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生物学   
[2] 评论[0] 编辑

体液

机体含有大量的水分,这些水和溶解在水里的各种物质总称为体液,约占体重的60%。体液可分为两大部分: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内的称为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40%。存在于细胞外的称为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存在于组织细胞之间的组织间液(包括淋巴液脑脊液),约占体重的16%。另一类是血液的血浆(约占体重的4%。

 

基本简介

体液是身体内的液体,基本上包括,血液,淋巴液等等。人和动物体内含有的液体,包括水和其中溶解的物质,人体体液总量约为体重的60~70%。人和动物体内的液体,可以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两部分。人体体液约占体重的65%左右。大部分存在于细胞内,称细胞内液,是原生质的基本组成部分;小部分存在于细胞外,称细胞外液。

体液可分两大部分:存在于细胞内的称为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40~45%;存在于细胞外的称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20~25%。

基本组成

细胞外液:又可分为血液、组织间隙液(简称组织液或细胞间液)、淋巴液、脑脊液、胃肠道分泌液。细胞外液的1/5为血浆,是存在于血管中的液体,约占体重的4~5%,细胞外液的4/5为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间隙中的液体,约占体重的15~20%。胃肠道分泌液的容量变化很大,一般占体重的1--3%。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之间由细胞膜所隔开;组织液与血液之间由血管壁所隔开。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液三者之间的水分和一切能透过细胞膜与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互相进行交换。

组织液:存在于组织间隙中的体液,是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绝大部分组织液呈凝胶状态,不能自由流动,因此不会因重力作用流到身体的低垂部位;将注射针头插入组织间隙,也不能抽出组织液。但凝胶中的水及溶解于水和各种溶质分子的弥散运动并不受凝胶的阻碍,仍可与血液和细胞内液进行物质交换。凝胶的基质主要是透明质酸。邻近毛细血管的小部分组织液呈溶胶状态,可自由流动。组织液是血浆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滤过管壁而生成的,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大部分又透过管壁吸收回血液。除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水及其他小分子物质均可滤过毛细血管壁以完成血液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滤过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

1、组织液是血浆从毛细血管壁滤过而形成的,除不含大分子蛋白质外,其它成分基本与血浆相同。

2、血浆从毛细血管滤过形成组织液的动力——有效滤过压。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3、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
(1)有效滤过压;
(2)毛细血管通透性
(3)静脉和淋巴回流等等

组织液是血液经毛细血管壁滤过生成的,其生成量主要取决于有效滤过压。生成组织液的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由于近微动脉端毛细血管内血压高于近微静脉端毛细血管的血压,因此毛细血管动脉端有组织液滤出,而静脉端则有组织液被重吸收。另外,有少量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

血液: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血液中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如无机盐、氧、代谢产物、激素抗体等,有营养组织、调节器官活动和防御有害物质的作用。人体各器官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往往会引起血液成分的改变,故患病后常常要通过验血来诊断疾病。

人体内的血液量大约是体重的7~8%,如体重60公斤,则血液量约4200~4800毫升。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破裂都可导致出血,如果失血量较少,不超过总血量的10%,则通过身体的自我调节,可以很快恢复;如果失血量较大,达总血量的20%时,则出现脉搏加快,血压下降等症状;如果在短时间内丧失的血液达全身血液的30%或更多,就可能危及生命。

血液有四种成分组成: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约占血液的55%,是水,糖,脂肪蛋白质,钾盐和钙盐的混合物。也包含了许多止血必需的血凝块形成的化学物质。血细胞和血小板组成血液的另外45%。

血液分静脉血和动脉血。动脉血在体循环(大循环)的动脉中流动的血液以及在肺循环(小循环)中从肺回到左心房的肺静脉中的血液。动脉血含氧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呈鲜红色。静脉血血液中含较多二氧化碳的血液,呈暗红色。注意并不是静脉中流的血是静脉血,动脉血中流的是动脉血,因为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

淋巴液:组织液进入淋巴管即成为淋巴液。淋巴液和淋巴细胞组成了通常所说的“淋巴”。因此,来自某一组织的淋巴液成分与该组织的组织液非常相近。除蛋白质之外,淋巴液的成分与血浆相似。淋巴液中的蛋白质以小分子居多,也含纤维蛋白原,故淋巴液在体外能凝固。 成份与组织液相同,因是由血液经微血管所渗出来的,所以不含红血球,而且蛋白质为血液的四分一。

脑脊液: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在各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内。脑脊液由脑室中的脉络丛产生,与血浆和淋巴液的性质相似,略带粘性。

正常成年人的脑脊液约100-150毫升,不含红细胞,但每立方毫米中约含在5个淋巴细胞。脑脊液具有保护和营养脑及脊髓的作用。正常脑脊液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压力,对维持颅压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患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时,常常要作腰椎穿刺吸取脑脊液检查,以协助诊断。如果脑脊液产生过多,或循环通路受阻,均可导致颅内压升高。

成分对比

细胞外液:是动物的内环境,它的成分极为复杂。其中主要成分是水,其二是气体。当然最重要的是氧和二氧化碳。其三是还有各种无机离子,其中钠离子(Na+)、氯离子(Cl-)、钾离子(K+)、钙离子(Ca2+)、碳酸氢根(HCO3-)和磷酸根(PO43-)含量较多。其四是有机化合物,包括食物消化吸收后,进入血,再进入细胞外液的葡萄糖、氨基酸、脂类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其五是细胞外液中还含有多种激素。其六是有限量的废物,这些废物是细胞新陈代谢活动的产物。对动物而言,最主要的是蛋白质和核酸代谢的产物。这些产物都是含氮的,如氨、尿素、尿酸。其毒性不等,一般都要及时排出,以免细胞受害。

在正常状况下,它们的含量都只能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变动。

细胞内液:小分子的水、无机离子,中等分子的脂类、氨基酸核苷酸,大分子的蛋白质、核酸、脂蛋白、多糖。

功能作用

人体新陈代谢是一系列复杂的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反应过程,主要是在细胞内进行的,这些过程都离不开水。体内水的容量、分布以及其中的电解质浓度都由奇妙的人体加以调节控制,使细胞内外体液的容量、电解质浓度、渗透压、酸碱度等能够相对稳定地处于一个动态平衡中。这种平衡是人体细胞代谢所必需的条件。可能因为创伤、感染、不当治疗、不良生活习惯而被破坏,并超出人体的调节能力。这样可以导致一系列的亚健康表现,当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成为威胁生命的主要因素。  

高等动物细胞外的液体有血浆、淋巴、脑脊髓液及组织液各种液体虽然彼此分开,成分也不完全相同,但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的,血浆起着各种液体之间的联系作用。由于血液在心血管内循环地流动着,毛细血管又遍布全身各处,据估计它的总面积达8310平方米左右。不过体内平时仅有小部分毛细血管开放。但也足够进行机体的物质交换。当血液流经消化道和肺时,从胃肠中得到养料,从肺中得到氧气,流经全身组织细胞时,通过组织液将养料和氧气输送给细胞,供细胞生活需要;同时细胞新陈代谢后的产物进入血液,经循环运送至肾、肺和皮肤等器官,排出体外,使血液不断更新,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之一。

生理调节

体液调节就是机体某些细胞产生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借助于血液循环的运输,到达全身各器官组织或某一器官组织,从而引起这器官组织的某些特殊的反应。许多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各种激素,就是借体液循环的通路对机体的功能进行调节的。例如,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能调节组织、细胞的糖与脂肪的新陈代谢,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内环境血糖浓度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这种体液调节。

有些内分泌细胞可以直接感受内环境中某种理化因素的变化,直接作出相应的反应。例如,当血钙离子浓度降低时,甲状旁腺细胞能直接感受这种变化,促使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转而导致骨中的钙释放入血,使血钙离子的浓度回升,保持了内环境的稳态。也有些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是神经调节的一个传出环节,是反射传出道路的延伸。这种情况可称为神经-体液调节。例如,肾上腺髓质接受感神经的支配,当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增加,共同参与机体的调节。

除激素外,某些组织、细胞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虽不能随血液到身体其他部位起调节作用,但可在局部组织液内扩散,改变邻近组织细胞的活动。这种调节可看作是局部性体液调节,或称为旁分泌(paracrine)调节。

神经调节的一般特点是比较迅速而精确,体液调节的一般特点是比较缓慢、持久而弥散,两者相互配合使生理功能调节更趋于完善。

容量流失

体液容量减少(volume depletion of body fluid)因摄水过少及/或失水过多,超过机体生理调节能力所致的体液明显减少的现象,即脱水。人体每日通过肺、皮肤的蒸发,汗液、尿及粪的排泄分泌丢失体液,并通过饮食来补充所丢失的水分。体液正常容量的维持,尚需通过机体的生理调节。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①渴感。下视丘脑有口渴中枢,血容量明显减少或体液渗透压增高,均可使口渴中枢兴奋,引起渴感,促使饮水以恢复体液容量。

②尿量的调节。体液容量减少可促使脑垂体后叶释放抗利尿激素(ADH)至血循环,ADH促进肾集合管对水的回吸收,使尿量减少,以保留体液容量。但水的出量超出生理调节,即可引起体液容量减少。

病因有两个方面:

①摄水过少。例如在沙漠中得不到饮水,频繁呕吐摄水困难,或意识障碍不能表达口渴。

②失水过多。由消化道丢失水分最为常见,如呕吐、腹泻、胃肠引流等。其次是由肾丢失,见于利尿药、脱水药应用,尿崩症、糖尿病、失盐性肾病等。多汗偶可引起体液减少。脱水早期表现口渴,口粘膜干燥及尿量减少,尿浓缩。较重者可表现眼窝下陷,皮肤弹性差,在婴儿可见前囟凹陷。血容量减少时表现心率增快,血压偏低,面色苍白,四肢凉,脉搏细弱。体液容量严重不足可致精神萎靡、嗜睡、烦躁、无尿,甚至昏迷、惊厥。体重减少能较精确地反映体液容量减少的程度。如婴儿失水占体重5%以下为轻度容量减少,5~10%为中度,10~12%为重度。成人失水占体重5%以上,已为较重脱水。治疗方法主要为液体疗法。

疾病传播

艾滋病病毒是可以通过体液的接触而传播的,尤其是精液和血液。这也是为什么性交的时候,建议带避孕套的原因。注射器一定要用新的,或者消毒过的。

通过防止体液的传播,而防止艾滋病病毒。接吻传播艾滋病病毒的机会相对比较小。但是通过接吻,其他病毒还是可以传播给对方的。

相关词条
头发 眉毛 眼睛 手腕 脚踝
肝脏 胆囊 小肠 直肠 十二指肠
输尿管 膀胱 子宫 蛋白质 氨基酸
体液 淋巴腺 葡萄糖 糖元 巨噬细胞

 

 

 

附件列表


2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体态    下一篇 体液免疫反应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