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微生物学   
[144] 评论[0] 编辑

抗生素

药物分类
抗生素指由细菌、霉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物质。自1940年以来,青霉素应用于临床,现抗生素的种类已达几千种。在临床上常用的亦有几百种。其主要是从微生物的培养液中提取的或者用合成、半合成方法制造。其分类有以下几种:

(一)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分子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近年来又有较大发展,如硫酶素类(thienamycins)、单内酰环类(monobactams),β-内酰酶抑制剂(β-lactamadeinhibitors)、甲氧青霉素类(methoxypeniciuins)等。

(二)氨基糖甙类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核糖霉素小诺霉素阿斯霉素等。

(三)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强力霉素等。

(四)氯霉素类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等。

(五)大环内脂类临床常用的有红霉素白霉素无味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等。

(六)作用于G+细菌的其它抗生素,如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万古霉素杆菌肽等。

(七)作用于G菌的其它抗生素,如多粘菌素磷霉素卷霉素环丝氨酸利福平等。

(八)抗真菌抗生素如灰黄霉素

(九)抗肿瘤抗生素如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博莱霉素阿霉素等。

(十)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环孢霉素

药物作用

1928年,一个外国人弗莱明实验室偶然发现能杀死细菌的青霉素,命名为“盘尼西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青霉素能使伤兵因为伤口感染而导致的死亡大大降低,成为非常稀罕和贵重的药品,英国首相邱吉尔曾经下令青霉素“必须给最好的军队使用”。链霉素的作用更是神奇无比,被人们称为成为结核的“克星”,使以往治疗无望的结核病人得以治愈。随着新抗生素的不断的被发现,白喉猩红热肺炎梅毒等全部被抗生素遏制住,人们发现世界上那些最可怕的疾病突然失去了威胁,抗生素真是人类的大救星。

老抗生素的新用途

一些老抗生素已经成为新的感染性疾病的很好治疗药物。(MedClinNorthAm2001,85∶125)Klein说,尽管开发了广谱青霉素头孢菌素喹诺酮类药物,但老的抗微生物药物,如多西环素米诺霉素增效磺胺甲基异唑(TMP-SMX)、克林霉素甲硝唑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所有这些老药均可通过口服很好的吸收,使用老药减少了花费。除了传统的用途以外,一些老药已经成为新认识的感染性疾病的较好治疗药物,如多西环素是蜱传播立克次氏体病埃里希体病和早期莱姆病的首选药物;TMP-SMX是贝氏等孢子球虫无孢子虫病的首选药物;米诺霉素已经用于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的感染;克林霉素或甲硝唑与一种喹诺酮类药物联合应用,是治疗多种微生物感染的极好方案。

使用原则
(一)严格掌握适应证凡属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而且除考虑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的针对性外,还必须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体内过程与疗效的关系。

(二)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抗生素除病情危重且高度怀疑为细菌感染者外,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用抗生素,因抗生素用后常使致病微生物不易检出,且使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响临床确诊,延误治疗。

(三)病毒性或估计为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不用抗生素抗生素对各种病毒性感染并无疗效,对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是无害无益的。咽峡炎上呼吸道感染者90%以上由病毒所引起,因此除能肯定为细菌感染者外,一般不采用抗生素。

(四)皮肤、粘膜局部尽量避免反应应用抗生素因用后易发生过敏反应且易导致耐药菌的产生。因此,除主要供局部用的抗生素如新霉素、杆菌肽外,其它抗生素特别是青霉素G的局部应用尽量避免。在眼粘膜及皮肤烧伤时应用抗生素要选择告辞适合的时期和合适的剂量。

(五)严格控制预防用抗生素的范围在下列情况下可采用预防治疗:
1.风湿热病人,定期采用青霉素G,以消灭咽部溶血链球菌,防止风湿热复发。
2.风湿性先天性心脏病进行手术前后用青霉素G或其它适当的抗生素,以防止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发生。
3.感染灶切除时,依治病菌的敏感性而选用适当的抗生素。

4.战伤或复合外伤后,采用青霉素G或四环素族以防止气性坏疽。
5.结肠手术前采用卡那霉素,新霉素等作肠道准备。
6.严重烧伤后,在植皮前应用青霉素G消灭创面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或按创面细菌和药敏结果采用适当的抗生素防止败血症的发生。
7.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扩张症患者,可在冬季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限于门诊)。
8.颅脑术前1天应用抗生素,可预防感染。

(六)强调综合治疗的重要性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人体防御机制的重要性,不能过分依赖抗生素的功效而忽视了人体内在的因素,当人体免疫球蛋白的质量和数量不足、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或吞噬细胞性能与质量不足时,抗生素治疗则难以秦效。因此,在应用抗生素的同进应尽最大努力使病人全身状况得到改善;采取各种综合措施,以提高机体低抗能力,如降低病人过高的体温;注意饮食和休息;纠正水、电解质和碱平衡失调;改善微循环;补充血容量;以及处理原发性疾病和局部病灶等。

药物影响
1.青霉素长时间使用可引起低血钾
2.头孢菌素对肾脏有损,并可引起低血钾及胃粘膜损伤,导致维生素K缺乏。
3.庆大霉素长期服用,可致低钾血症,吸收下降,维生素K合成减少。
4.四环素类抗生素(如四环素、金霉素、强力霉素等)可以与某些元素(如铜、铁、锌、锰、钴、钙、镁等)结合形成不易被吸收的化合物,降低机体对药物及营养素的吸收。牛奶中含这些元素较多,所以服四环素类药时不宜食用。
5.氯霉素可引起缺铁性贫血,降低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6.抗菌增效剂——甲氧苄胺嘧啶(TMP)可导致叶酸缺乏,长期服用可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血小板和白细胞下降,所以应及时查血象。

有人认为,腹泻必然是胃肠道细菌感染,因而一旦遇到腹泻便使用抗生素来治疗,如黄连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氟哌酸等。滥服的结果便是引起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副作用,如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甚至影响肝脏、肾脏和造血功能,其中以广谱抗生素引起的胃肠道副作用较为严重。专家介绍说,像痢疾和一部分由大肠杆菌感染所引起的肠炎,确实是细菌感染,治疗时应当用抗菌药物。然而,腹泻未必全是细菌感染胃肠道所致,如腹部受凉引起的肠蠕动加快;对乳品、鱼、虾等食物过敏引起肠的变态反应;此类腹泻便没有细菌感染存在。

还有些腹泻,如婴幼儿秋冬季腹泻,成人和大孩子夏季“流行性腹泻”及霉菌性肠炎等都不属于通常所说的细菌感染。其中,婴幼儿秋冬季腹泻和夏季“流行性腹泻”系病毒感染所引起,而霉菌性肠炎是由与各种普通细菌特性完全不同的一类霉菌引起的。

既然病原不同,治疗方法就不应该完全相同,所以千万不能随意自行服用抗菌药物,而应及时就医。

细菌对抗生素(包括抗菌药物)的抗药性主要有5种机制
使抗生素分解或失去活性:
细菌产生一种或多种水解酶或钝化酶来水解或修饰进入细菌内的抗生素使之失去生物活性。如: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能使含β-内酰胺环的抗生素分解;细菌产生的钝化酶(磷酸转移酶、核酸转移酶、乙酰转移酶)使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失去抗菌活性。

使抗菌药物作用的靶点发生改变:
由于细菌自身发生突变或细菌产生某种酶的修饰使抗生素的作用靶点(如核酸或核蛋白)的结构发生变化,使抗菌药物无法发挥作用。
如: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通过对青霉素的蛋白结合部位进行修饰,使细菌对药物不敏感所致。
细胞特性的改变:
细菌细胞膜渗透性的改变或其它特性的改变使抗菌药物无法进入细胞内。
细菌产生药泵将进入细胞的抗生素泵出细胞:
细菌产生的一种主动运输方式,将进入细胞内的药物泵出至胞外。

影响叶酸代谢:
叶酸是合成核酸的前提物质,叶酸缺乏课阻碍核酸的合成,从而是细菌生长繁殖受到抑制,磺胺类与甲氧苄啶可分别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与二氢叶酸还原酶,妨碍叶酸代谢。使用抗生素“三不政策”

1不自行购买———抗生素是处方药,不要自己当医师,有病一定要去看病!
2不主动要求———抗生素是用来对付细菌的,所以要在确定细菌感染时才有疗效,这就需要专业的评估。如果是感冒就医,有90%的感冒都不是细菌感染,而且抗生素并不能加速复原,不必主动向医师要求开抗生素。
3不随便停药———抗生素治疗针对不同的细菌及目的,有一定的疗程,一旦需要使用抗生素来治疗,就要乖乖地按时服药,直到药物吃完为止,以维持药物在身体里的足够浓度,以免制造出抗药性细菌而让它伺机而起。

合理应用

(一)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概念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临床药理概念为安全有效使用抗生素,即在安全的前提下确保有效,这就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正常情况下,大多数新启用的抗生素在若干年内都会因病原菌产生抗药性而失去原有效力,而不正确的使用,更加重了耐药细菌的急剧增长。一般来说,几乎所有临床医师都基本了解抗生素在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β-内酰胺类的致敏性;氨基糖甙类的耳毒性;大环内脂抗生素在临床上应用量大,面广、品种多、更新快、各类药品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复杂,联合用药日趋增多,预防用药日趋广泛。因此临床上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耐药性仍然逐年增加。这些问题的发生,除抗生素本身的因素外,与药物的有效选择、合理应用都有重要关系。而合理使用抗生素需根据具体病人具体分析,制定出个体化治疗方案。绝没有一个固定方案可以在不同情况下套用。选择针对性较强的抗生素是取得抗感染疗效的关键。因此合理选用与合理用药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两个关键性问题。

(二)抗生素的选择

1.首先要掌握不同抗生素的抗菌谱,各种抗生素都有不同的作用特点,因此所选的药物的抗菌谱务必使其与所感染的微生物相适应。例如青霉素的抗菌谱,主要包括一些球菌革兰氏阳性杆菌链球菌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它对青霉素保持敏感,临床应用首选青霉素。不能用青霉素的宜选择红霉素或第一代头孢菌素而不宜用庆大霉素,因链球菌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常不敏感,因而无效。头孢菌素为广谱抗生素,但一、二、三代头孢菌素的抗菌作用各有特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一代头孢菌素作用最强;二代头孢菌素次之;三代头孢菌素较弱。但对阴性杆菌的作用则三代头孢菌素明显超过二代与一代头孢菌素。因此金葡球感染不应首先三代头孢菌素,应选用一代的头孢噻吩或头孢唑啉。

2.根据致病菌的敏感度选择抗生素致病菌对抗生素的敏感度不是固定不变的,一些易产生耐药的细菌金葡萄绿脓杆菌肠杆菌属等近年对不少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增高。有报道北京地区金葡萄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达60%~70%,红霉素不能作为抗耐药金葡菌的有效药,只能作为备用药物;羧苄青霉素磺苄青霉素等抗绿杆菌作用也因细菌的敏感度下降而被酰尿类青霉素(呋苄青霉素、苯咪唑青霉素和氧哌嗪青霉素等)所取代。各种致病菌对不同抗菌药的敏感性不同,相同菌种不同菌株对同一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也有差异,加之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细菌耐药性逐年有所增加,因此借助正确的药敏结果,可以帮助临床医师正确选用抗菌药物,增加临床感染治疗成功率。

3.根据感染疾患的规律及其严重程度选择抗生素,对于深部感染选择作用强,血与组织浓度较高的抗生素。如早期金葡菌败菌症,用头孢噻吩头孢唑啉都有效,但病程较长者并已引起深部感染的金葡萄败血症,头孢唑啉的抗感染疗效明显优于头孢噻吩。因为头孢唑啉血浓度与组织浓度均比头孢噻吩高,其半衰期也较长,因此感染部位可达到较高浓度,所以深部感染时应选用头孢唑啉。酰尿类青霉素不仅具有强大抗链球菌与绿脓杆菌的作用。而具有血浓度、组织浓度较高,膜穿透力较强等临床药理特点,因此对链球菌属、绿脓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肾盂肾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有较好的疗效。

4.根据各种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等特点选择抗生素抗菌药物在体内存在着吸收、分布及排泄过程,某些药物尚可在体内代谢。

(1)吸收过程:不同的抗菌药物的吸收程度和速率亦不相同,一般口服1~2小时,肌注后 0.5~1小时药物吸收入血,血药浓度达高峰。口他吸收完全的抗生素有氯霉素氯洁霉素氯林可霉素头孢立新、阿莫西林、利福平强力霉素等,口服后一般均可吸收给药量的80%~90%;青霉素类易被胃酸破坏,口服氨苄青霉素苯唑青霉素类可被胃酸破坏,口服后只吸收给药量的30%~40%;氨基糖甙类头孢菌素类的大多数品种、多粘菌素、万古霉素、两性霉素B,口服后均吸收甚少,约为给药量的0.5%~3.0%。由于各类药物的吸收过程的差异,在治疗轻、中度感染时,可选用病原菌对其敏感、口服易吸收的抗生素而对较重的感染宜采用静脉给药,以避免口服或肌注时多种因素对其吸收的影响。

(2)分布:进入血液循环的抗菌药物,呈游离状态者,其分子小,可迅速分布至各组织体液中,到达感染部位。不同的抗菌药物其分布特点亦不同。氯洁霉素、洁霉素、林可霉素、磷霉素、氟喹诺酮类中的某些品种在组织中可达较高浓度。在治疗骨感染时可选用上述骨浓度高的抗菌药物。前列腺组织中抗菌药物浓度大多较低,但红霉素、磺胺甲基异恶唑、甲氧苄氨嘧啶、四环素、氟喹诺酮类在前列腺液前列腺组织中可达有效浓度。脑脊液药物浓度可达血液浓度均低,但有些药物对血脑屏障的穿透性好,在脑膜炎症时脑脊液药物浓度可达血液浓度的50~100%,如氯霉素、磺胺嘧啶、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异肼、5-氟胞嘧啶、甲硝唑等均属此类;苯唑青霉素、头孢立新,红霉素、多粘菌素、马万古霉素、两性霉素B等对血脑屏障穿透性则较差。两性霉素B用于治疗真菌性脑膜炎时可辅以该药鞘内注射。抗菌药全身用药后分布至浆膜腔和关节腔中,局部药物浓度可达血浓度的50%~100%,除个别情况,一般不需局部腔内注药。抗菌药物可穿透血~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透过胎盘较多的抗菌药物有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氯霉素、呋喃妥因,青霉素G、磺胺类、四环素类,此类药物致胎儿血清浓度与母体血清浓度之比率达50%~100%;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的上述比率达58%左右,头孢菌素、氯洁霉素、多粘菌素E、苯唑青霉素等为10%~15%;红霉素等在10%以下。妊娠期应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时,可损及胎儿第八对颅神经,发生先天性耳聋,四环素类可致乳齿及骨骼发育受损,因此妊娠期要避免应用有损胎儿的抗菌药物。

(3)排泄:大多数抗菌药物从肾脏排泄,尿药浓度可达血药浓度的十至数百倍,甚至更高,下尿路感染时多种抗菌药均可应用,但最好选择毒性小、使用方便,价格便宜的磺胺类、呋喃类、喹诺酮类等。药霉素、林可霉素、利福平、头孢唑酮、头孢三嗪等主要或部分由肝胆系统排出体外,因此胆汁浓度高,可达血浓度的数倍或数十倍;氨基糖甙类和广谱青霉素类如氨苄青霉素、氧哌青霉素等在胆汁中亦可达一定浓度;但氯霉素、多粘菌素的胆汁浓度低,故该类药物不宜作胆系感染的首选药物,必要时氯霉素可作为联合用药。病情较重的胆系感染,可选择广谱青霉素类与氨基糖甙类联合应用,也可选择头孢菌素类。除口服不吸收的抗菌药物外,大多数抗菌药的粪浓度较尿浓度低。某些由肝胆系统排泄,经肝肠循环的药物如红霉素、四环素、利福平等在中排泄浓度较高,约达50~600ug/g。

(4)代谢:部分抗菌药物可在体内代谢,如氯霉素在肝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失去抗菌活性;头孢噻肟在体内代谢生成去乙酰头孢噻肟与药物原形共同存在于体内,去乙酰头孢噻肟亦具抗菌活性,但较原药低。

联合应用与配伍

联合应用抗生素目的是为了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延缓或避免抗药性的产生。不同种类抗生素联合应用可表现为协同、累加、无关、拮抗四种效果。按其作用性质可分为四类:①繁殖期杀菌剂:有β-内酰胺类、先锋霉素族;②静止期杀菌剂:如氨糖甙类、多粘菌素类;③速效抑菌剂: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脂类等;④慢效抑菌剂,如磺胺类。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可产生迥然不同的效果。

(一)抗菌药联合应用后其结果有以下几种情况协同、累加、无关或拮抗作用。据报道两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时约25%发生协同作用;60%~70%为无关或累加作用(大多数为无关作用);而发生拮抗作用者仅占5%~10%,繁殖杀菌期杀菌剂与静止杀菌剂联用后获协同作用的机会增多;快效抑菌剂与繁殖期杀菌剂联合可产生拮抗作用;快效抑菌剂之间联合一般产生累加作用,快效与慢效抑菌剂联用也产生累加作用;静止期杀菌剂与快效抑菌剂联用可产生协同和累加作用;繁殖期杀菌剂与慢效抑菌剂联用呈无关作用。繁殖期、静止期杀菌剂、快速抑菌剂联合应用,常发生协同和累加作用。

(二)联合用药适应证临床没有明确指征不宜联合应用抗生素,不合理的联用有仅不能增加疗效,反而降低疗效增加不良反应和产生耐药性机会。因此要严格控制联合用药。以下5种情况可作为联合应用抗生素的参考指征:

1.混合感染。2.严重感染。3.感染部位为一般抗菌药物不易透入者。4.抑制水解酶的菌种感染。5.为防止耐药菌株的发生而需要长期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者,而该类细菌极易产生抗药性;如结核菌。

(三)常见病原菌的联合用药在病原菌及敏情况不明时,可根据临床所见判断可能的病原菌,并凭经验选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药敏试验有结果后,再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

1.葡萄球菌感染约90%的葡萄球菌株能产生青霉素,对青霉素G氨基苄青霉素及四环素高度耐药。近年来对红霉素、卡那霉素耐药率也升高,而对庆大霉素、氯霉素、强力霉素等耐药率低,对头孢噻吩、头孢吡啶、万古霉素及利福平极少耐药。败血症等严重感染时,联合用药以杀菌药物为优,如①庆大霉素加耐青霉素的青霉素;②庆大霉素加红霉素或氯霉素;③头孢噻吩或万古霉素加利福平。也有人主张以红霉素或先锋霉素为基础联合应用其它抗生素,如①红霉素加氯霉素;②红霉素加庆大霉素或瞳那霉素;③红霉素加利福平或杆菌肽;④先锋霉素加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⑤先锋霉素加万古霉素或杆菌肽。

2.肠杆菌感染肠杆菌科也是较常见的致病菌,且耐菌株多。大多数大肠杆菌对链霉素、四环素耐药但对氯霉素、复方新诺明及呋喃妥英、氟哌酸等耐药率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阴性杆菌作用有其优点,但因耐药菌株多,所以常需联合用药,如①氨基糖甙类加广谱青霉素;庆大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加氨苄青霉素或氧哌嗪青霉素;②氨基糖甙类加头孢菌素(头孢唑啉、头孢呋肟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可能出现抗作用要注意。

3.绿脓杆菌感染绿脓杆菌为较顽固的致病菌,常导致院内交叉感染,且耐药现象越来越重,多采用联合用药。临床上多采用庆大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与多粘菌素、磺苄青霉素、呋苄青霉素或氧哌嗪青霉素联合。

4.变形杆菌感染以卡那霉素或庆大霉素为基础,联合应用氨基苄青霉素或羧苄青霉素。

5.伤寒杆菌感染伤寒杆菌耐药率不断上升,甚至出现耐多种药物的菌株。临床上可选用庆大霉素、氟哌酸、呋喃唑酮等药物联合应用。

6.链球菌感染青霉素类对某些链球菌的抗菌作用可因与氨基糖甙类联用而加强,如草绿色链球菌性心内膜炎和肠球菌感染时用青霉素加链霉素(或其它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效果很好。

(四)抗菌药的配伍在某些情况下,医师只考虑到联合用药的协同和累加作用而忽视了药效学中的互斥作用。如青霉素与庆大霉素联用时,如在体外混合,青霉素的β-内酰胺环可使庆大霉素部分失活而降低疗效。因此凡是氨基糖甙类与β-内酰胺类联用时,都应分别溶解分瓶输注。青霉素类遇湿后会加速分解,在溶液中不稳定,时间越长则分解越多,使药效降低甚至消失,而且产生的加速分解。所以青霉素类应用前溶解配制,以保证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相同,在溶液中稳定性较低且易受pH值的影响,其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会加速分解。应严禁与酸性药物(如VitC、氨基酸等)或碱性药物(如氨茶碱、耐火酸氢钠等)配伍。青霉素类与头孢菌素类最好采用注射用水或等渗氯化钠注射液作溶媒,若溶在葡萄糖液中,往往使主药分解增快而导致疗效降低。另外红霉素、卡那霉素、新生霉素也不宜加在葡萄糖液中,二性霉素B不能溶在生理盐水中。青霉素类的杀菌疗效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的高低,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对治疗有利。若采用静脉给药时宜将一次剂量的药物溶在100ml液体中,于0.5~1小时内滴完。这样不但使之在短时间内达到较高血药浓度,而且可减慢药物的分解和减少致敏物质的产生。某些抗菌药物的联用,除协同作用外毒性也增加,如两种以上氨基糖甙类联合应用常导致耳毒性和肾毒性增强,神经肌肉阻滞。不同种类抗菌药物联用也可致某些霉素性增加,如氨基糖甙类与头孢菌素联用可致肾毒性增强;其与其它药物联用如与强效利尿剂联用,可使耳毒性增强。此外,抗生素与输液的配伍也可影响抗生素的疗效(表2)。因此临床医师在联合用药和配伍时,应全面考虑这些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以作到安全、全理、有效地使用抗菌药物。

最佳给药方案

掌握影响抗生素疗效的各种因素。成功的抗生素治疗,不仅取决于对抗菌谱的了解,而且还取决于抗生素在感染部位应该能够达到的抑菌或杀菌浓度。为此必须了解抗生素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和规律,从而建立最佳给药方案,掌握影响抗生素疗效的各种因素。如果剂量太小,给药时间间隔过长,疗程太短,给药途径不当,均可造成抗生素治疗的失败。为了确保抗生素的疗效,不仅应该给予足够的药物总量,而且要掌握适当地给药时间间隔和选用适当的给药途径。例如中效磺胺,应照其T1/2间隔一日给药2次,过少不能维持其作用。而繁殖期杀菌性药物(如青霉素、头孢菌素),则要求快速进入体内在短期内达到较高血浓度,以发挥杀菌作用。如胆囊炎病人采用氨苄青霉素口服,虽可吸收,但在囊壁和胆汁中浓度很低,改为静注其浓度可随用量增加而增高。脑膜炎病人须用易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以使其在脑组织中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抗生素治疗中要尽量排除各种治疗障碍(如脓肿引流不畅、泌尿道或呼吸阻塞等),还要注意病人的肝肾功能。大多数抗生素主要由肾脏排泄,当肾功不良时易发生蓄积中毒,应注意调整剂量和给药间隔时间。必要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某些抗生素在肝脏中代谢灭活,汉肝功不良时应适当调整剂量或避免使用。关于抗生素的给药时间和给药次数,许多专家提出有别于传统的方式方法,如青霉素半衰期T1/2为0.65~0.7h,用药后3~4h约90%已排泄,6h血药浓度已低于MIC(最低抑菌浓度),因此有专家强调,青霉素给药时间应为是间歇性的,将每日一次注药改为2~3次分输。传统的给药法大部分时间血药浓度低于MIC,增加了细菌产生耐药的可能性。选择适当的给药时机,如术前预防用药应改在围手术期而不是术后。病原菌产生耐药性使药物失效一直是抗菌治疗中的大问题。有目的的选择抗菌药避免频繁更换或中断,使血药浓度保证达到MIC水平及减少外用等,都是避免耐药菌产生的重要方面。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与用药目的无关的由药物引起的机体反应称为不良反应。其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反应过敏反应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等。副作用属药物固有反应,正常量出现较轻微。毒性反应指药物引起的生理生化机能异常和结构的病理变化,严重程度随剂量增加或疗程延长而增加。抗生素的毒性反应临床较多见,如及时停药可缓解和恢复,但亦可造成严重后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神经系统毒性反应;氨基糖甙类损害第八对脑神经,引起耳鸣、眩晕、耳聋;大剂量青霉素G或半合成青霉素或引起神经肌肉阻滞,表现为呼吸抑制甚至呼吸骤停。氯霉素、环丝氨酸引起精神病反应等。

造血系统毒性反应;氯霉素可引起再障性贫血;氯霉素、氨苄青霉素、链霉素、新生霉素等有时可引起粒细胞缺乏症。订大霉素、卡那霉素、先锋霉素Ⅳ、Ⅴ、Ⅵ可引起白细胞减少,头孢菌素类偶致红细胞或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嗜酸性细胞增加。

肝、肾毒性反应:妥布霉素偶可致转氨酶升高,多数头孢菌素类大剂量可致转氨酶、碱性磷酸脂酶Ⅰ和Ⅱ、多粘菌素类、氨基甙类及磺胺药可引起肾小管损害。

胃肠道反应:口服抗生素后可引起胃部不适,如恶心、呕吐、上腹饱胀及食欲减退等。四环素类中尤以金霉素、强力霉素、二甲四环素显著。大环内脂类中以红霉素类最重,麦迪霉素、螺旋霉素较轻。四环素类和利福平偶可致胃溃疡。

⑤抗生素可致菌群失调,引起维生素B族和K缺乏;也可引起二重感染,如伪膜性肠炎、急性出血肠炎、念珠菌感染等。林可霉素和氯林可霉素引起的伪膜性肠炎最多见,其次是先锋霉素Ⅳ和Ⅴ。急性出血性肠炎主要由半合成青霉素引起,以氨苄青霉素引起的机会最多。另外,长期口服大剂量新霉素和应用卡那霉素引起肠粘膜退行性变,导致吸收不良综合症,使婴儿腹泻和长期体重不增,应预重视。少数人用抗生素后引起肛门瘙痒及肛周糜烂,停药后症状可消失。

⑥抗生素的过敏反应一般分为过敏性休克血清病型反应药热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变态反应性心肌损害等。

⑦抗生素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的后遗生物效应,如链毒素引起的永久性耳聋。许多化疗药可引起"三致"作用。利福平的致畸率为4.3%,氯霉素、灰黄霉素和某些抗肿瘤抗生素有致突变和致癌作用等。

在被称为抗生素“黄金时代”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世界每年死于感染性疾病的人数约为700万,而这一数字到了1999年上升到2000万。美国1982年至1992年间死于传染性疾病的人数上升了40%,死于败血症的人数上升了89%。造成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是耐药菌带来的用药困难。上世纪二十年代,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链球菌。而到了九十年代,产生了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肠球菌,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真菌等多种耐药菌。大量耐药菌的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导致病菌感染的机会越来越多,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费用越来越高。如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过去对青霉素、红霉素、磺胺等药品都很敏感,现在几乎无效。绿脓杆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西力欣等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达100%,肺炎克雷伯氏菌对西力欣、复达欣等16种高档抗生素的耐药性高达52%~100%。

滥用抗生素第一次用药可以把细菌杀死,第二次细菌可能只受一点损伤,以后再用药就基本不管用了,这就是耐药性。所以,治疗一开始就选择高档、先进的抗生素,结果就是细菌们对抗生素越来越有“抵抗力”。从细菌的耐药发展史可以看出,医学工作者开发一种新的抗生素一般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而一代耐药菌的产生只要2年的时间,抗生素的研制速度远远赶不上耐药菌的繁殖速度。

毒副作用残害儿童器官 由于儿童身体内的各种器官发育不成熟,而抗生素本身的毒副作用和杀灭人体正常菌群的危害性,很容易残害或者潜在地残害儿童的身体器官,例如许多抗生素都是通过肝脏代谢的,滥用抗生素就容易造成肝脏功能的损害,又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容易造成儿童的耳聋和肾损害;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等对儿童软骨有潜在损害;氯霉素则可导致骨髓抑制和儿童灰色综合征。对儿童滥用抗生素,最恶劣的影响是造成儿童体内正常菌群的破坏,降低儿童机体抵抗力,进而引起二重感染。

在农业中使用的抗生素种类已经囊括了人类自身使用的全部抗生素。饲养动物使用抗生素,可以导致耐药菌株的出现。这些耐药菌又通过食物或动物与人的接触,传播给了人。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土壤和农田地下水中的细菌从来自猪的肠道菌里获得了耐受四环素的耐药基因。耐药基因长期存在于土壤和水生细菌中,而且可能传播到那些毒性很强的细菌身上。如果人饮用这样的水,毒性很强的耐药细菌也会传播给人。而人类消费排泄的废物污染环境和食物链,自然环境中的细菌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大量抗生素,由此产生了耐药性,导致抗生素的耐药基得以蔓延:细菌耐药性扩散的链条由此形成。大量抗生素被生产出来,并不都是用在了人类身上。动物与人一起使用抗生素,因为使用抗生素可以使它们生长更快,商家生产产品更多,获利更多。近年来,发达国家意识到在动物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的危害性,从1996年开始立法禁止在动物饲料中使用抗生素。但欧盟的科学家披露,即使如此,美国生产的抗生素还是约有70%用来饲养动物。我国仅喹诺酮这一种抗生素就有一半用于养殖业。这导致中国地区大肠杆菌对喹诺酮的耐药性已达到60%。

不需使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管药师冯文利认为,打点滴或者注射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并不是对所有的呼吸道疾病都有效。“如果流的鼻涕是白色的,就不需要抗生素;若是深黄色或青色鼻涕,才需要抗生素。”冯文利说,打点滴实际上就是起消炎作用,但如果遇到病毒引起的感冒发烧就根本不管用了。而长期使用抗生素还会产生耐药性等危害。 “一些病人以为多用新药贵药才能快速治好病,稍有感冒、发烧咳嗽,便青霉素、阿莫西林、罗红霉素、氧氟沙星等一齐上,没过几天,又换上头孢噻肟、头孢曲松、阿奇霉素、氟罗沙星等,把抗生素当成消炎退烧的万能药。殊不知,如此滥用抗生素,既破坏了人体内的微生态平衡,损害健康,又会使耐药细菌日益增多。”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学部主任张志仁博士说。 专家提醒:如果没有合并细菌感染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一定要遵照医嘱,切忌把抗生素当做“万能药”。

物理疗法

感冒是孩子最常见的一种疾病,而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最为常见,占到了上呼吸道感染的90%左右。 冯文利介绍说,在医院值班中,常遇到白天因感冒发热就诊的幼儿,到晚上因发热又回到医院找医生。“其实,遇此情况,家长不必着急往返于医院,在诊断明确的前提下,若孩子体温再度超过38.5℃,可每4—6小时服用一次退烧药,一天不超过4次,若体温未达到38.5℃,就可以多饮水并用冰袋冷敷头部,进行物理降温,但如果患儿持续高热或者出现惊厥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专家提醒道。 在发达国家,许多移民过去的中国小孩一发病就到医院要求打针,但国外医生往往会建议家长把孩子抱回家,用冰块等物理疗法治疗。“我们总是认为,烧严重了会烧成肺炎,但实际上,是肺炎引起的发烧,而不是发烧烧成肺炎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主任王镇山建议患者做检查时辨别出准确的病因,单纯的发烧使用物理疗法是有效的。

擅自更换
冯文利介绍说,抗生素一般分两类:一类是浓度依赖型抗生素(如: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需一次给予足够剂量,才能起到较好的抗菌作用,通常每日1—2次给药;另一类是时间依赖型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对药物浓度在最低抑菌浓度之上维持的时间是有要求的,一日多次给药能取得较好的疗效,通常一日2—4次给药。
专家强调,患者不要擅自更换抗生素的种类,有些患者对抗生素期望值过高,使用某种抗生素一两天,没明显好转,就迫不及待自行换用其他种类的抗生素,这样做是不对的,因为通常药物起效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至少应观察3天,如3天后仍不见好转,应咨询医生。此外,也不要症状刚刚消失,就停止用药,一般抗生素应使用至症状消失或化验结果正常后3天方可停药。

认识误区

据统计,中国每年有8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因此造成的肌体损伤以及病菌耐药性更是无法估量。 张志仁透露,公众对抗生素的应用存在一些误区:

首先,认为抗生素药物是退烧药可以随意使用;
其次,感觉抗生素药物越多药效越好;
第三,认为越是新的、价钱贵的抗生素药物疗效越好。其实医生根据病人的病因选用抗生素药物才能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第四,无规律服用抗生素药物。许多病人患病后病情较重的时候能做到按时按量服药,一旦病情缓解,服药便随心所欲。但抗生素药物的药效有赖于其有效的血药浓度,如达不到有效的血药浓度,不但不能彻底杀灭细菌,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第五,不少人随意应用抗生素药物预防细菌感染。哪怕是皮外伤、手术清除表浅的小囊肿无菌手术也一律使用抗生素药物。事实上,如此滥用非但预防不了感染,反而会引起不良反应。
张志仁说:“消费者要讲求科学用药,适度用药,对吃的每一种药品都要保持高度的警惕。”
冯文利还提醒道,抗生素不宜与含有益生菌成分的药物同时使用,这会影响后者的疗效,两药应间隔2小时以上。服用磺胺类药物最好多饮水,促进其从肾脏排泄,减少它在肾脏结晶,避免对肾脏的损害。喹诺酮类药物(如氟哌酸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可致儿童关节病变,因此不适宜18岁以下的儿童使用,有些家长给腹泻的儿童服用氟哌酸,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不适用抗生素的疾病

胃炎:
各种病因所致胃粘膜的炎性病变,表现为上腹不适、疼痛、厌食、恶心、呕吐等,分为急、慢性胃炎,治疗时应停用一切对胃有刺激的饮食或药物,多饮水,腹痛者可局部热敷或用解痉剂如阿托品、654-2、复为颠茄片等,也可口服甲氰咪胍减少胃酸分泌,以减轻粘膜炎症。口服胃粘膜保护剂氢氧化铝,保护胃粘膜,如果胃粘膜活检发现幽门弯曲杆菌,须加服抗菌药物。

过敏性鼻炎:
是一种过敏性疾病,由于吸入灰尘、花粉、油漆化工染料及植物纤维等过敏原,出现连续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鼻痒等症状,治疗上应避免与变应原接触,口服抗过敏药物,局部类固醇激素气雾剂喷鼻,另外也可以行冷冻、激光、微波烧灼法,以降低鼻粘膜表面敏感性,达到控制症状的目的。

肝炎:
常见的是甲型、乙型肝炎,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粪一口途径是主要传播途径,临床表现为急起发病,食欲减退、恶心、厌油、疲乏、肝区痛、尿色深、皮肤瘙痒等。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与体液传播,在我国广泛流行,人群感染率相当高,是当前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传染病。治疗原则以休息、营养为主,辅以保肝降酶药物,避免饮酒及过度劳累,适当进食较多的蛋白质,避免高热量饮食,病毒复制活跃的还需抗病毒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
是以小关节为主的慢性对称性病变,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发病原因迄今不明,表现为关节肿胀,伴有疼痛、压痛和僵硬,受累的关节以双手关节、腕、膝、足关节最为多见。治疗上应予以肾上腺皮质激素及非甾体类药如阿司匹林、丙酸衍生物、炎痛喜康等。

流行性腮腺炎:
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表现为发热、畏寒、头痛、食欲减退、腮腺肿大、疼痛,进食时吞咽困难,主要是对症疗法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饮食以流食为宜,可用柴金锭青黛散醋调外敷,也可用局部热敷,腮腺疼痛较剧者加用镇痛剂。 2154

脊髓灰质炎:
又叫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前驱期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咽痛头痛,腹泻或便秘等;瘫痪期,常表现为下肢瘫痪、肢休畸形、脊柱侧弯,足马蹄内翻或外翻等,治疗上无特异疗法,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疫苗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流行性乙型脑炎:
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经蚊虫传播,常在夏秋季流行,多为10岁以下儿童患病,表现为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惊厥或抽搐,治疗上主要是抗病毒治疗,对症处理高热惊厥和呼吸衰竭等症状。这种疾病发病急,发展快,病情比较危重,若抢救不及时会致命或留下后遗症影响智力。

心肌炎:
多为病毒感染所致,先表现为发热、全身倦感,所谓“感冒”样症状,然后出现心悸、胸痛、呼吸困难、浮肿等。患者应安静卧床及补充营养,针对心力衰竭使用尿剂、血管扩张剂,预后良好。

前庭神经炎:
又叫前庭神经元炎或称流行性眩晕,由病毒感染所致,前庭神经的全部或部分分支萎缩、变性,常发生于春天及初夏,多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强烈旋转性眩晕,治疗上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声、光刺激,同时口服抗眩晕药。

腱鞘炎:
多由于长期、反复、持续力量稍大的生理性压迫、摩擦、姿态不正等造成组织的肥大和增生,累积迁延而成慢性损伤,多与职业有关。治疗原则为限制致伤的动作,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局部注射醋酸强的松龙等激素,服用非甾体类镇痛药等,类似的疾病有滑囊炎、肱骨外上髁炎、肩周炎等。

附件列表


144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甲型肝炎病毒    下一篇 脓毒血症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