情愫,冒着被批判的风险,暗地里继续阅读史书,搜集史料,思索史理,被讥为“白天是猫,晚上是虎”。有些科研人员,一度被有关部门抽调去从事与史学相关的工作,或标点、整理古籍,或参与编写《中国古代发明与创造》等书,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冬去春来,拨乱反正。1978年,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上海社会科学院恢复建制,历史研究所随之恢复。此后,历史所持续健康发展,渐趋佳境。1980年代人数一度超过一百二十,涵盖历史学古近中外各主要方面。70年代末即开始招收研究生,现在已拥有历史学一级硕士点,可以招收全部共八个二级学科的研究生。1986年创办专业史学刊物《史林》,现在已是受到学术界广泛好评的核心刊物。80年代中期与90年代初期,由于上海市和社科院学科发展的统筹安排,从事中共党史与世界史研究的学者相继从本所分离出去;由于社科院进行机构改革,所一级的党组织由党委改为总支,大力压缩行政人员,本所瘦身为目前的五十多人。目前,历史所人才荟萃,梯队合理,项目众多,经费宽裕,学术环境幽雅,学术空气浓厚,学术成果丰硕,学术影响日益扩大。
五十年,三个阶段,历史所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国家发展我发展,国运昌盛我昌盛。就像国家目前处于建国以来最好时期一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历史所目前处于建所以来的最好时期。
口述史
《上海口述历史》课题近况
《上海口述历史》是上海社会科学院的重大项目,于1999年立项,目前,该项目进展顺利。
自1999年底历史所召开"口述历史工作交流"会议以来,已在成员组织、采访对象遴选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我们所做的具体工作包括:
一、人物采访方面。1、陆续采访了夏征农、毛履亨、丁景唐、胡道静、薛耕莘、陆久之等一批老上海;2、结合专题研究,采访若干人群,如对洞庭商人、潮州商人作了较深入的采访;3、采访了一批"文革"人物,名单从略。目前,已录制50盒磁带。
二、发表一些阶段性成果。《史林》2000年第3期发表关于口述史的文章3篇:
1、 《口述史的价值》 (熊月之);
2、《上海法租界巡捕房与三十年代的上海政治》(薛耕莘口述,王仰清、张鸿奎整理注释);
3、《一个洋行职员的经历》(毛履亨口述,宋钻友整理注释)。
三、与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香港大学等海外研究机构开展关于口述史方面的交流。为了及时吸收海外口述历史的工作经验,课题组先后邀请了台湾"近代史所"所长吕芳上、香港大学李培德博士、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黎志刚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王政博士等来所介绍海外口述史进展情况,讲授他们从事口述历史研究的经验。熊月之、承载也相继到台湾进行交流活动。
四、制定章程,规范采访工作,召开多次交流会,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
五、"口述史"课题组成立后,即在本所网页上设立"口述史专栏",外界对此有较好反应,逐渐产生了影响。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中共上海市委党史办、上海市档案馆纷纷前来与课题组建立学术协作关系。
另一批口述史成果近日内发表,2001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上海口述历史丛书"第1辑;《史林》2001年第1期将发表第二批口述史成果。我们将认真总结前期工作,踏踏实实把"上海口述历史"课题做好。
《冯桂芬评传》
冯桂芬是中国由传统向近代转换时代具有开拓意义的、影响深远的思想家。他主要以中国文化为思想资源,以开放、开明、健康、自信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力主在多方面向西方学习,以唯善是从消解变法中的古今中西矛盾。他较早地提出全面系统变法思想,比较理智地兼顾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他既具有世界眼光,又了解中国历史与现实,批评时弊多切中要害,变法主张多切实可行。他也是有诸多事功实绩的实行家。经他多年奔走呼吁,江南重赋问题终于得以舒缓。经他鼓吹和壁画,上海同文馆得以创办。冯桂芬的思想上接林、魏,下启康、梁,著作写成传抄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部分刊行于七十年代,完整刊刻于八十年代,讨论签注于九十年代,其影响则从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从未间断。本书依据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冯桂芬的著作手稿、未刊文稿、科举制艺、往来书信,叙述了冯桂芬生平活动,对采纳西学、劝行均赋、被诬舞弊、乞师援沪、借师助剿等问题剖析尤细;着重介绍了冯桂芬代表作《校邠庐抗议》的成书过程、抄本流传、版本演变情况,分析了此书的内容、特点、社会影响和思想地位。
《沪滨闲影》
近代上海崛起在一块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它承袭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滋养,又是环球贸易在远东网络的一个新成员,沐浴着多元文化的洗礼。它从苦日江南古镇典雅情趣的追随者,转而位居中国追赶近代文明潮流的前沿,成为引领中国传统文化嬗变的先行地。
晚清以来,一种带有鲜明近代都市印迹的娱乐空间、设施、消费方式在租界破土而出,一个多元共处的娱乐主体逐渐生成、欣然成长。公园、绿地、会所、图书馆、影剧院、游乐场、运动场、健身房、游泳池等的存在,逐步提高着社会的包容性,并在公众闲暇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居民自发成立的娱乐俱乐部如业余剧社、运动总会、青年会、职业联谊会等,从外侨社区蔓延到华人职业群体,人们在紧张有序的工作之余,自得其乐。都市娱乐产业华洋交汇、雅俗共处的特点,满足着不同消费层娱乐需求的变换,也使书刊、舞台、银幕、球场等成为青年寻梦的乐园。近代上海为中国创造了一个雅俗共存、异彩纷呈的娱乐场,也提供了公众养成守法自律、不扰他人等文明行为规范的课堂。
娱乐产业也是近代都市生活不可或缺的基本环节之一,它连接着经营者、生产者、消费者,是公众宣泄情感、展示个性的舞台,珍藏都市成长档案、时尚流变的记忆之门。叩门而入,一个精彩的世界将展现在你的眼前……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