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
疼痛(pain)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它包括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痛感觉,以及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反应(躯体运动性反应和/或内脏植物性反应,常伴随有强烈的情绪色彩)。痛觉可作为机体受到伤害的一种警告,引起机体一系列防御性保护反应。但另一方面,疼痛作为报警也有其局限性(如癌症等出现疼痛时,已为时太晚)。而某些长期的剧烈疼痛,对机体已成为一种难以忍受的折磨。因此,镇痛是医务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疼痛通常由导致组织损伤的伤害性刺激引起。刀割、棒击等机械 性刺激,电流、高温和强酸、强碱等物理化学因素均可成为伤害性刺激。组织细胞发炎或损伤时释入细胞外液中的钾离子、5-羟色胺、乙酰胆碱、缓激肽、组胺等生物活性物质亦可引起疼痛或痛觉过敏。受损局部前列腺素的存在极大地加强这些化学物质的致痛作用,而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则具有止痛作用。全身皮肤和有关组织中分化程度最低的游离神经末梢,作为伤害性感受器,将各种能量形式的伤害性刺激转换成一定编码型式的神经冲动,沿着慢传导的直径较细的有髓鞘和最细的无髓鞘传入神经纤维,经背根神经节传到脊髓后角或三叉神经脊束核中的有关神经元,再经由对侧的腹外侧索传至较高级的疼痛中枢──丘脑、其他脑区以及大脑皮质,引起疼痛的感觉和反应。与此同时,快传导的直径较粗的传入神经纤维所传导的触、压等非痛信息已先期到达中枢神经系统的有关脑区,并与细纤维传导的痛信息发生相互作用。
1965年出现疼痛的闸门控制学说,认为脊髓后角胶状质中的某些神经细胞对痛信息的传递具有闸门作用,控制着 痛信息的向中传递,本身并受周围神经粗、细传入纤维活动和高级中枢下行控制作用的影响。其中粗、细纤维传入活动的力量对比,制约着闸门的启闭:细纤维的传入冲动使闸门开放,将痛信息内传;粗纤维的传入冲动使闸门关团,中断痛信息的传递,同时激活脑部高级中枢,通过下行控制系统控制闸门的活动。因而,任何使细纤维活动增强和(或)粗纤维活动减弱的因素均可招致疼痛。1970年,人们又进一步发现轻度电刺激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或向该处注射微量吗啡,可引起极明显的镇痛效果,并据以提出内源性疼痛抑制系统的概念。接着又发现导水管周围灰质中的神经细胞含有丰富的脑啡肽受体,其周围存在大量的脑啡肽。内源性的脑啡肽以及外源性的吗啡所以具有强大的镇痛作用,其原因即在于这些物质能与神经细胞上的阿片受体结合。除脑啡肽、内啡肽、强啡肽等内源性多肽及其受体外,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及其相应的受体也参与下行控制或内源性疼痛抑制系统。通常由伤害性刺激引起、伴有不愉快情绪体验的一种感觉。刺激可来自外界而作用于体表,如外物打击或极端温度的接触,这种感觉定位准确,通过游离神经末梢经特定神经通络上传脑部。刺激也可起自体内,经内脏神经的传入部分上传,其定位较模糊。在成人,疼痛还常由于心理原因引起,而无明显直接的物质原因。一般说,疼痛易受注意、暗示和期待等心情的影响;一个人的既往经历和当时的情境均给疼痛带来很大变异。
疼痛是象征危险的信号,促使人们紧急行动,避险去害。在医学上,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疼痛的位置常指示病灶所在,而疼痛的性质间接说明病理过程的类型。另一方面,在不影响对病情的观察的条件下,医生有责任帮助病人消除疼痛。因而无论是麻醉止痛还是一般镇痛措施,都是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2、慢性疼痛:软组织及关节劳损性或退变疼痛,椎间盘源性疼痛,神经源性疼痛;
3、顽固性疼痛:三叉神经痛,疱疹后遗神经痛,椎间盘突出症,顽固性头痛;
4、癌性疼痛:晚期肿瘤痛,肿瘤转移痛;
5、特殊疼痛类:血栓性脉管炎,顽固性心绞痛,特发性胸腹痛;
6、相关学科疾病:早期视网膜血管栓塞,突发性耳聋,血管痉挛性疾病等。
疼痛程度的分类
1、微痛似痛非痛,常与其它感觉复合出现。如痒、酸麻、沉重、不适感等;
2、轻痛疼痛局限,痛反应出现;
3、甚痛疼痛较著,疼反应强烈;
4、剧痛疼痛难忍,痛反应强烈。
疼痛性质的分类
1、钝痛、酸痛、胀痛、闷痛;
2、锐痛、刺痛、切割痛、灼痛、绞痛。
疼痛形式的分类
1、钻顶样痛;
2、暴裂样痛;
3、跳动样痛;
4、撕裂样痛;
5、牵拉样痛;
6、压扎样痛。
疼痛理论机制研究的每一进展,均给疼痛的防治实践带来新的策略和措施。任何减弱细纤维传入和(或)加强粗
纤维传入的措施均有助于治疗或缓解疼痛。除用传统局麻药封闭或阻断传入通路的细纤维活动外,推拿、按摩、热疗、电疗等物理疗法也可缓解疼痛。针灸和轻度电刺激神经等疗法,在疼痛特别是慢性痛治疗上已被广泛应用。药物治疗中,除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非麻醉性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和与阿片受体结合的麻醉性镇痛药(如吗啡)等常用于止痛外,一些非固醇类抗炎药也已开始应用。参与下行抑制通路的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以及某些多肽等的发现,也为疼痛控制提供了新的应用前景。基于心理因素在疼痛产生与防治上的影响,安慰剂、催眠、暗示、松弛训练和生物反馈等加强正性情绪活动等心理疗法,以及其他增强信心和减轻恐惧的任何药物或处理,均有助于缓解或减轻疼痛。甚至分娩的喜悦、注意的集中、激烈的战斗,以及某些特殊的仪式,均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的感觉和痛苦。在一些不得已的情况下采用的永久性破坏或中断疼痛上行解剖通路的外科手术疗法,很难达到长时缓解疼痛的目的。外科医生因而日益倾向于非损伤治疗,用仪器对内源性疼痛抑制系统的有关部位(如粗纤维在其中上行的脊髓后索)进行电刺激。这种刺激疗法可产生令人鼓舞的效果。
由于疼痛对身体健康具有防御和保护意义,并非一切疼痛都是严重疾病的后果,因此并非所有疼痛均须止痛。对于如果消除疼痛,疾病确诊便会产生疑问的病例,在确诊前不应轻率地使用镇痛药。为了解除长期迁延的慢性痛的痛苦,病人也宜首先建立战胜疼痛的信心,学会在疼痛和痛苦存在的情况下进行正常生活乃至维持工作的艺术,必要时配合适当的休息和物理疗法。体表结构的浅表性疼痛,一般用非麻醉性止痛药即可缓解。躯体深部痛以及内脏痛常需使用成瘾性较弱的人工合成镇痛药,如哌替啶。晚期癌症所致的顽痛常不得不求助于止痛作用最强的吗啡,此时不必顾及其成瘾性;必要时亦可采用止痛性外科手术。对于精神紧张或心理因素较强的疼痛患者,可应用镇静药和配合进行心理疗法。
癌痛病人传统上分癌性疼痛、非癌性疼痛或两者兼之,治疗这些病人主要是根据不同的肿瘤、不同的解剖位置及 熟悉的典型症状特点,了解与癌痛有关的病因学从而认识癌痛的复杂性及治疗。爆发性疼痛定义为:在有效镇痛药物治疗期间,病人的疼痛突然性发作。爆发性疼痛可分类为躯体痛、内脏痛、神经病理痛及混合性疼痛,其中38%的疼痛是严重或剧烈痛,每天爆发性疼痛发作平均4次,范围为1~14次,大多数病人不可预测,72%病人持续时间少于30分钟,75%病人对疼痛控制不满意。总而言之,爆发性疼痛在癌痛病人中是常见的、发作频繁、持续时间短、不可预测、与慢性疼痛无必然联系,治疗上较困难。
治疗爆发性疼痛的前提是护士发现的重要性,应用测量工具、精确的评估,针对爆发性的特点,要求采用快速起效,维持时间较短的药物控制。有报道病人应用舌下芬太尼滴定(SLFC)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其中6个病人10分钟疼痛减轻,9个病人15分钟减轻,18%病人效果非常好,36%较好,28%效果一般,18%效果差。与常用止痛药物比较,舌下芬太尼滴剂优良率46%,一般36%,较差18%。舌下芬太尼滴剂的优点在于应用方便、快速起效、无相关困倦等全身系统副作用,仅有2例病人述说口干、口苦,2例认为舌下保留药物困难,64%病人同意继续应用此药,虽然舌下芬太尼滴剂安全有效,但随机双盲的对比研究及剂量范围需要进一步探讨。
经口腔粘膜芬太尼滴定(OTFC)也是一种选择,相对吗啡片剂,OTFC起效快、效果好,其副作用有困倦、头昏、恶心、呕吐、迷惑,其剂型可制成好味道或棒棒糖,对小儿极有吸引力,但要防止误食。在即时吗啡控制爆发性疼痛效果不佳时,可以试用OTFC。有人试用经鼻滴苏芬太尼治疗也有效。
胸痛 | 腹痛 | 头痛 | 腰痛 | 腿痛 |
咳嗽 | 咳痰 | 咯血 | 发热 | 胸闷 |
2、http://www.chinapain.com.cn/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