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植物研究所目前拥有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研究中心、植物生态学研究中心、分子发育生物学研究中心、光合作用研究中心、信号转导和代谢组学研究中心和植物园;综合办公室、人事教育处和科研计划财务处;文献与信息管理中心,还有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光合作用与环境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湖北神农架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北京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多伦恢复生态学试验示范研究站、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研究站、中国北方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东乌珠穆沁草原生态系统管理研究站、华西亚高山植物园;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生物分中心。
植物研究所主办的刊物有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植物学报)(SCI-E)、《植物分类学报》(SCI-E)、 《植物生态学报》 、 《植物学通报》 、 《生物多样性》 、 《生命世界》 、 《中国植物园》 、《植物引种驯化集刊》。植物研究所为国家首批批准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目前博士学位授予点有植物学、发育生物学与生态学;硕士学位授予点有植物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与生态学。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是中国植物基础科学的综合研究中心之一。1950年,由静生生物调查所(1928年建立)和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1929年建立)合并为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1953年改名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秉志院士
秉志(1886.4.9-1965.2.21)动物学家。河南开封人。满族。1908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1918年获美国康乃尔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秉志(1886—1965),前清举人。创办和长期主持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1928年主持创办静生生物调查所,中国现代生物学的奠基人和动物学的一代宗师。中央研究院院士。
实验室的研究范围从古到今,从宏观到微观,有条件完备的植物标本馆和古植物馆,同时下辖装备精良的一系列专业实验室,包括结构植物学室、细胞学室、生化室、分子室、进化发育室、实验温室和暗室等专业实验室,拥有扫描电子显微镜、荧光万能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全自动DNA测序仪等一系列大型先进仪器设备。实验室曾经和正在主持一系列国家和部委(科学院)的重要项目,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1项,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科学基金1项、重大项目1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项和海外杰出人才基金2项;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2项、重要方向性项目2项、“百人计划”项目3项等。
现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洪德元院士;实验室主任:葛颂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原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开放研究实验室”,2002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89年11月,首任实验室主任张新时研究员,首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郑慧莹研究员。重点实验室现任主任马克平研究员,常务副主任董鸣研究员,副主任周广胜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新时院士。自植被数量生态学实验室建立之初,实验室就致力于组织和实施对植被/陆地生态系统的综合性研究,其宗旨是运用信息生态学的理论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等来分析和处理日趋加速增长的植被/生态系统信息,以期得出不同时空尺度生态系统规律,为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现阶段特别重视模型化方法与“3S”技术在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重点实验室现集中研究4个方向:
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研究人类活动强烈作用下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过程变化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多尺度反应机理,探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适应和减缓全球变化影响的对策与生态安全模式;通过综合分析、集成和模拟为主要手段,以探索不同时空尺度上植被的结构和功能(净第一性生产力和碳储量)与环境要素相互关系为突破口,深入研究中国植被/生态系统演变特征及其与环境要素间的互作机制。
北方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管理研究区域和局部尺度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尤其是草原生态系统中重要生命元素(C、N、P、S)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植物计量化学等;利用稳定性碳、氮、氧和氢同位素,结合其它先进技术如控制实验、涡度相关和机制模型,研究全球环境变化影响下的中国北方草地生态系统的生理过程,尤其是D、13C、15N、18O等稳定性同位素在生态系统过程中的作用与功能,生态系统管理模式。
生物多样性变化与保育研究生物多样性功能,生物多样性变化机制,转基因植物释放的安全;植物的濒危机制与保护对策,退化生态系统受损机理、恢复重建途径,三峡库区生物多样性的长期监测,受威胁植物迁地保护及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生产力形成的过程与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化范式。
物种群的适应与进化研究中国半干旱区生态系统中优势植物,尤其是克隆植物的适应对策,不同尺度上植物种群对变化环境的适应,植物入侵与克隆植物的关系;植物功能类群与区域气候变化、植被动态、土地利用的关系。植被数量生态学重点实验室拥有质谱议、原子吸收光谱仪、PAM叶绿素荧光仪、元素分析仪、流动分析仪、热值仪、自动定氮仪等先进设备。野外台站(园)包括: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北京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鄂尔多斯沙地草地定位研究站、神农架生物多样性定位研究站、内蒙古多伦恢复生态学试验示范研究站、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研究站和华西亚高山植物园。
光合作用与环境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1年12月,主要工作是利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传能转能、植物对环境应答、植物生长发育和信号转导的分子调控机制。这些领域的深入研究将会带动包括高产、高质、高抗逆品种的培育,开发植物野生资源和功能分子的应用等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学科的发展。实验室成立以来已在Nature,PlantCell,PlantPhysiology,PlantJournal,和Proteomics等国际著名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在光合膜蛋白复合体结构与功能、光合作用对环境适应的机理、水稻根系发育功能基因、植物干细胞维持、花粉发育囊泡运输、青蒿素生物合成的分子调控等核心科学问题做出了重要成果。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匡廷云院士,实验室主任为种康研究员。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首席研究员22人、其他研究人员43人、博士研究生106人、硕士研究生86人,已形成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的精干研究队伍。开放实验室包含3个学术方向不同却又有密切关系的三个研究中心:光合作用研究中心:源于1978年成立的光合作用研究室,1998年成立光合作用研究中心。主要探索光合作用功能调控的分子机理。重点研究领域包括光合膜蛋白和膜脂的结构与功能、光合作用生物发生的功能基因组学、藻类光合放氢和光合作用对环境适应的分子机理以及植物功能离子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现有研究人员25名,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8人。中心主任:卢从明研究员。
资源植物分子与发育生物学研究中心:成立于1998年,由原细胞与基因工程、发育生物学、生殖生物学和植物化学等研究室组建而成。主要研究植物生殖与发育、抗逆、细胞分化和植物次生代谢等过程的分子调控,克隆植物有用基因并开发其在农、医和环境等领域的利用。现有研究人员32名,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含院士)9人。中心主任:林金星研究员。
信号转导与代谢组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5年10月。重点研究小分子功能化合物,特别是与植物生长发育、环境应答、抗病和抗逆反应有关的次生代谢物、激素及多肽等的功能,在分子、细胞和整体水平上探索植物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现有研究人员8名,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中心主任:刘春明研究员。
究中心:利用多学科的综合手段,研究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形成和发展,重建植物的系统发育,探讨生物进化的过程和机制;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并积极承担与国家发展目标有关的重大项目,为中国农作物和经济植物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指导,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奠定理论基础。有固定科技人员56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研究员19人,博士生导师9人,副研究员9人。中心主任:汪小全;中心主任助理:冯旻、张宏耀
生态中心
植物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育研究中心,围绕我国的植被分类、分区、生态地理分布规律;植被制图;生态系统中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定位观测;环境生态;全球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进行了大量野外调查和理论研究,阐明了中国植被和植物资源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其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大农业综合发展的途径和策略以及一些环境污染物质的生态效应,特别是在植被生态学、全球生态学(全球变化)、生态系统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中心主任:董鸣;中心主任助理:黄建辉、侯淑琴
发育中心
资源植物分子与发育生物学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方向为:通过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学、细胞生物学、结构植物学、植物资源学、植物化学等学科相互渗透,研究资源植物生殖与发育、抗逆性、细胞分化和植物次生代谢等的基因调控机理,并注重野生植物和经济植物有用基因克隆、表达调控及其在农业、医药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利用研究。
中心主任:林金星;主任助理:田世平、王台、张玉竹
光合中心
光合作用研究中心,中心在光合作用的一些前沿领域,通过多种学科,如物理学、化学、农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交叉,进行探索性和深入的研究。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有:光合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及其调控;光合膜膜脂的生物合成、结构与功能;光合作用对环境胁迫适应的分子机理及其调节;提高作物光能利用效率的新途径和新技术。
中心主任:卢从明;主任助理:温晓刚、翟小京
信号中心
与代谢组学研究中心是在中国科学院和植物研究所支持下成立的创新研究中心,旨在吸引一批国际一流水平的学者落足植物所,开展与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相关的应用基础性研究。中心将采纳一些国外科研机构的运行机制,在严格实验室管理的基础上,创造一个自由、开放、合作式的研究环境,加强与国内外大学及研究中心的合作,在细胞和代谢组水平上系统地探索植物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中心主任:刘春明;主任助理:马鸿恩、孟征
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以引种栽培珍稀濒危植物和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植物为主,重点进行北方野生植物迁地保护研究,发掘野生植物资源,总结植物引种驯化的理论与方法,并运用植物生态学和园林美学的方法配置和展示植物,使之成为北方植物多样性迁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和科普教育的基地。
园主任:韩兴国(兼);执行主任:景新明;主任助理:石雷、唐宇丹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 下一篇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