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简称生化与细胞所)成立于2000年5月,是由原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和原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整合而成,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成员单位之一。现任所长为李林研究员。
生化与细胞所是中国生命科学领域最具科研实力和影响力的国立研究机构之一。经历半个世纪的风雨和几代科学家的艰苦创业和奋斗,研究所(它的前身)先后取得了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人工全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卵母细胞的受精成熟和单性生殖、家鱼的人工繁殖等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原创性成果,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技一等奖。不仅在国内享有崇高的科学和社会声望,也为国际同行所瞩目。
生化与细胞所定位于战略性基础研究,以着力解决和满足应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而产生的重大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为主线,加强与提升面向世界最前沿的高水平的基础研究。研究所不断坚持“两个面向”凝练科技创新目标,形成了目前依托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及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以蛋白质科学和表观遗传调控研究为核心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领域和以信号转导和细胞活动分子网络研究为核心的细胞生物学领域。围绕“创新药物的新靶点与新机制、细胞的全能性与定向分化”两大研究主线,生化与细胞所在“重大疾病相关的蛋白质复合物研究、遗传不稳定性与衰老及肿瘤、重大疾病的细胞活动分子网络、干细胞分化调控与组织工程、男性生殖发育及健康”等方面开展研究,力争为国家人口与健康重大需求作出贡献,并以原创性成果及高水平人才跻身国际知名研究机构之列。
生化与细胞所已主持国家科技部973计划项目4项,主持课题22项;承担863计划项目20余项,还承担国家攀登计划、基金重大、院重大等多项科研任务。自2001年所内科研人员在《Science》上发表重要学术论文开国内分子生物学领域之先以来,研究所相继在Cell及其系列、Nature系列及其他影响因子10分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8篇,2006年发表学术论文篇均影响因子近5分,综合实力和科学原创能力迅速提升。在2005年底2006年进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依托研究所的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均名列前茅。
生化与细胞所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队伍,有600余人从事科学研究。其中科技人员200余人,在学研究生与博士后400人左右。随着院创新人才战略的实施和顺利推进,研究所积极参与全球范围内科技人才的竞争,广纳英才,走引进与培养并举的“人才兴所”之路。初步建成一支以朝气蓬勃、锐意创新的中青年为主体,老中青相结合的学术带头人队伍。50余名研究组长中,现有两院院士12人、973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8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6人、德国马普青年科学家组长4人。研究所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创新群体3个,中国科学院信号转导海外创新团队1个。
生化与细胞所历来重视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与德国马普学会共建马普客座实验室,与亚太分子生物学网络组织(A-IMBN)签署Professorship合作协议并共建联合实验室,与7位海外华裔专家共建信号转导研究中心。从初期“派出、来访”等交流形式,逐渐转向以“合作研究”为主,日益频繁的对外合作交往,不仅开阔了国际视野,促进了学术水平提高,同时也大大提升了生化与细胞所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和声望。
生化与细胞所负责编辑出版《CellResearch》(英文版)、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 《细胞生物学杂志》 、 《生命的化学》 、 《实验生物学报》等专业学术刊物,是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上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上海细胞生物学学会的挂靠单位。
具有辉煌历史和优良传统的生化与细胞所,正以严谨求实、团结拼搏、与时俱进的精神,在新时期办院方针的指引下,求索创新,勇于攀登。为学术的长期繁荣、科学的昌明和人类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生化与细胞所定位于战略性基础研究,以着力解决和满足应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而产生的重大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为主线,加强与提升面向世界最前沿的高水平的基础研究。
在战略性基础研究的定位下,研究所不断坚持“两个面向”凝练科技创新目标:从合并初期生化所六大领域、细胞所五大领域入手,到依托四大国家及科学院重点实验室的蛋白领域、细胞领域、核酸领域及生物技术领域,再到依托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蛋白质科学和表观遗传调控研究为核心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领域,依托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以细胞信号转导和干细胞生物学为核心的细胞生物学领域,生化与细胞所围绕“创新药物的新靶点与新机制、细胞的全能性与定向分化”两大研究主线,在“重大疾病相关的蛋白质复合物研究、遗传不稳定性与衰老及肿瘤、重大疾病的细胞活动分子网络、干细胞分化调控与组织工程、生殖发育与男性生殖健康”等方面开展研究,力争为国家人口与健康重大需求作出贡献,并以原创性成果及高水平人才跻身国际知名研究机构之列。
生化与细胞所是中国生命科学领域最具实力的研究机构之一,有600余人从事科学研究。其中:科研与技术人员200余人,行政人员18人,研究生、博士后共约400人。
经过多年人才战略的实施,生化与细胞所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以中青年为主、老中青结合的学术带头人队伍,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科研专家,其中:两院院士1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8人;“百人计划”入选者17人;德国马普青年科学家组长4人。
信号转导研究是对生物细胞利用细胞的“生物信号转导网络”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分子机理的研究。这个复杂的细胞信号网络犹如一个细胞的神经系统,控制着正常生物细胞的生长、分化和死亡。生物信号转导的失控可导致许多人类疾病,如:心脏病、老年痴呆、糖尿病、免疫紊乱、艾滋病及癌症等。因此,信号转导研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领域,它是现代生物学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对未来药物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正是基于信号转导研究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在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的支持下于2006年1月12日成立了“信号转导研究中心”。
信号转导研究中心的核心成员来自于国内外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前沿,七位海外成员现分别供职于美国的大学及研究所;国内成员主要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及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内外青年学者强强联合结成一对一的合作伙伴关系,将就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开展实质性合作,如:共同招收研究生、共用实验室资源、交流研究思路等,切实加强生化与细胞所在信号转导领域的综合力量。
信号转导研究中心将纳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的发展框架中,即“分子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暨细胞信号转导研究中心”。中心将通过加强研究平台建设,吸引更多拔尖人才在国内开展信号转导研究,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人才,形成一支国际水平的信号转导研究的学术带头人队伍,使生化与细胞所成为国际细胞信号转导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原名为中国生物化学会)是从中国生理学会分离出来,1979年5月成立,1993年10月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更名为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其宗旨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促进科技成果的应用,以及进行民间国际科技合作、协助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制定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规划、编辑和出版本学科领域相关期刊。其在中国科协的领导下,与国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盟、亚洲大洋洲生物化学家与分子生物学家联合会以及各省、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有着密切的业务和学术交往。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现有会员约8036人、团体会员25个。学会下设工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农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中医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海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临床应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6个分会和多肽专业委员会、蛋白质专业委员会、蛋白质组学专业委员会、脂蛋白专业委员会,酶学专业委员会、天然毒素专业委员会(筹)、糖复合物专业委员会、基因与基因组专业委员会、核糖核酸(RNA)专业委员会、分子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筹)、表观遗传学专业委员会(筹)11个专业委员会。分会和专业委员会定期组织学术交流,每四年进行换届。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分别于1979年、1983年加入国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盟(TheInterationalUnionofBiochemistryandMolecularBiology,IUBMB)和亚洲大洋洲生物化学家与分子生物学家联合会(TheFederationAsianandOceanianBiochemistsandMolecularBiologists,FAOBMB),成为团体会员。
《生命的化学》是中国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期刊(双月刊)。办刊的宗旨是反映当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状况、研究动态、介绍有关的研究技术,以及帮助科研工作者交流思想和为学术组织沟通活动信息。办刊的方针是提高与普及兼顾,重点刊登综述性、进展性的文章,同时也旁及技术和方法、书评、会议报道等内容。
本刊的读者对象是广大会员以及从事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有关研究和应用的科技工作者(包括医药工作者)、大专院校生物系和化学系的师生等。本刊以投稿和约稿并重,除接受来稿外,还邀请国内外有关专家为其领域的进展撰写综述,并针对国内外生命科学的动态及时组织专题介绍和评述。
《生命的化学》编辑部力争把该刊办成国内一流的生命科学综述性学术期刊,成为“我国广大生物化学工作者认识世界的窗口”(邹承鲁院士为本刊的题词)。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下一篇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